浅谈湿地生态维护_第1页
浅谈湿地生态维护_第2页
浅谈湿地生态维护_第3页
浅谈湿地生态维护_第4页
浅谈湿地生态维护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湿地生态维护

0药湖大桥项目概况江西药湖湿地公园位于江西省中部的丰城市。丰城市西北角的药湖流域位于江西西部和南部的河流以西。地理坐标为:东经115°41′31″~115°45′46″,北纬25°19′16″~25°22′29″,公园东西长约7.5km,南北宽约6.7km。南昌至樟树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药湖大桥高架跨越江西药湖国家湿地公园,该路段公路两侧生态景观主要为农田和水面养殖珍珠水塘等,处于赣江下游河谷平原农业环境保护与防洪分蓄洪生态功能区,现状生态功能为洪水调节功能,减少锦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公路建设永久占用湿地,对湿地植物资源、野生动物资源产生一定影响。笔者参与南昌至樟树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通过对药湖湿地公园功能及湿地动植物现状调查,对改扩建工程新增和叠加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药湖湿地生态保护措施,并制定了施工期药湖湿地生态监测计划,为维护药湖湿地生态健康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1栖息地保护区划湿地公园总体布局大致是:药湖大桥的西侧为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区,主要进行无污染、产品附加值高的生态养殖、湿地农业建设;药湖大桥的东侧主要包括湿地生态恢复重建示范区、水禽栖息地保护保育区、湿地休闲游览体验区和管理服务区。其中,湿地生态恢复重建示范区位于药湖大桥东侧、湿地公园北部,主要进行典型的洪泛平原湿地恢复与重建,并规划一定的科研、监测和宣教项目;水禽栖息地保护保育区位于湿地公园东南部,距药湖大桥约1.1km,主要对现有的水禽栖息地进行严格的保护和保育,并适度开展观鸟活动;湿地休闲游览体验区主要通过营造典型的湿地景观,开展湿地休闲游览,并结合不同游客需求,营造不同的湿地游览体验,让大众能够走近湿地、融入湿地、了解湿地、体验湿地、感受湿地,从而珍惜和保护湿地。2湿地公园野生动物种类药湖湿地公园地势由西向东倾斜,湖区最低海拔18m。洪水期湖面积达375km2,蓄水量达4236×104m3,为丰城市第一大淡水湖泊。药湖湿地公园土地总面积2560.0hm2,其中湿地面积2150.4hm2。天然湿地(湖泊、河流、草洲、泥滩、岛屿、泛滥地)1552.6hm2,占湿地总面积比例72.2%,占土地总面积比例60.6%;人工湿地(池塘、灌溉地)597.8hm2,占湿地总面积比例27.8%,占土地总面积比例23.4%。根据药湖湿地公园规划文本,该湿地公园分布的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其中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2种:东方白鹳(Ciconiaboyciana)、白鹤(Grusleucogeranus),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6种:鸳鸯(Aixgalericulata)、赤腹鹰(Accipitersoloensis)、雀鹰(Accipiternisus)、松雀鹰(Accipitervirgatus)等,占江西省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总数的20.9%;省级重点保护动物64种,占总数的58.6%。通过对昌樟高速改扩建工程影响范围内野生动物的实际资源状况调查发现,药湖大桥扩建范围内没有发现适宜上述提及的18种国家一、二级野生鸟类的栖息地,只是偶有过境或觅食的受保护野生鸟类。3现有资源分析根据公路改扩建工程的特点和江西药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现有资源情况,对改扩建工程新增和叠加的影响,主要从对湿地资源、植物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3个方面进行分析。3.1公园建设现状既有公路在药湖大桥两侧现状主要是农田、鱼塘、水面养殖珍珠等人工湿地,既有工程以药湖特大桥形式通过该湿地,改扩建工程在江西药湖国家湿地公园内长度约4.6km(k35+700~k40+300)。跨越处的土地利用现状主要为养殖鱼塘、旱地、水田。占用的人工湿地面积约0.27km2,占药湖湿地总面积1.25%,主要影响为永久占用湿地。由于湿地公园建设试点规划时昌樟高速公路药湖大桥已投入运营十余年,且湿地公园规划把高架桥纳入了其规划范围,本身说明该高架桥对其影响较小。占用的人工湿地面积及影响均较小,但比既有公路占用湿地面积要稍大。3.2药湖湿地公园的植物群系江西药湖国家湿地公园境内共有湿地维管束植物128种,隶属于39科,92属,分别占我国湿地维管束植物总科数、总属数、总种数的28.89%、21.25%、8.78%,分别占江西省湿地维管束植物总科数、总属数、总种数的38.24%、32.17%、21.09%。其中蕨类植物4科5属5种;裸子植物1科2属2种,被子植物34科,85属,121种,以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莎草科(Cyperaceae)、蓼科(Polygonaceae)为优势科。其中浮水植物16种,沉水植物14种,挺水植物9种,湿生植物89种。根据《中国湿地植被》的分类标准,药湖湿地公园的湿地植被可归纳为2个植被型组、4个植被型和3个亚型、11个群系组、26个群系。这些湿地植物群系是在既有的昌樟高速建成通车十多年后调查到的,说明既有公路对其影响较小。由于上述植物群系主要分布于离药湖大桥30km远的水禽栖息地保护保育区,本次扩建不涉及水禽栖息地保护保育区,工程对上述这些植物资源的影响很小,与既有公路对其影响程度相当。3.3野生鸟类的覆盖能力昌樟高速公路药湖湿地段两侧目前生态现状主要为农田、鱼塘、水面养殖珍珠等。根据药湖湿地段主要保护鸟类分布情况,受既有交通噪声影响其活动范围距高架桥较远,公路运营十多年来,这些鸟类基本已逐步适应了当前环境,详见表1。从表1可知,药湖大桥扩建范围内没有适宜药湖湿地公园规划文本提及的18种国家一、二级野生鸟类的栖息地,偶有过境或觅食的野生鸟类。本扩建工程仍主要以高架形式通过该湿地公园,只是增加现有昌樟高速公路药湖高架桥的宽度,其跨越区域以人工湿地为主,距离水禽栖息地保护保育区较远。同样受到交通噪声影响,上述保护野生鸟类活动范围仍将远离扩建工程范围。因此,本扩建工程建成通车后对这些野生动物资源的影响仍很小,处于可接受程度,影响程度比既有公路对其影响稍大。4生态保护与水土流失控制湿地是全世界最有价值和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近年来,随着湿地生态系统的严重恶化如湿地盲目开发、资源过度利用、湿地环境污染严重、湿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等,在昌樟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实施过程中对药湖湿地生态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笔者在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根据昌樟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特点,在江西药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现有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以下保护措施。(1)施工营地、取弃土场的选址设计避开养殖鱼塘、旱地、水田,合理安排施工,减少临时用地时间。(2)应尽可能地维持河道、沟谷的原貌,减少或避免河流改道,减少对河道和沟谷中草木的清理扰动。(3)施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宜采取分区、分期的防治模式。一般可分为4个区,即主体工程防治区、取土场防治区、弃土场防治区和临时工程防治区,并分2期进行防治,工程建设前期采取综合措施,如修筑拦挡坝、排水沟与沉砂池等,因地制宜、快速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工程建设后期以生态恢复措施为主,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4)监理单位要将药湖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的相关内容纳入施工监理工作之中。根据监理工作要求,制订项目环境监理实施方案,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生态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的动态监控。(5)加强对施工人员环保意识教育,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保护自然资源,不伤害野生动物,不乱砍伐树木,自觉保护沿线动植物和自然景观。(6)从保护生态与环境的角度出发,本项目建设前,尽量做好施工规划前期工作。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开野生动物活动的高峰期,施工时应尽量避免在早晨、黄昏和晚上进行打桩等高噪声作业。(7)施工单位优化施工方案,抓紧施工进度,尽量缩短施工时间,减少对野生动物的惊扰。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管理,加强施工区取土场、弃渣场的堆置和防护,加强生活区施工人员生活卫生管理,避免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减少水体污染,保护野生动物生境。施工结束后,做好沿线植被的恢复工作,尽量减少植被破坏对水土流失、水质不利影响,最大限度保护野生动物生境。(8)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措施。根据评价范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与线路的关系,对药湖国家湿地公园内鸟类的保护具体措施见表2。5江西银湖湿地国家公园的生态状况为了保证药湖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开发利用,为评价范围内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境。笔者在本次环评中提出进行动态监测。5.1施工期间的环境评估和监测5.1.1水源环境评估结合施工期监理,加强施工废水和施工机械清洗废水经处理达标排放。根据施工期监测结果,调整相应的施工废水处理措施。5.1.2野生动物智能国加强珍稀水禽、鱼类资源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禁止施工人员捕猎野生动物。若发现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施工受伤时,应及时联系当地林业部门,进行及时救治。5.2药湖特大桥沿线区域生态监测利用江西药湖国家湿地公园即将建设的湿地监测站点,配合进行本项目药湖特大桥沿线区域生态监测。根据该站点提供的水环境和珍稀水禽的监测报告,分析本项目是否对其有影响及其影响程度,及时调整相应的环保措施。5.2.1水文、水质调查该湿地管理机构协同水利、环保等部门对该湿地公园内的河流、水库以及进出湿地公园水体进行为期1年的水质监测,掌握药湖的水文、水质的动态变化情况。根据其结果,分析是否受到本项目运营的影响,确定是否需调整水环境保护措施。5.2.2鱼类水生动物调查与预测该湿地管理机构将以4年为一个周期,定期定点进行观测珍稀水禽种群数量、食性、迁徙时间等,观测鱼类等水生动物的数量、习性等,记录和统计以上数据,完成主要珍禽和鱼类分布图,并编制监测报告。根据其结果,掌握珍稀水禽、候鸟的数量、食性、迁徙时间等因子,掌握鱼类等水生动物的数量、习性等情况,分析是否受到本项目运营的影响,适时调整相关保护措施。6合理保护湿地的生态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无论从生态学还是经济学角度,湿地均是全球最有价值和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