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_第1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_第2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_第3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_第4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间南宋大事记辛弃疾大事记1127靖康之变,定都临安(杭州)1141绍兴和议,纳贡称臣生于南国,长于济南(1岁)1161金主南侵,生灵涂炭起义反金,为掌书记(22岁)1164北失利,隆兴和议,叔侄相称1162江阴签判(23岁)1195-1202宰相专权,庆元党禁1168-1181归正阻仕,罢官归隐1206军事冒进,开禧北伐1203浙东安抚使(64岁)1208嘉定和议,伯侄关系1207抱憾病逝素养目标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当时的处境及其所处时代的特点。2.把握这首词中所用典故的由来和深层含意,理解词人的思想感情,探究作品的丰富意蕴。3.体味辛弃疾词的苍凉、悲壮的意境及其豪放的语言风格。永遇乐:词牌名京口北固亭:登临的地点。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北固亭,又名北固楼,在今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怀古:所写的内容。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多用作有关古迹的诗题。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他主张收复中原,二十多岁便投身抗金,42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饶)。辛弃疾一生壮志未酬,一腔忠烈之气化为慷慨豪放的诗词。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其作品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他也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他还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善用比、兴等手法,大量用典,风格多样,把词的容量和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

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此词是辛弃疾登临镇江北固亭所作,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作者任镇江知府期间。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60多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当时韩侂胄把持朝廷权力,企图用北伐中原来提高自己声誉,于嘉泰三年(1203)起用闲居八年的抗金派代表人物辛弃疾。到任后,辛弃疾积极为伐金准备条件。可是韩侂胄一伙,政治腐败,奢靡淫乐。辛弃疾对于这种政治局面忧心忡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这篇千古传诵的杰作。写作背景给下列变红的字注音封狼居胥()金戈()孙仲谋()寻常巷陌()可堪()元嘉()佛狸祠()舞榭歌台()xūɡēzhònɡmòkānjiābìxiè﹒﹒﹒﹒﹒﹒﹒﹒听朗读,注意字音,整体把握词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请找出以下问题:有几个典故?在文中分别是哪一句话?它们分别与谁有关?有几个典故?本词中共用了五个典故,它们分别是: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孙权)2、寄奴曾住(刘裕)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4、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拓拔焘击败宋文帝)

5、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虽老仍不忘国)研习上阕课文探究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译文:千百年来的江山依然如故,却无处去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人物。演出歌舞的楼台,(连同那)英雄业绩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消逝了。孙仲谋即指三国时代吴国国主孙权,他继承父兄基业,西拒黄祖,北抗曹操,战功赫赫,先建都京口,后迁都建康,称霸江东,为世人公认的一代英雄豪杰。赏析:写词人在北固亭上瞭望眼前的一片江山,慨叹江山依旧,英雄不再,寓无人可御外侮之意。”总””被”表达对英雄人物以及辉煌业绩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逝的惋惜。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译文:夕阳斜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想当年,刘裕手持长枪身跨战马,大举北伐,那气势像猛虎一样。寄奴即南朝宋武帝刘裕,刘裕先祖随晋室南渡,世居京口,当年北伐南下。为了恢复中原,他几次大举北伐。所向披靡,威震四方,有气吞万里之势。而如今,英雄了得的刘裕的居所,也沦落为毫不起眼的“斜阳草树”与“寻常巷陌”,再也不复当年的辉煌与气势了.赏析:用“斜阳草树,寻常巷陌”衬托英雄去后的凄凉;“想当年”极写刘裕北伐时的声威,既表达了对刘裕的高度赞扬,又追慕其驰骋沙场、气吞胡虏的凛凛威风,以此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心情。上阕写了哪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孙仲谋即指三国时代吴国国主孙权,他继承父兄基业,西拒黄祖,北抗曹操,战功赫赫,先建都京口,后迁都建康,称霸江东,为世人公认的一代英雄豪杰。寄奴即南朝宋武帝刘裕,刘裕先祖随晋室南渡,世居京口,当年北伐南下。为了恢复中原,他几次大举北伐。所向披靡,威震四方,有气吞万里之势。而如今,英雄了得的刘裕的居所,也沦落为毫不起眼的“斜阳草树”与“寻常巷陌”,再也不复当年的辉煌与气势了。上阕写了哪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上阕写了孙权和刘裕。孙权和刘裕在京口起事,建功立业,令人仰慕。词人借此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决心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与孙权、刘裕两位帝王相比,南宋王朝怎么样呢?请同学们想想用这二人的典故,还蕴含了什么意思?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置千百万中原百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痛苦现实于不顾,依旧饮酒作乐,天天歌舞,夜夜笙歌。当时一个叫林升的诗人写了一首《题临安邸》讽刺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已经国破家亡了,他们竟不思复国还乡、仍沉迷于声色犬马,醉心于灯红酒绿,早已忘记了国恨家仇,哪里能与建功立业的孙权、刘裕相比!讽刺南宋王朝昏聩。上片总结:

即景抒情,由景物联想到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英雄人物,赞颂他们的业绩,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研习下阕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译文:宋文帝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像霍去病那样建立封狼居胥山的功绩,结果落得个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典故:西汉元狩四年(前119年)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歼敌七万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

,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贝加尔湖)。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典故:“元嘉”为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命王玄谟北伐拓拔氏,由于准备不足,又贪功冒进,大败而归,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胜追至长江边,扬言欲渡长江。宋文帝登楼北望,深悔不已。2.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辛弃疾借此暗指南宋近事,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张浚北伐,在符离大败。借古喻今,作者希望当局接受历史教训,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行事。

韩并未听从辛弃疾的建议,仓促出战,直接导致了开禧二年的北伐败绩和开禧三年的宋金议和。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译文:四十三年过去了,在遥望中我还记得,当年扬州路上金兵南下的战火烽烟。过去的事情哪堪回首,如今佛狸祠前,争食祭品的乌鸦的噪声和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声响成一片。追忆自己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所见惨象,描述瓜步山周围人们生活的情景。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犹记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后来渡淮南归,原想凭借国力,恢复中原,没有想到南宋朝廷昏聩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自己已成老年,壮志依然难酬。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而“佛狸祠下”二句,从上文缅怀往事回到眼前现实。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写的是什么?典故:“佛狸祠”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追击王玄谟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上建立行宫,老百姓年年在佛狸祠下迎神赛会,欢天喜地地祭社,很是热闹。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作者写下这样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情景,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民众就会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从反面激励人们收复失地,光复祖庙。把回忆中扬州一带的战火和眼前佛狸祠的热闹两种场景放在一起的意图是什么?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与“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的对比。当年沦陷区的人民与异族统治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烽烟四起,但如今的中原早已风平浪静,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这是痛心的事。不忍回首往事,实际就是不忍目睹眼前的事实。说明人们已忘了国耻,统治者苟且偷安,已无心收复中原,也强烈地抒发了词人对个人命运、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对南宋王朝腐败无能的不满。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译文:靠谁来问:你像廉颇那样老了,饭量还好吗?《史记》记载:“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一是表白决心,和廉颇当年服事赵国一样,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只要起用,当仁不让,奋勇争先,随时奔赴疆场,抗金杀敌。二是显示能力,自己虽然年老,但仍然和当年廉颇一样,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当年,可以充任北伐主帅;三是抒写忧虑。廉颇曾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可为奸人所害,落得离乡背井,虽愿为国效劳,却是报国无门,词人以廉颇自况,忧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辙,朝廷弃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无法施展,壮志不能实现。辛弃疾的忧虑是有道理的,果然韩侂胄一伙人不采纳他的意见,对他疑忌不满,在北伐前夕,以“用人不当”为名免去了他的官职。辛弃疾渴盼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一次落空。表达了自己空有远大抱负,而不被重用的愤慨与壮志未酬的苦闷,而这正是全诗的主旨。有廉颇思复用于赵之志,无奈朝廷无复用己之心。下片总结:追述历史上的沉痛教训和亲身经历,表现出词人对当权者轻敌冒进的担忧,并表达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这首词中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以古代英雄业绩与可悲的现实相比,用以针砭南宋王朝的萎靡不振;用刘裕的“气吞万里如虎”与其子刘义隆的“赢得仓皇北顾”相比,这是将历史上英主与庸才相比,用以引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将“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相比,这是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感叹统治者的长期投降媚敌把人们的抗金热情都冲淡了;将廉颇的遭谗尚有赵王派人看望与自己的冷落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