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城乡环卫一体化调研报告_第1页
山东省潍坊市城乡环卫一体化调研报告_第2页
山东省潍坊市城乡环卫一体化调研报告_第3页
山东省潍坊市城乡环卫一体化调研报告_第4页
山东省潍坊市城乡环卫一体化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潍坊市城乡环卫一体化调查报告-随着潍坊市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质量大为改观。但与之相反的是,农村卫生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垃圾多、污水多、河道污染多,生态环境差。为切实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现状,提高农村环境卫生质量,今年暑假,我结合全市开展的“城市管理提升年”活动,就中心城区城乡结合部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一体化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一、城市环境卫生现状近年来,潍坊市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积极推进环卫体制、机制的改革,完善政策法规,加大投入力度,动员社会参与,城市环境卫生事业得到较快发展。领导重视程度空前提高。近年来,潍坊市各级党委政府对环卫工作的重视支持程度越来越高,可以说达到了历史上破天荒地空前重视,不仅从思想上重视,组织上保障,而且政策上扶持,投入上支持,形成了齐抓共管,甚至一把手亲自抓、亲自管的可喜局面。特别是近五年来,市政府投资近3000万元,专门用于改善环卫作业条件,提高作业水平。昌乐县拿出500多万元,将城区范围内的全部城中村纳入环卫管理范围,寒亭区、坊子区政府拿出资金,为环卫部门配备了机械设备,昌邑市环卫处升格为副科级事业单位,青州市政府领导专门要求将街道管理的街巷纳入环卫管理范围,这些都体现了各级领导对环卫工作的大力支持。行业管理机构不断健全。全市各县市区都健全完善了环境卫生管理专业机构,甚至有的街办、乡镇、村居也都明确了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和人员,有5个县市区成立了环卫局,全市环卫部门正科级事业单位3个,副科级事业单位达到5个,这为加强行业管理机构提供了有利的组织保障和社会保障。昌乐县重新组建了专业的环卫执法中队,该中队可独立执法,并配备执法巡逻车两辆,备齐配全了摄像机、照相机等取证器材,实行24小时昼夜巡逻制度,重点对私拉乱倒和破坏环卫设施等违规行为进行查处。职工队伍不断壮大。随着机构的不断健全,环卫从业人员、职工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市环卫从业人员达到7000人,比2000年增加两倍还多,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员素质、文化程度逐步提高,其中副教授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37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达到237人;从业人员年轻化,在职正式职工50岁以下人员达到1013人,占在职正式职工的73%。职工队伍的壮大,为我们做好环卫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高。一是生活垃圾处理厂进一步完善。潍坊市垃圾综合处理厂概算投资1.6亿元,现已完成投资1.3亿元,其中以招商引资(国债)方式争取上级支持3500万元。06年,在全省生活垃圾处理厂检查评比中该厂与青岛、烟台、威海市的高标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一起被省建设厅评定为无害化处理Ⅰ级。二是医疗废物处置上水平。随着医疗废物处置市场化的扩大和处理量的增加,为实现医疗废物的达标处理和规范管理,2008年1月,我们以招商引资的方式,借鉴河南焦作等城市的成功经验,经市政管理局同意,与新加坡优艺公司(北京)达成协议,以转让经营权方式,由优艺公司投资600万元,引进日处理8吨的干粉化学处理设备和基于GPS定位系统的先进管理模式进行运营。2009年11月,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改工程顺利通过省环保局的环保验收。同时,我们积极推进城区医疗处置服务工作向小型医疗结构、社区门诊延伸,截至目前,潍坊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共与全市90多家医疗机构签定了集中处置协议,二级以上医院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100%。三是城区公厕、转运站等设施设备建设稳步推进。近年来,市财政先后完成环卫投入近4000万元,其中投资2300万元,新建20个一类水冲式公厕、购置25个移动公厕,新建、改建高标准压缩式垃圾转运站17个。投资930万元购置了8台清扫车、12台洒水车和3台高压冲洗车,大大提高了道路机械化清扫率。为配合垃圾转运站建设和改造,市政府还批准购置了拉臂式垃圾运输车和压缩式垃圾运输车等环卫专用运输车60辆。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根据国家、省市环境卫生管理的法规文件,不断配套机制,完善措施,加强环境卫生监管。一是道路保洁有了质量标准。为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提高城市道路的清扫保洁质量,潍坊市制定出台了《潍坊市城区道路清扫保洁等级划分及质量标准》,详细规定了道路清扫保洁的范围、等级划分、通用质量标准和各级道路质量标准;二是垃圾处置规范运行。市生活垃圾处理厂,根据垃圾处理要求,加强规范运行,日处理生活垃圾600吨,进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不断加大集中处置力度,日处理医疗废物3吨,中心城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了98%以上;三是行业许可促健康发展。为进一步规范环境卫生行业经营行为,切实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加强环卫行业从业资格管理,潍坊市对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处理服务的单位和个人的从业资格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发放相应的环境卫生行业许可证件。取得环境卫生行业许可证的,即具备从事相关业务的资格条件,方可准予从事相关环境卫生作业;四是环卫规划编制出台。为确保行业健康发展,06年我们报请上级批准,开展了潍坊市环卫中长期专业规划的编制出台工作。经过半年时间的合作努力,于12月份经专家评审会议后通过,这是我市第一部较为规范的专业发展规划,将对指导和推动全市环卫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和目标。改革改制不断完善。市委、市政府先后于2004年、2005年两次下发文件,按照重心下移、属地管理、以块为主的原则,将道路清扫保洁、公厕管理、建筑渣土管理、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职能按行政区划切块下放到区。并组建了奎文、潍城区环境卫生管理局,使两个中心城区从此有了专门的环境卫生管理机构,环境卫生工作的组织保证不断加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环卫新格局进一步形成。体制的理顺为提高全市环境卫生质量,进一步完善环卫管理长效机制,做好了制度保障。市场化运作初显优势。据统计,全市环卫清扫保洁面积已达5167.3万平方米。中心城区保洁面积1792.6万平方米,已基本实行市场化运作。从市里角度看,道路保洁实行市场化运作,2005年3月份,潍坊市对城区部分新增道路清扫保洁面向全国实行了招标,敲响了我市道路保洁招标的第一槌。同年10月份,又对城区新增的8条10路段共计292万平方米道路保洁进行了公开招标。截止目前,中心城区所有主次干道全部按照Ι级标准保洁,背街小巷全部按照Ⅱ级标准保洁,全部实行以机械化作业为主、人工拣拾为辅的保洁新模式。主次干道采用大型机械作业,背街小巷采用小型机械作业,大幅度提高道路机械化清吸率,即:路面吸尘、牙石清洗,彻底转变作业模式,真正变“不脏不扫”为“定时清吸”,从根本上解决二次扬尘问题。在经费保障方面,对2004年下放到区的23条道路保洁作业,调整经费为市区两级财政分别按6:4比例承担,进一步加大市级财政的保障力度。在分类组织实施方面,一是对2004年下放到区的23条道路,由市区两级环卫主管部门按新标准共同组织重新招标。二是对26条市区共管道路,市区两级环卫主管部门按新标准对中标企业实施达标升级,确保机械车辆全部足量到位,按新标准进行保洁作业,逾期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取消其中标资格,重新公开招标。二、构建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建议深化城乡环卫管理机制体制改革,在管理主体上,由过去村居各自为政改为区级统管、平衡发展;在管理手段上,由过去主要依靠行政管理改为行政管理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在资金投入上,建立起市、区、镇、村共同参与的投入机制。(一)制订一体化规划。根据中心城区区域体系、村庄布局、人口等情况,搜集生活垃圾收集、中转、处置等基础数据和技术资料,按照环境卫生设施资源共享的要求,科学编制专项规划,确定垃圾收集点、垃圾中转站等。(二)建立一体化收运网络体系。建议在各村、组设立垃圾或垃圾收集点,各乡镇设立垃圾中转站,每个乡镇配置1-2辆垃圾收集车,所有垃圾实行“三统一”,即“统一收集、统一清运、统一处理”。(三)建立一体化工作机制。建立“统一管理,村级参与,市场运作,管干分离”的管理运作机制。在各乡镇,设置环卫管理机构,负责本乡镇垃圾收集、清运及清扫保洁等环卫作业管理,乡镇垃圾中转站、垃圾桶等环卫设施的建设管理、运营、维护,乡镇所属村、企事业单位和工业聚集点的环卫监督管理;具体清扫保洁、垃圾收运作业通过市场化招标,由专业队伍负责。在各村,建立专门的保洁队伍,主要负责本村范围内农户、企事业单位的垃圾收集、清运和公共区域的保洁。(四)制定一体化工作程序。主要工作程序为“户集、村收、镇中转、市处理”四个环节:一是农户垃圾得收集盛放,由农户负责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并将垃圾收集后袋装放在门前;二是各村垃圾的收集堆放,由各村保洁员将本村范围内农户、企事业单位的垃圾收集到本村垃圾堆放点;三是乡镇垃圾的中转清运,由各乡镇负责将所属各村垃圾堆放点的垃圾清运至乡镇垃圾中转站;四是乡镇垃圾的集中处理,由区环卫局负责每天到各乡镇垃圾中转站将垃圾运至市生活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理。(五)建立一体化投资运营机制。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系统建设和运行成本较高。建议环卫基础设施(主要为垃圾转运站、压缩车、收集车、收集箱)一次性投入可由区、乡镇财政投入,市财政给予政策性补助;运营支出由市、区、乡镇财政及村委四级共同承担,其中市财政负责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运转支出按镇、村经济状况分担,经济条件较好的镇、村,村级负担保洁员的工资,其他支出按照区50%、镇50%的比例分担;经济薄弱的镇、村,全部运转支出按照区80%、镇20%的比例分担。同时,区、镇应加大对垃圾清运费的收取力度,保障正常运转支出。市财政可通过以奖代补得方式给予补助。三、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一项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保城乡居民身体健康的基础性工作,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要看到,如果乡村环境污染状况得不到有效治理,必将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进而影响一个区域的发展进程。而且,农民群众要求改善生活环境,保障生命健康安全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谐。各级党委、政府要真正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挂帅,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协调一致,各司其责,形成合力的领导机制,共同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二)加大投入力度。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增加财政对环境卫生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环卫设施建设经费和垃圾运输、处理经费要分级落实。1、区域性垃圾处理设施设计建设经费由市、县两级财政按垃圾产生量分级负责,市、县建成区内的垃圾转运站、中转站、公共厕所建设经费及环卫保洁运行,垃圾处理经费分别列入市、县财政预算。2、乡镇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等设施建设经费(包括设备、配套车辆),由乡镇为主负责,市、县市给予适当补助;镇范围内的环卫保洁运行经费和镇区内垃圾中转运输经费由各县市和乡镇负责;各乡镇环卫设施建设、保洁经费每年要按全乡镇人口人均一定标准列入财政预算。3、村级垃圾收集点、公共厕所建设经费主要由村负责筹措,县市、乡(镇)予以适当补助。村清扫保洁、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经费由村筹措。(三)科学组织实施。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科学组织,按经济规律办事。1、坚持立足全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稳步推进。首先要继续破解“垃圾围城”问题,解决好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和近郊乡的环境卫生;其次是破解“垃圾围镇”问题,落实重点镇的环卫设施建设,垃圾的收集和转运,利用其辅射作用带动周边的村组搞好环境卫生,防止“垃圾下乡”;最后是破解“垃圾围村”问题,对自然村采取相适应的办法,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彻底解决农村环境卫生问题。2、坚持规划先行、技术主导、注重效益的原则,系统推进。要抓紧制定全市城乡环境卫生总体规划和相关专业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严格落实规划;要抓紧制定适合各地实情,经济实用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规范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路线,制定明确的垃圾收运处理的技术流程和工艺,严格落实技术规范。3、坚持目标管理、制度规范、考核监督的原则,合力推进。市、县党委、政府要把城乡环境卫生工作列入乡镇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制定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办法,分解落实工作任务;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出台各级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建立垃圾清扫、收集、转运、处理责任制;要充分发挥各级组织、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的作用,使之呈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四)广泛宣传发动。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涉及千家万户,工作量大,任务重,必须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优化整合各方面资源,发挥各方面优势,调动各方面积极性。1、要充分利用媒体,开展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卫生意识。要利用农村宣传降地,组织文艺宣传队,采取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巡回演出,引导广大群众克服与现代文明不相适应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俗。2、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改变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激发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的自觉性。3、引导社会公共对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参与的积极性,支持各类环境卫生志愿者组织的活动,利用大型环卫基础设施建立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基地,把环境卫生教育纳入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青岛农业大学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论文题目:潍坊市城乡一体化调查报告专业班级09级土木一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