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十五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媒体报导了部分白酒中的塑化剂含量超标。常见塑化剂DFHP属于致癌物质,其化学式为C24H38O4,下列有关塑化剂说法不正确的是()A.塑化剂属于化合物B.塑化剂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塑化剂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4:19:32D.塑化剂是由24个碳原子、3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的2.“酒驾”是当前热门话题之一。交巡警检查驾驶员是否饮酒的仪器里装有K2Cr2O7,K2Cr2O7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A.+2价 B.+5价 C.+6价 D.+7价3.下列是一些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其中正确的是()A. B.C. D.4.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A.核内质子数 B.核外电子数C.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5.有五种物质,其中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①汽车排出尾气形成的烟雾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③天然水蒸发成水蒸气④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A.②④ B.①②⑤ C.③⑤ D.①③④6.为比较Fe3+和Cu2+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FeCl3溶液、CuSO4溶液中都含有阴阳离子和水分子),有关实验有如下说法:①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②若图1所示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则一定说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③实验中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④滴加FeCl3或CuSO4溶液后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则FeCl3或CuSO4是过氧化氢催化剂以上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B.钠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氯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水和双氧水的组成元素相同,因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D.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液体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8.人剧烈运动后,人体内产生较多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下列有关乳酸说法正确的是()A.乳酸属于氧化物B.乳酸中含有12个原子C.乳酸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90gD.乳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89.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A.H2 B.2H2 C.2H D.H2O10.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选项操作或现象分子的特性A给篮球充气分子间有间隔B温度计里的酒精热胀冷缩分子大小变化C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水通电分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A.A B.B C.C D.D11.下列有关消毒剂过氧乙酸(C2H4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2H4O3中含O3分子B.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C2H4O3由三种元素组成D.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312.能够表示2个分子的化学符号是A.2H B.2Na C.O2 D.2H2O13.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火焰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14.食用瘦牛羊肉可以补铁。这里的“铁”指的是A.铁原子 B.铁元素 C.铁分子 D.铁单质15.在H2、H2O、H2S三种物质中,说法正确的是A.都含有氢原子B.都含有氢分子C.都含有氢元素D.都含有氢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1)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2)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3)B和C装置均可制取CO2,与B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什么?_____(写一点)(4)若收集氢气,请将D图补充完整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如图是某种化肥的部分信息,请根据相关信息计算.碳酸氢铵净重:含氮量:化学工业公司(1)该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kg.(2)碳酸氢铵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3)碳酸氢铵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4)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5)该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_______;(6)该化肥是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写出(2)-(5)的计算过程)18.(8分)13g锌与148.4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1)产生氢气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实验室用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请回答:(1)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______都没有发生变化;(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g。(3)参加反应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题分析】
A、根据题给信息可知,塑化剂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此选项正确;B、塑化剂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4):(1×38):(16×4)=144:19:32,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此选项正确;C、塑化剂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4):(1×38):(16×4)=144:19:32,此选项正确;D、塑化剂是由塑化剂分子构成的,1个塑化剂分子是由24个碳原子、3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的,此选项错误。故选D。2、C【解题分析】
在K2Cr2O7中,K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该化合物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1)×2+x×2+(-2)×7=0,解得x=+6。故选C。3、B【解题分析】
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题目详解】A、左边的导管与大气相通,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烧杯中的导管口均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A不正确;B、向长颈漏斗中注水,直到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锥形瓶中的液面,且两者液面差不再改变,就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B正确;C、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烧杯中的导管口均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C不正确;D、左边的导管与大气相通,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烧杯中的导管口均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D不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一般用到的方法有:空气热胀冷缩法、注水法、抽气或压气法等。4、D【解题分析】
A、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选项错误;B、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选项错误;C、电子层数决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数,选项错误;D、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得失单质情况,即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选项正确。故选D。5、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汽车排出的烟雾中含有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中含有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煤燃烧时产生了烟尘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它们都能造成空气的污染。而天然水蒸发成水蒸气并没有产生有害物质;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是氧气,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二者均不会污染空气。考点:本题考查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点评:解答本题时要掌握污染空气的物质即有害气体和烟尘,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6、C【解题分析】
①过氧化氢中氢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之和为零,可知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①正确;②因二者所含的阴离子不同,要证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还要使选择的试剂中阴离子种类相同,故②错误;③反应的剧烈程度与实验现象有关,反应越剧烈,产生气体的速率越快,产生气泡越快,故③正确;④证明氯化铁或硫酸铜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④错误。所以说法不正确的是②④。故选C。【题目点拨】催化剂和催化作用是初中化学中较难理解的两个基本概念,理解掌握催化剂“一变,两不变”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7、D【解题分析】
A、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可能是稀有气体的原子,也可能是阴阳离子,如钠离子、氯离子等它们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故A不正确;B、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故B不正确;C、水和双氧水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分子构成不同,水是由水分子构成,而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所以化学性质不同,故C不正确;D、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液体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故D正确。故选D。8、D【解题分析】
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该物质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此选项错误;B.乳酸是由乳酸分子构成的,由乳酸的化学式可知,1个乳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共含12个原子,此选项错误;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此选项错误;D.乳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16×3)=6:1:8,此选项正确。故选:D。9、C【解题分析】
A、中2表示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故A错误;
B、中的前面的2表示2个氢分子,故B错误;
C、表示2个氢原子,故C正确;
D、中的2表示每个水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故D错误;
故选:C。10、B【解题分析】
A、分子间有间隙,故可以给篮球充气,故正确;B、温度计里的酒精热胀冷缩是由于分子的间隙变大了,而分子的大小没变,故错误;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故正确;D、水通电分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正确。故选B。11、C【解题分析】
A、过氧乙酸是由过氧乙酸分子构成的,其中不含臭氧分子,故A错误;B、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可见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B错误;C、由化学式可知,C2H4O3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故C正确;D、过氧乙酸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6×3)=1:12,故D错误。故选C。12、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H表示两个氢原子,故A选项错误;B.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Na表示两个钠原子,故B选项错误;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能表示一个分子,O2可表示1个氧分子,故C选项错误;D.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H2O表示两个水分子,故D选项正确。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化学符号周围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3、B【解题分析】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此项错误;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此项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故此项错误;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蓝紫色火焰,故此项错误。故选B。14、B【解题分析】
解:食用瘦肉、蛋、鱼等可以补铁,这里的“铁”指的元素,是因为这些食品中有含有铁元素的物质,铁元素以化合态存在,不是指的铁单质和铁原子。故选B。【题目点拨】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是一宏观概念。15、C【解题分析】A、这三种物质中含有的是分子而不是原子,故错误;B、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H2O是由水分子构成的;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故错误;C、H2、H2O、H2O2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氢元素.故正确;D、水和过氧化氢中不含氢气,故错误;故选:C。点睛:分析、判断物质通常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从物质的宏观组成方面考虑,二是从物质的微观构成方面考虑。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解题分析】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题目详解】(1)A装置的试管中没有棉花团,是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装置含有多孔塑料片,多孔隔片的作用是控制反应进行,即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B和C装置均可制取CO2,故与B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4)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若收集氢气,氢气从短管进,空气从长管排出,故D图为。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7.979(详见解析)1:4;(详见解析)17.7%(详见解析)44.6kg(详见解析)混合物【解题分析】
(1)由标签可以看出这包氮肥的质量为50kg,氮元素含量为15.8%,氮元素质量为50kg×15.8%=7.9kg;(2)碳酸氢铵由氮、氢、碳和氧四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14+(1×4)+1+12+(16×3)=79;(3)碳酸氢铵中碳、氧两种元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种植西红柿合同标准文本
- 人工转包合同标准文本
- 中介店长聘用合同标准文本
- 举报合同违约合同标准文本
- 2025民间借款合同格式范本
- 农村土地口头出售合同标准文本
- 公司驾驶员合同范例
- 公司自建房合同标准文本
- 中介租房居间合同标准文本
- 2025二手房购房合同样本
- 电力工程施工组织措施方案
- T∕HGJ 12404-2021 仪表维修车间设计标准
- 【MOOC】园林植物应用设计-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考试试题及答案
- 组织部2024年双拥工作计划
- 2024-2025学年人教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 2023年新疆兵团事业单位开展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浪潮数字企业技术有限公司社会招聘(105人)笔试核心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江苏省选拔赛竞赛技术文件-混凝土建筑项目
- 防溺水应急救援培训
- 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