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中 MR-DC是什么之学习笔记_第1页
5G中 MR-DC是什么之学习笔记_第2页
5G中 MR-DC是什么之学习笔记_第3页
5G中 MR-DC是什么之学习笔记_第4页
5G中 MR-DC是什么之学习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R-DC是什么鬼?(一)MR-DC是什么鬼?MR-DC是Multi-RATDualConnectivity的简写。简单的说,DC是UE和两个基站连接的工作模式,而MR指的是多种RAT(RadioAccessTechnology),即多种无线接入技术。在当前版本中,RAT特指E-UTRA(4G)和NR(5G)。因而,MR-DC就是UE和一个eNB(4G基站)及一个gNB(5G基站)连接的工作模式。DC是3GPP在R12引入的,如果没有说明,本文中DC依然表示R12的DC,即UE和两个eNB连接的工作模式。MR-DC可视为DC的泛化(Generalization),反过来,DC也可视为MR-DC的特例。MR-DC出现后,DC可具体的表述为IntraE-UTRADualConnectivity。在未来,还可能有两个基站都是gNB的IntraNRDualConnectivity(或NR-NRDualConnectivity)。

先了解一下DC。

在3GPPTS36.300中,DC的定义是:“ModeofoperationofaUEinRRC_CONNECTED,configuredwithaMasterCellGroupandaSecondaryCellGroup”。可见,DC是UE的工作模式,当UE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并配置了MasterCellGroup和SecondaryCellGroup,就处于DC模式。在中文文档中,DC一般也称为“双连接”。

处于DC模式的UE,占用两个eNB的小区资源:在控制面,终结S1-MME(即和MME建立了UESpecific的S1连接)的eNB称为MasterNode,简称MN,另一个称为SecondaryNode,简称SN。MN的小区构成MasterCellGroup,简称MCG;SN的小区构成SecondaryCellGroup,简称SCG。

3GPPTS36.300:MastereNB:indualconnectivity,theeNBwhichterminatesatleastS1-MME.SecondaryeNB:indualconnectivity,theeNBthatisprovidingadditionalradioresourcesfortheUEbutisnottheMastereNB.

处于DC模式的UE,MCG和SCG都至少包含一个小区,这个“特殊”的小区就是MCG或SCG的SpCell(可理解为SpecialCell),即主小区(PrimaryCell)。UE在这个小区进行MCG或SCG的随机接入(RandomAccess)。MCG的SpCell称为PCell;SCG的SpCell称为PSCell。

如果MCG或SCG包含多于一个小区,即除了SpCell,还包含一个或多个Scell,则表示MN或SN配置了CA(CarrierAggregation),即载波聚合。DC和CA相互独立,可同时启用——两者在协议栈的位置不同:CA在MAC(MediumAccessControl)实现,DC在PDCP(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实现。

3GPPTS36.300:MasterCellGroup:indualconnectivity,agroupofservingcellsassociatedwiththeMeNB,comprisingofthePCellandoptionallyoneormoreSCells.SecondaryCellGroup:indualconnectivity,agroupofservingcellsassociatedwiththeSeNB,comprisingofPSCellandoptionallyoneormoreSCells.

处于DC模式的UE,必然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如果UE处于RRC_IDLE状态,就无所谓DC模式了——饭得一口一口吃,eNB得一个一个连。DC模式是可进入,可退出的:UE在MN的控制下,可添加SN(SCG)进入DC模式,也可释放SN(SCG)退出DC模式。如果UE位置移动,或环境发生变化,UE所处模式,或UE的MN,或SN可能会变更。

处于DC模式的UE,DC配置是相互独立的。比如,UEA的MN和SN,和UEB的MN和SN是相同的两个eNB,但UEA和UEB的无线配置可以不同,例如MCG或SCG包含的小区不同。eNB是MN还是SN,是相对具体UE而言的。比如,某个eNB可以既是UEA的MN,又是UEB的SN。简单的说,DC模式是UE级别的配置。

为什么要引入DC?

主要为了增加UE带宽,特别是下行方向。个人认为,将DC翻译为“双连接”,可能有一点误导成分。DC中的“C”,指的是Connectivity,而不是Connection。DC定义的,是UE和网络之间,用户面(UserPlane)的“双连通性”,不是控制面(ControlPlane)的“双连接”。

处于DC模式的UE,只和MN建立RRC连接(RRCConnection)。SN也有RRC实体,可生成控制SN资源的RRC消息,但UE不和SN建立RRC连接,UE和SN之间的RRC消息,是通过MN转发的。因而,控制面的“双连接”——不存在的。

不过,考虑到“双连接”已成为约定的说法,本文也使用“连接”表示控制面的连接,以及用户面的连通性,比如,MN和MME之间的S1连接(S1Connection),表述为MN和MME之间的“控制面连接”;SN和SGW之间的S1承载(S1Bearer),表述为SN和SGW之间的“用户面连接”。本文的重点是用户面,控制面后面再谈。

看看DC的用户面。

UE和eNB之间的用户面连接,称为DataRadioBearer,简称DRB。相对应的,UE和eNB之间的控制面连接,称为SignallingRadioBearer,简称SRB。SRB分为SRB0、SRB1、SRB2,和SRB3(只适用于EN-DC和NGEN-DC),我们常说的RRC连接状态,就取决于SRB1或SRB2是否存在。如果没有说明,Uu接口的协议中“Bearer”一般指DRB。EPS承载是UE和PGW之间的用户面连接,DRB是EPS承载的构成部分。一个EPS承载包含一个S5/S8承载、一个S1承载和一个DRB。在Uu接口上,DRB是在PDCP定义的,向上层提供用户面数据传送服务的载体,也称为“无线承载”。每个DRB在eNB和UE上都有对等的PDCP实体。也就是说,eNB或UE上层看到的一个“无线承载”,就是eNB或UE的一个PDCP实体。(SRB也有对应的PDCP实体,SRB0除外)

进入DC模式之前,UE只和一个eNB,也就是“MN”(未来的MN)之间存在DRB,我称为“老派”(OldSchool)DRB。“老派”DRB只占用“MN”的资源,PDCP实体、RLC实体和MAC实体都在“MN”上。进入DC模式之后,网络为UE添加SN,网络和UE之间多了两种DRB,我称为“新派”(NewSchool)DRB。“新派”DRB都占用SN的资源,但占用的方式不同。

更具体的,处于DC模式的UE,DRB共有三种:MCGBearer、SCGBearer和SplitBearer。MCGBearer是“老派”DRB,SCGBearer和SplitBearer是“新派”DRB。MCGBearer和SplitBearer的PDCP实体在MN上,SCGBearer的PDCP实体在SN上。从上层的角度看,MCGBearer和SplitBearer存在于UE和MN之间,SCGBearer存在于UE和SN之间。在UE初始接入时,网络总是先创建MCGBearer,在UE进入DC模式之时,再转换为SCGBearer或SplitBearer。在UE进入DC模式之后,是否可以直接创建SCGBearer或SplitBearer,协议似乎留了这个口子,我还不是很确定。SCGBearer和SplitBearer只能两者选其一,取决于运营商选择的分流方式。

不过,PDCP只是面向上层的服务接口,不具体负责UE和eNB之间的传送。就像你要寄送包裹(用户面数据)去美国,PDCP实体就是上门收件的快递小哥,对你而言,他就是XX快递服务的化身。小哥可能会加层包装,打个标签,但不会自己一路送到美国去(小哥得会铁人三项,同时用户也等不及),而是交给片区的收发站。

从PDCP实体的角度看,RLC实体就是UE和eNB之间的“数据”传送服务的载体,只不过,这里的“数据”不是原始的用户面数据,而是PDCP实体处理后的PDCPPDU。MCGBearer的PDCP实体,关联MN的RLC实体;SCGBearer的PDCP实体,关联SN的RLC实体;SplitBearer的PDCP实体,关联MN和SN的RLC实体。从PDCP实体的角度看,关联一个RLC实体,就是多一个传输通道。

仅从传送服务的角度来说,RLC的“通道”和PDCP的“承载”是相似的,可以把RLC实体对PDCP实体提供的通道称为RLCBearer。MN的RLC实体提供的通道是MCGRLCBearer,SN的RLC实体提供的通道是SCGRLCBearer。在后面会看到,当协议提到“MCG”或“SCG”字眼时,都是和RLC实体位置一致的,因为RLC实体和MAC实体,以及更底层的载波资源是紧密结合的。

3GPPTS36.300:MCGbearer:indualconnectivity,abearerwhoseradioprotocolsareonlylocatedintheMeNBtouseMeNBresourcesonly.

SCGbearer:indualconnectivity,abearerwhoseradioprotocolsareonlylocatedintheSeNBtouseSeNBresources.

Splitbearer:indualconnectivity,abearerwhoseradioprotocolsarelocatedinboththeMeNBandtheSeNBtousebothMeNBandSeNBresources.

SplitBearer关联两个RLC实体,有两个独立的RLCBearer。从PDCP实体的角度看,如果只用一个RLCBearer,可以根据状态“切换”到另一个RLCBearer,相当于提高无线链路的健壮性;如果用两个RLCBearer,分别发送相同的数据,可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分别发送不同的数据,可以增加DRB的带宽,分别发送上行和下行数据,可以规避SN上行受限的问题(第三种大概是非标实现)。

DC如何应用?

我设想的DC应用场景,是这样的:将覆盖区域连续的(低频)站点作为MN,将覆盖区域较小的(高频)站点作为SN,MN和SN共同覆盖的区域称为DC区域(理想情况下是一系列的同心圆)。当UE进入DC区域时,添加SN(SCG)进入DC模式,UE获得额外带宽,当UE离开DC区域时,释放SN(SCG)退出DC模式,UE只是损失SN(SCG)提供的带宽,但移动性不受影响。为什么只是“设想”呢?因为,相比于CA对体验速率的提升幅度,DC的增益相当缺乏吸引力。同时,DC分流存在严重的缺点,网络改造的成本和复杂性,使各方都缺乏投入的动力。现网中DC基本没有应用,很多“老网优”甚至没听说过,要不是MR-DC的出现,DC就只能放在协议里供人瞻仰了。那么……

为什么要引入MR-DC?

显然,是为了利用NR的高带宽。MR-DC将DC的一个eNB替换为gNB,吸引力立即大幅提升。打个比方,周杰伦(eNB)组队打二人篮球,DC就像拉来了郭德纲(eNB),实力提升幅度不大,MR-DC就像拉来了奥尼尔(gNB),实力不仅大幅提升,连周杰伦都显得有点厉害了。

那还要周杰伦干什么,奥尼尔一个人打不就完了吗?组织方说不行,教练只和周杰伦说话,而且周杰伦自带主角光环,他是肯定要上的,奥尼尔上不上,还得看他眼色呢。gNB目前的处境,就和奥尼尔相似,只能和eNB组合为UE服务。对于gNB而言,这种“蹭球”的形式就常说的5GNSA(Non-Standalone)组网。

MR-DC和NSA组网可视为同一件事的两种表述。NSA侧重于表述RAN(RadioAccessNetwork)的组网架构,即RAN节点(eNB和gNB)和核心网络(EPC或5GC)之间的连接;MR-DC侧重于表述网络和UE的工作模式,即RAN节点和UE之间的数据传送。NSA组网是MR-DC的网络基础,而MR-DC是NSA组网的具体应用,关系有点类似于MSCPOOL中的A-FLEX和NNSF(NASNodeSelectFunction)。

gNB(NR)如果和5GC(5GCore)组合,就是5GSA(Standalone)组网了,这就好像奥尼尔(gNB)找到英语教练(5GC),可以单干了。SA才可以充分展现5G的优势,必然是5G的目标网络。但在短期内,选择NSA还是SA,运营商的条件和策略不同,还是各有各的考虑。很多早期倾向SA的运营商,后来也变得不太确定,或同时进行NSA和SA的测试和准备。这是因为,直接部署SA......

臣妾做不到啊~

5GC开发进度比NR慢了不只一丢丢,甚至5GC依赖的NFV(NetworkFunctionVirtualisation)标准都未完全确定。设备厂家只有测试的5GC产品,运营商对NFV也信心不足(特别是转发性能),SA部署时间无法确定。退一步说,即使5GC产品已经成熟,5G早期也无法达到4G的覆盖水平,如果直接部署SA,用户出入5G覆盖区域时,会产生大量4G/5G互操作,增加网络信令负荷,用户体验也不一定好。另一方面,4G商用不过几年,运营商前期投入巨大,正是摘取成果的时候,抛开已有4G网络不顾,显然是不现实的(都是钱啊)。因而,4G和5G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并存。考虑到5GC和NR部署进度的差异,以及更早利用NR高带宽的需求(或说迫切的愿望),3GPP在DC的基础上设计了MR-DC,引入NSA作为SA之前的过渡方案。

MR-DC有什么不同?

表面上,MR-DC只是将一个eNB替换为gNB,实际上,MR-DC的复杂程度远高于DC。在DC中,MN和SN都是eNB;在MR-DC中,MN(和SN)可能是eNB,也可能是gNB。在DC中,UE必然注册到EPC(EvolvedPacketCore),在MR-DC中,UE可能注册到EPC,也可能注册到5GC(相应的,用户面也在5GC)。MN的选项,以及CN(CoreNetwork)的选项,共构造出2x2=4种组合。

第一种:CN是EPC,MN是eNB,SN是gNB;第二种:CN是EPC,MN是gNB,SN是eNB;第三种:CN是5GC,MN是eNB,SN是gNB;第四种:CN是5GC,MN是gNB,SN是eNB。3GPP抛弃了第二种,原因大概是,既没利用5GC的特性优势(CN是EPC),也没利用4G的覆盖优势(MN是gNB)。因而,MR-DC共有三种组合。3GPP分别起了名字:CN是EPC,MN是eNB,称为EN-DC;CN是5GC,MN是eNB,称为NGEN-DC;CN是5GC,MN是gNB,称为NE-DC。EN-DC属于MR-DCwithEPC,NGEN-DC和NE-DC属于MR-DCwith5GC。可见,给奥尼尔(gNB)是找个国语教练(EPC)是不行的,给周杰伦(eNB)找个英语教练(5GC),他大概会说:我OK啊!

3GPP将R15协议开发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实现NSA组网的EN-DC;第二阶段,实现SA组网,第三阶段,又称为R15Latedrop,实现NSA组网的NGEN-DC和NE-DC。前两个阶段,协议已于2017年12月和2018年6月冻结,第三阶段原定于2018年12月冻结,为了更契合“Late”的精神,并未如期完成,3GPP已将计划推迟至2019年3月。本系列后续文章将以EN-DC为主。

怎么记这些绕口令呢?

只要记住E表示E-UTRA或EPC,N表示NR或NGC(5GC早期名称)即可。所谓EN-DC,E在前,N在后,表示CN和MN都在4G,即CN为EPC,MN为eNB(RAT为E-UTRA);反过来,所谓NE-DC,N在前,E在后,表示CN和MN都在5G,即CN为5GC,MN为gNB(RAT为NR);NGEN-DC相对特殊,CN和NE-DC一样在5G,MN和EN-DC一样在4G,3GPP在EN-DC前加上NG,表示DC部分和EN-DC相同,但MN接入5GC。

3GPP在“eNB”或“gNB”前加上“M”和“S”,表示站点的类型和角色。在DC中,MN和SN就是MeNB和SeNB,在EN-DC中,MN和SN就是MeNB和SgNB。在NGEN-DC和NE-DC中,在eNB和gNB以外,还有一种特殊站点,就是ng-eNB,表示通过NG接口连接5GC的eNB,也可理解为“说英语的周杰伦”。在NGEN-DC中,MN是Masterng-eNB,SN是SgNB;在NE-DC中,MN是MgNB,SN是Secondaryng-eNB。

ng-eNB本质上是eNB(中国球员,RAT是E-UTRA),可通过eNB升级获得(英语技能,GET),在某些文档中又称为eLTE,即增强的LTE基站。在协议中,还有名字相似的en-gNB,很容易误解为接入EPC的gNB,即“说国语的奥尼尔”,实际是在EN-DC中作为SN的gNB,即前面提到的SgNB。从功能上来看,en-gNB实际上就是gNB(美国球员,RAT是NR),如果非说有什么特别,大概是支持X2和S1-U吧(偶尔说句“新年好”什么的)。

3GPPTS38.300:ng-eNB:NodeprovidingE-UTRAuserplaneandcontrolplaneprotocolterminationstowardstheUE,andconnectedviatheNGinterfacetothe5GC.3GPPTS37.340:en-gNB:NodeprovidingNRuserplaneandcontrolplaneprotocolterminationstowardstheUE,andactingasSecondaryNodeinEN-DC.

对应RAN的组网架构(3GPPTR38.801),3GPP将EN-DC称为Option3系列,NE-DC称为Option4系列,NGEN-DC称为Option7系列。如果从DC的定义出发,NE-DC包含了MN和SN,可归入5GNSA组网。如果从5GS的定义出发,在NE-DC中,gNB和5GC已构成独立的5G系统,eNB就显得可有可无了(奥尼尔都当老大了,周杰伦上不上区别不大),因而,有些文档将Option4系列归入5GSA组网。(但没人会纠结EN-DC算不算4GSA…)

相对于“New”的5G,4G成了3GPP文档中的“Legacy”,称为Option1。gNB和5GC构成的5GSA则称为Option2。从4G到5G的演进路线,我设想的一种可能是:1>3>7>4>2。实际部署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改造成本和性能优化等,运营商可能会跳过某些阶段(比如7和4)。

更具体的:第一步,Option3(EN-DC),5GC尚未成熟,沿用EPC,引入gNB作为SN增加带宽;第二步,Option7(NGEN-DC),5GC已经成熟,将EPC替换为5GC,保留MN和SN的关系;第三步,Option4(NE-DC),NR覆盖基本完善,将MN和SN对调,gNB作为MN;第四步,Option2(5GSA),eNB不再作为SN使用,4G再次成为独立网络,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MR-DC具体如何工作?

通过EN-DC、NGEN-DC、NE-DC这些名字,可基本了解控制面的信息,包括RAN和CN之间,UE和CN之间,以及UE和RAN之间的关系。但通过这些名字,用户面的信息依然不太清晰。CN、MN和SN角色都确定后,用户面数据应该如何发送?特别是,在下行方向,CN(SGW或UPF)如何将数据发送给MN和SN?MN和SN又如何将数据发送给UE?这就是MR-DC的分流,同一Option因分流的不同可划分为不同的细项。实际上,DC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在DC中,存在两种分流方式:3c和1a。如果部署3c,处于DC模式的UE,可能有两种DRB:MCGBearer和SplitBearer;如果部署1a,处于DC模式的UE,可能有两种DRB:MCGBearer和SCGBearer。可见,MCGBearer作为“老派”DRB(老同志),总是可能存在的(中流砥柱),3c和1a的差异,主要在SplitBearer和SCGBearer的选择。

SplitBearer是极好的。

先看3c方式。前面提到,从PDCP实体的角度看,两个RLCBearer优点很多。但是,从MN的角度看,就不是这么回事了。SplitBearer的PDCP实体在MN上,和MCGBearer相同。这意味着,UE所有流量都会经过MN,不管数据如何发送给UE,都要求MN参与处理,MN原本找SN来帮忙,结果先把自己累个半死。

SplitBearer占用MN的处理能力,还占用MN的传输资源。在下行方向,SGW通过S1-U将数据转发给MN,MN再通过X2-U将(全部或部分)数据转发给SN,最后MN和SN将各自的数据转发给UE。SN转发一份数据,就得占用MN的S1-U和X2-U各一份带宽。MN原本看中了SN的无线资源,结果先把自己的传输资源消耗了。(为了解决同覆盖和传输资源的问题,可将MN和SN部署在同一机房)

MN:宝宝心里苦。

MN和MME说:要不您受累,和SGW说一声,“SN”这人啊,老实!这是它的S1-U地址(IP和TEID),下行数据直接扔给它吧。在此之前,MN和SN说:把S1-U地址告诉我,回头有人给你发送数据……冤有头,债有主,出门左拐找……这是SGW的地址,下行数据都是它给的,上行数据直接扔给它吧。经过MN和MME这么一撮合,SGW和SN之间建立了S1承载,SGW将数据转发给SN,SN再通过SCGBearer转发给UE,反向亦然。这就是1a方式。

不过,SCGBearer只有一个RLCBearer,和MCGBearer一样,能力平平,没有SplitBearer那些美妙的特性。SN覆盖范围往往小于MN,在SN覆盖边缘,SCGBearer还不如MCGBearer可靠。将哪些业务放在SCGBearer,或更确切的,将哪些业务对应的DRB配置为SCGBearer,就成了新的问题。比如,像VoLTE这种移动性要求高的业务,还是保留为MCGBearer比较合适。没有两个RLCBearer,SCGBearer也无法提升单一业务的体验速率,实在是有点鸡肋。

在某些文档中,会见到这种说法:3c方式的分流位置在eNB(MN),1a方式的分流位置在SGW,1a方式的问题是,SGW无法感知无线链路状态。个人不太认可这种说法,1a方式的分流,是DRB级别的分流,而3c方式的分流,是RLCBearer级别的分流。1a方式的问题,根本原因是SCGBearer没有Split。(我们马上会看到,在SGW眼里,根本就没有所谓的3c方式和1a方式)打个比方,周杰伦(MN)不打篮球,改搬砖了,找郭德纲(SN)帮忙:3c方式,郭德纲只搬最后一段,周杰伦先去仓库拉货,一部分交给郭德纲,两人分别把自己的搬上楼,效率是提高一些,但对周杰伦的要求也高一些;1a方式,两人各自从仓库拉货,但不是一样的砖,如果用户只要一种转,就没有意义了。可见,3c和1a都不怎么令人满意,难怪DC被运营商打入冷宫了。

MR-DC有什么不同呢?

以EN-DC为例,最大的不同,是SN从eNB换成了gNB。也就是说,郭德纲换成了奥尼尔,至少上楼这一段(空中接口),运力提升了不少。假如,EN-DC沿用DC的三种DRB和两种分流——3c方式,奥尼尔是比郭德纲能搬,可是对周杰伦要求就更高了,周杰伦表示接受不了;1a方式,奥尼尔搬的是另一种砖,但好歹比周杰伦能搬啊,要加快哪种砖的搬运速度,就交给奥尼尔好了,相应的,给奥尼尔搭配的货车(传输带宽)也得升级。

EN-DC中,有和DC对应的MCGBearer、SCGBearer和SplitBearer,以及相似的分流方式。EN-DC对应的RAN组网架构,3GPP称为Option3系列,根据分流方式又可分为不同的细项——如果分流方式类似3c,则称为Option3;如果分流方式类似1a,则称为Option3a。如果MN的处理能力(GTP-U和PDCP),和传输资源(S1-U和X2-U)不是问题,则选择Option3,否则选择Option3a。

和1a方式相似,Option3a的缺点是没有SplitBearer,在SN覆盖边缘SCGBearer质量会严重下降,可能不得不把DRB回迁MN。奥尼尔也有类似问题,由于自身体重较大,爬不了太高的楼(高频覆盖区域较小),如果用户所在楼层较高,奥尼尔的效率就会大幅下降(搬自己都累),甚至会撂担子,把活儿都还给周杰伦。(能不能这么做呢,大概要到第六篇才会讲到……)

我觉得,这事儿吧,不能怪奥尼尔。从MN的角度看,协助SGW和SN交换地址,MCGBearer就变为SCGBearer了。从MME和SGW的角度看,MN把某个S1承载的下行地址修改了,由于MN可能支持多个S1-U地址,新地址是MN的其他S1-U地址,还是SN的S1-U地址,MME和SGW无法识别(GTP协议的特点)。换句话说,MME和SGW看来,所有S1承载都是MN的,SN连MN马仔都不是,压根就不存在。奥尼尔不只是黑人——

还是“黑户”啊。

怎么解决Option3a的问题呢——可以给奥尼尔一个新的出路,在某些场景中,可以将部分(或全部)砖交给周杰伦,让周杰伦负责搬上楼。当然,周杰伦能力同样有限,虽然爬的高,可是搬的不多,这个时候,用户就不能对效率有过高期望,维持基本服务就不错了。这是一种不同于Option3和Option3a的分流方式(组网架构),称为Option3x。相对应的,Option3x需要一种的新的DRB,即PDCP实体在SN,有两个RLCBearer的SplitBearer。概括一下Option3系列(EN-DC):如果SGW发送数据给MN,通过SplitBearer发送给UE,类似于DC的3c,称为Option3;如果SGW发送数据给SN,通过SCGBearer发送给UE,类似于DC的1a,称为Option3a;如果SGW发送数据给SN,通过SplitBearer发送给UE,称为Option3x。

Option3x的SplitBearer,和Option3的SplitBearer不同之处,在于PDCP实体在SN,不在MN。如果Option3x的SplitBearer不用MCGRLCBearer,等同于Option3a的SCGBearer,因而,Option3x可灵活的回退为Option3a。Option3x结合了Option3(有SplitBearer)和Option3a(减少MN资源占用)的优点,是运营商普遍的选择。(EveryonelovesOption3x)

在Option3a和Option3x中,DRB的PDCP实体都在SN。但是,和DC相似的,从MME和SGW的角度看,所有S1承载都是MN的。MN是通过E-RABMODIFICATIONINDICATION修改的,MME和SGW都认为新S1-U地址是MN的。从MME和SGW的角度看,不存在MCGBearer、SCGBearer和SplitBearer的区别,也不存在3c分流和1a分流(DC)的区别,或Option3、Option3a和Option3x(EN-DC)的区别。只有MN和SN知道,一切都是MN捣的鬼。

从CN的角度来看,SN的存在感,主要在“SecondaryRATdatavolumereporting”功能。MN向CN报告SecondaryRAT的流量,CN可对不同RAT分开计费。SecondaryRAT可以是EN-DC中的NR,也可以是LAA或LWA中的Wi-Fi等接入制式。在EN-DC中,如果启用SecondaryRAT流量报告功能,MN会将通过NR传送的,各个EPS承载的,上行流量和下行流量,报告给MME。MME可向SGW和PGW转发相关数据。

MN可以在E-RABMODIFICATIONINDICATION中向MME发送报告列表,MME也可以在E-RABMODIFYREQUEST中要求MN上报报告列表(也可能是因为收到PGW的指示)。SecondaryRAT流量由PDCP实体计算,对于PDCP实体在SN的DRB,由SN计算流量并向MN报告,MN再向MME报告。

3GPPTS37.340:ThesecondaryRATdatavolumereportingfunctionisusedtoreportthedatavolumeofsecondaryRATtoCN.InEN-DC,ifconfigured,theMNreportstheuplinkanddownlinkdatavolumesofusedNRresourcestotheEPConaperEPSbearerbasisasspecifiedinTS36.300[2].Periodicreportingisperformedby

periodicallysendingtheSecondaryRATDataVolumeReportmessagestotheMME.ThedatavolumeiscountedbythenodehostingPDCP.

3GPPTS36.413:IftheSecondaryRATDataUsageRequestIEsetto"requested"wasincludedintheE-RABMODIFYREQUESTmessage,andtheeNBsupportsEN-DC,LAA,LWAorLWIPandhassecondaryRATusagedatatoreport,thentheSecondaryRATUsageReportListIEshallbeincludedintheE-RABMODIFYRESPONSEmessage.

IftheSecondaryRATUsageReportListIEisincludedintheE-RABMODIFICATIONINDICATIONmessage,theMMEshallhandlethisinformationasspecifiedinTS

23.401[11].

如何描述MR-DC的DRB?

从网络(MN和SN)的角度看,EN-DC存在两种SplitBearer,只用“SplitBearer”已经无法表示完整的信息。两种SplitBearer的区别在于PDCP实体的位置,换个角度看,也可认为是Uu和S1-U终结的位置。由此,Option3的SplitBearer可以称为MNTerminatedSplitBearer,Option3x的SplitBearer可以称为SNTerminatedSplitBearer。当然,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也应该知道,这里的“Terminated”指的是Uu接口的终结。

更宽泛的,PDCP实体在MN的DRB都可以称为MNTerminatedBearer,PDCP实体在SN的DRB都可以称为SNTerminatedBearer。PDCP实体的位置,既定义了Uu的终结位置,也限定了S1-U的终结位置。因而,MNTerminated或SNTerminated,也反映了DRB面向CN的连接信息,尽管DRB的定义本身和CN无关。(这样表述可能不恰当,但我暂时没想到更合适的)

根据协议栈分层实现的原则,DRB的PDCP实体,和关联的RLC实体(以及MAC实体)可以配置在不同的站点,SplitBearer是一个典型。在MR-DC中,我们可以更准确的表述不同DRB。比如,MNTerminatedSplitBearer这个名字,前半部分反映了PDCP实体的位置,后半部分反映了RLC实体的位置,这种表述方法可以推广到所有DRB。

根据PDCP实体的位置,共有2种可能:MNTerminated,SNTerminated;根据RLC实体的位置,共有3种可能:MCGBearer,SCGBearer,SplitBearer。于是,基于完备性的考虑,从网络的角度看,EN-DC的DRB共有2x3=6种可能:MNTerminatedMCGBearer、MNTerminatedSCGBearer、MNTerminatedSplitBearer、SNTerminatedMCGBearer、SNTerminatedSCGBearer、SNTerminatedSplitBearer。这些名称也适用于NGEN-DC和NE-DC。

一个小小的补充:在MR-DC协议(3GPPTS37.340)未冻结前,DRB名称也没有确定。在5G早期报告(3GPPTR38.801)中,MNTerminatedSplitBearer表述为MCGSplitBearer,而SNTerminatedSplitBearer表述为SCGSplitBearer,很多文档依然沿用这种表述,大家阅读时应转换后理解。

3GPPTS37.340:MNterminatedbearer:

inMR-DC,aradiobearerforwhichPDCPislocatedintheMN.

SNterminatedbearer:

inMR-DC,aradiobearerforwhichPDCPislocatedintheSN.

MCGbearer:

inMR-DC,aradiobearerwithanRLCbearer(ortwoRLCbearers,incaseofCApacketduplication)onlyintheMCG.

SCGbearer:

inMR-DC,aradiobearerwithanRLCbearer(ortwoRLCbearers,incaseofCApacketduplication)onlyintheSCG.

Splitbearer:

inMR-DC,aradiobearerwithRLCbearersbothinMCGandSCG.

RLCbearer:

RLCandMAClogicalchannelconfigurationofaradiobearerinonecellgroup.

从UE的角度看,MR-DC和DC一样,DRB只有3种:MCGBearer、SCGBearer和SplitBearer。PDCP实体在MN还是在SN,UE是不可见的。MNTerminatedSplitBearer和SNTerminatedSplitBearer,对UE而言,都是SplitBearer——用户只知道哪个搬了砖,至于哪个拉的货,用户没办法知道,也没兴趣知道。分流是网络侧(MN和SN)行为,至于是Option3,Option3a,还是Option3x,UE是无感知的。

理论上,和Option3系列(EN-DC)相似的,Option7系列(NG-ENDC)可细分为Option7、Option7a和Option7x,Option4系列(NE-DC)可细分为Option4、Option4a、Option4x——不过,3GPP抛弃了Option4x。在NE-DC中,CN和MN都在5G,对SN(eNB)都爱答不理的,还关心SN的DRB有没有Split吗?(实际原因可能是,E-UTRA的RLCBearer比NR健壮,没有Split的必要)MR-DC的关注点,是利用SN的资源。无论哪种分流方式,总是存在两种DRB。MNTerminatedMCGBearer总是可能存在的,只要记住另一种(利用SN资源的)DRB即可,注意“a”和“x”的特征:对于Option3、Option4、Option7,是MNTerminatedSplitBearer(类似DC的3c);对于Option3a、Option4a、Option7a,是SNTerminatedSCGBearer(类似DC的1a);对于Option3x、Option7x,是SNTerminatedSplitBearer(结合3c和1a的优点)。

由此,如果选择Option3x(EN-DC),可演进为Option7x(NGEN-DC),再演进为Option4(NE-DC)。从Option3x到Option7x,“只是”将EPC替换为5GC,从Option7x到Option4,“只是”将MN和SN对调。直观上看像是这么回事,实际则远不像说的这么轻巧,这里就不展开讲述了。(我也不懂……)MR-DC是什么鬼?(二)MR-DC很重要。没有MR-DC,就没有NSA。没有NSA,各行各业…….除了通信,的专家们鼓吹的“未来已来”,就来不了了。如果说,DC对于4G来说,是“锦上添花”,那么,MR-DC对于5G来说,就是“雪中送炭”了。MR-DC是如此的重要,不能再像DC那样,隐藏在概述(即3GPPTS36.300,E-UTRAandE-UTRANOverallDescription)的小角落里,而要独占一篇协议——3GPPTS37.340(E-UTRAandNRMulti-Connectivity)。我将以这篇协议为主要参考,正儿八经的(不可能的)介绍更多MR-DC的细节,先从控制面开始。

MR-DC主要关注用户面的“双连接”。不过,如果没有控制面“协助”,用户面连接也建不起来。在EN-DC的控制面中,MN对EPC屏蔽RAN的信息,DC(或说SN)对EPC不可见;MN对UE屏蔽EPC的信息,EPC分流对UE不可见。MN是如何做到“欺上瞒下”的呢?关键就在于,MN占据了控制面的“C位”。

先来看一下,3GPPTS37.340如何描述MR-DC:Multi-RATDualConnectivity(MR-DC)isageneralizationoftheIntra-E-UTRADualConnectivity(DC)describedin36.300[2],whereamultipleRx/TxUEmaybeconfiguredtoutiliseresourcesprovidedbytwodifferentnodesconnectedvianon-idealbackhaul,oneprovidingE-UTRAaccessandtheotheroneprovidingNRaccess.OnenodeactsastheMNandtheotherastheSN.TheMNandSNareconnectedviaanetworkinterfaceandatleasttheMNisconnectedtothecorenetwork.

前面没什么新意,除了Backhaul这个字眼。R12引入DC,因为如果eNB之间的X2接口时延较大,不能跨eNB使用CA(后来通过“集中调度器”解决,各厂家的产品名称可能不同)或Comp,只能通过DC增加UE带宽。描述强调了Non-Idle,但IdleBackhaul也可以使用MR-DC。

重点是最后一句:MN和SN通过网络连接,至少MN和CN之间有连接。这句话,概括了MR-DC控制面和用户面的特征,不过有点太概括了,我扩充一下:MN和SN之间有控制面连接,和可选的用户面连接,MN和CN之间至少(atleast)有控制面连接,SN和CN之间至多(atmost)有用户面连接。

是不是这样?

在Option3系列(EN-DC)中,MN和SN之间总有控制面连接,即X2连接(X2Connection),当存在SplitBearer时,MN和SN之间有用户面连接,即X2-U隧道(X2-UTunnel),否则没有用户面连接。

MN和MME之间有控制面连接,即S1连接(S1Connection)——MN和CN之间至少(atleast)有控制面连接,即MN和CN之间还可能有用户面连接。SN和MME之间没有控制面连接——SN和CN之间至多(atmost)有用户面连接,即SN和CN之间可能什么连接都没有,包括用户面。

MN以及SN,和SGW之间有没有用户面连接,即S1承载(S1Bearer),则取决于分流方式。在Option3中,DRB的PDCP实体都在MN,MN有用户面连接,SN没有用户面连接;在Option3a和Option3x中,DRB的PDCP实体分别在MN和SN,MN和SN都有用户面连接。

撇开用户面不说,在控制面,SN只和MN之间有连接,MN和CN,SN,包括UE之间都有连接。在MR-DC中,MN就是控制面的“宇宙中心”。这是怎么做到的呢?MN吐了口烟(周润发附体…):成功,其实很简单,只要你......

上面有人。

MN上面的“人”,就是CN。MN和SN的角色差异,取决于和CN有没有“关系”——和CN之间有控制面连接的,称为MN;和CN之间没有控制面连接的,称为SN。如果CN是EPC,控制面连接为S1连接(S1Connection);如果CN是5GC,控制面连接为NG连接(NGConnection)。根据上述规则,在EN-DC、NGEN-DC和NE-DC中,MN分别为eNB、ng-eNB和gNB,SN分别为en-gNB、gNB和ng-eNB。3GPPTS37.340:Masternode:inMR-DC,theradioaccessnodethatprovidesthecontrolplaneconnectiontothecorenetwork.ItmaybeaMastereNB(inEN-DC),aMasterng-eNB(inNGEN-DC)oraMastergNB(inNR-DCandNE-DC).Secondarynode:inMR-DC,theradioaccessnode,withnocontrolplaneconnectiontothecorenetwork,providingadditionalresourcestotheUE.Itmaybeanen-gNB(inEN-DC),aSecondaryng-eNB(inNE-DC)oraSecondarygNB(inNR-DCandNGEN-DC).

MN“垄断”了CN面向RAN的沟通渠道,从此走向N生的巅峰。UE向CN发送NAS消息,只能交给MN转发;反过来,CN向UE发送NAS消息E,也只能交给MN转发。由于CN的加持,UE和MN建立RRC连接才有意义。UE和MN之间的RRC连接(RRCConnection),以及MN和CN之间的S1连接或NG连接,构成UE和CN之间的NAS信令连接(NASSignallingConnection)。

MN不服。

事实上,不是MN主动上位,而是UE选择了MN。UE要发送NAS消息,比如AttachRequest或ServiceRequest,才会向MN请求建立RRC连接,并在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中包含NAS消息。为了转发NAS消息,MN才会向CN请求建立UEAssociated的S1连接或NG连接。在添加SN之前,MN还是个单纯的孩子(普通的eNB或gNB)。要不是UE有心(上报DCNR能力),CN有意(允许DCNR),MN也不会添加SN(我坐在这个位置上,还不都是因为你们吗)。Anyway,MN的核心地位已成事实。在3GPPTS37.340中,MN和UE画在一条线上,SN放在一边,表达了CN、MN、UE三个“自成体系”(吉祥三宝),而SN是“编外人员”的含义(我编排的)。和MN地位相比,SN就是一个跟班,呼之则来(SNAddition),挥之则去(SNRelease)——有时也来不了,SN没有足够资源时,会拒绝MN的请求;有时不挥也会去,SN(奥尼尔)偶尔也有小脾气啊。

SN的作用,是提供“额外”的用户面资源。奥尼尔(SN)帮忙搬搬砖(用户面数据),贡献些体力(DRB或RLCBearer)就好,不要老想着在老板(CN)面前唧唧歪歪,反正老板也听不见(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至于老板知不知道,奥尼尔干了多少活儿,就看周杰伦(MN)有没有良心,如果不向老板报告(SecondaryRATUsageReport),功劳可就都是周杰伦的了。

在控制面,SN只有一个出口,就是和MN之间的Xx接口。更具体的,在DC和EN-DC中是X2接口,在NGEN-DC、NE-DC和NR-DC中是Xn接口。除此以外,SN没有其他控制面连接,SN和CN之间,SN和UE之间,都没有直接的控制面连接,SN要是有什么牢骚,就对MN说吧。

SN和CN之间,上一篇讲了,没啥好谈的。以EN-DC为例,如果建立SN终结的DRB(Option3a或Option3x),MN把SN的S1-U地址告诉MME(SGW),再把SGW的S1-U地址告诉SN,就把SN给“卖”了——SGW和SN之间建立S1承载,就可以愉快的发送数据了,而且SGW还以为对端是MN。

SN和UE之间,就不一样了。SN有RRC实体,可生成控制SN无线资源的RRC消息。SN和UE之间需要发送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和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才可以完成SCG的配置(PDCP实体、RLC实体、MAC实体),实现UE在SCG(PScell)的随机接入(小区标识、C-RNTI、Preamble、发射功率等)。可是,UE只和MN建立RRC连接,也只有MN的RRC状态。UE和SN之间没有RRC连接,SN生成的RRC消息,需要通过MN转发给UE,反向亦然。

3GPPTS37.340:InMR-DC,theUEhasasingleRRCstate,basedontheMNRRCandasingleC-planeconnectiontowardstheCoreNetwork.EachradionodehasitsownRRCentity(E-UTRAversionifthenodeisaneNBorNRversionifthenodeisagNB)whichcangenerateRRCPDUstobesenttotheUE.RRCPDUsgeneratedbytheSNcanbetransportedviatheMNtotheUE.

以EN-DC为例,SN和UE之间的RRC消息,经X2接口和(MN的)Uu接口传送。在X2接口,SNRRC消息封装在X2AP消息中,比如SgNBAdditionRequestAcknowledge(在添加SN之时),或SgNBModificationRequired(在添加SN之后)。在Uu接口,SNRRC消息封装在MNRRC消息中,比如MN的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称为CombinedMN/SNRRCMessage。MN的RRC连接状态,是根据MN的SRB1和SRB2是否存在判断的,如果SRB1和SRB2存在,则UE处于RRCCONNECTED状态,反之,则UE处于RRCIDLE状态。和DRB相似,SRB也有对应的PDCP实体。RRC消息的安全性,即加密保护和完整性保护,是由SRB对应的PDCP实体实现的。初始接入中,MN的密钥由MME通过InitialContextSetupRequest发送的KeNB衍生。

SN没有SRB,就没有对应的PDCP实体,无法实现UE和SN之间的,端到端的安全性。SNRRC消息以ASN.1(AbstractSyntaxNotationOne)格式,封装在X2AP消息和MNRRC消息的Container中。在MN的Uu接口上,SNRRC消息的安全性,完全依赖于MN的SRB的安全性。

SNRRC消息通过“搭车”的方式,跟随MNRRC消息一起发送给UE,一个原因,是SN没有SRB;另一个原因,是MCG配置和SCG配置有时需要“协调”(Coordination)。比如,E-UTRA和NR的频点组合(BandCombination),只能在3GPPTS38.101-3列举的组合中选择(预计会在第四篇谈到)。另外,通过Combined方式发送RRC消息给UE,可确保UE对MNRRC消息和SNRRC消息进行“联合处理”。

3GPPTS37.340:WhenbothMCGandSCGreconfigurationisrequiredduetotheneedforcoordinationwiththeMN,theSNRRCreconfigurationmessageisencapsulatedinanMNRRCmessagethatalsocarriesthecorrespondingMCGreconfigurationthatensuresthatthecombinedconfigurationcanbejointlyprocessedbytheUE.

UE通过Combined方式收到SNRRC重配消息(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会通过Combined方式返回SNRRC响应消息(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在EN-DC中,包含scg-ConfigResponseNR)。UE将SNRRC响应消息封装在MNRRC响应消息中,发送给MN。MN通过X2或Xn接口,将SNRRC响应消息转发给SN。每个SNRRC重配消息,都有对应的SNRRC响应消息。

如果MCG检测到无线链路失败(RadioLinkFailure,简称RLF),或完整性校验失败(IntegrityCheckFailure)等,UE就顾不了SCG那么多,先进行MNRRC连接重建(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如果UE无法接受Combined消息的全部或部分(无法解析、非法IE、语法错误,取值不合理…),包括封装的SNRRC重配消息,UE都会进行MN的RRC连接重建。

从这个角度来说,MNRRC有点无辜,本来SNRRC是来搭车的,结果UE发现SNRRC是非法人员,还把MNRRC的车(RRCConnection)给扣了,MNRRC只好呼救了(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不过,如果UE认为配置没问题,MNRRC就可以松一口气,不管SNRRC(SCG)再怎么折腾,至少车(RRCConnection)是保住了。

比如,在EN-DC中,SNRRC生成的添加NRSCG的RRC消息(InitialSNRRCConfiguration),以Combined形式发给UE,如果UE认为配置没有问题,不等待NRSCG添加结果(需要一些时间,包括在PSCell随机接入),先返回Combined形式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如果NRSCG添加失败,UE再向MN发送NRSCGFailureInformation,不会触发MN的RRC连接重建。

3GPPTS37.340:TheUEusesajointsuccess/failureprocedureformessagesinanencapsulatingMNRRCmessage.AfailureoftheMNRRCmessages,includingoneencapsulatedSNRRCmessagewithorwithoutanyMCGreconfigurationfields,triggersare-establishmentprocedure.EachSNRRCreconfigurationmessageshouldhaveitsownRRCresponsemessageevenwhentheSNRRCmessageisencapsulatedinanMNRRCmessage.TheSNRRCresponsemessageisforwardedoverX2/XntotheSN.IfaSNRRCreconfigurationmessageiscontainedinaMNRRCmessage,theUEsendsaMNRRCresponsemessagethatencapsulatestheSNRRCresponsemessage.

以上关于控制面的描述,同样适用于DC和包含EN-DC的MR-DC。3GPP称DC是EN-DC的“Baseline”,EN-DC的概念和流程均沿用DC。MR-DC和DC控制面架构很相似,主要差异是是节点类型和接口类型,CN换成5GC后,MN和SN均为NGRAN节点(ng-eNB或gNB),MN和SN之间由X2接口变为Xn接口。不过,MR-DC和DC也有不同之处。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到,如果只是沿用DC的控制面特性,还是有些小问题的,比如Combined方式中SNRRC对MNRRC的影响。和用户面相似,MR-DC在控制面也做了一些“小改良”,分别针对SN(SCG)的RRC消息,和MN(MCG)的RRC消息。

MR-DC有什么不同?

对于SN(SCG)的RRC消息,SN和MN都有意见。SN说:有些事(比如,分配MCG资源,SN管不来)找MN商量也就算了,用不着MN参合的事,能不能不经MN转发?MN说:算了吧,那点芝麻绿豆的小事,别找我最好,我还嫌累呢。于是,双方一拍即合,说好哪些事留给SN搞定,以后就不用找MN了。

事谈妥了,可是路没有啊。SN之所以找MN转发,用不用商量另说,现实原因是没有自己的SRB。SN的Uu接口连路都没有,SN和UE如何发送呢?协议为SNRRC提供了一个新出路,允许SN建立自己的SRB,称为SRB3。注意,SRB3只是一条通道,不能理解为SN的RRC连接——更不存在SN的RRC连接重建。另外,如果SCG释放,SRB3也会释放(地都没了,更别说上面的路了)。

SRB3适用于EN-DC、NGEN-DC和NR-DC,不适用于DC和NE-DC。说白了,就是SRB3不带eNB玩,只适用于作为SN的gNB。SRB3是gNB的“私家路”,可在gNB和UE之间,直接发送SN的RRC消息。至于MN的RRC消息,SRB3是不让走的(MN也不稀罕,心里还有别的小算盘)。

SRB3可发送的(SN)RRC消息,包括(部分)SNRRCReconfiguration、SN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和SNMeasurementReport。SNMeasurementReport大概是最充分利用SRB3资源的:当SRB3存在时,SNMeasurementReport总在SRB3发送的,不管SNMeasurementConfiguration是从SRB1还是SRB3获得的。

如果UE在SRB1收到SNRRCReconfiguration,则在SRB1返回SN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如果UE在SRB3收到SNRRCReconfiguration,则在SRB3返回SN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从哪儿来,从哪儿回。对于从哪儿接收RRC消息,UE一点儿都不关心,RRC消息的内容才是重要的。这充分说明,SRB3只是一条通道。

3GPPTS37.340:SRB3:InEN-DC,NGEN-DCandNR-DC,adirectSRBbetweentheSNandtheUE.SRB3maybeusedtosendSNRRCReconfiguration,SN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andSNMeasurementReportmessages,onlyinprocedureswheretheMNisnotinvolved.SN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messagesaremappedtothesameSRBasthemessageinitiatingtheprocedure.SNMeasurementReportmessagesaremappedtoSRB3,ifconfigured,regardlessofwhethertheconfigurationisreceiveddirectlyfromtheSNorviatheMN.NoMNRRCmessagesaremappedtoSRB3.

除了给MNRRC减轻负担,SRB3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不会像Combined方式那样导致MN的RRC连接重建。如果通过SRB3发送的SNRRCReconfiguration有问题,UE不会触发MN的RRC连接重建,而是向MN报告SCGFailureInformation。除了SCGConfigurationFailure,协议还支持三种SCGFailure,包括:SCG检测到RLF(RadioLinkFailure);RRC消息完整性校验失败(只限通过SRB3发送的,因为通过SRB1发送的SNRRC消息没有启用SN的安全性);SNChange失败。

对于上述的SCGFailure,UE不会触发SN的RRC连接重建(SNRRC连接本来就不存在),也不会触发MN的RRC连接重建(MNRRC连接还好好的呢),而是会挂起SCG所有DRB的数据传输,向MN报告SCGFailureInformation,MN决定保持、更改或释放SN和SCG。

3GPPTS37.340:ThefollowingSCGfailurecasesaresupported:SCGRLF;SNchangefailure;ForEN-DC,NGEN-DCandNR-DC,SCGconfigurationfailure(onlyformessagesonSRB3);ForEN-DC,NGEN-DCandNR-DC,SCGRRCintegritycheckfailure(onSRB3).UponSCGfailuretheUEsuspendsSCGtransmissionsforallradiobearersandreportstheSCGFailureInformationtotheMN,insteadoftriggeringre-establishment.TheMNhandlestheSCGFailureInformationmessageandmaydecidetokeep,change,orreleasetheSN/SCG.

SRB3只是给了SN选择,建不建还是看SN意愿。如果SN决定建立,配置SRB3的SNRRC消息,当然只能走老路(Combined方式),SNRRC响应也只能从老路返回。SRB3的建立和释放,可通过SecondaryNodeAddition和SecondaryNodeChange流程实现;SRB3的重配,可通过SecondaryNodeModification流程实现。3GPPTS37.340:SRB3issupportedinEN-DC,NGEN-DCandNR-DC,butnotinNE-DC.ThedecisiontoestablishSRB3istakenbytheSN,whichprovidestheSRB3configurationusinganSNRRCmessage.SRB3establishmentandreleasecanbedoneatSecondaryNodeAdditionandSecondaryNodeChange.SRB3reconfigurationcanbedoneatSecondaryNodeModificationprocedure.

SRB3也有对应的PDCP实体,使用NRPDCP(3GPPTS38.323),负责gNB和UE之间的SNRRC消息的加密保护和完整性保护(终于不用依赖SRB1了)。安全算法和完整性算法由SN选择,并通过SCG配置告知UE。安全密钥从S-KgNB衍生(Derived),而S-KgNB来自于MN,通过SgNBAdditionRequest传送给SN。MN总是把S-KgNB发送给SN,以便SN建立SRB3,或SNTerminatedBearer(DRB)。SRB3使用的逻辑信道为NR-DCCH,调度优先级高于DRB。

MN可不是什么好人。

对于MN(MCG)的RRC消息,MN也有自己的想法。SN要不要SRB3,那是SN的自由,MN不太关心。反正对MN来说,SRB3是“惠而不费”,用的是SN的资源,MN还可以省点事。不过,MN还想和SN“交换”点什么,SCG可以传送RRC消息,要不我也搭个车?SRB3就不要了(嫌弃……),借个道儿行不行?

说白了,SplitBearer(DRB)好极了,MN想把SRB也Split一下。尽管对RRC消息而言,速率不是很关键,但提升可靠性意义很大。SRB的PDCP实体,多一个RLCBearer,就多一个传输通道。PDCP实体可以只在一边发,不行的时候换一边,也可以复制PD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