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变化_第1页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变化_第2页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变化_第3页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变化_第4页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变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变化

据统计,术前实质膜结晶量大于1.5天的占15%29%1%,50%的患者表现出1.0d2%的分散。临床上已有一些矫正角膜散光的方法,如角膜缘松解术、准分子激光及飞秒激光辅助的散光角膜屈光术[3]等,但这些方法矫正范围有限,易损伤角膜并发生屈光回退等[4]。散光型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lens,IOL)虽能有效矫正角膜散光并能提高远视力,但视近时仍需戴镜。为此,一种新型的AcrysofIQRestorToric多焦点散光矫正型IOL问世,它既能有效纠正白内障患者术前的角膜散光,又能使患者术后拥有良好的远近视力,从而恢复或重建患者的全程视力。本研究对AcrysofIQRestorToricIOL植入者采用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测量术眼手术前后像差及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transferfunction,MTF)值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其对视觉质量的影响。1术后观察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2月至8月在我院植入AcrysofIQRestorToric多焦点散光型IOL矫正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8例(10眼),其中男5例(6眼),女3例(4眼);年龄29~87(57.33±17.49)岁。选择标准:角膜散光为1.00~2.50D的白内障患者,且为规则散光;所有患者排除青光眼、角膜营养不良、葡萄膜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神经病变及其他影响角膜曲率的因素,如翼状胬肉、曾有眼内及屈光手术史等;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能按时随访。1.3手术方法所有手术均由同一医师完成。术前0.5h复方托吡卡胺充分散瞳,并用盐酸奥布卡因行表面麻醉。患者坐位,双眼向前平视,用记号笔在角巩膜缘上0°、90°、180°处做3个参考标记。消毒,常规铺巾,置开睑器,用标记器标记轴位,角膜上方11点钟位行2.2mm透明切口,侧面做辅助切口。中央连续环形撕囊后行水分离,超声乳化晶状体核,吸除皮质,后囊膜抛光,囊袋内注入黏弹剂,植入IOL,顺时针旋转至距最终轴位15°~20°,充分吸除前房及囊袋内黏弹剂,将IOL顺时针调整到预定轴位,下压IOL使之与晶状体后囊贴附固定在囊袋内,水密切口。1.4术后观察(1)术后1d、2周、1个月、3个月进行复查,分别检查术眼裸眼远视力(uncorrecteddistancedvisualacuity,UDVA)、最佳矫正远视力(bestcorrecteddistancevisualacuity,BCDVA)、裸眼近视力(uncorrectednearvisualacuity,UNVA)、最佳矫正近视力(bestcorrectednearvisualacuity,BC-NVA)和中距离视力(uncorrectedintermediatevisualacuity,UIVA)(60cm)。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测5m距离远视力,标准近视力表检测近视力和中视力,各查3次取平均值。(2)术后3个月行角膜地形图检查,IOL-Master测量角膜散光轴向及度数。并用裂隙灯观察IOL轴位及眼部情况。(3)术后1个月、3个月采用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测量3mm瞳孔和5mm瞳孔下低阶像差(loworderaberration,LOA)均方根(rootmeansquare,RMS)值、高阶像差(higherorderaberration,HOA)RMS值以及去除LOA的MTF值,每例患者测量3次并取平均值。(4)术后3个月对所有患者的视觉干扰现象、主观脱镜率及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采用ue003±s表示,术前术后各时间点指标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及LSD法,术前术后散光情况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术后时间、像差值变化情况比较2.1视力IOL植入术前和术后视力情况见表1,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均为P<0.05)。术后3个月UDVA≥0.8者7眼、≥0.5者9眼,BCDVA≥0.8者8眼;UNVA≥0.8者5眼,UNVA≥0.5者10眼;UIVA≥0.8者4眼、≥0.5者9眼。术后3个月等效球镜度数为-0.5~+1.0(0.075±0.410)D,其中≤±0.5D者9眼、≤±1.0D者10眼;柱镜度数≤±0.5D者8眼、≤±1.0D者10眼。2.3轴位旋转稳定性IOL旋转度术后1周为(2.10±1.37)°、术后1个月为(2.50±1.27)°、术后3个月为(3.20±1.55)°。术后1周、术后1个月、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79,P=0.225)。术后3个月,平均离轴旋转度未有大于5°者。2.4像差值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像差值比较见表3,由表3可见:3mm瞳孔直径下,各像差与术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除慧差外,其他像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5mm瞳孔直径下,各像差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降低(均为P<0.05)。此外,3mm瞳孔直径下,术后3个月的总像差、LOA、HOA与术后1个月相比有显著降低(P=0.034、0.044、0.005),余像差随时间变化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5mm瞳孔直径下,总像差、LOA、散光像差与术后1个月相比有显著降低(P=0.048、0.033、0.046),余像差随时间变化稍有下降(均为P>0.05)。2.5MTF值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像差值比较见表4,由表4可见:3mm和5mm瞳孔直径下,术后的MTF值在各个空间频率下均有显著提高(均为P<0.05)。术后3个月各空间频率下MTF值与术后1个月相比虽有提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6术后远视脱镜率及满意度调查术后3个月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眩光情况,其中1例患者诉夜间看灯有光晕,1例患者在暗光条件下视近不理想。患者看远脱镜率为100%(10/10),看近脱镜率为90%(9/10)。术后随访期间未见发生后囊膜破裂、虹膜睫状体炎、IOL偏位再次手术、黄斑囊样水肿等并发症。3多焦点自由光栅型的手术前后效果对比表3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的日趋完美,现代白内障手术已不仅仅是一种复明手术,而是着重改善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这也刺激了越来越多的个性化功能性IOL开始应用于临床。患者对术后视近和视远完全脱镜的要求促进了多焦点散光矫正型IOL的出现。它能通过补偿焦深和纠正角膜散光来重建患者的远近视力[5]。目前国际上已有几种不同类型的多焦点散光型IOL,其中一些研究显示了ATLisaToricIOL和LentisMplusToricIOL能使患者获得满意的远近视力和旋转稳定性等[6-7]。本研究中10眼均成功植入AcrysofIQRestorToricIOL,它为一体式后房型丙烯酸树脂IOL,具有滤蓝光功能,光学部直径6mm,IOL直径13mm,能通过小切口(2.2mm)植入,从而更好地控制术源性散光和理论上的HOA。其光学部的衍射部分位于晶状体前表面光学部中央3.6mm内,阶梯高度从中心到周边阶梯状递减,这种衍射原理控制了光线在近焦点和远焦点的分配。此外,前表面还包含-0.18μm的非球面设计,旨在平衡角膜正球差,从而减少全眼球差。而后表面为环曲面部分,这种设计能实现在一次手术中同时纠正老视和角膜散光。术后3个月,UDVA≥0.8者7眼、≥0.5者9眼;UNVA≥0.8者5眼、≥0.5者10眼,等效球镜为(0.075±0.410)D,柱镜为(0.28±0.43)D,球镜为(0.36±0.11)D。这些结果与国外一些多焦点IOL的研究结果一致,Ferreira等[8]研究显示,38眼植入AcrysofIQRestorToricIOL术后3个月,97%眼UDVA在20/40(0.5)以上,100%眼UNVA在20/40(0.5)以上,其等效球镜为(-0.17±0.43)D;Venter等[7]在89眼中植入Len-tisMplusToricIOL后的3个月,88.8%眼UDVA在20/25(0.8)以上,44.9%眼UNVA在20/25(0.8)以上,其柱镜为(0.50±0.39)D,球镜为(0.29±0.43)D。可见对于多焦点散光型IOL来说,UDVA的提高与柱镜度数的大幅度降低密切相关,只有矫正散光才能获得理想的远近视力。此外,这种IOL前表面+3.0D的附加值相当于眼镜平面2.4D,与+4.0D相比,能使近焦点变远,有效地将中间视力提高1.0~1.5行[9]。小切口晶状体植入(2.2mm)能减少术源性创伤,并使术源性散光降到最低。实际上,本研究中角膜散光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这是多焦点散光型IOL能提供明确的散光矫正的一个因素。术后全眼总散光与术前相比得到明显改善(P<0.05),与术前预计残余散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些结果与Fer-reira等[8]研究结果一致。另外,要实现一个完美的散光矫正,还需要一个精确的眼内轴位校准和长期的旋转稳定性及居中性。有研究显示[10],术后IOL偏离轴位1°会丧失3.3%矫正散光的功能,偏离30°其矫正散光作用将完全消失,超过30°反而增加原有的散光度数,并且出现复视、眩光等症状。此外,散光矫正的偏失也会降低高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造成IOL偏移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术中或术后IOL的不正确对线和囊袋的收缩[11]。本研究中术后3个月IOL轴位旋转(3.20±1.55)°,这与Ferreira等[8]在38眼植入AcrysofIQRestorToricIOL(IOL旋转度为2.97°±2.33°)及Scialdone等[12]在36眼植入AcrySofToricIOL(IOL旋转度为3.67°±2.29°)术后3个月的研究结果相当,表明这种多焦点散光型IOL旋转稳定性非常高。这是由于这些IOL都采用疏水丙烯酸酯,襻为改良L型,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旋转稳定性。可见IQRestorToricIOL能提供满意的全程视力,并能有效纠正角膜散光,同时具有较高的可预测性。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及3个月,3mm及5mm瞳孔直径下的总像差、HOA、球差像差及MTF值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降低,这是由于AcrysofIQRestorToricIOL的非球面表面能补偿角膜正球差,使光线聚集在视网膜上,减少了视觉干扰,视觉质量得到改善,同时在暗视大瞳孔时能将更多光能汇聚至远焦点,满足此时以视远为主的视觉要求。另外,此IOL的后表面附加了柱镜,能有效降低LOA及散光像差,故也降低了总像差。同时对术眼像差的降低也间接证实了这种IOL具有矫正角膜散光和维持囊袋稳定的的特性。本研究还发现术后3mm瞳孔直径下的总像差、LOA和HOA和5mm瞳孔直径下的总像差、LOA、散光像差随时间推移仍有显著降低。有两个因素能解释术后视觉质量随时间的提高:IOL在囊袋中更好的稳定性以及术后角膜光学性能的恢复。多焦点IOL的倾斜或偏心都能大大降低HOA,尤其是慧差[13]。这种晶状体倾斜和偏心水平的变化需要在今后的随访中继续观察。在术后短期内,角膜散光会随角膜变化出现短暂的小幅下降,这种初期和短暂的变化会影响到整个眼部早期的视觉质量。本研究还发现在同一观察时间中,当瞳孔直径增大时,各像差值呈增高趋势,而MTF值呈下降趋势。这是由于瞳孔的大小与成像质量密切相关,此外人眼还受多种光学现象的影响[14]。当瞳孔直径为3mm时,衍射和球差共同影响视觉质量,瞳孔直径小于1.5mm时,衍射比球差对视觉质量影响更大,一直到4mm瞳孔直径视觉分辨力才相对稳定。以后随着瞳孔直径的增大,球差影响增大,从而引起视网膜成像质量下降。由此可见大瞳孔条件下,非球面IOL矫正球差的优势体现的更为明显。理论上,非球面IOL植入后能减少全眼球差,但在本研究中仍有部分患者的角膜球差未完全抵消或过矫,这是因为角膜球差值在人群中存在变异性[14]。有研究指出,人眼保留微小的正球差(0.110±0.077)μm与超视力(如矫正远视力>1.2)有一定关系[15],Kelly等[16]认为人眼的微小像差能够抑制视网膜感受器的饱和,从而产生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