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同质量平衡模型在农耕地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
137cm自出版以来已经过去了40多年,是一种良好的监测土壤侵蚀、沉积物和沉积物运移的方法。137Cs示踪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以其简单、快速等特点深受许多研究者的青睐。通过137Cs估算土壤侵蚀速率重点应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土壤剖面中现有的137Cs含量转化为土壤侵蚀速率。为此,世界各国的土壤侵蚀研究者对土壤侵蚀的137Cs示踪技术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土壤侵蚀速率计算模型[3,4,5,6,7,8,9,10,11,12,13]。在应用这些模型计算土壤侵蚀速率的过程中,由于模型的假设以及建立的方法各异,所得的结果也不尽相同,而且有些模型中的参数在目前很难或根本无法解决。虽然许多学者也曾对此作过一定程度的分析、讨论,但却没有给出这些模型之间的本质异同。因此,在137Cs示踪技术估算土壤侵蚀速率的过程中,应用不同的模型所得结果不同时,不能做很好的解释。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对Walling模型、张信宝模型、杨浩模型和周维芝模型从其建立的基础、假设以及计算过程进行逐一分析,旨在为选取不同模型估算土壤侵蚀速率时,能够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究竟在什么地方,同时也可以对所得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使137Cs示踪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领域发挥更好的作用。1土壤侵蚀速率与土壤侵蚀速率的关系利用137Cs估算农耕地土壤侵蚀速率的模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经验模型,它是通过对现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而得出的土壤137Cs流失量与土壤侵蚀速率的简单经验函数关系;另一类为理论模型,它是在对土壤侵蚀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并综合考虑影响土壤侵蚀各因子的基础上,建立土壤侵蚀速率与土壤剖面137Cs流失量的关系。1.1土壤侵蚀速率经验模型是137Cs在土壤侵蚀应用早期提出的,其基本表达形式为:Y=αXβ(1)Y为年土壤侵蚀速率,t/(hm2·a),X为土壤137Cs的流失百分率,α、β为待定系数。由于经验模型的应用受建立模型研究区土壤侵蚀状况的限制,适用范围小。因此,这类模型虽然简单易用,但正逐渐被淘汰。1.2土壤侵蚀速率的质量平衡模型理论模型主要包括比例模型、重量模型、幂函数模型和质量平衡模型。比例模型的建立是基于137Cs沉降开始后,土壤流失量与137Cs损失率成比例关系,其基本表达式为:Y=BDX10Τ(2)式中,D为耕层厚度(m),B为土壤容重(kg/m3),T为137Cs开始沉降到采样时的时间。重量模型的表达式为:Y=10(Aref-A)CsΤ(3)式中,Cs为采样时侵蚀区土壤中137Cs的平均活度(Bq/kg),A为侵蚀点土壤中的137Cs含量(Bq/m2),Aref为研究区137Cs的背景值(Bq/m2)。幂函数模型的表达式为:Y=ΜR[1-(An/A0)1/n](4)式中,A0为t0年的土壤137Cs活度(Bq/m2),An为tn年的土壤137Cs活度(Bq/m2),M为耕作层的土壤重量(kg/m2),R为侵蚀迁移土壤与耕作层土壤137Cs活度之比,n为137Cs开始沉降到采样时的时间。上述模型都没有考虑137Cs年沉降比例的变化对估算土壤侵蚀速率的影响,而且比例模型和重量模型都未考虑发生土壤侵蚀时,耕层下降会稀释耕层土壤中137Cs的活度。因此,应用上述模型在计算土壤侵蚀速率时,都会在一定程度高估或低估土壤的侵蚀速率。质量平衡模型是目前应用范围较广的一种理论模型。该模型的建立是对土壤侵蚀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同时考虑137Cs在沉降期间沉降通量的年际变化对估算土壤侵蚀速率的影响。因此,应用质量平衡模型估算的土壤侵蚀速率相对准确、可靠。下面依次讨论Kachanoski、Walling、杨浩、张信宝、周维芝等的质量平衡模型。Kachanoski等根据农耕地137Cs流失的物理模式,建立了根据137Cs流失量计算农耕地土壤流失量的理论模型:St=(St-1+Ft-Et)k(t=1,2,3,…,N)(5)式中:St为在第t年末土壤剖面中的137Cs的总含量(Bq/m2);Ft为在第t年137Cs的沉降量(Bq/m2);Et为在第t年从土壤剖面中丢失的137Cs的数量(Bq/m2);N=M-1954,M代表采样年份;k为137Cs的衰变系数(0.977)。Walling等在考虑137Cs沉降通量年际变化、新沉降的137Cs在未与耕层土壤充分混合之前就已流失以及侵蚀作用分选性的基础上,提出如下模型:dA(t)dt=(1-Γ)Ι(t)-(λ+ΡRd)A(t)(6)式中:t为自1954年以来的时间;A(t)为t时土壤中137Cs的含量(Bq/m2);R为土壤侵蚀速率(kg/(m2·a));d为耕层土壤累积质量深度(kg/m2);λ为137Cs的衰变常数(0.023);I(t)为t时137Cs的沉降通量(Bq/(m2·a));Γ为新沉降的137Cs在混入耕层之前的侵蚀损失率;P为侵蚀分选颗粒的校正因子。张信宝的质量平衡模型可表达为:A=A0ψ1(1-ψ2hD)n-1963(7)式中:A为侵蚀区137Cs的活度(Bq/m2);A0为采样年n时137Cs的背景值;h为年平均土壤侵蚀深(m/a);n为采样年份;ψ1为混入耕层的137Cs与总沉降量之比;ψ2为侵蚀分选颗粒的校正因子。因此,侵蚀速率E可表达为:E=hρ(8)式中:ρ为土壤容重。张信宝的该模型是对他1990年提出下述模型:A=A0(1-hD)n-1963(9)的修正。其中,在张信宝模型中的ψ1和ψ2同Walling模型中的Γ和P分别对应,而且作用相同(ψ1=1-Γ,ψ2=P)。杨浩在分析Kachanoski&DeJonng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137Cs衰变、年沉降比例以及137Cs在地表富集层中的分布特征、耕作层厚度和采样年份的影响。模型假设137Cs在耕作土壤耕层中第t-1年时均一分布的,而t年沉降的137Cs在地表产生富集作用。地表富集层中137Cs的分布函数有以下3种形式:指数型:Cst=Ate-xt(10)线形型:Cst=At(1-Z/Hs)(11)均一型:Cst=At(12)式中,Cst为深度为Z时137Cs的活度(Bq/kg);x是系数;At表示当Z=0时137Cs的活度;Hs为地表富集层的厚度(m)。如果假设h是年平均土壤丢失的厚度(m),即每年的侵蚀厚度假设为相等,Hp代表犁层的厚度(m)。因此,由于土壤侵蚀而导致整个耕层土壤中137Cs的流失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t-1年末均匀分布在耕作层中的137Cs损失量,以EAt表示;另一部分是t年沉降的Ft在地表富集层中137Cs的损失量,则:EAt=hΗpSt-1(13)而EBt则因137Cs在地表富集层中的分布特征而不同,这里以均一型为例:EBt=D∫h0FtDΗsdΖ=hFtΗs(14)设Et为第t年时整个土壤中由于土壤侵蚀而导致的137Cs的损失量,则:Et=EAt+EBt=hΗpSt-1+hFtΗs(15)因此,经一系列推导得到均一型分布的质量平衡模型:St=[(1-hΗp)St-1+(1-hΗs)RtCRWΝ]kt=1‚2‚3‚⋯‚Ν(16)其中:WN=kNR1+kN-1R2+kN-2R3+…+k2RN-1+kRN,CR为研究区内参考剖面(没有经历过任何侵蚀与沉积的剖面)中137Cs的总含量(Bq/m2),Rt为137Cs的年沉降分量(%),k为137Cs的衰变常数(0.977)。将137Cs的损失量表述成以参考剖面为基础含量的相对百分比的形式,即(CR-CE)/CR的形式,其单位为%,CE为采样年份被侵蚀的的土壤剖面中的137Cs的总含量(Bq/m2),可最终得出侵蚀方程:(CR-CE)/CR=100-100[kΝR1(1-hΗp)Ν-1+kΝ-1R2(1-hΗp)Ν-2+⋯+k2RΝ-1(1-hΗp)+kRΝ](1-hΗs)/WΝ(17)该方程就是表征137Cs在地表富集层中呈均一分布的土壤中137Cs的损失量与年平均土壤侵蚀厚度h的定量模型。此方程在给定的(CR-CE)/CR时,h只有一个唯一的解,可以用图解法或数值解法进行求解而得到年平均土壤侵蚀的厚度h,而年平均土壤侵蚀量可以从下式得到:ER=h×D×10000(18)式中:ER为年平均土壤侵蚀量(kg/(hm2·a));h为年平均土壤侵蚀厚度(m);D为土壤密度(kg/m3)。周维芝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考虑到1956—1970年是137Cs的大量沉降期,耕层既有137Cs的输入,又有137Cs的流失,设ΔX为137Cs的年均沉降量,a%为137Cs的年均流失率,则自1954年以来土壤的137Cs含量为:X56=ΔX(1-a%)X57=ΔX(1-a%)2+ΔX(1-a%)⋮X70=ΔX(1-a%)-(1-a%)161-(1-a%)1970年以后137Cs的输入很少,不作考虑,所以137Cs由土壤侵蚀引起。Xn=X70(1-a%)n-70由此整个公式可以推广为:Xn=X015(1-a%)n-70(1-a%)-(1-a%)161-(1-a%)(19)式中,Xn为采样时土壤中总的137Cs含量(Bq/m2),X0为137Cs的背景值(Bq/m2)。因此年平均土壤侵蚀量可用下式得出:ER=H×a%×D×10000(20)式中:ER为年平均土壤侵蚀量(kg/(hm2·a));H为耕层土壤厚度(m);D为土壤密度(kg/m3)。综上所述,在理论模型中,无论是Walling模型中的R/d,还是张信宝模型中的h/D、杨浩模型中的λ以及周维芝模型中的a%,都代表137Cs的年流失率,在耕作土壤中即为耕层土壤的年侵蚀率。在各模型中由于对137Cs年流失率的规定不同以及所考虑的影响因素不同,所以,在应用这些模型计算出的土壤侵蚀速率也就有所差异。以下将对各模型之间的差异做进一步分析。3沉降对土壤侵蚀速率的影响137Cs是铯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半衰期30.1年。地球表层环境中137Cs主要来源于50~70年代期间的大气层核试验。137Cs随降水沉降到地表以后,一旦接触到土壤颗粒,立即被牢固吸附,主要吸附于比表面大的粘粒和细粉粒。137Cs被土壤颗粒吸附后,基本不淋溶流失和被植物摄取,它以后的运动主要随土壤颗粒的再分布而迁移。因此,土壤中137Cs总量的变化主要受沉降速率、放射性衰变作用与土壤侵蚀作用的共同影响。在农耕地中,由于每年耕作的作用使137Cs在耕层范围内分布均匀,这样由于侵蚀作用造成137Cs的损失或增加的百分数也就是耕层土壤的再分布速率。这是上述所有模型建立的基础,所不同的是在处理具体影响因子的方法不同。Walling模型与杨浩模型虽然在建模的基础和所考虑的影响因子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都考虑到137Cs沉降量的年际变化、放射性衰变和侵蚀作用对土壤中137Cs含量的影响。但在处理137Cs沉降量变化对土壤中137Cs含量影响上却存在着差异。Walling模型采用的是微分的形式,他把每一年里137Cs的沉降看作是连续的,所以137Cs在整个沉降期间也是连续的。而杨浩只考虑了137Cs沉降的年际变化,没有考虑137Cs年内沉降的连续性,把137Cs在整个沉降期间运用离散的方法处理。137Cs在整个土壤剖面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沉降输入与侵蚀输出,而且这种作用在137Cs的沉降期间是同时发生的。虽然Walling模型在这一点上处理的恰当,但是137Cs的沉降过程很难或根本不可以获得,所以严格地说Walling模型在不进行简化处理的情况下不能应用于土壤侵蚀速率的计算。在杨浩模型中,其显著特点在于考虑到137Cs在沉降过程中会在地表产生富集作用,而任意一年137Cs在沉降过程中由于侵蚀作用减少的那部分没有考虑,所以杨浩模型在计算土壤侵蚀速率是要比Walling模型的偏大。张信宝模型:A=A0(1-hD)n-1963是一种简化模型。它是对下式:A=A1956⋅ΚΝ-1956(1-hD)Ν-1956+A1957⋅ΚΝ-1957(1-hD)Ν-1957+⋯A1970⋅ΚΝ-1970(1-hD)Ν-1970的一种近似处理。由于任意一年137Cs的沉降量不易或不可能获得,考虑到1963年既是137Cs沉降量最大的一年又是137Cs沉降的中间年份,所以在他的模型中把土壤中的137Cs完全假定是1963年输入的。但实际上:(1-hD)Ν-1963=A′1963A1963⋅ΚΝ-1963AA0=(A′1956+A′1957+⋯+A′1963+⋯A′1970)/(A1956⋅ΚΝ-1956+A1957⋅ΚΝ-1957+⋯+A1963⋅ΚΝ-1963+⋯+A1970⋅ΚΝ-1970)式中,A′i是土壤中第i年沉降的137Cs由于侵蚀和衰变作用到N年剩余的量,Ai是i年沉降到土壤中的137Cs量。运用数学函数的思想不难证明:(1-hD)Ν-1963=A′1963A1963⋅ΚΝ-1963<AA0因此,张信宝模型计算的土壤侵蚀率比理论上偏小。但是由于1963年是137Cs沉降量最大的年份,又是沉降的中间年份,所以取1963年时非常逼近真实。这就是张信宝简化公式过程中所做的一个巧妙处理。周维芝将137Cs在1956—1970年的沉降按均匀沉降处理,而且没有考虑137Cs在沉降期间的衰变作用。1956—1970年间任意一年沉降的137Cs由于衰变作用的减少是不同的,也就是任意一年沉降的137Cs的现存量不同,而周维芝却使ΔX=X015。这就使137Cs在早期的沉降偏大化,因此运用周维芝模型计算所得的土壤侵蚀速率也比理论上偏小。4土壤侵蚀速率与采样点土壤中结合的模型以上从各个模型建立的基础和方法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异同,下面采用图形模拟的方法给出运用不同模型计算土壤侵蚀速率的差异。当采样点土壤中现存的137Cs含量一定,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用4个模型计算137Cs的损失量与土壤侵蚀速率之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股权分配合同样本
- 信托合同与合同标准文本
- 儿童影楼转让合同样本
- 2025公寓物业管理服务合同模板
- 内墙腻子劳务合同样本
- 凤爪贸易合同标准文本
- 出售个人铣床合同标准文本
- 3人投资合同样本
- 创新思维与项目推进计划
- 养殖用地出租合同样本
- 新《斜视弱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15年919公务员联考《申论》政法干警河北卷及参考答案
- 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方案
- 深海采矿技术及环境影响
- 【天润乳业公司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分析(含问卷)9900字(论文)】
- GB/T 23236-2024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
- 早期预警评分量表(MEWS评分表)
- 彩虹人生利丰校园快递创业计划书
- 血液净化项目商业计划书
- 天津市2024年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JJG 693-2004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