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60.0分)
1.如图呈现了部分汉代农耕工具与技术,它们的出现()
A.有助于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B.促进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南移
C.根除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D.推动了汉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2.广西出土的一件西汉初期《东阳田器志》木牍上,记录了当地使用来自吴国东阳地
区(今江苏)的铁锄、铁锹、铁铳、铁锚等农具的情况。由此可推知,当时汉朝各
地()
A.农业生产力水平都有提高B.铁质农具的制造各有千秋
C.封建生产关系已普遍建立D.土地开发与兼并急速发展
3.青白瓷是一种产生于唐宋之际的新的瓷器品种,其新颖的釉色比白领更符合社会上
层人士的艺术品味。在他们的推动下,青白瓷渐成风尚,最终在南方地区形成一个
足以与传统青瓷相抗衡的窑系。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百姓生活富裕B.奢靡消费成风C.中央集权加强D.生产技术进步
4.如表是关于元朝织造机构-绫锦局的相关描述.据此可知,“绫锦局”()
规定内容
1“招收析居、放良、还俗僧道为工匠,二百八十有二户,教习织造之事”
2“差委造甲官驰驿,引领作头等人,前去指使造甲”
A.追求技术创新B.注重工匠技艺的培训与提升
C.重视技术传承D.严格管控手工业的产品质量
5.中原王朝(部分)与西域往来的主要通道如表。这种变迁说明了()
朝代与西域交往的主要通道
汉河西走廊
南北朝青海道
唐河西走廊
北宋北渡黄河,再经河套地区
元河西走廊
A.交通情况受政治形势影响B.经济重心一直处于北方
C.东西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D.丝绸之路发展陷于停滞
6.南宋时期的海外贸易方式主要有民营外贸和贡赐贸易两种。民营外贸为贡赐贸易提
供物资基础,形成了以民间舶商为主体的民营外贸主导中外贸易的格局。这反映出
()
A.贡赐贸易影响力日益减弱B.政府鼓励民间海外贸易发展
C.海外贸易的盈利功能凸显D.重农抑商政策受到严重冲击
7.《唐律疏议》规定:“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代宗时下令:“有侵街打墙、
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毁拆。”德宗时下诏:“京城内庄宅使界诸
街坊墙,有破坏,宜令取两税钱和雇工匠修筑。”唐朝侵街现象屡禁不止说明()
A.城市商品经济发展B.坊市制度开始打破
C.城市管理愈加严格D.君主专制日益加强
8.18世纪末,英国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使团带来许多有意向中国显示英国科技
发达、武力强盛的礼品,乾隆皇帝不仅没看出来,反而认为英使在礼品单上自称“钦
差”不妥,降旨要其改为公差,以符天朝体例。这表明当时()
A.中英两国利益冲突加剧B.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C.英国经济实力超过中国D.传统观念影响中国外交
9.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的经济因素。下列现象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汉口“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
B.吴郡“游手之徒,十室九空”
C.苏州机户“设机督造,雇匠织造”
D.临清“绅士商民近百万口”
第2页,共30页
10.明清时期的史籍中有很多对商人致富的记载,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
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
便进入官僚行列。由此推断当时()
A,社会转型缓慢B.土地私有制度发展
C.读书氛围浓厚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11.据统计,从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
1913年民族工业的资本额平均年增长率为15%,这一时期集中在上海的缥丝工业
显著发展。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
A.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明显减少B.爱国华侨大量投资民族工业
C.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反帝爱国运动抵制外国商品
12.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江)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征。……近日
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己无纱可纺。松太布市,
消减大半。”该现象说明近代中国()
A,产业结构发生巨变B.耕与织的联系更加紧密
C.小农经济逐渐解体D.民族企业发展的曲折性
13.如图是1878〜1930年间“实业”一词的使用频率图,其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该
C,洋务运动刺激的结果D.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14.据如表可知,当时()
时间人物主张
1862年曾国藩“商鞅以耕战,泰西以商战”
19世纪70年代李瑶(湖广道御史)“以商敌商”“以商制商”
19世纪80年代张之洞“以商务为体,以兵战为用”
A.重农抑商政策已被废弃B.近代民族工业获得发展
C.求富自强之道正在探索D.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
15.如图这张面额60亿的钞票上写着“折合金圆券一万元”,其购买力在当时只能买
77粒大米或一盒火柴,与这张纸币对应的历史背景是()
A.北洋政府滥发货币极大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为刺激出口实行货币贬值
C.货币严重通胀促使国民党政权迅速走向崩溃
D.中美缔结友好通商航海条约造成了货币贬值
16.1910年,对23个主要城市金融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工商企业贷款平均年利率近
15%,广州更高达36%,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这种现象带的主要后果是()
A.制约民族工业发展B.政府外债急剧增加
C.阻碍区域经济交流D.金融机构竞争乏力
17.1950年,中国的铁路系统位于京广铁路以西的不到五分之一,新疆、青海、宁夏
和四川等内陆省份没有铁路。到1957年,全国铁路线长度翻了一番以上,这些内
陆省份都有铁路通到中国其他地区。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
A.已着手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B.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C.铁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到凸显
D.西部大开发战略已初见成效
18.1953年沈阳市开展了增产节约竞赛,170多个国营和地方国营企业参与了竞赛,其
中有95个单位提出在完成国家计划基础上增产节约1万亿元的奋斗目标,同年鞍
钢各生产厂矿也制订了增产节约8500亿元的计划。此类增产节约竞赛()
A.有利于工业化战略实施B.出现了冒进主义的倾向
C.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D.响应公私合营国家号召
19.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涌现了一大批专门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
工业、运输业等行业的专业户、万元户,成为农村致富的典范。这说明我国()
A.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B.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C.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D.农村经济活力得到激发
第4页,共30页
20.1990年,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
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
经济。”这里的“两个飞跃”()
A.明确了农业发展的条件及历史阶段
B.构建了城乡融合的农业发展理论
C.拓展了农业与轻重工业的发展关系
D.推动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21.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也出现通货膨胀加剧等问题,面对
严峻形势,党和政府探索新路子进行治理整顿、全面深化改革。到1991年底,经
济过热明显改善,物价涨幅全面回落,市场秩序好转。治理整顿工作()
A.激发了现代企业制度的生机活力B.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C.突破了对计划和市场关系的认识D.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创造条件
22.有学者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发文指出;“20世纪90年代,在加入世界贸易
组织之前,我们为了‘接轨’,修改和修订了无数国内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和世
界接轨。尽管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对我们产生了影
响,但我们本身不仅没有发生危机,而且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根源。”这段文字表
明()
A.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制度的进步与完善
B.我国有能力应对一切全球性经济危机
C.世界经济的稳定取决于中国的对外开放
D.对外开放使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3.洋务运动时期,出现了留美幼童剪掉辫子、穿上西服的现象。清政府认为其言行举
止受美国同化“而渐改其故态,不合礼仪,满身恶习”,而促使其“凄然回国”。
据此判断,这一时期()
A.服饰成为反清斗争的符号B.清政府停止派遣留美幼童
C.西化与传统之间矛盾重重D.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动摇
24.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
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
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25.1891年,清政府从中央到地方一致决定建造甘肃至新疆电报线,虽线路绵长,经
费紧张,工程困难,但“自创议以迄告成,为时仅历两载,而全省(新疆)贯通。”
这反映了()
A.政府试图维护国家利益B.民用通讯业的起步
C.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D.中央集权遭遇挑战
26.1876年,中国首位外交官刘锡鸿在英国亲身体验了欧洲文明的先进性并感慨万千;
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却以铁路会破坏风水“不可行者八,无力
者八,有害者九”等理由,反对修建铁路,据此推知()
A.当时火车安全性能低B.官僚的认识水平影响近代化进程
C.洋务派坚持中体西用D.铁路的建设便利了列强侵略中国
27.1984年,电影《雅马哈鱼档》风靡全国。影片讲述了阿龙、阿珠等待业青年合伙
经营“雅马哈鱼档”,靠着自谋职业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故事。电影采用纪实性手法,
取景于当时广州的街头和市场。1985年,该影片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据此可知,
这部电影()
A.主题思想具有前瞻性B.拍摄方式首创了纪实性的手法
C.剧情取材于国企改革D.内容展现了广州扩大对外开放
28.1895〜1898年期间,康有为等创办的《中外纪闻》开始每期只印1000份左右,很
快每期就增至3000份以上,几个月内发行量就达到一万余份以上。同期,中国创
办的类似报刊达60余种,这些报刊不但出现在沿海一带,而且也在汉口、重庆等
内地城市出现了。这说明()
A.近代传媒促进了维新变法的高涨
B.维新变法推动了近代传媒业的发展
C.报刊杂志启迪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D.以变法挽救民族危亡成为社会共识
29.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
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I.上海
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制作水平较高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30.16世纪,大量美洲贵金属流入西班牙,使之更有条件成为经济中心,然而有产者
更愿意购买土地,从而错过了机会。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第6页,共30页
A.西班牙海外殖民体系迅速瓦解
B.西班牙国内新式经济因素发展缓慢
C.英荷等国挑战西班牙殖民霸权
D.新航路开辟引发欧洲商贸中心转移
31.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此后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
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1609年,荷兰建立阿姆斯特丹银行和世界上第一
个股票交易所。这些现象()
A.荷兰成为商业殖民帝国B.商品输出成为当时主要殖民手段
C.欧洲商业革命迅速发展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32.16世纪的欧洲,骑士的城堡在被新式火炮轰开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就已经被货
币破坏了。法国除“旧佩剑贵族”外,出现了借由资本转换身份的“穿袍贵族”,
英国出现了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材料体现出()
A.阶级变动是价格革命的根源B.商业革命加速了社会转型
C.货币的破坏力超过政治斗争D.资产阶级己成为统治阶级
33.甘蔗种植需要猛烈的阳光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因此,蔗
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
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公斤,蔗糖不再是奢侈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的提高
B.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
C.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兴盛
D.工业革命大幅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
34.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后,天花、麻疹、白喉、水痘等病菌随着人口流动传入美洲,
导致缺乏免疫力的美洲土著人大量死亡。100年间,墨西哥地区土著居民就从2500
万锐减至75万,中美洲其他地区亦如此。这()
A.充分揭示了殖民主义的罪恶本质B.加快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C.便利了欧洲殖民者拓展殖民空间D.导致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地区差异
35.1564年,英国海盗霍金斯完成第二轮大西洋贩奴贸易,被英国女王加封为“骑士”;
1579年,另一位英国海盗德雷克完成环球航海,被英国女王授予骑士头衔;1588
年,英国海军大败西班牙无敌舰队,霍金斯与德雷克共同获封勋爵。据此可知,16
世纪英国海盗的崛起()
A.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B.得益于本国先进的政治制度
C.使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D.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
36.史载,宋朝“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具是。无虚空之屋,每日凌晨,两
街巷门,浮铺上行,百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这反映了当时()
A.政府对商业进行严格管理B.仍然保持坊和市的界限
C.交易已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D.海外贸易发展受到压制
37.749年,唐朝政府的现金收入不过200万贯,1065年,北宋政府一年赋税的现金收
入高达3700万贯,到了南宋,现金收入在政府收入中的比重全面超过了谷物和纺
织品。以上现象()
A.说明唐朝已经大量使用纸币B.体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萎缩
C.表明宋朝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反映了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38.有学者在论述民国币制时说:“国民政府因实行法币政策而充分掌握现金和集中贵
金属金银等,以此向国外购买军火,这也预筹即将面对的战时通货不足、财政失衡
等问题……若不行纸币则白银无法集中转运,政府也无财力抗战。”由此可知,该
学者认为法币政策()
A.密切了民众与国民政府的关系B.推动了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
C.会导致极严重的通货膨胀局面D.一定程度上为抗战做了准备
39.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的项目,主要配置在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
区。其中,苏联授建156个重点项目:有106个民用工业企业,配置在东北地区和
中部地区的共82个;有44个国防企业,配置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共35个。
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项目的配置()
A.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工业布局
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C.不利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
D.有利于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最终完成
40.如图是1956年朱宣咸所作的速写画《报喜-庆祝公私合营》。该作品()
第8页,共30页
A.体现出工业化建设的巨大成就B.洋溢着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感
C.反映出国民经济体系的协调性D.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汉武帝元光年间,“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鸿渭之流,
径入于河,大船万艘,转漕相过,东综沧海,西网流纱”。随后武帝又征发万余人,
首创地面凿井,使井下渠道相通的办法,引洛水至商颜(今陕西大荔县北),连成
一条长约10里的井渠-龙首渠。当时在关中地区还修成灵车只渠、成国渠和漳渠等水
利设施。公元前119年“以昆明有滇池,乃作昆明池以习水战”,并经揭水陂引昆
明池水进长安,用以改善城市用水。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原郑国渠上游
南岸开凿6条较小的支渠,以利于郑国渠附近高地农田的灌溉;太始二年(公元前
95年),凿引泾水与渭水相连,修成白渠,全长200里,可灌溉农田4500顷。
-摘编自袁行需等《中华文明史》材料二:1959年,中科院、水电部在北京召开了
“西部地区南水北调考察研究工作会议”,确定南水北调指导方针是:“蓄调兼施,
综合利用,统筹兼顾,南北两利,以有济无,以多补少,使水尽其用,地尽其利。”1979
年,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兴建把长江水引
到黄河以北的南水北调工程”。经过长时期的论证和准备,成立了国务院南水北调
工程建设委员会,协调了各部委、沿线各省市等力量。至2020年6月,中线一期
工程累计输水300亿立方米,沿线6000万人口受益,京津冀地区人民生活饮水质
量明显提高。华北地区地下水过度开采状况得以缓解,水资源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摘编自《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年鉴》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水利工程兴建的条件并概括其特点。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及启示。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辽宁手表厂大事记
时间事件
1957年辽宁手表厂建立。一段时期内,企业只要完成产值计划就能过日子。
手表产量完成466.3万只,为国家创造积累2.7亿元,其他各项经济
1979-1981年
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20世纪80年该厂既抓国内情报又抓国外情报,通过学习和借鉴大力发展新品种。
代丹东孔雀表享誉全国。
20世纪90年国外、香港等地进口的廉价却美观的电子表迅速占领了手表市场,丹
代初东手表生产还停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卖不出去,职工接连下岗。
2000年起搞起研发,引进技术,不断加大科研技改力度,取得授权专利26项。
2012年辽宁孔雀表业有限公司成立。
-据商意《丹东手表工业公司为什么能实现产销两旺》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辽宁手表厂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举措。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辽宁手表厂20世纪90年代衰落的原因及带来的启
示。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51年,为了打破荷兰人在商业上的垄断地位,在英荷谈判破裂后,英
国颁布“航海条例”。该条例规定:从欧洲国家进口产品只准英国船只或原产国船
第10页,共30页
只载运;从亚洲、非洲或美洲进口的物品,只能由英国船只或有关的殖民地船只运
送到英国。爱尔兰或英国的殖民地出口产品只准英国船只运送。通过三次英荷战争,
英国胜利,荷兰接受“航海条例”,丧失其在国际贸易上的霸权。
-摘编自岳恒《试析英国历史上的“航海条例”》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起,日
本和美国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从最初的纺织品到后来的钢铁、彩电、汽车、半导体
等领域。1985年,日本对美出口额占日本出口总额的比重达37.1%,对美贸易顺差
高达1987亿美元。80年代中期,日本半导体产业全球领先,美国则以反倾销、反
投资、反并购等手段打压,使得日本半导体产业一蹶不振。美国以维护“国家安全”
和解决“知识产权”为借口,在贸易摩擦过程中迫使依赖出口的日本不断做出各种
妥协,以日本陷入“失去的二十年”而告终。
-摘编自杜婷婷《美日贸易摩擦的历史回顾及经验教训》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英荷贸易摩擦英国的应对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下半叶美日贸易摩擦升级的原因。综合以上
材料,谈谈你对国际贸易摩擦的认识。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的二牛抬杠耕作法、代田法和楼车体现了汉代农耕工
具与技术,有利于推动汉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故D正确;
图中这些工具和技术并不是在汉初推广,故排除A;
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说法太绝对,均不符合。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考生需要理解农耕工具与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本题主要通过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调动与运用知识的
能力。
2.【答案】B
【解析】材料”记录了当地使用来自吴国东阳地区(今江苏)的铁锄、铁锹、铁铳、铁
铺等农具的情况”信息显示铁质农具种类较多,说明铁质农具的制造各有千秋,故B
正确;
题干只涉及吴国东阳地区,无法得出“农业生产力水平都有提高”的结论,故排除A;
C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题干没有涉及土地兼并现象,故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演进情况,依据材料“记录了当地使用来自吴国东阳地
区(今江苏)的铁锄、铁锹、铁铳、铁锚等农具的情况”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
析。
本题考查西汉农业生产工具演进情况,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
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3.【答案】D
【解析】从题干中的“新的瓷器品利"比白瓷更符合社会上层人士的艺术品味”“最
终在南方地区形成一个足以与传统青瓷相抗衡的窑系”等信息可以看出,青白瓷的产生
与发展体现了当时瓷器生产技术的进步,故D正确。
第12页,共30页
A、C两项与材料内容无关,B项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来,均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新的瓷器品种”“比白瓷更符
合社会上层人士的艺术品味”“最终在南方地区形成一个足以与传统青瓷相抗衡的窑
系”。
本题是中档题,主要通过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
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4.【答案】B
【解析】通过材料“教习织造之事”“引领作头等人,前去指使造甲”可以看出,官营
手工业部门强调工匠技艺的培训,故B正确;
材料未体现出技术创新,排除A;
技术传承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D与材料信息无关。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征。
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征。主要考查学
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唐元都为大一统的强盛朝代,故与西域往来的主要通道都是河
西走廊,而分裂的南北朝和积弱的北宋由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阻隔不能经河西走廊与
西域联系,由此可知交通情况受政治形势影响,故A项正确;
B项说法错误,南宋时期经济中心转移到南方,排除B;
C项中的不断扩大与材料无关,排除;
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
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紧密结合所学知识中关于丝绸之路的相关内容
进行分析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丝绸之路属于考试重点内容,考生平时应加强相关习题的练习,不断总结相关知识点,
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南宋时期的海外贸易方式实际反映的是传统王朝外贸取向
的重大转折,即由政治动机让位于经济目的,致使长期掩盖于政治色彩下的海外贸易自
身的盈利功能重新显现,故C项正确;
从材料的主旨来看,不能确定贡赐贸易影响力日益减弱,而只是讲民间舶商为主体的民
营外贸主导中外贸易的格局,故A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涉及宋代政府的情况,故B项错误;
"重农抑商政策受到严重冲击”不是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考生可根据材料“民营外贸为贡赐贸易提供物
资基础,形成了以民间舶商为主体的民营外贸主导中外贸易的格局”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属于一
道典型试题。
7.【答案】A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唐朝时期的侵街现象十分严重,这主要和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有
关,A正确;
B是在宋朝,排除;
CD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隋唐商业,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
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紧密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隋唐商业,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考生平时应加强相关习题的练习,不断总结相关知识点,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
力。
第14页,共30页
8.【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戛尔尼访华时中英之间尚未形成政治经济冲突,故A
项错误;
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与闭关锁国政策没有直接关联,故B项错误;
根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无法得知18世纪末英国的经济实力超过中国,故C项错误:
根据材料中“认为英使在礼品单上自称‘钦差’不妥,降旨要其改为公差,以符天朝体
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钦差”改为“公差”是中国传统朝贡观念的体现,故D
项正确。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材料中“认为英
使在礼品单上自称‘钦差’不妥,降旨要其改为公差,以符天朝体例”的主旨,并正确
掌握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历史背景。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
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9.【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手工业逐渐发达,体现在手工工场即家
庭作坊的数量.规模扩大,生产工具与技术更新,产量增加.如苏州、松江的丝织业出
现了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机工”和以生产丝绸获取利润的“机户”,即早期雇佣工人
与资本家.“机户出资,技工出力”标志着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形成,也就表明资本主
义萌芽出现了.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这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学习时要注意学习其原因、
标志、影响、及缓慢发展的原因等.
从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到清朝前期,经历了两个世纪,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始
终还处于萌芽状态,主要是因为腐朽的封建制的阻碍.
10.【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商人热衷于将财富用于买田置地或者供子女读书为官,结
合所学可知,这反映了此时期受到传统自然经济、重农抑商政策、儒家思想等方面的影
响,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扩大生产的资本,导致社会转型缓慢,故A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出明清时期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情况,故排除B;
材料反映的是商人将财富用于买田置地和供子女读书为官,不能说明社会读书氛围浓重,
故排除C;
明清时期依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材料不能说明商人政治地位提高,故排除D。
故选:A。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
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
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11.【答案】C
【解析】材料“1895-1913年”“新建工矿企业”“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
15%”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主要是因为清政府放
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C项正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不断增加,故A项错误;
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解题的关键是“1895-1913年”“新建工矿企
业”“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也放
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12.【答案】C
【解析】A.1846年中国近代产业结构并没有发生巨大变化;
B.材料反映的是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分离,而不是联系更加密切;
C.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在1846年,松江太仓地区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出现了分离
现象,中国土木的销售和生产受到了很大影响,反映出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第16页,共30页
D.材料信息没有看出民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表现。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经济的解体,要求学生结合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和影响因素
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近代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和影响因素,学生要有一定的整合所学知识
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
13.【答案】D
【解析】A.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覆灭后。重农抑商政策存在于封建社会,实行目
的在于维护封建自然经济以达到巩固封建统治,故不选;
B.材料无法反映实业救国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开放在当时仅占少数,故不选;
C.1894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历时30余年的洋务运动破产,
故不选;
D.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于19世纪60年代,甲午战争以后到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快速
发展,因为在这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同时
民族资产阶级受辛亥革命鼓舞以实业救国,正好对应图中实业使用频率在此期间增加,
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该词使用频率明
显增加”。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
题的能力。
14.【答案】C
【解析】通过观察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后期,曾国藩等地方实力派
宣扬“商战”、重商等,反映出洋务派在探索中国自强求富之道,C项正确;
材料不能说明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已被废弃,A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出近代民族工业有所发展,B项错误;
实业救国思潮直到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即19世纪末才兴起,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要求学生结合洋务运动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洋务运动的特点和影响,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15.【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当时货币通货膨胀严重,说明国民党政权迅速走向崩溃,故C
正确;
A北洋政府并未滥发货币,排除;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并未实行货币贬值,排除;
D与史实不符,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解题的关键是“折合金圆券一万元”“购买力在当
时只能买77粒大米或一盒火柴”。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
16.【答案】A
【解析】题干信息表明金融机构对工商企业的贷款利率远远高于欧美国家,这必然会使
民族企业在资金方面会有很大的压力,从而制约民族工业发展,故A项正确。BCD三
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选:Ao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考查金融机构对工商企业的贷款利率远远高于
欧美国家现象对民族工业的后果。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对中
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相关知识的掌握。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高考中的必考点,也是难点。有关民族资本主义
的考查涉及到以下儿个方面:①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②民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④民族资产阶级在近代的地位和作用。
17.【答案】A
第18页,共30页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一五计划期间,中国西部交通事业得到很大发展,
这有利于协调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故A项正确;
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我国工业体系的形成,排除B项;
材料反映了我国铁路建设成就,无法体现铁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排除C项;
2000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排除D项。
故选:Ao
本题考查一五计划,结合题干“1957年,全国铁路线长度翻了一番以上,这些内陆省
份都有铁路通到中国其他地区”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一五计划,结合一五计划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
18.【答案】A
【解析】据材料“1953年沈阳市开展了增产节约竞赛,170多个国营和地方国营企业参
与了竞赛,其中有95个单位提出在完成国家计划基础上增产节约1万亿元的奋斗目标,
同年鞍钢各生产厂矿也制订了增产节约8500亿元的计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
处于一五计划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故这一制度的实行有利于工业化战略实施,故A
选项正确;
B是左倾错误的表现,错误;
国民经济的恢复在1952年底已经完成,故C选项错误;
D是三大改造,排除。
故选:Ao
本题考查一五计划,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953年沈阳市开展了增产节约竞赛,170多个
国营和地方国营企业参与了竞赛,其中有95个单位提出在完成国家计划基础上增产节
约1万亿元的奋斗目标,同年鞍钢各生产厂矿也制订了增产节约8500亿元的计划”。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一五计划,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9.【答案】D
【解析】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涌现了一大批专门从事种植业、养殖业、
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输业等行业的专业户、万元户,成为农村致富的典范”并结合所学
可知,这是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掌握了生产和
经营的自主权,极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的经济活力得到激发,故选D;
1992年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故A错误;
专业户、万元户的出现,不代表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排除B;
材料反映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是对外开放,排除C。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学生结合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表现和影响来
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
理解材料的能力。
20.【答案】A
【解析】“两个飞跃”中的第一个是废除人民公社,第二个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集体
经济,明确了长期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基本条件及历史阶段,A项
正确;
材料中没有涉及城乡融合的理论,排除B项;
材料讲的是农业改革问题,没有涉及农业与轻重工业的发展关系,排除C项:
材料侧重讲的是农业改革,而不是对外开放,排除D项。
故选:Ac
本题主要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考生可根据材料“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
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既考查了考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考生理解材料的
能力,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历史素养。
21.【答案】D
【解析】据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出现了通货膨胀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党和政府探索新路子进行治理整顿、全面深化改革,1991年底物价
涨幅全面回落,市场秩序好转,这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条件,D正确;
1993年现代企业制度开始建立,故A说法不符题意;
材料体现的是国内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与对外开放无关,B错误;
材料未体现计划和市场的关系,C错误。
第20页,共30页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学生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
材料的能力。
22.【答案】A
【解析】A.从材料中“20世纪90年代,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我们为了‘接轨',
修改和修订了无数国内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和世界接轨”可以看出中国国内民主法治
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目的是要适应对外开放,加入世贸组织,反过来可以说对外
开放促进了我国制度的进步和完善;
B.选项中“一切”表述太绝对了;
C.世界经济的稳定并不完全取决于中国的对外开放;
D.中国成立使得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故选:Ao
本题主要考查对外开放,要求学生结合对外开放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
材料的能力。
2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认为留美幼童西化现象是“不合礼
仪”“恶习”,促使其“回国”,这说明当时的清政府思想保守,既要留美幼童学习先
进技术,又强迫学生固守传统文化,反映了西化与传统之间矛盾重重,故C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对西方服饰的态度,不能体现反清斗争,故A项错误:
材料只是反映了清政府促使留美幼童“回国”,不能说明清政府停止派遣留美幼童,故
B项错误;
清政府认为留美幼童西化现象是“不合礼仪”“恶习”说明清政府仍然受儒家思想的
影响,并不能说明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动摇,而且使得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动摇是新文
化运动的影响,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和目的分
析。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局限性,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4.【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
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可以看出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
尚,故B项正确。
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
门当户对观念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
题干材料中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但是不能说明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故D
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需要掌握近代中国婚姻习俗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
对“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
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的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考查对近代中国婚姻习俗的特点的把握,考查学生
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25.【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1891年清政府克服各种困难,快速建成新疆到甘肃的电报线。
结合所学可知,1891年时,西北边境形势严峻,为应对边疆危机,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清政府决定架设此电报线,这反映了清政府试图维护国家利益,故A项正确;
依据材料可知,该电报线是军用属性,而非民用通讯,故B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政府建造电报线,不能体现民族资本主义情况,故C项错误;
材料不能体现中央集权受到挑战的情况,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分析材料信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紧扣清政府阶级立场从维护国家利益角度分析。
第22页,共30页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内容及其目的,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6.【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刘锡鸿“在英国亲身体验了欧洲文明的先进性并感慨万千”“却以铁
路会破坏风水……反对修建铁路”等信息可以得出,官僚的认识水平影响中国近代化进
程,故B正确。
刘锡鸿的观点并不能说明当时火车安全性能低,排除A。
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刘锡鸿“在英国亲身体验了
欧洲文明的先进性并感慨万千”“却以铁路会破坏风水……反对修建铁路”,结合影响
中国近代化的因素分析。
本题是中档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
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中国近代化是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造成的,实质上体现了
西方生活方式、民主自由精神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同时也是中国人自己追求自由、民主、
富裕的结果,从而引起了中国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
27.【答案】A
【解析】由材料“影片讲述了阿龙、阿珠等待业青年合伙经营'雅马哈鱼档’,靠着自
谋职业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故事”可知,这部电影的主题思想具有前瞻性,将视角投向了
个体经济是生存状况,契合了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趋势,故选A;
材料未说明其拍摄方式是否首创,排除B;
影片聚焦的显然是个体经济,而非国企,排除C;
材料没有说明广州对外开放的具体步骤,“扩大”一说无从谈起,排除D。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电影事业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我国电影事业发展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来分
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电影事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
材料的能力。
28.【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出维新派通过办报来宣传维新改良思想,得到一定程度的社会响应。
受此影响,维新变法期间中国近代报刊传媒业有了一个发展的高潮,故B正确;
维新变法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民族危机,报刊并非主要原因,排除A项;
材料没有反映民族压迫和民族革命的信息,排除C项;
维新变法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改革变法成为共识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维新变法与近代传媒,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895〜1898年期间,康有为等创
办的《中外纪闻》开始每期只印1000份左右,很快每期就增至3000份以上,几个月内
发行量就达到一万余份以上。同期,中国创办的类似报刊达60余种,这些报刊不但出
现在沿海一带,而且也在汉口、重庆等内地城市出现了”。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维新变法与近代传媒,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问题的能力。
29.【答案】C
【解析】本题的信息是“作为中国电影制作中心的上海,放映的外国影片要比北京和天
津少,放映的国产片要比北京和天津多”,这说明国产片(电影拷贝)征收的国内流通
税要比进口外国片征收的关税重,A、B、D三项不能从材料中体现。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影视事业的发展。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影视事业发展的了解,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
运用知识、比较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
30.【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时间可知,处于新航路开辟后。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当时西班牙虽有大量贵金属流入,但因本国商品经济并不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为
缓慢,这些货币并未转化为资本原始积累,致使其丧失了一次重要的发展机会,故B
项正确;
A项是材料现象的结果和影响,而非原因,排除;
第24页,共30页
依据材料“有产老审原意购买十地,从而错过了机会“可知,表明西班牙未能抓住机会
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因素,荷兰等国的挑战属于外因,故C项错误;
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欧洲商贸中心转移与西班牙未能抓住历史性发展机会没有必然联
系,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解读分析材料,结合新航路
开辟后西班牙衰落的原因分析。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后的西班牙经济衰落的原因,侧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
现象的能力.
31.【答案】C
【解析】据题意可知,16、17世纪在荷兰、英国出现了商品交易所和金融机构,这都
是当时欧洲商业革命迅速发展的表现,故选C;
英国伦敦也出现了综合交易所,所以不能说明荷兰成为商业殖民帝国,排除A;
商品输出成为当时主要殖民手段是在工业革命开展以后,排除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基本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排除D。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考生可根据材料“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
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1609年,荷兰建立阿姆斯特丹银行和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既考查了考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考生理解材料的
能力,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历史素养。
32.【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的16世纪法国和英国的阶级关系出现变动,新的阶级萌生,这有利
于当时的社会转型,这主要和当时新航路开辟有关,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期学习总结模板
- 合伙开矿合同
- 2025年舟山b2货运资格证考试题库
- 《正压式呼吸器》课件
- 2025年揭阳交通运输从业资格证怎样考试
- 2025年乌鲁木齐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答案解析大全
- 2025年江西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目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兰州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锡林郭勒盟货运考试题库
- 《坝上草原风光》课件
- 物流行业疫情应急处理及防控措施预案
- 江南大学《自然语言处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孕早期nt检查课件
- 第十届CAD制图大赛试题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法律实务组”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青岛科技大学《宪法学》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小红书种草营销师模拟题及答案(单选+多选+判断)
- 2025年会计专业考试初级经济法基础试卷及解答参考
- 2024年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 公文写作题库(500道)
- 2023年《安徽大学学生手册》在线考试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