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和政策推动研究_第1页
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和政策推动研究_第2页
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和政策推动研究_第3页
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和政策推动研究_第4页
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和政策推动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及政策推进研究NJUPT第1页研究背景及研究范围确定总体思绪和研究框架项目人员与计划安排项目背景项目思绪项目安排总体任务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及政策推进研究第2页移动支付开展背景客观:消费者需求改变先进电子技术融合移动互联网发展电子货币盛行物联网时代创新主观:政府支持银行高度重视人们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开放性、合作性、安全性应用延伸:即时通讯、音乐、游戏中支付步骤反应经过移动终端登录银行系统成为可能经过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提升系统处理能力,扩大服务应用范围移动电子商务消费体验改变人消费习惯移动网络对终端和业务可控、可管理智能终端普及、运行商须逐步占据产业链主导地位,防止被边缘化银行服务模式、商业模式创新……新生继承第3页市场前景良好全球手机移动支付额约为550亿美元,年约为??亿美元,依据英国JuniperResearch预测,20全球手机移动支付额将到达6000亿元,增加近10倍。中移动手机支付业务渗透率与用户数预测预测年移动用户数(万户)49142.155156.8159969.3263292.365387.19手机业务渗透率0.20%1.95%15.65%51.99%67.66%手机支付用户数(万户)98.28421075.5589385.19932905.6744240.971、中国移动入股浦发银行2、中国银联宣告新一代手机支付已进入大规模试点阶段第4页移动支付定义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一个服务方式。利用手机号码关联银行账号,以手机代替银行卡一个新型消费支付模式。定位:电信增值业务在金融体系中延伸or金融服务在通信行业中运行?通信网、互联网、IT技术和手持终端技术融合结果.不在于技术,价值在于服务、以满足用户和社会日常服务,为客户生活赋予新价值移动电子商务朝着大众化、便捷化发展一个延伸和扩展第5页移动支付业务其它定义移动支付相关组织都分别给出了自己定义:国外著名移动支付联盟(MobilePaymentForum)定义移动支付就是经过无线连接,使用一个移动通信设备做为电子支付工具使付款人向收款人进行支付一个电子方式转移。这种移动通信设备最少一方参加者组成,通常是使用手机、PDA或其它智能电子设备。中国银联对移动支付定义以下:移动支付是指用户使用移动手持设备,经过无线网络(包含移动通信网络和广域网)购置实体或虚拟物品以及各种服务一个新型支付方式。我国出台《电子支付指导(第一号)》给出定义为:移动支付是指单位、个人(以下简称用户)直接或授权他人经过移动通讯终端或设备,如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行为。总结移动支付定义,都包含要素:移动设备、无线网络、电子货币、支付平台、发生价值转移第6页手机支付分类分类维度分类定义区分关键点支付金额小额支付单笔交易金额在100元以下手机支付业务安全要求级别可使用移动网络本身SIM授权大额支付单笔交易金额在100元以上手机支付业务需要可靠金融机构进行授权地理位置当地支付使用手机完成面对面交易是否当面完成支付是远程支付能够不受地理位置限制,各种伎俩完成远距离支付否账号设置运行商代收费移动运行商为客户提供信用,费用经过手机账户支付政策风险及操作复杂度属于金额政策“灰色”地带,仅适适用于小额支付银行卡绑定银行为客户提供信用,将用户银行账号和信用卡号与其手机号关联,费用从用户银行账户或信用卡账户中扣除符合金额法规,操作复杂与商户交互方式手机-手机付款方与收款方均为手机银行客户,付款方经过手机银行向收款方支付消费款项,双方均经过手机银行得到结算结果通知适用范围适适用于由固定营业人员消费场所,如出租车,批发市场手机-移动Pos机收款方为与银行联网超市、商城等,付款方经过手机银行支付消费款项,收款方经过Pos机接收收款信息适适用于大型商场、超市手机-专用设备收款方为准备了红外线、蓝牙、USSD等设备专用设备适适用于小型店铺、摊位等营业人员不固定场所第7页移动支付技术体系分类技术实现优势优势劣势远程支付SMS

业务实现简单,响应速度较快安全性差、操作繁琐、交互性差、响应时间不确定、STK方式需要换有特定银行接口信息STK卡WAP菜单项选择项易于修改、数据传输速率快、面向连接浏览器方式、交互性较强

响应速度较慢、需要终端支持、终端设置复杂、交易成本高、不适合做频繁小额支付IVR稳定性较高,实时性很好,系统实现相对简单,对用户移动终端无要求,服务提供商能够很方便对系统进行升级并不停提供新服务服务操作复杂,耗时较长,通讯费用相对较高,不适合大额支付K-java/BREW

可移植性强、网络资源消耗与服务器负载较低、界面友好、保密性好需要WAP推送网关(WAPpushgateway)需要终端技术支持、需为不一样终端编译不一样版本支持USSD可视操作界面、实时连接、交互速度较快、安全性较高、菜单项选择项易于修改、交易成本低需要终端支持、移动运行商支持有地域差异近场支付红外

成本较低、终端普及率高、不易被干扰传输距离有限,信号含有方向性蓝牙

传输距离较远,信号没有方向性

成本较高、终端普及率低、较易被干扰NFC

方便快捷、安全性高

成本较高、终端普及率低、应用范围受限、充值不便RFID提供唯一商品身份识别,收费过程快色高效识标签成本高、基础设施投入大、侵害购置者个人隐私、标准不统一、差错率偏高、数据流量大第8页移动支付特点价值在用户、商户、运行商、金融机构之间实现了价值转移优点:比钱包更有用

融合纸币、卡类、硬币、票据为一体比普通信用卡更有用

实时查看信用卡信息,电子货币信贷功效附加折扣、特权

特约商户享受尤其折扣和积分难点:技术新

采取技术先进RFID通信方式和类金融IC应用业务新管理复杂

商户管理、合作运行、风险管理、客户服务难度都加大第9页国外移动支付开展现实状况分析日本NTTDoCoMo发展历程 年8月建立Felicanetwork平台,推出手机钱包 204月收购三井住友信用卡企业34%股份,推出ID借记卡业务 203月从瑞穗银行购入信用卡业务18%股份,向用户提供手机信用卡服务 204月和三井住友银行联合推出DCMX移动信用卡 209月同日本另外三家非接触式支付品牌达成协议,共享支付平台 204月移动支付业务用户到达2150万,占其FOMA(3G)用户44%商业模式:经过注资金融机构主导产业链,侧重整合终端设备资源,发展智能终端。韩国SKT发展历程 SKT与VISA等信用卡机构推出了MONETA支付业务品牌 年8月SKT推出“M一BANK”,使其结算信息能够实现密码化, 办理各种金融服务 203月SKT合作银行己到达16家,并已开通中国、日本和泰国等地漫游 206月飞利浦和韩国SKT企业在NFC技术开发和布署基础上展开合作 2012月MONETA共有260万卡使用者,联盟了12家信用卡企业和18家安全企业,并向市场投放了512万部内嵌智能IC卡支持移动支付手机商业模式:运行商和银行形成产业联盟,合作控制产业链条乘车卡身份认证在线购物股票交易银行信息查询、转账等非接触支付,离线交易MONETA第10页日韩运行商主导移动支付成功经验日韩移动支付发展基础1、手机等移动终端普及率高2、产业中存在含有绝对领先优势企业3、完善产业链保障移动支付体系健全4、重视处理支付安全问题5、技术标准制订:

日本Felica芯片6、培养各种支付方式结合习惯成功经验战略定位合理连续平台创新能力

新业务开发能力市场定位合理商务用户+实用型用户+时尚用户用户定位产业链控制合理

对金融机构控制

对终端制造商控制

对商户控制

对用户控制技术标准统一第11页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发展历程阶段历程市场预热和开启期(1999-)1999年,中国移动与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部门合作,在北京、广东等17个省市开始移动支付业务试点。,广东移动在深圳推出了移动POS机业务,这使客户在饭店、商场刷卡消费愈加方便快捷。5月,中国移动在浙江、上海、广东、福建等地进行小额支付试点,如广州等地手机买可乐和地铁票业务、深圳等地手机彩票投注业务。6月,中国联通在无锡成功地推出了联通第一个“小额支付移动处理方案”试验系统;7月,中国联通和中国银联在北京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在多方面进行广泛合作,而移动支付是双方合作重点。,各地移动纷纷推出移动支付业务,如:年初湖南移动与中国银联长沙分企业合作推出与银行帐号捆绑手机支付业务;9月北京移动“手机钱包”业务推出;12月中旬上海出租车上银行移动POS机业务。发展期(-)10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电子支付指导(第一号)》,明确了第三方电子支付清算组织行业地位,并将规范、保障其运行管理。n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小额支付系统业务处理方法(试行)》、《小额支付系统业务处理手续(试行)》、《中国当代化支付系统运行管理方法(试行)》。,诺基亚NFC支付在厦门试点7月30日,诺基亚手机支付正式在中国投入商用,广州、厦门和北京是三个率先启用城市11月,中国移动正式开启BZC业务试运行,“移动影音书刊俱乐部”在广东和湖北两省进行运行,俱乐部使用中国移动小额支付平台,采取手机话费支付,额度上限为每个月150元4月17日,央行公布公告,要求从事支付清算业务非金融机构在7月31日之前办理登记手续成熟期(以后)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完善监管体系产业链组员间合作深入亲密,各方面地协同运行日趋完善各种商业模式之间展开充分地市场竞争,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优质服务业务种类逐步丰富、功效和技术趋于完善移动支付活跃用户规模深入扩大第12页央行出台《方法》规范网络支付业务中国人民银行21日公布央行令,制订并出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方法》,规范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方法》于9月1日起施行。《方法》热点:非金融机构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网络支付(包含移动电话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等部分或全部货币资金转移服务支付机构之间货币资金转移应该委托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依据方法要求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支付机构,实施“持证上岗”。为准入门槛设置“硬指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同意,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不得从事或变相从事支付业务相关影响:第三方支付平台含有较长支付经验支付宝、财付通、易宝支付、联华OK卡对申证持乐观态度对资金不足,相关基础设施不完整,或者因为参加网络赌博,给色情网站提供过支付支持企业,按照方法要求,这种企业将不予审批手机支付对于手机钱包、天翼公交翼卡等支付业务,运行商表示会主动申请全国范围内支付业务许可证业界声音:使提供支付服务企业经营范围更清楚,明确支付业务发展方向,加速行业发展这是对支付行业整理,很有必要,能够让支付愈加规范,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使第三方支付鱼龙混杂,各种套现、诈骗现象得到遏制

第13页移动支付主要业务现实状况我国网民使用和期望生使用手机银行业务对比据统计,年上六个月,我国移动支付用户总量突破1920万户,实现交易6268.5万笔,支付金额共170.4亿元。年我国手机支付市场规模到达19.74亿元,从到年年均复合增加率为70.4%,用户规模在年也到达8250万人,从到年年均复合增加率为25.24%。第14页移动支付业务范围(一)手机话费小额支付特点:资金量小、安全性要求不高、监管不严格

角色:运行商负责提供业务服务、管理用户帐户;第三方交易平台管理和运行移动支付平台;商家爱提供各种支付内容

主要服务:手机缴费、手机投注、手机缴税、手机点卡、手机捐款、手机票务、网上商城、自动售货机等

主要问题:商户资源少、用户少第15页移动支付业务范围(二)金融支付服务角色:金融机构为第三方提供交易平台提供金融系统接入、运行商提供通信系统接入主要业务:中国移动手机钱包、中国联通手机银行包含手机理财、账户查询、转账、汇款、外汇买卖、证券买卖等第16页移动支付业务范围(三)公共事业缴费用户在银行网点创办业务、公共事业部门经过移动网络向用户通知支付信息并由用户确认交易,经由第三方平台要求银行扣费,完成缴费过程。

特点:全国性、区域性大市场、规模效应显著

用户数多、单笔交易费用小作用:应用范围广、有利于培养用户移动支付消费习惯

主要收入起源第17页中国移动市场特点移动支付基础:庞大手机用户群体运行商主导移动支付业务开展三个技术标准并存第18页常见移动支付业务流程(一)第19页常见移动支付业务流程(二)第20页移动支付产业链组成产业链参加角色及其价值定位产业链要素功效利益现实状况移动运行商提供移动支付实现基础物理平台收取佣金数据流量提供语音、SMS、WAP等方式金融机构提供安全体系管理手机绑定账户进行银行账户结算预存款、业务分成降低营业网点、扩大银行卡使用银联等与移动运行商合作服务提供商维护用户规模基础,较强客户黏性和丰富电子商务实践收取技术使用费提供用户业务佣金联动优势、捷银等第三方支付服务提升商支付宝、财付通终端设备提供商技术支持、数据业务平台和平台处理方案终端销售MOTO、NOKIA等商家布署移动支付终端提供移动支付商品降低支付步骤,吸引客户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商场、网站电影院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业务获取简便快捷服务主要使用移动小额支付第21页移动支付产业链各角色发展现实状况企业名称产品运行商合作银行业务功效特点联动优势手机钱包中国银联中国移动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