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江南实习调研报告_第1页
园林江南实习调研报告_第2页
园林江南实习调研报告_第3页
园林江南实习调研报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借景艺术在古典与现代的传承————苏州古典园林调研有感借景是中国古典园林最为可贵的美学财富。其有意识的把园外景物“借”到园内视景空间中来,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在园林建筑规划设计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借景的目的是把各种在形、色、声、香上能增添艺术情趣,丰富画面构图的外界因素,引入到本景空间中,使景色更具特色和变化,收无限于有限之中。借景是为创造艺术意境服务的,对扩大空间,丰富景观效果,提高园林艺术质量的作用很大。“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本次江南实习与调研就这个话题对苏州园林中借景的运用做了一番总结和归纳并设想了其与现代园林的融合与指导作用。借景因距离、视角、时间、地点等不同而有所不同,通常可分为直接借景和间接借景。其中直接借景又分为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和应时而借。远借与邻借是视观赏距离远近而分。远借通常要有登高或临水的观赏条件,所观大多为色彩较暗淡、模糊的景物轮廓。李白有诗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此景即为远借。苏州园林中最为经典的远借莫过于拙政园于北寺塔。由拙政园东部进入中园,从梧竹幽居亭西望,可见巍巍高耸的北寺塔影,掩映于翠绿丛中枝叶扶疏的远方,恰似屹立于园墙之内,大大丰富了中园园景,产生意境深远而优美的感受。(下图)邻借指以矮墙、柱廊、门窗等,借取周围近距离景色。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就谈到:“开窗莫妙于借景,而借景之法,予能得其三昧。”沧浪亭园内缺水,故其在临水处设一复廊,中墙开窗,游人从内廊可借园外之波,外廊行之,园内之景亦收眼底。拙政园梧竹幽居开空窗(下图),又称“月洞”,即在空白墙上做成满月形状。则外部景观如画一般镶嵌“画框”之中。观赏的角度不同,画框中的画与人也不同。半窗,即将窗安装于半墙之上。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常常运用。如苏州沧浪亭内“翠玲珑”是以观翠竹为主题的建筑,小巧精雅,南面植竹挡围墙外不好看的风景,北面栽竹形成翠林。而南北之墙,各布置一排半窗,白日满院鲜翠映入眼中使人爽心;月夜凉风微起“墨竹”轻舞,尤如动态的水墨画。(下图)长窗,又称“隔扇”,通常落地,安装在上槛与下槛之间,既有窗的功能也有门的作用,故亦称它为“落地长窗”或“落地门窗”。在苏州园林中,长窗是最实用的窗之一。人可出入、通风、采光、保温,居室内能赏室外美景。长窗有四扇、六扇、八扇之分,扇数的多少一般依据建筑开间大小而定,一般多布置于厅、堂、馆、轩。仰借与俯借是视园林所处位置,或观赏者视线高低而言。天空、飞鸟、青山、高塔等皆可为仰借的景物:而站在楼阁或山石上,居高临下所看到的景物则为俯借。俯借的观赏点一般设于高处,由上望下,景物越低则越小。杜甫登泰山而作《望岳》:“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即是表明此意。仰借与俯借可同时存在。沧浪亭位于其园制高点,身处其亭可俯视园外之景,但是却无园外之喧闹,仿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相反,路人于园外即可仰视沧浪亭之核心建筑,升起欲探究竟的愿望。(下图)应时而借是借一年中的某一季节或一天中某一时刻的景物,主要是借天文景观、气象景观、植物季相变化景观和即时的动态景观,营造一种气氛和意境。如一日之间的晨曦夕霞,晓星夜月;一年之间的春天风光明媚,夏日浓绿深荫,秋天碧空丽云,冬日雪景冰挂。间接借景是一种借助水面、镜面映射与反射物体形象的构景方式。由于静止的水面能够反射物体的形象而产生倒影,镜面或光亮的反射性材料能映射出相对空间的景物,所以,这种景物借构方式能使景物视感格外深远,有助于丰富自身表象以及四周景色,构成绚丽动人的景观。而借景的内容则要从形、声、色、香来讲。分为借形组景、借声组景、借色组景和借香组景。园林建筑中主要采用对景、框景、渗透等构图手法,把有一定景效价值的远、近建筑物、建筑小品,以至山、石、花、木等自然景物纳入画面即称之为借形组景。此为最普遍的借景内容。借声组景则是对声音的运用。自然界声音多种多样,园林建筑所需要的是能激发激情、怡情养性的声音。在古典园林中,远借寺庙的暮鼓晨钟,近借溪谷泉声、林中鸟语,秋夜借雨打芭蕉,春日借柳岸莺啼,凡此均可为园林建筑空间增添几分诗情画意。如拙政园枇杷园的雨打芭蕉,留听阁的借声等。(下图为留听阁旁的三十六鸳鸯馆)夜景中对月色的因借在古典园林中受到十分的重视。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亭观秋月之景,杭州西湖三潭映月之景等等。皓月当空是赏景的最佳时刻。除月色之外,天空中的云霞也是极富色彩和变化的自然景色,所不同的是云霞没有一定的规律。另外,随季节变化的植被也是要被考虑在范围之内的。网师园的四季之景就是对植物的应用。借香组景一般是对植物的应用。一般的芳香类植物有桂花、栀子等。在拙政园中,枇杷园广植桂花,人于亭中休憩,淡淡的桂花香味就会从外面飘来。将苏州古典园林之借景之手法总结,则不外乎三点:一是提高视点之位置;二是借助空间外通之道;三是开辟透景线,以借远景或自然景观。而按感官特征来划分,有直接的视觉景物相互借景;或在不具备视觉景物的情况下,依靠自然创造一种自然的气氛,透过味觉、嗅觉、触觉等感官体验而产生一种意境、情怀或趣味。随着时代的发展,园林的内容不断充实和更新以满足园林开放性的需要,借景更是大有可为,如城际间的高速公路和铁路上的中、远景;城市绿地在满足传统的观赏功能时,还要作为人们相互交往的活动场所而必须重视借景手法的运用。但是必须做到“借景有因”,就是说由于外在某种使人触景生情的景物对象,可以用来创造某种艺术意境。以上所举的形、色、声、香,还不足以概括可资因借的对象,大自然中可资因借的对象还有待进一步的寻觅发觉,并尽量防止一些杂乱无章、索然无味的实像引入到景中来,所谓“嘉则收之、劣则摒之”。这就得说到所借景物与设计空间的关系,必须重视设计前的相地、人流路线的组织,以及确定适当的得景时机和眺望视角。设计前的相地,需要顾及借景的可能性和效果,除认真考虑朝向、对组景效果的影响外,在空间收放上,还要注意结合人流路线的处理问题,或设门、窗、洞口、以收景;或置山石、花木以补景。建筑和广场的空间是人流活动的空间,静中观景,视点位置固定,从借景对象所得的画面来看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可以采用一般对象的处理手法。若是动中观景,由于视点不断移动,活动空间和借景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随之变化,画面也就出现多种构图上的变化,为能获得众多的优美画面,在借景时应该仔细推敲得景时机、视点位置及视角大小的关系。现代化的城市建筑造型新颖,大量高层建筑兴起,使得人们更希望有美好的俯视景观。这就要求现代园林不仅要做到“因借体宜”,更要构图完美、曲线流畅、场面开阔以使人们在俯视时能够充分领略园林优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