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3-2024学年仁爱湘教版化学九上同步教学1.1化学使生活更美好同步练习(含解析)1.1化学使生活更美好
一、单选题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活动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昆仑玉制作玉器
B.西瓜榨汁
C.点燃蜡烛照明
D.将废纸盒折叠后放入可回收垃圾箱中
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汽油挥发乙醇燃烧B.白磷自燃碘的升华
C.食物腐烂钢铁生锈D.轮胎爆炸冰雪融化
3.如图片中的内容不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的是
A.造纸B.制黑火药
C.指南针的发明D.烧制陶瓷
4.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西瓜榨汁C.小麦磨粉D.动植物呼吸
5.下列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无味B.沸点低C.能支持燃烧D.不易溶于水
二、判断题
6.灯泡通电发光发生了化学变化。_____
7.湿衣晾干发生了化学变化。_____
8.蜡烛的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_____
9.生活处处有化学,用高粱酿造白酒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_____
10.纸张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_____
三、填空题
11.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对于了解自然现象和规律是至关重要的,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以下几句话:①铁熔化成铁水②铜在潮湿空气中变成铜绿③胆矾是蓝色晶体④食物容易变质。上述情况:
(1)描述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
(2)描述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
(3)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
(4)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
12.人类照明经历了如图所示的过程。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在上述照明方法中,______照明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2)蜡烛燃烧的过程并不简单,主要包含以下过程:石蜡先熔化成液态,再汽化成气态,石蜡蒸气再燃烧。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由此说明发生化学变化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3)制造电灯的过程需要设计灯的形状,研制发光效率高的灯丝以及透光性能好的玻璃。这些过程中与化学无关的是______。
(4)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最能说明其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______。
A.蜡烛变短B.放出大量的热C.发出黄光D.生成小水珠
13.下列描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①火药爆炸
②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易生锈
③水结成冰
④玻璃破碎
⑤石蜡燃烧
⑥手工剪纸
⑦烧制陶瓷
⑧水能蒸发成水蒸气
14.认真观察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燃烧实验都有三个明显现象:①放出大量的热②生成了一种或几种不同于反应物的物质③发出一定颜色和强度的光合火焰。请描述镁条燃烧(如图1)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如图2,A处水被烧开至沸腾,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图2中B处与图3发生的变化中都有发光、放热的现象,请你判断是否都是化学变化(填“是”或“否”)___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
15.根据问题将下列序号填在合适的地方:①石蜡熔化②水是无色液体③酒精易燃烧④汽油挥发⑤食盐能溶解在水中⑥铁生锈
(1)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
(2)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
四、科普阅读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1)物理性质:______;
(2)化学性质:______;
(3)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______。
五、简答题
17.下列描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两种变化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
①棒冰融化
②食物腐败
③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④木棒受力折断
18.下列是小明同学在实验室里完成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所做的笔记,其中属于描述物理性质的是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
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②把块状硫磺研碎③取少量硫磺放入燃烧匙内,用酒精灯热,硫熔化成黄色液体④继续加热,硫在空气中燃烧⑤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⑥说明硫磺有可燃性
19.点燃蜡烛的过程中为什么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_______
20.认真观察图,回答有关问题:
(1)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可燃性,去一段镁条,用坩埚钳夹住,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点燃,如图①,描述镁带燃烧的现象_____,则镁带燃烧发生的变化是_____(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下同),理由是_____;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2)如图②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由此说明化学变化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3)图③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可见发光发热的变化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4)由此可以得出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昆仑玉制作玉器,只是物质的形状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B.西瓜榨汁,只是物质的形状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C.点燃蜡烛照明,有新物质二氧化碳、水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将废纸盒折叠后放入可回收垃圾箱中,只是物质的形状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2.C
【解析】
【详解】
A、汽油挥发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正确;
B、白磷自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属于化学变化,碘的升华是碘由固体变成气体,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正确;
C、食物腐烂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钢铁生锈生成氧化铁,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轮胎爆炸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冰雪融化是水由固体变成液体,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C。
3.C
【解析】
【详解】
A、造纸是利用化学原理制备出对人类生产与生活起到积极作用的新物质,故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
B、制黑火药是利用化学原理制备出对人类生产与生活起到积极作用的新物质,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故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
C、指南针的发明,属于物理学领域研究的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不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
D、烧制陶瓷是利用化学原理制备出对人类生产与生活起到积极作用的新物质,故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
故选C。
4.D
【解析】
【分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常伴有发光、放热、颜色变化、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状态、形状的变化。
【详解】
A、酒精挥发的过程中,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物质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
B、西瓜榨汁的过程中,通过挤压等方法使细胞破裂,汁水流出,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
C、小麦磨成粉的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小麦只是由粒状变为粉末状,是物理变化,C不符合题意;
D、动植物呼吸分为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有氧呼吸会生成二氧化碳、水等物质,无氧呼吸会生成乳酸或酒精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D符合题意。
故选D。
5.C
【解析】
【分析】
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据此判断。
【详解】
A、氧气无色无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氧气沸点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氧气支持燃烧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6.错误
【解析】
【分析】
【详解】
灯泡通电发光,只是能量的转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7.错误
【解析】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详解】
湿衣晾干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此说法错误。
【点睛】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8.正确
【解析】
【详解】
蜡烛的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填:正确。
9.正确
【解析】
【分析】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详解】
用高粱酿造白酒,生成了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故此说法正确。
【点睛】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10.正确
【解析】
【分析】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详解】
纸张燃烧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此说法正确。
【点睛】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11.(1)③
(2)④
(3)①
(4)②
【解析】
【分析】
①铁熔化成铁水,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②铜在潮湿空气中变成铜绿,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③胆矾是蓝色晶体,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④食物容易变质,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1)
物理性质是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则描述物理性质的是③。
(2)
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的性质,则描述化学性质的是④。
(3)
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则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①。
(4)
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则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②。
12.(1)电灯
(2)石蜡先熔化成液态,再汽化成气态一定
(3)设计灯的形状
(4)D
【解析】
(1)
电灯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属于物理变化。
(2)
石蜡先熔化成液态,再汽化成气态,只是石蜡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属于物理变化。由此可见化学变化一定同时伴随物理变化。
(3)
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发光效率以及透光率均属于物质的性质,所以只有设计灯的形状这个过程与化学无关。
(4)
化学变化的实质:有新物质生成,所以生成小水珠是最能说明其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
故填:D
【点睛】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13.③④⑥①⑤⑦⑧②
【解析】
【详解】
③水结成冰④玻璃破碎⑥手工剪纸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①火药爆炸⑤石蜡燃烧⑦烧制陶瓷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②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易生锈属于化学变化中体现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⑧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水能蒸发成水蒸气属于物理性质,故填:③④⑥;①⑤⑦;⑧;②。
14.(1)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2)物理变化
(3)否图2中B生成新物质,图3没有生成新物质
【解析】
【分析】
(1)
镁条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2)
水被烧开至沸腾,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故属于物理变化;
(3)
图2B处是燃料的燃烧,产生了新的物质,这是化学变化过程;图3中的灯泡发光,没有产生新物质,是个物理变化过程。故填否,图2中B生成新物质,图3没有生成新物质。
【点睛】
15.(1)②⑤③
(2)①④⑥
【解析】
(1)
②水是无色液体、⑤食盐能溶解在水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③酒精易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2)
①石蜡熔化、④汽油挥发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⑥铁丝生锈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
16.(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
(2)臭氧有强氧化性
(3)二氧化碳气体,有利的方面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用于灭火等,有害的方面:过多会加剧温室效应。
【解析】
(1)
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面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沸点、熔点、溶解性、挥发性、金属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臭氧的物理性质为:臭氧是淡蓝色气体。
(2)
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腐蚀性、酸碱性、稳定性、活动性、毒性等,臭氧的化学性质为:臭氧有强氧化性。
(3)
学习化学,我们要辩证的去分析化学物质的利与弊,如:二氧化碳气体,有利的方面: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用于灭火等,有害的方面:过多会加剧温室效应(答案合理即可)。
17.①④##④①②③##③②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析】
【详解】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①棒冰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②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③镁带在空气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④木棒受力折断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所以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①④,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②③,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18.①⑤⑥②③④
【解析】
【详解】
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描述的物质的固有属性,属于物理性质;
②把块状硫磺研碎,描述一个物理操作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③取少量硫磺放入燃烧匙内,用酒精灯热,硫熔化成黄色液体,描述一个物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海峡人力福建莆田分公司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浙江望江宁能热电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广东依顿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第三事业部总经理拟录用人员阅读模式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教学设计)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高效课堂(部编版)
- YesNo or Maybe So绘本阅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新目标Go For It!英语八年级上册
- 4.2《炉中煤》《红烛》教案-【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教学(高教版2024·拓展模块下册)
- 第一章《走进信息社会》第4课时《信息技术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
- 11-2《与妻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下册)
- 探索1 物联网的传感技术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 苏科版(2023)初中信息科技 八年级上册
- 2024年12月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太阳活动与空间天气重点实验室实验人员公开招聘2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消防设施操作和维护保养规程
- -精益与智能工厂三年规划
- 中医基础理论(一)
- 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筑牢安全红线、守护校园平安
- 高空作业考试题(带答案)
-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探索勾股定理 同步练习【基础版】(附答案解析)
-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1套】
-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课件 王新惠 模块二 供应链管理系统
- 美容院会员积分营销方案
- 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制作与安装安全技术规程
- DL5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