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林州一中2024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林州一中2024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林州一中2024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林州一中2024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林州一中2024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林州一中2024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一定条件下,通过单质间化合反应一步可得到的是()A.FeCl2 B.SO3 C.Na2O D.HClO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NaCl溶液 B.Fe(OH)3胶体 C.盐酸 D.KOH溶液3、通过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现象,否定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 B.汤姆逊 C.卢瑟福 D.德谟克利特4、明矾可以净水是因为()A.明矾在水中能电离出硫酸根离子B.明矾含有钾离子和铝离子两种阳离子C.明矾溶于水后能生成氢氧化铝胶体D.明矾能与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5、用四氯化碳萃取碘的饱和水溶液中的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使用分液漏斗前要先检漏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小C.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在下层D.分液时,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水层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6、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用甲图装置验证盐酸、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B.用乙图装置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C.用丙图装置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D.用丁图装置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7、一定量通入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反应后得到溶液A,向A溶液中逐滴滴入某浓度稀盐酸,加入V(HCl)与生成n(CO2)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通入的气体为

LB.A溶液中既含有NaOH,又含有Na2CO3C.A溶液中n(NaHCO3)=2n(Na2CO3)D.盐酸浓度为2/38、相同状况下,在容积相同的三个烧瓶内分别充满干燥的NH3、HCl、NO2气体,然后按上述顺序分别用水做喷泉实验。实验结束后,烧瓶内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3∶3∶2 B.2∶2∶3 C.1∶1∶1 D.无法比较9、下列分类标准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标准:是否有电子的转移)B.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标准: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C.纯净物分为单质、化合物(标准:组成纯净物的元素种类数)D.化合物分为电解质、非电解质(标准: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10、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B.C. D.11、下列反应中氯元素被氧化的是()A.MnO2+4HClMnCl2+2H2O+Cl2↑B.2HCl+Ca(OH)2=CaCl2+2H2OC.5Cl2+I2+6H2O=10HCl+2HIO3D.2KClO32KCl+3O2↑12、为了使宇航员在飞船中得到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安装盛有Na2O2或K2O2颗粒的装置,它的用途是产生氧气。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A.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B.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需要水和CO2的质量相等C.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D.Na2O2漂白后的有色物质受热后能恢复原色13、下列氧化物中,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是()A.MgO B.CaO C.Fe2O3 D.Al2O314、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6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B.常温常压下,11.2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C.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与22.4L氯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NAD.常温下,2.7g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明矾可用作净水剂B.宜用铝制餐具蒸煮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C.向氢氧化铝悬浊液中加入氨水氢氧化铝溶解D.氧化铝与水反应可制得氢氧化铝16、明矾净水的作用是()A.除去水中氯离子 B.除去水中钙离子C.除去水中悬浮物 D.消毒杀菌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某些反应的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被略去。已知X、Y、Z是日常生活中常见金属单质,X由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组成。A是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B是常见的无色液体,D、E是常见气态非金属单质,其中D呈黄绿色。F的稀溶液呈蓝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反应①为原理的工业被称为_____工业。(2)K的化学式为_____。(3)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4)J和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18、物质A~N存在如图转化关系,其中气体D、E为单质,试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气体B是___,沉淀N是___。(2)写出反应“C→F”的离子方程式:___。(3)写出反应“I→J”的离子方程式:___。(4)在溶液I中直接滴加NaOH溶液,放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后期发生变化的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为___。(5)固体L是一种红色颜料,将一定量固体L溶于160mL5mol·L-1盐酸中,再加入一定量铁粉恰好溶解,收集到2.24L氢气(标准状况),经检测溶液中无Fe3+,则参加反应的铁粉的质量为___g。19、实验室用固体烧碱配制100mL

1.0mol·L-1的NaOH溶液。A、100mL烧杯

B、500mL容量瓶

C、玻璃棒

D、100mL容量瓶E、漏斗F、胶头滴管

G、试管

H、托盘天平

I、药匙

J、200mL试剂瓶(1)需称量_________g烧碱,应放在___________中(填写代号)称量、溶解。(2)完成此配制实验,不需要用的仪器(填写代号)___________________(3)在定容过程中,最后是用__________(填写代号)加入少量水,至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水平时停止加水。20、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气体X的性质。气体X的主要成分是氯气,其中还含有水蒸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实验目的直接相关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所示的实验设计还存在不足。请根据相关物质的性质,在图中的D处画图补充有关实验装置和所用试剂。_______21、某同学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时,做了如下学习笔记,请你一起完成。(1)氯气的颜色为__________;由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氯气具有很强的______性。为了证明推测是否正确,进行如下实验:I:将红热的铁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观察铁丝在氯气中燃烧,有大量棕黄色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II:在空气中点燃H2,然后将导管缓缓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可观察到H2在氯气中安静燃烧,产生______色的火焰,瓶口有白雾的现象。由实验I、II可知,上述推测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III:将氯气溶于水,制得氯水。下列物质不能与新制氯水反应的是_____。Na2CO3溶液B.FeCl2溶液C.AgNO3溶液D.CuCl2溶液(2)下列是一些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A是一种红色金属,F为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和C是两种强酸。(图中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略去)则:①A和B分别为:A_________B_________;②A与B发生反应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③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上述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题分析】

A.氯气具有强氧化性,铁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不能得到FeCl2,A错误;B.硫与氧气反应生成SO2,不能得到SO3,B错误;C.钠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可生成Na2O,C正确;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而不能由单质反应生成,D错误。2、B【解题分析】

丁达尔效应是指: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氯化钠、盐酸、氢氧化钾溶液均属于溶液,不具有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答案为B。3、C【解题分析】

A.道尔顿创立了近现代原子论,故A错误;

B.汤姆逊提出的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故B错误;C.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否定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故C正确;D.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唯物论学说,故D错误;故答案选C。4、C【解题分析】

明矾溶于水后,电离产生的铝离子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并使其从水中沉降下来,达到净水的目的。答案选C。5、B【解题分析】

A.分液漏斗有活塞,使用分液漏斗前要先检漏,故A正确;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故B错误;C.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的,因此有机层在下层,呈紫红色,故C正确;D.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的,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应该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水层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故D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分液与萃取,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6、D【解题分析】

A.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但由于生成的CO2中含有氯化氢,所以不能说明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A错误;B.不能将浓硫酸直接注入容量瓶中,应在烧杯中稀释、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B错误;C.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则图中小试管内应为碳酸氢钠,C错误;D.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可以,所以用丁装置可以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D正确;答案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酸性比较、溶液配制、物质性质等,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反应原理、实验操作等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实验的严密性以及评价性分析,选项A和C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盐酸的挥发性以及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7、C【解题分析】

由图可知,开始不生成气体,后来生成气体,且耗盐酸体积为,故溶质为、,由可知该反应消耗盐酸,,由可知此反应消耗盐酸,则原,即A溶液中【题目详解】A.,但题目未告诉气体摩尔体积,所以不知道体积是否为11.2L,故A错误;B.由图可知,开始不生成气体,后来生成气体,且耗盐酸体积为,所以溶质为、,故B错误;C.由分析可知A溶液中,故C正确;D.两反应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故答案为:C。8、C【解题分析】

在容积相同的三个烧瓶内,分别充满干燥的NH3、HCl、NO2气体,所以V(NH3):V(HCl):V(NO2)=1:1::1,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n(NH3):n(HCl):n(NO2)=1:1:1。令n(NH3)=1mol、n(HCl)=1mol、n(NO2)=nmol,各自体积为V(NH3)=V(HCl)=V(NO2)=VL,对于氨气,溶液体积等于氨气气体体积,所以c(NH3)=n/Vmol/L;对于氯化氢,溶液体积等于氯化氢气体体积,所以c(HCl)=n/Vmol/L;对于二氧化氮,与水发生反应:3NO2+2H2O=2HNO3+NO,根据方程式可知溶液体积为二氧化氮体积的2/3,生成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二氧化氮物质的量的2/3,所以c(HNO3)=n/Vmol/L,所以c(NH3):c(HCl):c(HNO3)=1:1:1。故选C。9、B【解题分析】

A.根据是否有电子转移,化学反应可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A项正确;B.分散系可分为溶液、胶体、浊液,分类标准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B项错误;C.根据组成纯净物的元素种类数,纯净物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C项正确;D.根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化合物可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D项正确;故选B。10、D【解题分析】

A、H+与OH-会反应生成弱电解质H2O,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Ca2+与CO32-会反应生成难溶物CaCO3,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H+与CO32-会反应生成HCO3-或H2CO3,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该组离子间均不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题目点拨】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1)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2)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大量共存;(3)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大量共存(如Fe3+和SCN-等);(4)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11、A【解题分析】

A.该反应中,氯元素从-1价升高到0价,发生氧化反应,符合题意,故A可选;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题意,故B不选;C.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可以从0价降低到-1价,发生还原反应,不符合题意,故C不选;D.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可以从+5价降低到-1价,发生还原反应,不符合题意,故D不选;故答案选A。12、C【解题分析】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A.Na2O2的电子式为,故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A错误;B.生成相同量的O2时消耗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相同,但质量不同,B错误;C.由得失电子守恒知两者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同,C正确;D.Na2O2因具有强氧化性而有漂白性,因此Na2O2漂白后的有色物质受热后不能恢复原色,D错误;答案选C。13、D【解题分析】

A.MgO是碱性氧化物,与氢氧化钠不反应,A不合题意;B.CaO是碱性氧化物,与氢氧化钠不反应,B不合题意;C.Fe2O3是碱性氧化物,与氢氧化钠不反应,C不合题意;D.Al2O3是两性氧化物,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D正确,答案选D。【题目点拨】除了氧化铝以外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的还有金属铝、两性氢氧化物氢氧化铝、弱酸的酸式盐例如碳酸氢钠、弱酸的铵盐例如碳酸铵等,平时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铝看作是两性,铝是活泼的金属。14、D【解题分析】

A.5.6g铁的物质的量为0.1mol,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FeCl2,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错误;B.常温常压下,11.2L甲烷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含有的氢原子数小于2NA,错误;C.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与22.4L氯气均为1mol,氦气为单原子分子,含原子数为NA,氯气为双原子分子,所含原子数为2NA,错误;D.2.7g铝的物质的量为0.1mol,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AlCl3,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时注意给出的温度和压强,如果是常温常压,则不能用22.4L/mol,同时还要注意对象是否是气体。但如果没有用到22.4L/mol,则无论什么状态,都不受温度和压强的限制,如D选项,不管是在常温下还是标准状况下,2.7g铝都是0.1mol。15、A【解题分析】

A.明矾为十二水合硫酸铝钾,其水溶液中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可净水,可用作净水剂,A正确;B.Al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则不宜用铝制餐具蒸煮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B错误;C.向氢氧化铝悬浊液中加入氨水,氢氧化铝与氨水不反应,则氢氧化铝不溶解,C错误;D.氧化铝与水不反应,不能用此方法制得氢氧化铝,D错误;答案为A。16、C【解题分析】

明矾净水是利用铝离子水解成氢氧化铝胶体:Al3++3H2OAl(OH)3+3H+,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除去水中悬浮物,C项正确;答案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氯碱Fe(OH)11Al+1OH﹣+1H1O=1AlO1﹣+3H1↑Cu+1FeCl3=CuCl1+1FeCl1【解题分析】

X、Y、Z是日常生活中常见金属单质,X由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组成,则X为Al;D、E是常见气态非金属单质,其中D呈黄绿色,则D为Cl1,D与Y反应得到F,且F的稀溶液呈蓝色,则F含有Cu1+,故Y为Cu、F为CuCl1.A是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则A为NaCl,B是常见的无色液体,且电解A、B混合物得到C、D(氯气)、E,故B为H1O、气体单质E为H1、C为NaOH.由转化关系可知,G为HCl,H为盐酸。盐酸与金属Z反应得到I、I能被氯气氧化得到J,金属Z为变价金属,可推知Z为Fe,故I为FeCl1、J为FeCl3、K为Fe(OH)1。【题目详解】(1)反应①为电解氯化钠溶液,以反应①为原理的工业被称为氯碱工业,故答案为:氯碱;(1)由分析可知,K的化学式为:Fe(OH)1,故答案为:Fe(OH)1;(3)反应②是Al与NaOH溶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1Al+1OH﹣+1H1O=1AlO1﹣+3H1↑,故答案为:1Al+1OH﹣+1H1O=1AlO1﹣+3H1↑;(4)J和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1FeCl3=CuCl1+1FeCl1,故答案为:Cu+1FeCl3=CuCl1+1FeCl1。【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无机物推断,物质的含量、颜色等是推断突破口,注意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对物质的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特殊条件等归类比较,利于加对知识的理解。。18、HClH2SiO3Al3++3NH3·H2O=Al(OH)3↓+3NH4+2Fe2++Cl2=2Fe3++2Cl-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4Fe(OH)2+O2+2H2O=4Fe(OH)311.2【解题分析】

硅和烧碱反应得到M,M是硅酸钠溶液,通入后变为沉淀,N是,溶液C能与氨水反应得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又能溶于强碱,则C一定是铝盐,F是,G则是,A就是铝,铝与溶液B反应得到铝盐和一种单质气体D,D只能是氢气,黄绿色气体E只能是氯气,则氢气和氯气反应得到氯化氢气体B,因此溶液B是盐酸,溶液I虽然不好推断,但是K一定是沉淀,则金属H是铁,I是氯化亚铁,J是氯化铁,最后灼烧可以得到铁红,L是,本题得解。【题目详解】(1)根据分析,B是氢气,N是硅酸;(2)根据分析,写出铝盐和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根据分析,写出亚铁被氯气氧化的离子方程式:;(4)亚铁溶液中加入碱,可以看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实际上发生了;(5)本题最终得到的是溶液,根据先算出的物质的量,氯元素是守恒的,因此最后得到的一共有0.4mol;体系中氧化剂有和两种,还原剂只有铁粉,三者最终恰好完全氧化还原,首先根据算出(还原产物)的量,则一共得了0.2mol电子,再来看铁,我们可以假设参加反应的铁粉有,则参加反应的有,列出反应中的得失电子守恒:解出,则参加反应的铁粉一共有。19、4.0小烧杯BEGJF【解题分析】(1)烧碱的摩尔质量为40g/mol,需要配置的烧碱的量为100mL×10-3×1.0mol·L-1=0.1mol,需称量烧碱的质量为0.1×40=4.0g,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湿性,因此需要放在小烧杯中称量;正确答案:4.0;小烧杯。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要的仪器有:A、C、D、F、H、I,剩下的为不需要用的仪器,正确答案:BEGJ。(3)在定容过程中,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进行滴加,至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水平时停止加水;正确答案:F。20、探究干燥的氯气和湿润的氯气的漂白性(或探究C12能与水反应)B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C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解题分析】

根据实验装置,干燥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氯气有毒,应进行尾气处理,不能随意排放到空气中,一般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氯气,据此分析解答。【题目详解】(1)本实验为对比实验,将氯气分别与干燥布条和湿润布条进行比较,干燥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有色布条不褪色,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因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干燥的氯气和湿润的氯气的漂白性或探究C12能与水反应,故答案为探究干燥的氯气和湿润的氯气的漂白性(或探究C12能与水反应);(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本试验中浓硫酸起到吸收气体X中的水的作用,干燥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B中干燥的布条不褪色,C中湿润的布条褪色,说明C12能与水反应或者湿润的氯气具有漂白性,故答案为B中干燥的布条不褪色,C中湿润的布条褪色;(3)氯气有毒,不能随意排放到空气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