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第1页【改变中男女衣饰】3、中国近当代女子衣饰改变宽松肥大——旗袍——列宁装、连衣裙1、中国近当代男子衣饰改变长袍马褂——西服——中山装——列宁装衣第2页清朝长袍马褂西装第3页中山装关于“中山装”,《中华文化习俗辞典》记载说:“孙中山参考中国原有衣裤特点,吸收南洋华侨‘企领文装’和‘西装样式’,本着‘适于卫生,便于动作,易于经济,壮于观瞻’标准,亲自主持设计,由黄隆生裁制出一个服装式样”。中山装造型特征

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

这些形制其实是有考究,依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

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

其二,门禁五粒纽扣区分于西方三权分立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第4页宽松肥大旗袍第5页清朝满族贵妇着装第6页短衫长裙第7页改良旗袍第8页民国初年穿旗袍妇女第9页中西合璧,表达了女性曲线美第10页20世纪50年代初年轻人中流行一句顺口溜:“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第11页布拉吉第12页第13页第14页第15页当代服装第16页第17页2、中国衣饰特点:古代:拘谨、保守、等级森严近代:方便、美观、平民化【改变中男女衣饰】第18页吴老太爷从乡下乘轮船来到上海,……坐进30年代汽车里,像一具刚从棺材里爬出来僵尸……南京路上,处处是光怪陆离灯光和高耸摩天大楼。最让吴老太爷大受刺激,是一位身穿高开叉旗袍、连肌肤都能看得分明时髦少妇。那少妇高坐在一辆黄包车上,翘起了赤裸裸一双白腿,简直好像没有穿裤子。这情形,不禁让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终于,吴老太爷大叫一声,昏死过去……——茅盾《子夜》请回答:

⑴在材料中,有哪些东西是吴老太爷以前生活中所没有?

⑵材料中吴老太爷反应,说明了什么问题?第19页【并行于世中西餐】

食1、中餐:四大菜系鲁菜:以其味咸、鲜、脆嫩,风味独特、制作精细,享誉海内外。古书云:“东方之域,天地之所生也。”齐鲁大地就是依山傍海,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美好疆域,为烹饪文化发展、山东菜系形成提供了良好条件。九转大肠油闷大虾醋酥鲫鱼第20页广东菜也叫“粤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粤菜特点是,重视质和味,口味比较清淡,力争清中求鲜、淡中求美。而且随季节时令改变而改变,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浓郁,追求色、香、味、型。食味考究清、鲜、嫩、爽、滑、香;调味遍布酸、甜、苦、辣、咸;此即所谓五滋六味。

粤菜是以广州、潮州、东江三地菜为代表而形成。葱油鸡松仁粉丝扬州炒饭粤菜第21页天府之国”四川以其得天独厚物产形成和发展了我国主要菜系之一——川菜。特点:(1)重视花椒、调味其一,调味品复杂多样,有特点,考究川料川味。调味品多用辣椒、胡椒、香糟、豆瓣酱、葱、姜、蒜等。其二,以多层次、递增式调味方法为见长.其三,味型多.(2)烹调手法上擅长小炒、小煎、干烧、干煸。另外,川菜考究汤制作及使用。(3)、代表菜:川菜代表菜很多,有"干煸牛肉丝"、"水煮牛肉"、"宫宝鸡丁"、"麻婆豆腐"、"酸菜鱼"等。(4)复合味型川菜

正宗川菜以四川成都、重庆两地菜肴为代表。川菜手撕鸡.宫保鸡丁麻婆豆腐第22页淮扬菜以沿江、沿淮、微洲三地域地方菜为代表组成。其特点是选料朴实、考究火工,重油重色、味道醇厚、保持原汁原味。淮扬菜麻香小象贝荠菜春笋熏樱桃.第23页2、西餐传入阅读教材,找出西餐传入时间、西餐惯用原料、经典西式食品、并将中西餐进行比较。第24页(1)时间:19世纪40年代起(鸦片战争以后)(3)经典西式食品(4)中西饮食比较: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等方面有所不一样。(2)西餐中惯用原料和调味品第25页【居室建筑演进】

1.中国传统住宅样式北方四合院每院正五间,东西各三间,南五间。大门面南,在南五间之数内,尽正屋有廊,谓之四合。2.中国居室建筑逐步西化中西合璧成为经典特征:北京四合院布局设备欧化;上海石库门布局上采取欧式横向联列、高度密集模式,内部结构脱胎于中国传统四合院。3.完全欧化居室建筑20世纪30年代前后,在北京天津等出现完全欧化新式住宅,普通称为“新村”、“花园”、“别墅”、“公寓”等;居室建筑与家俱陈设失去外来特征。反应出西方生活理念完全被国人接收。住第26页第27页四合院平面图天圆地方四合院(内向性和封闭性)第28页居室建筑演进四合院中国传统住宅北京西站中西合璧别墅完全欧化第29页60、70年代简练家居第30页第31页第32页中式写字台欧式写字台第33页【习俗风尚变革】

旧习婚姻包办旧式丧礼男子留辫女子裹足迷信活动改变婚姻自由新式丧礼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迷信第34页旧式婚礼新式婚礼

依据你平时了解,古代和近当代婚姻有哪些不一样?第35页第36页第37页第38页第39页第40页封建迷信第41页传统社交礼仪第42页清末中外官员握手致意第43页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发生了如此众多改变,请以衣饰为例,结合所学知识,讨论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改变原因有哪些?我思索

内因:国内历史剧变政治(环境、形势)经济(生产力提升)文化(思想观念转变)外因:国外外来文化涌入第44页

观点一:这是一个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停发展,这时候旧文化显然是不合时宜,西方文化进入,给我们带来新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中国逐步改掉了一些传统陋习,与世界接轨。观点二:这是一个文化侵略,西方文化进入,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一步步沦丧,尤其当我们过着西方圣诞节时,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已经被韩国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当代青少年面对东西方文明碰撞时,应该做出怎样正确选择?我观点第45页第46页第47页1.19世纪末,康有为上书清帝指出:“(皇上)身先断发易服,诏天下同时断发,与民更始,令百官易服而朝,其小民一听其变,则举国尚武之风,跃跃欲振,更新之气,光彻大新。”以下说法不正确是(

)A.变易衣饰有利于消除封建原因,推进中国发展B.近代衣饰伴随政治、思想改变而改变C.断发易服本质上表达了东西方文化碰撞融合D.近代风俗演变经历了从被动接收到主动学习过程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社会习俗改变。从题干中“举国尚武之风,跃跃欲振,更新之气,光彻大新”,能够看出康有为认为变易衣饰有利于消除封建原因,推进中国发展,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题干反应是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主张变革衣饰,这说明近代衣饰伴随政治、思想改变而改变,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近代社会习俗改变本质上表达了东西方文化碰撞融合,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题干信息没有表达出主动学习西方风俗,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D第48页2.中国妇女缠足陋习由来已久。因为满族妇女不缠足,清政府曾屡次下令废止缠足,但屡禁不止。鸦片战争前后,外国传教会组织了各种“天足会”,极力宣讲缠足弊端,部分人“穿上了简练鞋子”。这反应出(

)A.清政府强制推行满族习俗B.外国教会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C.移风易俗任重道远D.西方文明含有优越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社会习俗改变。A项是对材料片面解读,且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外国传教会极力宣讲缠足弊端。推进社会习俗变革,这不是文化侵略,故B项错误;即使清政府下令废止缠足,外国传教会极力宣讲缠足弊端,缠足依然屡禁不止,这反应出移风易俗任重道远,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包括东西方文明对比,故D项错误。C第49页3.1888年4月,《申报》载文:在雇用女工场所,“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这反应出(

)①近代社会新旧观念发生猛烈冲突②上海处于开风气之先地位③近代工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④社会生活展现半殖民地特征A.①③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社会生活变迁。材料认为雇用女工场所“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可见新旧观念发生猛烈冲突,①正确;上海处于开风气之先地位信息在材料中没有表达,②错误;雇用女工有利于近代工业发展和社会进步,③正确;社会生活半殖民地特征在材料中没有表达,④错误,故答案为A。A第50页4.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暂时政府颁布剪辫法令,民众纷纷剪去辫子。19,张勋拥立清帝复辟,京津地域民众纷纷抢购假辫子。这一现象本质上反应出()A.辛亥革命彻底失败了B.人们生活习俗改变需要一个渐进过程C.中国近代衣饰改变取决于政权变更D.民主共和之路艰难波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改变表现及其影响原因。辛亥革命失败标志是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故A项错误;材料反应出民众对辫子态度深受政治事件影响,并非完全属于生活习俗改变,故B项错误;影响衣饰改变原因比较多,经济层面是根本动因,故C项错误;从民众态度改变和张勋复辟能够看出,封建思想和封建势力依然比较顽固,走向共和道路相当艰难,故D项正确。D第51页5.1928年,《长寿县志》载:村落农民祠祭“拜跪无节,衣冠不肃,等于儿戏,甚者祠堂有款不妨虚糜,强者借以自肥,黠者分其余润,愚懦者每年幸叨一饱,已无他望”。这一现象主要反应了(

)A.乡村百姓思想开始解放B.民主革命进程影响乡村习俗C.乡村传统文化渐趋衰落D.近代社会新旧习俗并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由“拜跪无节,衣冠不肃,等于儿戏”等信息可知,农村传统风俗有了很大改变,原来民俗得不到继承和延续,答案为C。C第52页6.(·河南郑州联考)《清稗类钞·婚姻类》记述了人们称之为“文明结婚”新风尚: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请愿于女子之父母,得其父母允准,再由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新风尚”表达在(

)A.婚俗已不考究父母之命B.多数人崇尚西方新式婚姻C.媒妁之言左右婚约缔定D.婚姻男女当事人都有讲话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能力,材料重视学生对我国近代社会生活改变了解。由“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子同意,婚约始定。”得知材料反应了晚清婚俗改变是婚姻尊重当事人意愿,婚姻男女当事人都有讲话权,所以选D。D第53页7.中国近当代社会处于剧变历史时期,外来文化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含有重大影响。据此,以下情景描述正确是(

)A.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设计中山装,成为今后几十年中国男子喜欢标准服装B.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之际,改良后旗袍成为新潮女性日常着装C.新文化运动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个社会时尚D.20世纪30年代前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20世纪代之后,人们吸收西方衣饰优点,对旗袍进行改良,故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个社会时尚,故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故排除D项;A项表述符合史实,故选择A项。A第54页8.高考改革成为当今社会热点之一。阅读以下材料:材料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陆续设有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等。同文馆开始只招收十名学生,后扩大到一百多名。19,政府要求“中学堂以上必勤学洋文”;大学堂“必深通洋文”,译学馆“以储交涉之才”。1912—19,教育部要求,中学教育中外国语以英语为主;外国语要意在通解外国普通语言文字,具备利用目口号之能力,促进相关目口号知识。1933年,教育部要求,中学英语教育目标是“练习利用切于日常生活之浅近英语”“增加其研究外国事物之兴趣”等。1954年,俄语取代英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第一外语。1963年,教育部要求英语学习目标是“初步掌握英语这个工具,含有初步阅读英语书籍能力”。1964年,教育部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第一外语。第55页1978年,《北京日报》刊出文章,号召“努力掌握外国语这个武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社会主义强国贡献自己力量”。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1999年,英语水平与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开始挂钩。“英语热”向社会漫延。请回答:请以“英语________改变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为题,从上述材料中选择一个恰当角度进行叙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第56页答案示例一:英语学习人群改变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洋务运动时期,为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洋务派创办专门学习外国语言近代学堂,但学习英语学生人数极少。清末“新政”时期,出于对外交往需要,清政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