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在正在步入信息文明。信息文明是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是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科技作为支撑,以信息的传播、挖掘、利用等为资源,以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为趋势的一种新型文明。它内生于工业文明,没有完全摒弃土地和工厂,而是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式变革农业生产方式和工业生产结构。信息文明的科学基础是以量子力学为核心的当代科学。量子力学强调域境论的思维方式,承认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本性和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信息文明时代的思维方式,既是由信息文明时代占主要地位的当代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决定的,也是由信息文明时代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可以概括为下列四个方面。一是概率性思维。这是认识不确定性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以量子力学为前提。正如物理学家玻恩所认为的那样,不确定性是基本的,确定性反而是概率等于1的特殊结果。这种认识改变了来自牛顿力学的确定性思维方式。二是创新性思维。这是善于破旧立新开创未来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原本是人类有史以来一直信奉的思维方式,但在信息产业的开拓者或创业者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他们凭借技术创新和理念创新,来开拓市场,赢得发展,成为深化信息产业发展的直接推动者。三是共享性思维。这是扬弃所有权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共享性思维并不是信息文明时代特有的,早在旧石器时代,食物采集部落中的家庭是相互协作的团体,它们共同为生存而斗争,过着有物共享和人人平等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最朴素的共享性思维。四是相互性思维。这是第三人称视角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种思维方式。当前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存在,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性,这些现存的相互性要求我们必须确定相互性思维方式,从相互关系出发来思考问题。从这四种思维方式来看,信息文明的内涵是随着信息文明进程的不断深化而不断丰富的,特别是,随着未来智能化革命的全面展开,信息文明的内涵将会更加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将会更加突出。从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来看,信息文明首次为人类从习惯于追求物质文明转向重视追求精神文明提供了平台与视域。这一转变不是量变,而是质变。从量子信息科学到神经科学、从无人驾驶技术到可穿戴设备等,这些发展不仅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内的大变革,而且有助于重塑人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内在关系,确立一种大整体观与大发展观。这说明,信息文明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首先,信息文明有助于打造互动、包容、安全、便捷的全球化社区,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互动交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在信息文明时代,通过网络平台联系起来的全球社区,虽然也借助了信息与通信技术革命的力量,但却不是强制实现的,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自愿联合。这种超越国界、语言、文化等自愿联合的全球社区,不仅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人类集体共有的价值观,而且有助于相互理解,更好地探索人类文明的演进方向。其次,信息文明有助于人们淡化竞争意识,强化共享意识。一方面,大批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新型公司,开创了共享经济的新模式。另一方面,共享与协作替代了对所有权的追求,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最后,信息文明缔造了共享制。信息文明是在工业文明的土壤中诞生出来的,但却不是对工业文明的延伸与拓展,而是对工业文明的颠覆。科学家发明互联网的初衷就是为了信息共享和合作研究,这是由当代知识创造的复杂性决定的。一方面,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科技不断地消除学术保护主义,因为在知识生产者之间,当人与人的依赖关系越来越普遍、合作共赢越来越成为时代意识时,人人共享数字信息的行为方式和行动准则,就建立了共享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如果所有人拥有资源的成本,等同于一个人独占资源的成本,那么,独占资源就不再合乎道义。这样,联合取代竞争,合作取代独立,其所带来的共享制,就有可能在实践中建构一种新形式的社会秩序。(摘编自成素梅《信息文明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工业文明中渐渐崛起的信息文明,其内涵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变革而不断丰富。B.信息文明为人类从习惯于追求物质文明向重视精神文明这一重大转变,提供了时代机遇。C.信息与通信技术革命引发了社会多领域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促进人们建立大发展观。D.量子力学所强调的域境论,决定了概率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等信息时代的思维方式。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我们已经步入信息文明时代,但工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仍然不可撼动。B.“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了信息文明时代特征,其影响将随社会发展而扩大。C.由信息文明时代的思维方式特点可推知,信息文明与工业文明思维方式一脉相承。D.扬弃所有权观念的共享性思维,在人类文明初期,就已经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从工业文明中孕育出的信息文明,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而且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B.信息文明以当代科学作为基础,产生了全新的思维方式,有助于人类社会形成新的社会秩序。C.信息文明确定了四种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打造全球化社区,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D.在信息与通信技术发展和人们思维模式变化的共同作用下,信息文明具有了重要的时代价值。二、非连续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哲学对工匠精神有着深刻的认知:道技合一或“匠工蕴道”。在《庄子》的多篇文章中,表达了对工匠精神的本质看法。《庄子》以庖丁解牛、匠石运斧、老汉粘蝉等生动事例告诉人们,古代匠人的技艺能够达到鬼斧神工的至高境界,即所谓“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以19年解牛数千之功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技法,达到“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的境地,做得仿佛日升月落一样自然。足以见得,古代工匠精神既是实践的积淀,同时又是内心对道的追求的展现。“道”是中国哲学的最高概念,其意蕴着天地与人间社会的规律或准则(天道、人道等)。在道家看来,道既是思维所能把握的最高概念,同时也是万物存在之理,“道”是宇宙的灵魂。万物的本性都是道的体现,匠工蕴道,这个道,是技艺之道,同时也是得天理之道。庄子以庖丁游刃有余的娴熟技艺来表明,庖丁对劳动对象的自然机理纯熟于心,并化为精神生命之道。而在庖丁的精神境界里,则深蕴着对道的追求和把握,同时也将这种追求和把握与技艺的完善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鬼斧神工的境界。当代大国工匠高凤林、张冬伟、顾秋亮等,其技艺达到臻于完美的境界,都是通过刻苦训练和反复实践,从而达到对其劳动对象的自然机理之道的深刻把握。从根本上说,工匠精神是一种伦理德性精神。就德性论层面而言,人的一切行为发自内在品格。对完美的追求,精益求精以及持之以恒的探索创新,是内在德性的展现。从道德的观点看,每个人都应当追求德性,过一种有德性的生活。德性论认为,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德性行为者作为我们行为的典范。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充当这样一种典范?在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回答是,工匠,并且只有像铁匠、铜匠甚至修鞋匠那样具有手工艺的人才真正具有德性。道技合一是德性品格的见证。在苏格拉底看来,工艺制作是指向善的活动,一个人熟练地掌握了他所从事的技艺,也就能够把这类事情做好,从而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因而,做一个有德性的人,也就是像匠人那样生活和工作。具备工匠精神的大国工匠坚守质量品质,一生打造精品,把产品的好坏看成自己人格和荣誉的象征,他们就是这样具有优美德性、始终追求卓越的人。习近平总书记说:“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劳动者。劳动模范身上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我们要以大国工匠和劳动模范为榜样,做一个品德高尚而追求卓越的人,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中。(摘编自龚群等人的《工匠精神意义》)材料二中国古代工匠精神包括以下特点:首先,创新精神。美丽的丝绸、精美的陶瓷,以及数不清的发明创造,无不体现着古代中国工匠无比的智慧和对完美的不懈追求。其次,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庖丁解牛、运斤成风、百炼成钢……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不仅是对中国古代工匠出神入化技艺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他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职业态度的由衷赞美。第三,敬业精神。中国传统十分强调“敬”这一观念。对于古代工匠群体而言,他们十分尊敬自己从事的职业劳动,因此形成了内涵十分丰富的“敬业”观念。正是因为根植于中华传统的丰厚土壤之中,新时代中国工匠精神才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传统工匠精神中那种德艺兼修、物我合一的境界,始终为新时代中国工匠精神提供着源源不竭的动力。工业化时代生产的特点是标准化和通用化,因此,工业化时代更多地强调工人对标准和规范的遵循和坚守。而在信息化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定制服务成为可能。这一变化强调了为满足个性化需求而进行的创新和创造。为适应工业化和信息化的需要,保持产品在国际上强大的竞争力,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对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坚守。“德国制造”之所以具有强大的优势,一方面在于他们对产品质量的追求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另一方面在于德国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又如,日本的“匠人精神”是从国家高层到民间都在提倡的一种精神,其精髓在于“踏踏实实,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这种精神正是许多日本企业延续百年的不二法门。西方国家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领跑者,也是近代以来中国学习的榜样。时至今日,西方国家工匠精神中很多先进的理念、制度、文化仍然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摘编自《当下之工匠精神》)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匠精神既体现在追求精湛技艺的外在实践中,又映照在坚守理想信念的内心追求里。B.工匠精神体现为勤奋练习熟能生巧后从而达到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则的把握。C.工匠精神能打磨出精湛的技艺,不但源于匠人对“道”的把握,还源于他已然具备的德性。D.工匠精神要适应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就必须要在尊重规范的基础上,发展个性化创新。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哲学对工匠精神有着深刻的认识,许多工匠正是从其中获得了启发才得以成功。B.中国古代工匠注重锲而不舍的行动,也注重理性的总结和反思,让自己的技艺合于道。C.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在精神层面上确有相同的地方,但劳模精神并不属于工匠精神。D.新时代中国工匠精神根植于中华传统的丰厚土壤,所以民族性鲜明、注重物我合一。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工匠精神表现的一项是(
)A.爱岗敬业B.在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追求卓越C.乐于奉献,不求回报D.与时俱进的工作思路,百舸争流的奋发精神7.材料一使用了“庖丁解牛”这一典故,有何作用?
8.在今天,中国发扬工匠精神该如何行动?请根据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三、双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文本一风陵渡端木蕻良他又望了一下天上的月亮,远处的天虽然混沌,但是①月光非常好,饱满而且清亮,完全是北方原野的理想的月光,月光照在河里,也闪着银色的鳞片。唉,多少年没有这样好月亮了。他把船上的缆绳仔细看了一下,立起身来想走。脚步声,越来越近,他看不出是什么人来,只看见两个人影,一晃的。他急于要回去睡觉,也没有心思细看,他向回家的路走去。但是人的脚步声,却向他追赶过来,而且哇啦哇啦地向他讲顶憎恨的那些话。他有些恐惧,又有些悲哀,自己后悔不该半夜里出来。“你的——老头子,哈哈哈,你……领我们渡河去吧”“哈哈哈”另外那个敌兵也大笑起来,玩笑地向对方的脑上打了一下。老汉不作兴回答,一直没有动。他们跑到船上,坐下来。老头子看他俩坐下来喘气,他用半个眼睛在看他们。“把船放到水里去!”那个啤酒桶样的兵命令他。“不能,我一个人推不了这船的!”马老汉阴郁而且固执。“行不行?”那兵拿出了枪。老头子很平静地把船推下水里去,他忽然的想笑。他随着那船顺着水溜顺下走,他想大声的像年轻时撑船一样,吆喝一通。但是他没有,仍然很认真地说一次。“溜大,你们可要死的!”两个兵并不听他的话,“推呀,这老滑头,你推不推!”“反正你们要死的!”老头子阴郁地说,但是马上又缩住了,他很快地去推船。②月光照在水上面,白花花的一片汪洋展开去,被地平线的云角吞食了,云里也闪起水星。船在水面上浮起来了。“好呀,好呀”船完全流在大溜里了的。两个敌人像两根黄色的萝卜一样在船板上转。他们俩一并排地在模仿日本舞蹈的那种偶人的动作,而且得意地笑着。船在像一片打滚的落叶一样地转了,他俩还在跳,仿佛就在水面的旋涡上他俩也一定要跳一样。忽然一声狂笑声,在半空中扯起。马老汉毛骨悚然的笑声扯起来了。“哈哈哈哈”像屋瓦的磔裂……“哈哈哈哈……”像年老的古树的崩折。“哈哈哈哈……”马老汉从心里、眼里、口里、泪里和血里一齐都笑起来了。他的最后的一缕生命,都化作了笑声,尖锐地冲散在天空。两个敌兵,这时候,才像大梦初醒似的,想起了自己的生命,但是大溜在涡旋,他们就是在涡旋里。他们不再笑了,立刻慌乱地跳下水里去,想逃命。涡旋里,逃不了命的,就是鱼也得丢下两片鳞片,才能转个身。一种复仇的和对于生的抗议的连串的大笑,还在河面上浮摇。一个白发的老人立在船面上大笑,血和泪,天空和河水交流的大笑。“哈哈哈哈……”那条黄河面上,亘常浮载着的生命的破船,从此被一条卷起的水舌,舔食了一下,便什么都不见了。但是水面上还扯起那一道惨笑,③好像那一切银色的月光,都是笑声的实体,洒落在水上、沙上、土上和天间,三个人便立刻不见了。随着笑声滚到水里……(有删改)文本二黄河萧红风陵渡车站附近,层层转转的是一些板棚或席棚,里边冒着气,响着勺子,还有一种油香夹杂着一种咸味在那地方缭绕着。一盘炒豆腐,一壶四两酒,蹲在阎胡子的桌面上。“俺想,赵城可还离火线两三百里,许是不要紧……”他向着兵士,“咱中国的局面怎么样?听说日本人要夺风陵渡……俺在山西没有别的东西,就是这一只破船……”兵士站起来,挂上他的洋瓷碗,点燃一支香烟,整理着他的背包。黑色的裤子,灰色的上衣衣襟上涂着油迹和灰尘。但他脸上的表情是开展的,愉快的,平坦和希望的。他讲话的声音并不高朗,温和而宽弛,就像他在草原上生长起来的一样。“我要赶路的,老乡!要给你家带个信吗?”“带个信……”阎胡子感到一阵忙乱,这忙乱是从他的心底出发的。带什么呢?这河上没有什么可告诉的。“带一个口信说……”好像这饭铺炒菜的勺子又搅乱了他。“你坐下等一等,俺想一想……”风陵渡侧面向着太阳站着,所以土层的颜色有些微黄,及有些发灰,总之有一种相同在病中那种苍白的感觉。看上去,干涩,无光,无论如何不能把它制伏的那种念头,会立刻压住了你。那兵士站起来向阎胡子说∶“我就要赶火车去…你慢慢地喝吧……再会啦……”阎胡子把酒杯又倒满了,他看着杯子底上有些泥土,他想,这应该倒掉而不应该喝下去。但当他说完了给他带一个家信,就说他在这河上还好的时候,他忘记了那杯酒是不想喝的也就走下喉咙去了。奔向同蒲站的兵士,听到背后有呼唤他的声音:“站住……站住……”他回头看时,那老头好像一只小熊似的奔在沙滩上:“我问你,是不是中国这回打胜仗,老百姓就得日子过啦?”八路的兵士走回来,好像是沉思了一会,而后拍着那老头的肩膀:“是的,我们这回必胜……老百姓一定有好日子过的。”那兵士都模糊得像画面上的粗壮的小人一样了,可是阎胡子仍旧在沙滩上站着。阎胡子的两脚深深地陷进沙滩去,那圆圆的涡旋埋没了他的两脚了。(有删改)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运用对比手法来表达作者强烈的批判与讽刺,如先写敌兵在船上恣意狂舞时的得意洋洋,之后写他们在面对死亡时的惊慌错乱。B.文本二通过阎胡子与八路军战士之间的对话展开,表现了老百姓对八路军的支持与信任,也表现了普通民众积极参军报国杀敌的热情。C.文本二以简练的神态和语言描写来塑造八路军战士的形象,人物外在的"愉快”“温和”与内在的坚定和自信形成呼应与映衬的关系。D.两个文本都以黄河风陵渡作为背景,通过叙述黄河边平凡人物的生活经历来折射抗日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小中见大,别具匠心。10.关于文本一画线处描写月亮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处描写,暗示出人物对理想中的生活怀念和向往,增添了诗情画意。B.第②处描写,暗示了人物命运的重大转变,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做了铺垫。C.第③处描写,以“惨笑”比喻“银色的月光”,化听觉感受为视觉形象。D.这三处描写月亮的内容,贯穿全文的始终,前后呼应,使结构更为严谨。11.文本一在摆渡敌兵过河的过程中,马老汉经历了哪些心理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
12.这两个题材相近的文本都蕴含着悲感,但情感基调仍有不同之处。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范讽,字补之,以荫补将作监主簿,知平阴县。会河决王陵埽水去而土肥失阡陌田讼不能决讽分别疆畔著为券民持去不复争。讽辨数激昂,喜为名声,然亦操持在己,吏不敢欺。为县存视贫弱,至豪猾大家,峻法治之。举进士第,迁大理评事、通判淄州。岁旱蝗,他谷皆不立,民以蝗不食菽,犹可艺,而患无种,讽行县至邹平,发官廪货民。县令争不可,讽曰:“有责,令无预也。”即出贷三万斛;比秋,民皆先期而输。徙知梁山军,以母老不行,得通判郓州。诏塞决河,州募民入刍楗,而城邑与农户等,讽曰:“贫富不同而轻重相若,农民必大困。且诏书使度民力,今则均取之,此有司误也。”即改符,使富人输三之二,因请下诸州以郓为率,朝廷从其言。徙知广济军,民避水堤居,凡给徭于官者,讽悉纵使护其家,奏除其租赋。累迁太常博士,出知青州,再迁户部郎中。时山东饥,宰相王曾,家积粟多,讽发取数千斛济饥民,因请遣使安抚京东。入为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钱惟演倡议献、懿二太后宜祔真宗庙室,讽弹奏之,请绌去。仁宗不听,讽袖告身以对曰:“陛下不听臣言,愿纳此,不敢复为御史中丞矣。”帝不得已可之,讽乃趋出,遂贬惟演随州。时上章懿皇后谥,宰相张士逊、枢密使杨崇勋日中不赴慰班,讽弹士逊与崇勋,俱罢。徙保信军,听居舒州持母丧,又许归齐州。服除,迁光禄卿、知陕州。入见帝言:“元昊不可击,独以兵守要害,捍侵掠,久当自服。倘内修百度,躬节俭,如祖宗故事,则疆事不足忧。”复给事中,卒。13.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举进士第”与“莫令事不举”(《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举”字含义不同B.“讽弹奏之,请绌去”与“连峰去天不盈尺”(《蜀道难》)两句中的“去”字含义相同。C.“进”,即“进身”,到朝中做官;“退”,即“隐退”,拒绝或辞去官职。D.“衣”与“裳”,古代有明显区分,上身穿的为衣,遮蔽下体的裙为“裳”。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河决/王陵埽水去而土肥/失阡陌/田讼不能决/讽分别疆畔/著为券民/持去不复争/B.会河决王陵埽/水去而土肥/失阡陌/田讼不能决/讽分别疆畔/著为券民/持去不复争/C.会河决王陵埽/水去而土肥/失阡陌/田讼不能决/讽分别疆畔/著为券/民持去不复争/D.会河决/王陵埽水去而土肥/失阡陌/田讼不能决/讽分别疆畔/著为券/民持去不复争/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的人,被称为进士。B.博士,指古代学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的官职,后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C.谥,谥号。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D.权,暂时代理官职的意思。我国古代暂代官职的词语有“署、假、摄、兼、行”等。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讽才能出众。黄河决口后,他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他办事有主见,下属官吏不敢欺骗他;他用严厉的法令来治理强横的富豪。B.范讽体恤百姓。百姓为躲避水灾住在堤上,他让在官府服徭役的人都回去护家;山东饥荒时,他从家中拿出几千斛的粮食来救济灾民。C.范讽敢于担当。他在淄州任职,发生蝗灾,百姓想种蝗虫不吃的豆类,却没有种子,他不顾县令反对,打开官仓借粮食给百姓。D.范讽不畏权贵。他请求罢免钱惟演,皇帝不同意,他以不任御史中丞迫使皇帝接受他的意见;他还敢于弹劾不守规矩的权臣。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即出贷三万斛;比秋,民皆先期而输。
(2)倘内修百度,躬节俭,如祖宗故事,则疆事不足忧。
18.治理黄河水灾时,官府向民众征集草把、竹木土石等物,城镇居民和农民缴纳的数量相同,范讽为什么反对?请简要说明。
五、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经龙门废寺刘沧因思人世事无穷,几度经过感此中。山色不移楼殿尽,石台依旧水云空。唯余芳草滴春露,时有残花落晚风。杨柳覆滩清濑响,暮天沙鸟自西东。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先写诗人因为人世扰攘、人事繁复而生发的种种人生感慨,因伤心而触景,诗人多次来到龙门废寺,如此起笔不同一般。B.颔联写诗人从早到晚流连于“不移”的“山色”和“依旧”的“石台”,这与刘禹锡的“山形依旧枕寒流”一句异曲同工。C.颈联细笔勾勒出诗人眼前之景,新生的“芳草”青翠欲滴,日暮的“残花”飘摇坠落,新旧两相继替,春天的生机扑面而来。D.尾联所写之景由近及远,动静相宜,诉诸诗人的视听感官,借流水的清音和飞鸟的啼鸣表达诗人寄情于自然的人生态度。20.有人认为,本诗颔联中的“石台依旧水云空”一句可能为“水云依旧石台空”之误,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六、名篇名句默写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陈情表》中,李密用乌鸦反哺的典故来表达自己要抚养祖母终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表达自己过去的错误选择虽不可挽回、但未来还可补救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望海潮》中,柳永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展现出杭州的繁华富庶。
(4)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项脊轩志》中,作者通过描写妻子当年亲手种植的枇杷树如今已长得枝繁叶茂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简答题
2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进洞了,甬道不宽,地上湿漉漉的,洞顶也在滴水。灯光很弱,显得有些神秘。前面的人忽然发出一阵惊叹之声,我们进入了一个大厅堂。头上是一个大圆顶,这样地高大!似乎山也没有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视直销协议书
- 董事内部协议书
- 电杆质保协议书
- 继父建房协议书
- 粪肥还田协议书
- 线路租用协议书
- 签订恋爱协议书
- 松江区婚姻纠纷协议书
- 暑假生勤工俭学协议书
- 父亲和儿女签字协议书
- 企事业单位投诉处理流程图
- 2022年下半年自贡市自流井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卫生公共基础》题库含专家精析
- 2022年港澳台联考语文真题
- 高压开关柜实习周记
- 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标XXXX164号)
- 水性漆涂装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七年级(下)第一章 活动1 网络与社会生活(第一课时)
- (研究生)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ppt教学课件(完整版)
- 机床刀具行业报告:以山特维克为鉴
- 高速铁路路基声屏障桩基试桩方案
- 手术质量与安全分析报告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