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交际礼仪课件_第1页
日常交际礼仪课件_第2页
日常交际礼仪课件_第3页
日常交际礼仪课件_第4页
日常交际礼仪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交际礼节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1页本章点睛美国成功教育家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上成功,只有15%是因为他专业技术,另外85%要靠人际关系、处世技巧。卡耐基对人际交往重视程度基于他对人生深刻了解和领悟。今天尽管我们无法测定卡耐基量化数值准确程度,不过,几乎没有些人否定交际在人生、家庭、事业中主要性。

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2页本章主要内容一、称呼二、交谈三、介绍四、握手五、名片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3页本节主要内容一、称呼二、交谈三、与女士交往礼仪四、乘坐电梯礼仪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4页一、称呼礼仪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5页本节点睛在社会交往中,交际双方见面时,怎样称呼对方,这直接关系到双方之间亲疏、了解程度、尊重是否及个人涵养等。一个得体称呼,会令彼此如沐春风,为以后交往打下良好基础,不然,不恰当或错误称呼,可能会令对方心理不悦,影响到彼此关系乃至交际成功。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6页内容讲授1、通常称呼2、几个称呼正确使用3、错误称呼4、称呼基本标准5、称呼技巧

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7页通常称呼职务性称呼职称性称呼学衔性称呼行业性称呼姓名性称呼亲戚称呼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8页1、职务性称呼在工作中,最常见称呼方式是以交往对象职务相当,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这是一个最常见称呼方法,详细来说又分为三种情况:

a.仅称职务。比如:“部长”、“经理”、“主任”,等等。b.在职务之前加上姓氏。比如:“周总理”、“隋处长”、“马委员”,等等。c.在职务之前加上姓名,这仅适用极其正式场所。比如:“胡锦涛主席”。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9页2、职称性称呼对于含有职称者,尤其是含有高级、中级职称者,能够在工作中直接以其职称相当,有以下三种情况较为常见。

a.仅称职称。比如:“教授”、“律师”、“工程师”,等等。

b.在职称前加上姓氏。比如:“钱编审”、“孙研究员”。有时,这种称呼也可加以约定俗成简化,比如,可将“吴工程师”简称为“吴工”。但使用简称应以不发生误会,歧义为限。

c.在职称前加上姓名,它适合用于十分正式场所。比如:“安文教授”、“杜锦华主任医师”、“郭雷主任编辑”,等等。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10页3、学衔性称呼

在工作中,以学衔作为称呼,可增加被称呼者权威性,有利于增强现场学术气氛,有四种情况使用最多。a.仅称学衔。比如:“博士”。b.在学衔前加上姓氏,比如:“杨博士”。c.在学衔前加上姓名,比如:“劳静博士”。d.将学衔详细化,说明其所属学科,并在其后加上姓名。比如:“史学博士周燕”、“工学硕士郑伟”,“法学学士李丽珍”,等等。此种称呼最为正式。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11页4、行业性称呼在工作中,有时可按行业进行称呼。它详细又分为两种情况。a.称呼职业,即直接以被称呼者职业作为称呼。比如,将教员称为“老师”、将教练员称为“教练”,将专业辩护人员称为“律师”,将警察称为“警官”,将会计师称为“会计”,将医生称为“医生”或“大夫”,等等。在普通情况下,在这类称呼前,均可加上姓氏或姓名。b.称呼“小姐”、“女士”、“先生”.对商界、服务业从业人员,普通约定俗成地按性别不一样分别称呼为“小姐”、“女士”或“先生”。其中,“小姐”、“女士”二者区分在于:未婚者称“小姐”,已婚者或不明确其婚否者则称“女士”。在企业、外企、宾馆、商店、餐馆、歌厅、酒吧、寻呼台、交通行业,此种称呼极其通行。在此种称呼前,可加姓氏或姓名。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12页5、姓名性称呼在工作岗位上称呼姓名,普通限于同事、熟人之间,详细方法有三种:a.直呼姓名:王小平、赵大亮b.只呼其姓,不称其名,但要在它前面加上“老”、“大”、“小”:老赵、小张c.只称其名,不呼其姓,通常限于同性之间,尤其是上司称呼下级、长辈称呼晚辈之时。在亲友、同学、邻里之间,也可使用这种称呼。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13页6.亲属称呼亲属,即本人直接或间接拥有血缘关系者。在日常生活中,对亲属称呼业已约定俗成,人所共知。面对外人,对亲属可依据不一样情况采取谦称或敬称。

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14页几个称呼正确使用同志老师师傅先生小姐、女士夫人、太太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15页同志志同道合者才称同志。如政治信仰、理想、兴趣等相同者,都可称为同志。改革开放之后,这一称谓使用率相对降低,如在同一党内,同一组织内,对解放军和国内普通公民,这一称呼皆可使用。但对于儿童,对于含有不一样政治信仰、不一样价值观、不一样国家人,尽可能少使用或不使用。

老师这一词原义是尊称传授文化、知识、技术人,后泛指在一些方面值得学习人。当代社会,老师这一称谓普通用于学校中传授文化科学知识、技术教师。当前,老师这一称谓在社会上也比较流行,有时人们出于对交际对象学识、经验或某首先敬仰、尊重,经常以“姓+老师”来称呼对方。

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16页师傅

这一词愿意是指对工、商、戏剧行业中传授技艺人一个尊称,后泛指对全部有技艺人称谓。在当代交际中,采取师傅这一称谓即称呼工、商、戏剧行业中传授技艺人。不过,在我国北方使用比较频繁,人们对不认识人都称呼师傅。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17页先生在我国古代,普通称父兄、老师为先生,也有称郎中(医生)、道士等为先生。有些地域还有已婚妇女对自己丈夫或称他人家丈夫为先生。当前,先生一词泛指全部成年男子。

小姐、女士对女性尊称,已婚女性多称“女士”,未婚女件多称为“小姐”,如不确定对方婚否,都能够“女士”相当。夫人、太太

是有身份人家对妻子称呼,以后作为对全部已婚妇女尊称,现在使用已经相当普遍。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18页(3)

敬语和谦语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对他人应使用敬称和谦称,应该尽可能贬低自己、抬高他人以示谦虚、尊敬及客气等。所以汉语里拥有大量敬称、谦称词和词组。如自称“在下、鄙人、小弟、愚兄、属下、老朽等”称自家人为“家父、家慈、家兄、敝岳、贱内、小儿、犬子等”。以上为谦称。对他人尊称有“令尊大人、尊夫人、尊翁、尊府、令堂、令兄、令郎、令媛、令孙”等,以及“……君、……公、……老”等。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19页

谦称小结愚:愚兄、愚弟(此二词都表示“我”)、愚见、愚意(这两个“愚”均可译为“我”)。

敝:敝国、敝邑(“敝”相当于“我”)。

贱:贱体、贱躯、贱息(在国君皇帝面前称自己儿子)贱内(称自己妻子)。((“贱”相当于“我”)

小:小女、小儿、小号、小犬。

微:微臣。

卑:卑职。家:家父、家君、家尊、家严、家母、家慈、家兄舍:舍弟、舍侄

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20页

尊称尊:尊府、尊兄、尊驾、尊夫人;

贤:贤弟、贤妻;

仁:仁兄、仁弟;贵:贵体(有问候意)、贵姓、贵庚;

高:高朋、高亲、高邻、高见;

大:大礼、大作、大驾。

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21页错误称呼1、使用错误称呼(1)误读,普通表现为念错被称呼者姓名。(2)误会,主要指对被称呼者年纪、辈份、婚否以及与其它人关系作出了错误判断。比如,将未婚妇女称为“夫人”,就属于误会。2、使用不通行称呼有些称呼,含有一定地域性,比如,北京人爱称人为“师傅”,山东人爱称人为“伙计”,中国人把配偶、孩子经常称为“爱人”、“小鬼”。不过,在南方人听来,“师傅”等于“出家人”,“伙计”必定是“打工仔”。而外国人则将“爱人”了解为进行“婚外恋”“第三者”,将“小鬼”了解为“鬼怪”、“精灵”,可见这是“南辕北辙”,误会太大了。

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22页3、使用庸俗随意称呼“哥们儿”、“姐们儿”、“磁器”、“死党”、“铁哥们儿”、,等等一类称呼,就显得庸俗低级,档次不高。它们听起来令人肉麻不堪,而且带有显著黑社会人员格调。逢人便称“老板”,也显得不伦不类。4、使用绰号作为称呼对于关系普通者,切勿自作主张给对方起绰号,更不能随意以道听途说来对方绰号去称呼对方,还要注意,不要随便拿他人姓名乱开玩笑。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23页称呼技巧首次见面更要注意称呼

首次与人见面或谈业务时,要称呼姓+职务,要一字一字地说得尤其清楚称呼对方时不要一带而过在交谈过程中,称呼对方时,要加重语气,称呼完了停顿一会儿,然后再谈要说事,这么能引发对方注意,它会认真地听下去。关系越熟越要注意称呼与对方十分熟悉之后,千万不要所以而忽略了对对方称呼,一定要坚持称呼对方姓+职务(职称),尤其是有其它人在场情况下。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24页称呼礼仪基本标准一、称呼要合乎常规二、称呼要入乡随俗三、称呼要照料被称呼者个人习惯四、称呼就高不就低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25页二介绍礼仪一、自我介绍二、他人介绍三、集体介绍返回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26页一、自我介绍自我介绍时机自我介绍次序自我介绍内容应酬式:姓名工作式:单位、部门、姓名、职务交流式:姓名、工作、籍贯、兴趣、共同朋友自我介绍分寸时间:半分钟态度:谦恭,大方,自信返回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27页1.社交场所与不相识者。2.聚会场所。3.公关活动。4.访谈活动。5.大众传媒进行自我推荐、自我宣传时。6.社交媒体与他人联络。7.应聘、应试时。详细时机返回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28页自我介绍次序自我介绍职位高者与职位低者相识,职位低者应该先做自我介绍男士与女士相识,男士应该先做自我介绍年长者与年少者相识,年少者应该先做自我介绍资深与资历浅人士相识,资历浅者应该先做自我介绍返回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29页他人介绍谁人介绍介绍次序被介绍人礼仪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30页二、他人介绍谁人介绍:为他人做介绍时通常负担者:在交际应酬中,介绍人普通应该是女主人。公关礼宾人员:办公室主任、秘书。熟悉被介绍双方情况者。社交活动中尊者。应被介绍者一方或双方要求者(介绍前,先了解双方是否有相识愿望)。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31页二、他人介绍介绍次序:应恪守“尊者优先知情”规则为宾客与主人相互介绍时,先将主人介绍给宾客。为长、晚辈相互介绍时,先将晚辈介绍给长辈。为男、女相互介绍时,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为已、未婚者相互介绍时,先将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为同事、朋友与家人相互介绍时先将家人介绍给同事、朋友。为社交场所中先到、后到者相互介绍时,先将后到者介绍给先到者。为上、下级相互介绍时,先将下级介绍上级。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32页他人介绍次序他人介绍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先将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先将地位低者介绍给地位高者先将客人介绍给主人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33页二、他人介绍被介绍者注意礼仪除年长者和年纪偏大些妇女外,普通应起立。面带微笑,注视对方,注意聆听,点头示意。介绍完成后,应依照合乎礼节方式相互握手,彼此问候。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34页三、集体介绍场所或时机普通在大型公务活动、涉外交往活动、规模较大社交聚会、正式大型宴会、会见与会谈、举行会议等社交场所,宾主双方或多方均为多人时。集体介绍次序集体双向介绍次序遵照规则:“尊者先知”。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35页第三节:握手礼仪(一)握手次序(二)握手方式(三)握手禁忌(四)其它见面礼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36页(一)握手次序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37页(一)握手次序1、男女之间握手2、宾客之间握手3、长幼之间握手4、上下级之间握手5、一个人与多人握手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38页详细内容男女之间握手

男士要等女士先伸出手后才握手。假如女士不伸手或无握手之意,男士向对方点头致意或微微鞠躬致意。男女首次见面,女方能够不和男士握手,只是点头致意即可。宾客之间握手

主人有向客人先伸出手义务。在宴会、宾馆或机场接待宾客,当客人抵达时,不论对方是男士还是女士,女主人都应该主动先伸出手。男士因是主人,尽管对方是女宾,也可先伸出手,以表示对客人热情欢迎。而在客人告辞时,则应由客人首先伸出手来与主人相握,在此表示是“再见”之意。长幼之间握手

年幼普通要等年长先伸手。和长辈及年长人握手,不论男女,都要起立趋前握手,并要脱下手套,以示尊敬。

上下级之间握手

下级要等上级先伸出手。但包括主宾关系时,可不考虑上下级关系,做主人应先伸手。一个人与多人握手

若是一个人需要与多人握手,则握手时亦应考究先后次序,由尊而卑,即先年长者后年幼者,先长辈而晚辈,先老师后学生,先女士后男士,先已婚者后未婚者,先上级后下级,先职位、身份高者后职位、身份低者。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39页(二)握手方式1、姿势2、神态3、力度4、时间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40页1、握手姿势身体以标准站姿站立;上体略前倾;右手手臂前伸,肘关节屈;拇指张开,四指并拢。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41页返回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42页2、握手神态与人握手时神态应专注,热情、友好、自然。与人握手时,应面含微笑,目视对方双眼,而且口道问候。在握手时切勿显得自己三心二意,敷衍了事,漫不经心,高傲冷淡。假如在此时迟迟不握他人早已伸出手,或是一边握手,一边东张西望,目中无人,甚至忙于跟其它人打招呼,都是极不应该。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43页

(6)、目光

注视对方双眼返回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44页3、握手力度2千克一只手握碎一个鸡蛋力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45页3、握手力度握手时用力应适度,不轻不重,恰倒好处。假如手指轻轻一碰,刚才触及就离开,或是懒懒地慢慢地相握,缺乏应有力度,会给人勉强应付、不得已而为之之感。普通来说,手握得紧是表示热情,男人之间能够握较紧,甚至另一只手也加上,包含对方手大幅度上下摆动,或者在手相握时,左手又握住对方胳膊肘、小臂甚至肩膀,以表示热烈。不过注意既不能握得太使劲,使人感到疼痛,也不能显得过于柔弱,不象个男子汉。对女性或陌生人,轻握是很不礼貌,尤其是男性与女性握手应热情、大方、用力适度。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46页男士之间握手力度稍大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47页女士之间握手力度稍轻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48页

男士与女士之间握手力度稍轻返回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49页4、握手时间通常是握紧后打过招呼即松开。但如亲密朋友意外相遇,敬慕已久而首次见面,至爱亲朋依依惜别,衷心感激难以表示等场所,握手时间就长一点,甚至紧握不放,话语不休。在公共场所,如列队迎接外宾,握手时间普通较短。握手时间应依据与对方亲密程度而定。3~5秒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50页(三)握手禁忌不要用左手与他人握手,尤其是在与阿拉伯人、印度人打交道时要切记此点,因为在他们看来左手是不洁。不要在握手时争先恐后,而应该恪守秩序,依次而行。不要戴着手套、墨镜、帽子握手,在社交场所女士晚礼服手套除外。尤其要记住,与基督教信徒交往时,要防止两人握手时与另外两人相握手形成交叉状,这种型状类似十字架,在基督教信徒眼中是很不吉利。不要在握手时将另外一只手插在一袋里。不要在握手时另外一只手依旧拿着香烟报刊、公文包、行李等东西而不愿放下。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51页

考考你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52页

判断对误正确:右手握手错误:左手握手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53页判断对错错误:坐着握手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54页

美国著名盲人女作家海伦·凯特:“握手,无言胜有言。有人拒人千里,握着冷冰冰手指,就像和凛冽北风握手。有些人手却充满阳光,握住你使你感到温暖。"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55页(四)常见其它见面礼拥抱礼合十礼鞠躬礼拱手礼点头礼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56页拥抱礼两人正面对立,各自举起右臂,将右手搭在对方左臂后面;左臂下垂,左手扶住对方右后腰。首先向左侧拥抱,然后向右侧拥抱,最终再次向左侧拥抱,礼毕。拥抱时,还能够用右手掌拍打对方左臂后侧,以示亲热。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57页拥抱礼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58页合十礼把两个手掌在胸前对合,掌尖和鼻尖齐高,手掌向外倾斜,头咯低,兼含敬意和谢意双重意义。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59页鞠躬礼

基本姿势:身体成标准站姿;手放在腹前.角度:20度~30度。表情:自然,符合场景。眼神:视对方或视地面。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60页鞠躬礼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61页拱手礼、点头礼拱手礼普通以左手抱握在右拳上,双臂屈肘拱手至胸前;自上而下,或自内而外有节奏地晃动二三下。点头礼这是同级或平辈间礼节,如在路上行走时相遇,能够在行进中点头示意。若在路上遇见上级或长者,必须立正行鞠躬。但上级对部下或长者对晚辈答礼,能够在行进中进行,或伸右手示意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62页第四节、名片礼节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63页交换名片礼仪近镜头:用双手食指和拇指分别夹住名片左右端递过去秘书双手接收(2)对方索要没有名片时,委婉说明(5)认真仔细地阅读名片(3)客人递过来名片时(1)然后放进上衣上部口袋(4)

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64页名片递交次序普通而言,身份地位低者、年轻人、客人

身份地位高者、年长者、主人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65页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66页二、交谈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67页本节点睛交谈是交流思想和表示感情最直接、最快捷路径。在人际交往中,因为不注意交谈礼仪规范,或用错了一个词,或多说了一句话,或不注意词语色彩,或选错话题等而造成交往失败或形象人际关系事,时有发生。所以,在交谈中必须遵从一定礼仪规范,才能到达双方交流信息,沟通思想目标。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68页内容讲授(一)考究语言艺术(二)使用礼貌用语(三)有效选择话题(四)学做最正确听众(五)注意发问方式

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69页(一)考究语言艺术

准确流畅委婉表示掌握分寸幽默幽默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70页(二)使用礼貌用语

问候语欢迎语回敬语致歉语祝贺语道别语请托语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71页(三)有效选择话题宜选话题扩大话题贮备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72页

职场商务人员交谈六不谈:——不非议国家和政府——不包括国家秘密和行业机密——不访及交往对象内政——不背后议论同行、领导、同事等——格调不高话题不谈——不包括私人问题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73页

私人问题5不问:——不问收入(代表个人能力与企业效率)——不问年纪(快退休及白领丽人不得问)——不问婚姻家庭(显示人格)——不问健康问题(健康情况决定发展前途)——不问个人经历(不重过去、只重现在)日常交际礼仪课件第74页话题就是身份、知识含量、素质定位,谈话时要注意双向定位问题

交谈话题参考:——谈论或提问对方擅长话题——安全话题(公共话题)哲学、历史、地理、艺术、建筑、风土人情——轻松愉快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