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1玉米生产操作规程目的通过建立对玉米生产管理规程,明确有机产品生产对玉米生产要求,特制定本规程。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对有机产品生产所需玉米生产管理。职责本规程由生产部归口管理。内容4.1有机玉米地环境条件4.1.1产地环境基本要求有机种植生产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十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按照产地适宜性优化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并在基地周边安排10m宽的缓冲区,防止受到临近地区使用禁用物质的污染。对可能使用禁用物质或受到污染的产地水域,应进行环境质量检测,大气土壤和水质应符合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的要求。4.1.2气候条件无霜期110天以上,年大于2°C活动积温2100°C以上,年降雨量250mm以上。土壤条件产地土壤元素于背景值正常区域,周围没有重金属矿山,无农药残留污染,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3%以上,pH值6.5〜7.5。4.1.4地表水、地下水质清洁无污染水域或水域上有没有对该产地构成威胁的污染源,水质质量符合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的要求。4.2选地4.2.1选地选择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旱涝保收的地块。4.2.2选茬选择前茬未使用长残留农药的黄豆、小麦、马铃薯或肥沃的玉米茬等茬。4.2.3耕整地实施以深松为基础,松、翻、耙结合的土壤耕作制。4.2.3.1伏秋翻整地耕翻深度20〜23cm,做到无漏耕、无立垈、无坷拉,翻后耙耢,及时起垄镇压。4.2.3.2耙茬深松整地一般适用于土壤墒情较好软茬,现灭茬,深松垄台,然后耢平,起垄镇压,严防跑墒。深松整地,现松原垄沟,在破原垄台合成新垄,及时镇压。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4.3.1品种选择根据有机青贮玉米生产区域生态条件,选用审定推广的优质、抗病虫害逆行强、高产、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比当地常年活动积温少100〜150C的优良品种,当地青贮玉米东棱白为首选。4.3.2种子质量种子纯度和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低于14%,质量达到国家种子分级标准二级以上。4.3.2.1晒种;播前15天将种子晒2〜3天。4.3.2.2试芽;播前10天进行1〜2次发芽试验。4.3.2.3浸种催芽;将种子放在水中浸泡8〜12小时,然后捞出置于20〜25°C室温条件下进行催芽。每隔2〜3小时将种子翻动一次,在种子露出培根后,置于阴凉处炼芽待播。4.4施肥全部施用养殖基地用牛粪自制的农家肥料。农家肥料的外观、技术指标和重金属含量、蛔虫卵死亡率、大肠杆菌值应符合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的要求。严格规范农家肥使用方法与使用量,并遵守以下原则:4.4.1施肥数量忍当季作物吸收量/利用率,原则上纯氮含量不得超过170Kg/hm2。4.4.2直接施用到作用部位或其附近。4.4.3严格禁止使用的物质污染采收部位。4.4.4施用时间与采收要有安全间隔期。4.5播种4.5.1播期地温稳定通过5〜6C时抢墒播种。4.5.2种植方式采用清种或通透栽培方式种植。4.5.3播种方法人工催芽埯种的,土壤含水量低于20%的地块水埯种,土壤含水量高于20%的地块可直接埯种;龙上机械精量点(穴)播的,可在成垄地块,采用机械精量等距点播。播种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埯种地块播后及时镇压;坐水埯种地块播种后隔天镇压;机械播种随播随镇压。镇压后播深达到3〜4cm,不露压,不拖堆。4.5.4播种密度4.5.4.1通透栽培每公顷保苗6.5万〜7.5万株,株型繁茂品种,每公顷保苗6.0万〜7.0万株。4.6田间管理4.6.1出苗前及时检查发芽情况,如发现粉种、烂芽,要准备好补种用种或预备苗;出苗后如确苗,要利用预备苗或田间多余苗及时坐水补栽。4.6.2间苗、定苗饲草玉米3〜4片叶时,要将弱苗、病苗、小苗去掉,一次等距定苗。4.6.3铲前深松、趟地出苗后要进行深松或铲前趟一犁。头遍铲趟后,每隔10〜12天铲趟一次。整个生育期做到三铲三趟。4.6.4虫害防治虫害防治以物理和人工防治为主。4.6.4.1粘虫;7月中下旬,平均200株玉米有50头粘虫时达到防治指标。进行人工捕杀。4.6.5草害防治结合铲趟和中耕,采用人工除草和机械除草相结合的方法。8月中、下旬,放秋垄拿大草1〜2次。种植抑制有害杂草的作物(列入,绿肥)和使用轮作、休耕技术控制杂草。4.7收获4.7.1收获时间9月末至10月初,在青贮玉米出穗时选择晴天收获。4.7.2收获方式;采取机械收获或人工收获。4.8记录与档案管理有机玉米生产要配备专门的生产技术指导人员,对整个的生产过程进行全程质量控制记录并跟踪记录,建立完整的田间档案记录,以备验查。02小麦操作规程1种子及其处理1.1品种选择应选择经审定推广的,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抗病性和抗逆性强、优质高产的品种。同时要充分考虑保护作物的遗传多样性。禁止使用任何转基因品种。种子每年更新一次。1.2种子精选种子经机械分级精选,利用1、2级种子,栽培面积较小的农户,也可以进行人工筛选,剔出秕粒、病粒、杂质等,确保种子的质量。1.3种子质量种子质量要达到种子分级二级标准以上,纯度不低于99%,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种子含水量不高于13.5%。1.4种子处理1.4.1药剂拌种药剂拌种应使用植物源性杀虫剂、矿物源性杀虫剂和微生物源杀虫剂。2选茬整地2.1选茬在合理轮作基础上,选用有机大豆等前茬作物,不能重茬。2.2整地提倡用减耕、免耕,秸杆还田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在实施每三年一次,以深松为基础,松、翻、耙结合的土壤耕作制时,必须与秸杆还田结合起来。2.2.1翻地质量伏秋翻地耕深为18cm〜22cm,耕深一致,误差不大于±1cm。翻垡整齐严密,不重耕,不漏耕。2.2.2耙茬深度耙大豆茬要采用对角线法,不漏耙,不拖耙,耙深为12cm〜15cm,耙后地表平整,垄沟与垄台无明显差别,沿作业垂直方向在4m宽的地面上,高低差不大于3cm。2.2.3耙地质量耙地深度要根据翻地质量和土壤墒情确定,轻耙8cm〜10cm,重耙为10cm〜14cm。耙深误差±1cm,不漏耙、不拖耙。2.2.4镇压质量除土壤含水量过大的地块外,应及时镇压,以防跑墒。2.2.5整地作业后要达到上虚下实,地面平整,表土无大土块,耙层无大坷垃,每平方米大于3cm直径土块不超过3个。3施肥生产用肥料,应以本有机生产系统内资源循环利用为主,适当购进外部肥源。如使用经1个月〜6个月充分腐熟的有机堆肥,人粪尿和畜禽粪便必须经过高温发酵无害化处理,如每公顷施用优质农肥30t,结合翻地或耙地一次施入,有条件的可秋施肥。4播种4.1播期在保证播种质量前提下,适期早播。4.2播法可采用7.5cm,15cm单条或30cm双条机械播种。4.3播深播种镇压后3cm覆土即可。4.4密度播种密度应根据品种、地势和茬口而定。一般优质麦公顷保苗500万株〜600万株。4.5播量按每公顷保苗株数、千粒重、发芽率、清洁率和田间保苗率©0%—95%)计算播量。4.6播种质量播种要做到不重播、不漏播,深浅一致,覆土严密,播后及时镇压。5田间管理压青苗小麦三叶期压青苗。用“V”型镇压器或石滚子压1次〜2次。采用顺垄压法,禁止高速作业。地硬、地湿、苗弱忌压。5.2松土除草松土宽行距播种地块,在分蘖期人工除草一次,活土通气,促进小麦根系发育。5.2.2除草采用人工除草和中耕机械除草方法。5.3生育期灌水有灌水条件的地块,做到一次灌足,如遇春旱,除灌足底墒水外,可于小麦三叶期全分蘖期灌水。5.4病虫害防治从整体生态系统考虑,运用综合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孳生和有利于各种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的多样化,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有针对性针对性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以物理和人工防治为主。6收获6.1收获时期蜡熟中末期进行收割。6.2收获要求收割后,捆好、码好,及时拉运,脱谷。机械收获不应造成二次污染。6.3贮藏脱谷后及时晾晒、精选,做到单品种收割、拉运、码垛(应选择无污染的晒场)、脱谷、贮藏和交售。7其他对有机食品小麦生产过程,要建立田间技术档案,做好生产过程的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03大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本协会有机饲料大豆生产的产地条件选择、种子及其处理、轮作、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及产品质量等技术。本规程适用于本协会生产有机饲料大豆。在气候正常年份,按本标准实施,公顷产量可达到2100kg以上。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19630.1~4—2011以及其所涉及的相关标准3、 产地环境条件3.1产地环境条件符合GB/T19630.1~4——2011的相关要求。3.1.1产地条件:无霜期110d以上,年活动积温2100°C以上,年降水量390-480mm。土壤条件: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5%以上,PH值在7左右。3.1.3环境条件:经环境监测部门监测,产地环境质量符合有机产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4、 种子及其处理4.1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且经审定推广的优质、抗逆性强的高产品种,品种脂肪含量22.5%以上或蛋白质含量45%以上,并进行专品种生产。种子要做到3年更新1次。如果发现市场有符合上述条件的有机大豆种子,则优先选用该种子。4.2种子精选种子播前要进行精选,用人工粒选,剔除病斑粒、虫食粒及杂质。净度达到98%,纯度达到98%,发芽率达到85%,质量达到种子分级标准二级以上。4.3种子处理种子用温水浸泡处理,禁止使用经禁用物质和方法处理的种子和种苗。将种子放在水中浸泡8h〜12h,然后捞出置于20°C〜25°C室温条件下进行催芽。每隔2h〜3h将种子翻动一次,在种子露出胚根后,置于阴凉处炼芽,待播种。5、 选茬、整地5.1选茬实行科学轮作,主要采用玉米和大豆轮作的方式,不重茬,不迎茬。农闲时撒播苜蓿和沙打旺,任其自然生长。5.2整地实行伏、秋翻起垄或秋深松起垄。有深松基础的玉米茬者,可原垄种;整地质量,耕层土壤细碎、疏松、地面平整,10m宽幅内高低不超过3cm,每平方米耕层内直径5cm的土块不超过5个,达到适宜播种状态。6、 施肥6.1底肥根据土壤肥力确定施肥量,每公顷施有机堆肥(有机质含量8%以上)15t以上,结合整地1次施入。6.2追肥在大豆生长较弱时,二遍地铲后趟前追施有机堆肥,每公顷施有机堆肥3t,追肥后立即中耕培土。7、 播种7.1播期地温稳定于7-8C时开始播种,一般在4月15至25日。7.2播法7.2.1垄上双行等距精量点播,双行间小行距10-12cm。垄上双条播,小行距10-12cm。7.2.3窄行平播,行距45-50cm,采用播种、起垄、镇压连续作业。7.2.4等距穴播18-20cm,每穴3-4粒。7.3播种深度,镇压后为3-5cm7.4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及水、肥条件而定。每公顷保苗25万-35万株。7.5播量每公顷播量(kg/hm2)二每公顷保苗数X百粒重(g)—X(1+田间损失率(%)}净度(%)X发芽率(%)X105田间损失率以10%计算,间苗的地块增加播种量15%-20%。实播量与计算播量误差为±3%。7.6播种质量播种均匀无断条。20cm内无籽为断条,每5m断条不超过一处。垄上播种时应对准垄顶中心,偏差为±3cm。采用66.7cm大垄,垄上双条精量播种。8、田间管理8.1铲趟管理播后铲前垄沟深松或趟一犁;铲趟进行二次,人工拿一次大草。第一次趟深15cm;第二次不晚于分枝期,趟深l0cm-12cm;第三次在封垄前进行,培土达到第一复叶节。8.2防治病虫害8.2.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虫害品种,合理轮作,适时播种。一是实行轮作;二是选择抗线1号、抗线2号、抗线3号、嫩丰15号、庆丰1号等抗病虫害的品种。8.2.2本地主要大豆虫害为食心虫、蚜虫、红蜘蛛和草地螟。灯光诱杀为日常防虫措施。在大豆集中成片产区设置害虫诱杀灯,诱杀灯种类为高压汞灯或频振灯。灯具设置为“品”字型排列,灯距300m。灯具安装高度为1.8m-2m,灯下设水盆,水面距灯10cm,水中放1%-3%的肥皂,自5月上旬开始每晚掌灯时开灯诱杀成虫,至9月中旬结束。每间隔3d-5d打捞一次水面死虫,并补充肥皂水至适当高度。只有在本区域突然爆发某种虫害时,才使用GB/T19630.1~4—2011允许的植保物质,作为应急措施。8.2.3本地主要大豆病害为大豆灰斑病和大豆疫病。主要采用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等农艺措施防治,在周边区域突然某种虫害时,才使用GB/T19630.1~4—2011允许的植保物质,作为应急措施。8.3灌溉在大豆开花、鼓粒期要适时浇灌,采取喷灌,每次灌水定额以20mm-30mm为宜。8.4除草均采用人工除草办法,坚决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除草。9、收获9.1收获时期人工收割,落叶达90%时进行;分段收割,豆粒变黄,开始归圆,落叶达70%时进行。9.2收割质量9.2.1人工收割。割茬低,不留荚,放铺规整,及时拉打,损失率小于2%。9.2.2分段收割。拾禾脱粒损失率小于2%,收割损失率小于1%,泥花脸豆率小于5%,清洁率大于95%。割后晒5-10d,豆粒含水量在15%以下时,及时拾禾。9.2.3必须做到单收割、单拉运、单脱粒、单贮藏9.3收获的各道工序规程9.3.1目的:保证收获的大豆不受污染。9.3.2适用范围:此规程用于有机饲料大豆和玉米的收获及入库。9.3.3职责:生产部负责全程监督检查,有权与违约者解除合同,地块管理员负责组织人员对工具、机械、场地、库房及包装物的清洗。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目光凝聚的地方700字10篇
- 《文科专题研究课程教案》
- 桃树和柳树150字12篇
- 校园活动组织策划合作协议
-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志愿者计划
- 社区集体土地管理与利用协议
- 智能制造工程服务计划
- 《影视艺术的鉴赏与发展:艺术类课程教学教案》
- 小石潭记:自然景物描写技巧鉴赏教案
- 春天作文500字14篇范文
- 买标合同范本
- DL∕ T 769-2001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
- SJ/T 11926-2024 产品碳足迹 产品种类规则 光伏组件(正式版)
- 2022信息系统安全运维报告模板
- 绝对干货!国有企业总经理办公会决策事项及总经理职责清单
- 高中等学校毕业生见习期考核 鉴 定 表
- 上海娄山中学小升初数学期末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 搞好儿童心理辅导增强儿童心理健康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 《机电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 兰吉尔电表DLMS集成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