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医治疗小儿湿疹的研究进展
湿性炎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引起的炎症和过敏性疾病。临床以反复发作的瘙痒及对成分布的多形性损害为主要表现,以红斑、水疱、糜烂、渗出伴瘙痒为主要临床特点。本病可发生于全身的各个部位,如头面部、躯干、四肢。阴囊、外阴及肛门等处,有明显的渗出倾向,故名湿疹。中医学中并无“湿疹”一词,根据西医“湿疹”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为中医的“湿疮”“斑疹”范畴。根据其不同的发病部位中医将其命名为不同的名称,如发于小儿者名为“奶癣”,发于阴囊者名为“肾囊风”“绣球风”,发于耳部者名为“旋耳疮”,发于脐部者名为“落脐疮”,发于手掌者名为“鹅掌风”,发于小腿者名为“裙边风”,发于肘部及膝部名为“四弯风”,如渗出明显,浸淫遍体者,名为“浸淫疮”;以及湿毒疡、风湿疡、月食疮等。1小儿长期脂溢性麻黄病变西医认为本病的病因较复杂,其发病与多种内外因素有关,很难明确其具体病因。刘冰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有19.8%的湿疹患者伴有特应性皮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病史。通过消化道摄入食物性变应原,如鱼、虾、牛羊肉、鸡蛋、牛奶等致敏因素,使体内发生I型变态反应。小儿湿疹的高发病率主要是由于患儿皮肤角质层薄,毛细血管网丰富,以及内皮含水及氯化物较多,因而容易发生变态反应。此外,机械性摩擦,如溢乳和唾液经常刺激,也是本病的诱因。护理不当,如过多使用较强的碱性肥皂,过高营养,以及肠内异常消化等也可引起本病。有些婴儿,尤其在新生儿时期,由于母体雌性激素通过胎盘传给胎儿,以致新生儿皮质增多,导致脂溢性湿疹。此外,某些外在因素,如阳光、紫外线、寒冷、湿热等物理因素,接触纺织品或人造纤维,外用药物,及皮肤细菌感染等均可引起湿疹或加重患儿病情。中医认为小儿湿疹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先天禀赋不耐,饮食失节,过食辛辣燥火荤腥动风之品,使脾胃失健,湿邪内生,复又外感风热之邪,内外之邪相互搏结,风湿热邪蕴阻肌肤所生。病久致阴伤血耗,则致血虚风燥,肌肤失养,而致全身皮肤干燥。小儿肺脾肾三脏常有不足,心肝有余。肺为娇脏,主皮毛,小儿卫表不固,抗邪能力较弱,易为邪气所伤;脾常不足,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喜燥恶湿,饮食失节,过食辛辣燥火荤腥动风之品,使脾失健运,水湿内停,为湿邪所伤;心主血脉,五行属火,小儿体属纯阳,生理上心火心阳相对有余,病理上心火易炽;肝为刚脏,主疏泄藏血,气行则血行,肝失疏泄,气滞血阻,肝血不足,肌肤失养,则见皮肤干燥、肥厚。《医宗金鉴·血风疮》指出:“此证由肝、脾二经湿热,外受风邪,袭于皮肤,郁于肺经,致遍身生疮。形如粟米,瘙痒无度,抓破时,津脂水浸淫成片,令人烦躁、口渴、瘙痒,日轻夜重。”明确指出本病的发生与心、肺、肝、脾有密切关系。艾儒棣等认为本病急性期以湿热为主,主要表现为发病快、病程短,皮损潮红,有丘疱疹,瘙痒剧烈,搔抓后脂水浸淫成片,伴心烦口渴,大便干,小便黄赤等症;亚急性期多与脾虚湿恋为主,主要变现为发病较缓,皮损潮红,有丘疹,瘙痒,抓后糜烂渗出,伴纳少、腹胀、神疲、大便稀溏等症;慢性期则主要以湿郁日久,伤阴化燥为主,主要表现为病程长,反复发作,皮损色暗或粗糙肥厚呈苔藓样变,瘙痒剧烈等症;若与风邪兼夹则游走不定,瘙痒明显,皮损泛发。2治疗嘴唇湿、上湿、湿、张拉克氏药,进一步完善治疗新生儿湿营养成分的中医治疗组2.1西医治疗法胡亚美等根据本病的病史,诱发因素及临床表现等将本病的治疗方法分为全身疗法及局部疗法。2.1.2内治法抗组胺类药物:2岁以内患儿宜选用扑尔敏、非那根、苯海拉明等药物;2岁以上儿童选用无明显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物,如盐酸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皮质类固醇激素:对于泛发急性湿疹上述治疗效果不佳者可短期服用强的松,症状控制后酌情减量。抗生素:对继发局部或淋巴结等感染、白细胞增高和体温升高患儿,可采用青霉素肌注或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等口服。林立等使用益生菌治疗婴儿湿疹41例,给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涂,口服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每次2滴,日2次,疗程14d。疗程结束后观察效果,痊愈25例,显效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80.49%。3月后复发率为31.70%。2.1.3局部治疗急性期采用1%~3%硼酸溶液,或0.1%呋喃西林溶液,或生理盐水等作开放式冷敷,每次15~20min,日2~3次,湿敷面积不超过体表面积的1/3,湿敷后外用40%氧化锌油,有感染时外用1%氯霉素氧化锌油;亚急性期用1%~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外洗,无渗出时外用维生素B6软膏、氧化锌糊剂,配合少量短期外用皮质类固醇霜剂,如:0.5%~1%氢化可的松霜、0.1%糠酸莫米松等;慢性期多以外用非激素软膏及外用激素软膏配合交替使用。可用中强效局部外用激素,但不宜封包,以防激素不良反应及皮肤萎缩。王静使用卤米松乳膏治疗婴儿湿疹23例,结果10d后观察疗程,痊愈18例,显效3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100%。2.2中医治疗法由于中医学的博大精深,自古以来各个名家对湿疮的理解各不相同,其治疗方法自是各有不同,可将其归纳为内治法、外治法、内外合治法及其他治法。2.2.1内治法对于小儿湿疹的中医治法,目前多数医家强调辨证论治,主要将本病分为湿热蕴肤证,脾虚湿蕴证,血虚风燥证。郭新会等使用自拟土茯苓汤治疗慢性湿疹40例,具体方药如下:土茯苓30g,薏苡仁20g,红花10g,当归15g,栀子10g,黄芩10g,黄柏10g,苦参5g,白鲜皮10g,金银花15g,甘草5g,茵陈20克,水煎服,日1剂,每日2次。每周为1个疗程。观察结果:治愈18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许兰英等根据中医辨证治疗湿疹62例,肝胆湿热型以清热利湿止痒为原则,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基本方: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当归、车前子、泽泻、苦参、地肤子、薏苡仁。脾虚湿盛型以健脾燥湿止痒为原则,基本方为:茯苓、苍白术,泽泻、陈皮、厚朴、车前子、薏苡仁、白鲜皮、大腹皮;血虚夹湿型以养血除湿止痒为原则,基本方为:当归、生地黄、熟地黄、赤芍、白芍、川芎、首乌、鸡血藤、丹参、蛇床子、白鲜皮、全蝎。62例中治愈46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95.16%。每次服5~20mL,日3次.第4次药渣加水煎汁滤液澄清,候凉洗患处。此外,艾儒棣认为本病治疗不但需要辨证论治,而且更应当将健脾除湿之法贯穿始终,即“以脾治皮”,应用四君子汤和自拟马齿苋汤(南沙参、茯苓、白术、马齿苋、黄芩、野菊花、龙骨、僵蚕、牡丹皮、生地黄、紫荆皮、甘草)随症加减治疗各型湿疹,效如桴鼓。方中南沙参健脾益气,既化已生之湿热,又杜湿热内生之源,其性平,不温不燥,久用无伤阴之虞;马齿苋清热解毒利湿,两药合用为君,一补一泻,有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之功。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尿;茯苓健脾益气,渗湿利水;两药合用一助南沙参健脾益气,扶正祛邪;一助马齿苋利水渗湿;黄芩、野菊花清泻肺与大肠之湿热,以利皮肤湿热,四药合用,助君药健脾除湿,共为臣药。生地黄凉血滋阴兼佐苦寒之品免伤阴分;牡丹皮长于清热凉血、活血化瘀,防湿热入血分,同时凉血以助祛邪外出。两药合用配合清热利湿之剂,清血热而不伤阴,过用寒凉而不留淤。僵蚕归肝肺经,长于祛风止痉,去一身内外之风。龙骨归心肝肾经,长于镇静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紫荆皮归肝脾经,能活血通经、消肿解毒、收敛止血、杀菌去腐。四药均入心经,合用可祛风止痒、镇静安神,共为佐药,并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共奏健脾除湿、清热解毒、祛风止痒之功。2.2.2外治法由于部分小儿服用中药不配合,尤其是婴幼儿,配合度更低,临床上使用外用药物涂擦敷摸不失为一个简单可行的办法。尹洪真使用中药外敷治疗婴幼儿湿疹90例,组方为土茯苓30g,白鲜皮10g,苦参30g,金银花20g,黄柏20g,甘草10g,秦艽10g,蛇床子10g,荆芥10g,将上述诸药加水2000mL,煮沸15min,冷却后过滤备用。用时将无菌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患处,每次30min,日2次。7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判定疗效。治疗效果:痊愈68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7例,有效率92.22%。李君君等以四黄软膏治疗婴幼儿湿疹60例,四黄软膏组成为:黄柏150g,地榆150g,苦参75g,虎杖75g,土茯苓75g,茶油1500g,凡士林300g,蜂蜡210g。上5药浸茶油1周,加热至沸腾,待药质稍觉干硬,捞去药渣,滤出茶油,后加凡士林、蜂蜡融化、冷却。使用时先清洁皮肤,后外涂薄层于患处,日2次,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治愈43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93.33%。陈慧使用自制黄连青黛膏(生黄连粉0.6g,青黛0.2g,黄柏粉0.3g,枯矾0.3g,脲霜40g,冰片少许混匀)均匀外涂患处,日2~3次,2周1个疗程,治疗50例,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痊愈30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4例,有效率大于78%。2.2.3内外合治法王延须等运用中药配合熏洗治疗婴幼儿湿疹30例。具体方药如下:防风、当归、苦参、蝉蜕、生地黄、川芎、通草、大黄、甘草,风热偏胜者加金银花、荆芥、柴胡;热毒偏盛者加石膏、黄芩、蒲公英、黄柏、金银花;湿热重者加地肤子、苍术、车前子、石菖蒲;血虚者加赤芍、牡丹皮、阿胶等;阴虚者加麦冬、牡丹皮、地骨皮等,日1剂,水煎2次,两煎药汁混合,早晚分次口服。药浴方为大黄、苦参、胡麻仁、地肤子、丹参、川芎、蝉蜕、当归、生地黄防风、茯苓等,各30g,2d1剂,水煎2次,过滤后兑水为1000mL,洗浴患处,日1~2次,每次30min。疗程最长者1个月,最短者3d。结果痊愈27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李秀亮以连翘生地饮(连翘、生地、青黛、牡丹皮、玄参、蝉蜕、防风、白鲜皮、灯芯草、淡竹叶、山药、苍术、生甘草)为主方,配合外用爽肤洗(黄柏、苦参、百部、白芷、五倍子、蛇床子、地肤子、千里光、冰片、忍冬藤、蒲公英、白鲜皮、紫荆皮、紫花地丁),根据证型加减,风重者内服药中加荆芥、野菊花、桑叶、牛蒡子、板蓝根等,外洗方中加苍耳子、芦荟、女贞子等;湿重者内服方中加苍术、土茯苓、车前子、木通等,外洗方中加黄连、枯矾;热重者,内服药加金银花、黄连、黄柏、黄芩、栀子、紫草、赤芍等,外用药中加刺猬皮等,临床治疗效果显著。2.2.4其他治法何玉华总结张宝兰老师运用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小儿湿疹300例,治疗手法如下:医者以手为主,对患儿手掌手背及上肢易暴露部位之特定穴进行各种不同手法的操作;取穴,常用穴位分阴阳、揉乙窝穴、外劳宫、揉掐小天心,运内八卦、清补脾经、推掐四横纹、补肾水、揉宗筋、清天水河、退六腑、揉曲池、风市、掐太冲、捏脊,临床中根据患儿的不同兼证灵活配穴运用或以常用穴而加长推拿时间,一般全程约需20~30min;一般采用泻法,手法宜重,但对久病体虚患儿可采用平补平泻法;操作时需配用适当的介质(润滑剂),一般选用石蜡油或滑石粉,以防止皮肤破损。10d为1个疗程,根据患儿病情轻重灵活确定病程。经上述施治,日1次,轻症患儿可在7~8d内减退至痊愈,重症患儿甚至糜烂,流水,结黄痂,大约需要4~5个疗程。王春芳使用针刺治疗小儿慢性湿疹30例,分为皮肤针疗法和水针疗法。皮肤针疗法具体操作为:先用酒精棉球消毒局部,然后用消毒干净的梅花针在皮损区由外缘向中心快速散刺,使之微见出血,然后用透明玻璃管洗吧在散刺部位3~5min,取下火罐,用干棉球擦净患部血迹,然后在散刺部位涂以醋霜,以防感染。7d为1个疗程。拔罐时以每罐出血量5mL为准,出血量过少者可延长拔罐时间,出血量过多以干棉球压迫止血。水针疗法具体操作时:用醋酸强的松龙注射液12.5mg,维丁胶性钙注射液1mL,维生素B12注射液0.25mg,取同侧足三里、三阴交凉血,日1次,两侧穴位轮流使用,7次为1个疗程。治疗结果:30例中,痊愈15例,显效8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中医结合治疗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于小儿湿疹的病因病机研究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着,治疗小儿湿疹的方法也在不断的向前发展。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中西医在治疗本病的短期效果上二者大同小异,长期效果上中医治疗则更胜一筹。西医治疗本病主要是内服和外用抗组胺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生素等药物,在小儿湿疹急性期及亚急性期能够快速缓解患儿病情,但存在的明显缺点就是停药后病情反弹,复发率高。中医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小学图书室安全管理计划
- 小学心理咨询室师资培训计划
- 特殊天气下道路清扫应急计划
- 五年级学生音乐欣赏活动计划
- 人音版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 个性化定制手工创业计划书范文
- 中国腌制菜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年扬声器防磁盖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艺术酒瓶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中国照明设备开关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2025年中考数学分类复习:锐角三角函数及其应用(56题)(原卷版)
- 湖北省襄阳襄城区四校联考2025届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 10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
- 微训练 一文多考 备考高效之小说《十八岁的李响》蔡楠-教师版
- 课件:《科学社会主义概论(第二版)》第四章
- 2025年上半年江苏省苏州市总工会招录社会化工会工作者18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工厂废料运输清理协议
- 2025超市出兑合同书模板
- 《基于宁德时代的财务报表的公司财务分析》4100字(论文)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实验中学-主题班会-《阳光心态美丽青春》【课件】
- 提高单病种上报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