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融教授运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小儿发热验案3例
发烧是儿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自吴鞠通创制银翘散之后,辛凉解表法成为儿科治疗的主要大法,银翘散成为儿科最常用的方剂,广泛用于儿童各种疾病。不可否认,基于儿童的生理病理及体质特点,儿童外感以风热证为主要证型,只要辨证准确,辛凉解表法有极佳的临床效果。但如果把辛凉解表法作为儿科唯一法则,甚至滥用辛凉法显然不是上工所为。导师马融教授强调中医的灵魂在于辨证论治,无论对于外感与内伤疾病,辨证上以证为核心,治疗上灵活变通。对于儿科最常见的发热,他在继承先贤的基础上提出了“勿囿于炎症滥用辛凉”的治疗思想。首重辨证,精于用药,往往能小剂起沉珂。现在以4例发热验案以觴读者。1“从太少一出”可减少太多小汗门诊患儿李某,男,5岁。因发热3d伴轻咳就诊。时症见发热,最高体温40.5℃,恶寒,无汗,口服退热药后体温可暂降至正常,4-6h复热。伴轻咳,少痰,面红,头痛,纳可,二便调。查体:神清,咽稍红,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腹(-)。舌红苔薄白,脉浮紧。查血常规示:WBC13.8×109/L,N68.5%,L25.3%,CRP2.89mg/L。辨证为太阳证(风寒郁表)。治则:发汗解肌、调和营卫。处方予麻桂各半汤加减,生麻黄3g,桂枝6g,杏仁6g,炙甘草6g,白芍6g,生姜3片,大枣3枚,黄芩6g。嘱患儿少量频服,微汗即可,药后喝热粥或米汤以助药力。患儿服药2剂即热退。继予中药5付调理,咳嗽消失,期间未服用任何抗生素。按:患儿以发热、恶寒、无汗为典型的风寒证。虽然血常规示白细胞偏高,提示存在细菌感染,但马融教授没有以习惯性思维予以辛凉解表或者加用抗生素,而是抓主症,辨证论治。以麻桂各半汤原方,佐少量黄芩以防止化热。(伤寒论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麻桂各半汤属于辛温轻剂,小发其汗,尤其适用于小儿。小儿腠理薄弱,而不用麻黄汤发汗猛剂而取峻汗。并借鉴伤寒论原文喝热粥,助药力,和胃气,中正平和。辨证准确,效如桴鼓,可堪借鉴。2风热闭肺证—清瘟败毒饮验案住院患儿张某,女,7岁。主因发热伴咳嗽7d为主诉入院。时症见发热,最高体温39.8℃,有汗,3-4h出现1次热峰,服用退热药后体温未能降至正常,咳嗽频繁,少痰不易咯出,纳少,大便偏干。查体:咽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心腹(-)。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血常规示:WBC7.85×109/L,N58.7%,L26.3%,CRP9mg/L;胸片示右肺可见片状云雾影。诊断为肺炎,西医予阿奇霉素;中医辨证为风热闭肺证,予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5d后患儿仍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之间,咳嗽略有缓解。复查血常规较前变化不著,主治医生考虑感染控制不理想,又改为头孢曲松钠3d,中药处方同前。效不佳,患儿体温最高至40.0℃,日2-3次热峰。查胸CT示双肺片状高密度影。主治医师考虑其为重症肺炎,拟再次将抗生素升级使用,并请马融教授会诊。马融教授看过患儿,其精神弱、嗜睡,壮热、口渴、汗出,大便偏干。舌红,苔黄,脉洪。辨证为火热证(气营两燔),予清瘟败毒饮加减以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处方:生石膏30g,生地10g,知母10g,水牛角30g,玄参10g,银花15g,连翘10g,黄连10g,黄芩10g,黄柏10g,栀子10g,大黄6g(后下)。并建议暂不更换抗生素。服用1剂后热势呈下降趋势,口服3剂后体温完全降至正常。后继续用辛甘泄热、甘寒养阴法治疗2周完全痊愈。按:此案若非亲身经历,实在难以相信,但临床疗效的确极佳,可堪借鉴。患儿壮热、口大渴、汗大出、脉洪大,证属白虎汤证,但同时出现精神弱、嗜睡的症状,考虑热入心营,动心扰神。辨证属火热炽盛,弥漫三焦,有邪陷心肝的趋势。少火当养,壮火当苦寒直折。故选择《疫疹一得》的清瘟败毒饮加减以清营凉血,透热转气,重用石膏,甘寒和苦寒合用,很快热退,实在为退热的经典案例。本案的辨证关键在于抓住无表症,证属里热证,跳出了辛凉法的束缚,并要求不更换抗生素,胆略非凡。3热重以纳呆、神消形、热神,上诊断,以银翘散为主门诊患儿刘某,女,6岁。主因发热2周来我院就诊,最高体温38.4℃,有时可自行降至正常。不咳,无鼻塞、流涕。无吐泻。曾在他医处就诊,查血常规示正常,一直予以银翘散,并口服阿奇霉素,效不佳,他医诊断为“发热原因待查”。考虑可能存在自身免疫病或儿童肿瘤类疾病,建议系统检查。后诊于马融教授处,时症见:发热,汗出不畅,无咳嗽、无鼻塞、流涕,纳呆,腹胀,大便糊状,1-2次/日。查体:精神稍差,咽稍红,心肺(-),腹胀。舌红,苔白腻,脉濡滑。辨证为湿热证(热重于湿)。治则:清热利湿。处方:三仁汤加减,杏仁10g,白豆蔻10g,生薏苡仁10g,厚朴10g,半夏10g,苍术10g,陈皮10g,通草6g,滑石10g,竹叶10g,黄豆卷10g。上方口服2剂,热势呈下降趋势,精神好转,舌苔变薄,食欲略有好转。5剂后,完全热退,食欲、大便恢复正常,舌苔薄白。按:中医学者一般都知道湿热证的治则和方药,然而在临床中如何准确将症状向专业术语转换,则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患儿以发热和汗出不畅为特点,且合并存在胃肠道症状,马融教授准确辨证为湿热证。湿邪粘滞,郁滞营卫,故汗出不畅;湿邪易困中焦,脾胃失健,故可见纳呆、大便粘滞。他医以常规银翘散处理发热,效果不理想,因银翘散是风温之平剂,而于湿温不符合。吴鞠通论湿热有三禁“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此犯首禁,故不可囿于炎症滥用辛凉。治湿有三法,宣上、畅中、渗下,三仁汤三法具备,故疗效确切。4静点头孢曲松钠住院患儿王某,女,5岁。主因发热、咳嗽3d收住院。入院时症见发热,最高至38.5℃,咳嗽,有痰,流黄涕,纳少,二便调。查体:神清,精神可,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Ⅰ°肿大,无分泌物,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中小水泡音,心腹(-)。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查血常规示WBC14.2×109/L,N68.7%,L26.3%,CRP13.89mg/L,胸片示支气管肺炎。诊断为肺炎,予静点头孢曲松钠以抗感染;中医辨证为肺炎喘嗽之风热闭肺证,常规予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3d后患儿体温渐降,咳嗽好转,7d后患儿偶有咳嗽,肺部啰音消失,复查胸片示炎症较前吸收。但后期患儿一直低热,日体温波动在37.0-37.7℃之间,每多于午后体温升高,晚间热势明显,凌晨体温降至正常,汗少,纳可,大便干,偶有咳嗽,少痰。舌红,苔薄白,脉细数。无其余阳性症状及体征,复查血常规示正常。马融教授查房后,建议停用抗生素治疗,考虑患儿属阴虚内热,治以养阴透热。处方青蒿鳖甲汤加减:青蒿10g,鳖甲10g,知母10g,生地10g,丹皮10g,地骨皮10g,银柴胡10g,生大黄5g,知母10g,瓜蒌10g,浙贝母10g。服用上方4剂后,患儿体温降至正常后出院。按:患儿属于感染控制后的持续低热,临床很常见。马融教授考虑其热型为夜热早凉,系热病后期,气阴两伤,治疗应养阴透热。主治医师以常规的临床思维予银翘散合麻杏石甘加减以辛凉清泄,显然于虚热思路背道而驰。青蒿鳖甲汤取辛凉合甘寒法,使得热毒得清,阴津得复;且厥阴为阴之尽,阳之始,青蒿鳖甲汤入厥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穿越树林健康课件视频
- 2025版单方面更改合同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与解决方案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茶馆吧台承包与经营管理服务合同
- 2025版航空航天材料采购及加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冷链物流冷链运输保险代理合同
- 2025版石材与瓷砖综合采购合作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承包租赁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合同
- 2025版酒店能源管理及节能减排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资源共享与智慧金融合同TFJEMIA10
- 2025版房地产销售认筹协议书及购房人隐私保护合同
- 德勤:2025“十五五”时期中国能源行业关键议题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电子产品散热器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口算题大全(全册完整) (一)
- JJG 667-2025液体容积式流量计检定规程
- 普陀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六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上海新教材沪教版)
- 火场排烟消防课件
- 纺织检测公司管理制度
- 肾科患者的护理及观察要点讲课件
- GB/T 6003.2-2024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2部分:金属穿孔板试验筛
- GB/T 16841-2008能量为300 keV~25 MeV电子束辐射加工装置剂量学导则
- 初中数学北师大九年级下册第二章二次函数-二次函数A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