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儒学-1课件_第1页
汉代儒学-1课件_第2页
汉代儒学-1课件_第3页
汉代儒学-1课件_第4页
汉代儒学-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分析中国历史某一时期的历史地位时,某位学者指出了“有极关要者四事”:一是中国版图的确立,二是中华民族的形成,三是中国政治制度的创建,四是中国学术思想的奠定,这一时期应该是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感悟儒学魅力,闪耀思想光辉

汉代儒学课程标准: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考试说明: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事愈烦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马愈设而敌人愈多。君子之为治也,快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官府若无吏,亭落若无民。闾里不讼于巷,老幼不愁于庭,近者无所议,远者无所听。邮无夜行之卒,乡无夜召之征。犬不夜吠,鸡不夜鸣。耆老甘味于堂,丁男耕耘于野。 ——陆贾《新语》

“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

以上材料反映的汉代当时的主要政治统治思想是什么?

行为一:材料告诉我们那些史实?黄老之学休养生息材料一: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初年怎样的经济状况?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牸牝者而不得会聚。守闾阎者食梁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后汉书.食货志》(2)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时期怎样的经济状况?行为一:材料告诉我们哪些史实?材料一:“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王国问题,威胁中央匈奴威胁,边患不止土地兼并,豪强势大材料二:“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横,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宗室有士,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物盛而衰,固其变也。”

——《史记·平准书》材料三:“军臣单于立四岁,匈奴复绝和亲,大入上郡、云中各三万骑,所杀略甚众而去……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

——《史记·匈奴列传》运用已有知识,了解汉武帝治国思想转变的原因武帝之“求贤诏”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十月,为更好的治理国家,求贤若渴的汉武帝诏令各地推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人,董仲舒便是其中之一。汉武帝向董仲舒提出的问题是:“何行而可以章先帝之洪业,上参尧舜,下配三王?”“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

——《汉书·武帝本纪》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史记·儒林列传》潜心研究学问精纯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地》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春秋繁露·深察民号》

材料二:“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与天同者,大治”,天降祥瑞;“与天异者,大乱”,天降灾祸。“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

(1)据材料一、二、三,董仲舒提出了什么观点?同桌互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材料三:《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据材料一、二、三,董仲舒提出了什么观点?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同桌互动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说上曰:“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汉兴,循而未改。古井田法虽难猝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赡不足,塞并兼之路,然后可善治也。”材料中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①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私有 ②董仲舒主张抑制土地兼并 ③董仲舒对商鞅变法不完全赞同 ④材料中体现了儒家“仁”的思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A考试说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这里谈到的“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最有可能涉及到( )A.天人感应B.仁爱尚贤C.三纲五常D.民贵君轻考试说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同桌互动,归纳董氏儒学的内容及作用治国思想针对问题评价同桌互动,归纳董氏儒学的内容及作用治国思想针对问题评价“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君主专制既加强了君权,又起到了抑制暴政实施仁政的作用“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央集权适应了加强专制集权的政治需要,以思想上的统一达到政治上的统一“仁政”土地兼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实现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三纲五常”为人处世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2、董氏儒学:

著作:《春秋繁露》

目的:适应统治的需要,维护封建统治。

特点:①以儒学为基础,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②摈弃了“民贵君轻”思想,把儒学法学化和神圣化③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主流是唯心主义纵向比较:概括汉代儒学新在何处?认识:学术的发展离不开与时俱进,离不开对不同观点的学习吸纳1、汉武帝尊儒的原因

(1)三大社会问题(王国、经济、匈奴)的解决,道家思想已经不再适应变化了的政治形势(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有利于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有利于实现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3)儒学吸取教训,自我调节,其嬗变、复兴与发展,迎合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要求(根本原因)考试说明: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下图是反映西汉时期的儒学发展情况的一组文物,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①儒学在汉代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唯一的思想②汉代重视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研究③各级教育系统十分健全,主要是传授儒家思想④儒学的思想价值实现了为政治服务的功能,促进了儒学成为主流思想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B回顾已有,探求新知2、措施 (1)思想方面: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接受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2)政治方面: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3)教育方面: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考试说明: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阅读教材,拟一篇西汉太学的招生简章。(内容包括:学校介绍、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毕业生去向)阅读理解: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材料一:科举制作为一种国家制度,考试以儒家经典为唯一标准。所谓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这就使得儒学这一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通过科举制度的推广得以制度化。——邹一楠《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请回答:科举制与儒学有什么的关系?材料二:科举制导致了东南的文化普及浪潮,长期处于中华边缘的“南蛮”之地呈现出“巷南巷北读书声”、“家有藏书,户藏法律”的现象。

——郭齐家《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过去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而今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请回答: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关系?能力提升:政治统一与文化整合 国家的统一,使多元文化整合的速度加快,而整合后的一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又反过来推动政治统一。两汉学术思想的变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见右图) 回答:(1)请结合所学知识,就图中所表达的两汉学术思想变迁的路径加以简要梳理.政治统一与文化整合黄帝汉初

(2)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交锋此削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C、道学理论存在明显缺陷而新儒学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B政治统一与文化整合(3):曲阜“三孔”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东方文化中的显赫地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近年来,“孔子学院”相继在韩国、法国和非洲开办,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当今儒学得到宏扬的原因。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儒家的“仁”“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为贵”“和而不同”等主张为化解各种矛盾提供了思想依据;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走向复兴;随着中国国际影响的扩大,国外研究中国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

概括提升: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大一统意识----维护中华民族统一民本意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