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万丹地区考古遗址的发现与研究
新加坡国立大学博物馆于2005年收到了来自印度尼西亚下万丹pacinan地区的瓷器捐赠,数量巨大。笔者发现这批捐赠瓷片的绝大部分是中国明清时期南方窑口的产品,其中又以青花瓷的数量为最,由是梳理了遗址的历史背景和发掘情况,并结合对这批材料的整理统计,对下万丹发现的中国陶瓷作初步探讨。万丹是西爪哇的一个港口城市,曾经是大航海时期以后西方殖民者在东南亚的重要据点之一,其国际贸易一度极为繁荣,成为各种外国商品的集散地,转口贸易非常兴盛。对万丹遗址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了解这座曾经辉煌一时的港口城市的兴衰史,亦可解读中国外销瓷的阶段性特点以及东南亚地区海上贸易发展变化的特点。一万丹与“下港”及万丹地方的形成现今的万丹省位于印尼爪哇岛西北端,以西冷市为首府,其下辖万丹市与之同名。本文中所讨论的万丹遗址即在今天万丹市范围内。考察中国古代文献,明代以前尚未出现万丹或相似音译的地名,但对位处西爪哇的古国却有吉光片羽的记载,如南宋《诸蕃志》“新拖国”条记载:“新拖国有港,水深六丈,舟车出入,两岸皆民居。亦务耕种。架造屋宇,悉用木植,覆以棕榈皮,籍以木板,障以藤蔑。男女裸体,以布缠腰,剪发仅留半寸。山产胡椒,粒小而重,胜于打板。地产东瓜、甘蔗、匏豆、茄菜。但地无正官。好行剽掠,番商罕至兴贩。”‹1›元代《岛夷志略》在“爪哇”条末尾提到岛上有“孙剌”一地‹2›。这里的“新拖国”和“孙剌”都指向爪哇西部地区的一个很大的印度教王国,应为现在通译的“巽他王国”的不同译法。稍晚的明清时期中国文献,如《东西洋考》和《海国闻见录》等史料中出现了“下港”一词,似乎亦指向西爪哇某地区。《东西洋考·西洋针路》之“下港”条云:“下港即古阇婆,在南海中者也,亦名社婆,至元始称爪哇,今下港正彼国一巨镇耳。舶人亦名顺塔,再进入为咖吧。”‹3›书另有一处提及“下港”,《东西洋考·西洋列国考》之“下港”条云:“下港一名顺塔,唐称阇婆,在南海中者也,一名诃陵,亦曰社婆,元称爪哇。”‹4›清人陈伦炯在《海国闻见录》之“南洋记”条中写道:“西循万古屡山而至噶喇吧……更原系无由来地方,为红毛荷兰所据。分官署,名曰呷必丹,外统下港、万丹、池问三处。下港产胡椒,万丹另埔头池问产胡椒檀香。而噶喇吧甲诸岛番埔头之盛,各处船只聚集贸易。”‹5›由上述文献中各条互相引证可见,虽然名称或有混淆,但是“下港”指向当时位于西爪哇的一个较为繁荣的贸易港口或以此港口为中心的王国是毋庸置疑的。此外,明清文献中已经出现称为“万丹”的地方。如上文《海国闻见录》“南洋记”条将“万丹”与“下港”并列,同在“噶喇吧”治下,两者和现代万丹地区存在何种关联呢?仅从中国文献中寻找线索,得到的答案比较模糊。西方文献亦有关于万丹的记录,最早的记载见于皮莱资(ToméPires)的《东方志》。当1513年葡萄牙人皮莱资到访万丹的时候,这里尚未形成独立王国,而是巽他王国的第二大港,当时最繁盛的港口在椰城(SundaKelapa)‹6›。据皮莱资介绍:“港口的中国船只往来频繁。城市中心区域随着河流延伸。……这里有河流通往海洋,大米、胡椒等食物供应充足。”‹7›16世纪晚期万丹与西方的贸易加强,葡萄牙人、荷兰人等都在万丹有贸易活动,荷兰船队于1596年抵达万丹港口,17世纪万丹最终成为荷兰的殖民地,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荷兰的影响。西方殖民者的到来同时为万丹地区历史的记录和保存起到了积极作用[图一,图二‹1›],虽然之前的历史乏据可考,但是16世纪以后有关万丹的记载较为丰富。可以肯定的是,9至15世纪的巽他王国控制着万丹地区,活跃的万丹港口和王国首都巴查查兰之间既有陆路也有水路交通联系。16世纪以后万丹地区独立出来,建立了伊斯兰国家,最初其政治重心在上万丹地区(BantenGirang),之后转移到十余公里以外更靠近海岸的下万丹(BantenLama)地区,并在Surasowan修建宫殿。第二任国王MaulanaYusuf在位期间极力扩张万丹国领土,吞并了很多原本属于巽他王国的领土。第三任国王继位的时候年纪尚小,由AriaJapara王公摄政,此间因荷兰人的到来,万丹的政治和经济都发生了重要变动‹2›。再对照17、18世纪中文文献中的“下港”之名,其字面意义为“河流下游的港口”,似乎暗示着本地不远处还有一座命名为“河流上游的港口”城镇。考有据可查的万丹发展史,万丹地区历经变迁,上万丹和下万丹先后兴起。“上万丹”的字面意思是“河流上游的万丹”,“下万丹(BantenLama)”的意译虽然不是“河流下游的万丹”,但是其地理位置处于河流入海口的下游[图三‹3›],与“下港”的字面意义相互对应‹4›。陈氏《海国闻见录》作书于18世纪早期,书中的“万丹”或指旧镇上万丹地区。二万丹遗址的形制20世纪70年代,印尼国立考古研究中心与印尼大学对万丹地区进行了联合考古发掘‹1›。法国社会科学高等学院(EHESS)和法国远东学院(EFEO)也曾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对上万丹地区进行过考古调查‹2›。经过一系列考古调查和发掘,万丹地区的部分城址遗迹被揭露,发掘出土的遗物中包括大量陶瓷片。迄今所见,上万丹地区保存的地面建筑遗迹很少,遗址的外围被两道城墙环绕,外围城墙长约450米,内城墙长约210米,在其范围以内的几次试掘都未能发现建筑基址。而下万丹地区的地面建筑遗迹较多,如Surosowan皇宫、大清真寺、Kaibon宫殿、Speelwijk堡垒等,但是早于19世纪初期的建筑物几乎都被废弃了,仅有一座中国寺庙仍在使用。遗址的布局结构清晰,以Surosowan皇宫为中心,万丹河将城市分为两半,河两岸均有活动遗迹,宫殿、民居、市肆、宗教建筑等分布井然,Pacinan位于万丹河左岸,Surosowan皇宫西侧[图四‹3›]。考古发掘的地点散布在Surosowan宫殿区及Pacinan等附近区域,揭露出砖砌台阶、浴池和水道等遗迹。在整合考古资料的基础上,一些学者对万丹遗址进行了专题研究,如Salmon曾对百余座年代在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早期的中国墓葬进行过分析研究‹1›,Halwany则探讨了万丹地区城市格局的变迁‹2›等。上万丹地区出土了大量中国陶瓷片,可辨识的有自江西景德镇、福建、广东以及越南和泰国等窑口的产品,其中中国陶瓷片的年代跨越唐代至清代,说明遗址使用时间较长,从陶瓷片在各个阶段的出土数量来看,遗址在13至14世纪早期发展到顶峰,15世纪以后逐渐衰落。而下万丹地区的陶瓷资料显示,此遗址持续时间基本从15世纪到19世纪早期‹3›。三明代晚期至17世纪晚期的中国瓷器新加坡国立大学博物馆于2005年接受了一批捐赠,据负责人约翰·密西教授介绍,其中大部分是从下万丹的Pacinan地区采集的瓷器碎片。Pacinan地区有丰富的陶瓷片遗存,目前此地已经建立了一座博物馆,主要用于保存大量本地采集的陶瓷片。承蒙密西教授惠允,笔者于2012年对这批捐赠材料进行了初步整理‹4›。从统计结果看,瓷器种类包括16世纪晚期至19世纪的中国青花瓷器、酱地白花瓷器、三彩瓷器、白瓷,以及越南青花瓷器和印尼陶器等,其中绝大部分为中国瓷器。按照产地划分,包括江西景德镇瓷器、福建漳州窑以及德化窑瓷器等。其中16世纪中晚期至17世纪早期(即明代晚期)的瓷器大部分为景德镇青花瓷[图五,图六]。器形主要包括军持、碗、盘、盖碗、盒、瓶等;纹饰题材有团龙纹、凤纹、鹿纹、玉兔纹、鹭鸶纹、鹤纹、雁纹、鹊梅纹、栖禽纹、蜂蝶秋虫纹等动物纹饰,花篮、盆景、灵芝纹、折枝梅纹、折枝牡丹、折枝菊花、松石、莲荷纹、瓜果纹、轮花纹、缠枝花卉纹、团花纹等植物纹饰,另外还有历史人物,简笔山水纹以及吉祥字纹等。明代晚期的产品还包括一些福建漳州窑产品,如青花瓷[图七]和酱地白花瓷[图八],器形包括碗、盘、瓶等,其中青花瓷器的装饰和景德镇青花相仿,但是胎质略显粗糙。17世纪中晚期至18世纪早期(即清代早期)的瓷器所占比例很小,仅发现为数不多的青花瓷器[图九,图十]、素三彩器[图十一]等,器形多为小件碗或盘类。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早期的清代晚期产品有零星发现[图十二,图十三]。按照数量粗略统计,16世纪中晚期至17世纪早期瓷片所占比例超过80%,17世纪中晚期以后的瓷片数量很少。万丹遗址研究学会和印尼国立考古学研究中心曾系统整理了约30万件瓷片,均源自1993年和1997年从Surosowan宫殿及附近遗址出土的资料。但是目前尚无专门针对下万丹地区发掘出土陶瓷的系统整理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日本学者坂井隆按照瓷器群的组合特征将遗址的发展分为6个时期阶段[表一]‹1›。整体来看,近60%数量的陶瓷出自18世纪的第5阶段,大部分瓷器为食用器皿。长期来看,景德镇瓷器的数量最多,其次为福建和广东瓷器。在16世纪末至17世纪早期的第三阶段,瓷器数量整体增长势头很快。通过对比发现,Pacinan捐赠品中16世纪中晚期至17世纪早期瓷片所占比重最大,与Surosowan宫殿及附近地区整体出土陶瓷片的阶段特点有相当大的差异。四中国瓷器的兴盛时间探讨万丹地区发现的中国陶瓷器是有重大意义的,尤其是大航海时期以后,万丹地区一度极为兴盛,是繁荣的外来商品集散地,成为中西贸易的一个重要节点。对万丹地区发现的中国瓷器进行考察梳理,有助于了解殖民时代海上贸易的发展特点。在整理现有的Pacinan地区材料的基础上,可以做出几点初步结论:第一,在Pacinan陶瓷捐赠品中,大部分为16世纪中晚期至17世纪早期的产品,主要是景德镇和漳州窑的青花瓷器,清代早期以后瓷器的数量陡降。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于这批标本,收藏者拣选的随机性比较强,没有特意进行筛选。所以基本可以认为Pacinan地区的兴盛时间不晚于16世纪中晚期。第二,通过对比Surosowan宫殿区及附近区域总体出土陶瓷和Pacinan地区发现的陶瓷可见,两者瓷器的阶段性特征有相当大的差别。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在较长的时间段内,景德镇青花瓷都是进口陶瓷器中的主流产品。通过对比宫殿区和外围区出土的瓷器,坂井隆认为,17世纪早期以前下万丹购买的陶瓷主要用在宫殿区;17世纪中期以后,陶瓷的数量大规模增长,同时期的人口数量大增,陶瓷转口贸易上升,陶瓷的使用者从统治阶级扩展到万丹河右岸的居民。18世纪,进口陶瓷呈指数倍递增,本地消费陶瓷的能力也很强,一些产品甚至只在本地使用而不见于欧洲市场。18世纪以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煤炭加工技术及应用考核试卷
- 糖果与巧克力产品创新与研发流程优化实践案例解析实践案例考核试卷
- 热塑性聚氨酯合成考核试卷
- 租赁设备市场市场定位研究考核试卷
- 2025租房合同范本下载3
- 2025经济适用房买卖合同范本
- 2025【高级咨询服务合同】咨询服务合同
- 2025办公室租赁合同协议书
- 苏少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全一册教案设计
- 二零二五版工程借款协议合同书范例
- CNC车间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 物业客服培训课件
- 制造业生产流程标准化管理手册
- 2024年全国大学英语CET四级考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 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城市站社会化运维交接工作手册
- 广西某农贸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TSHNX 001-2024 乳制品企业有害生物防制技术规范
- 2024-2030年中国脑动脉瘤治疗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辽宁省协作校2024-2025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DL∕T 5362-2018 水工沥青混凝土试验规程
- 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评审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