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第3单元第一课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2第3单元第一课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2第3单元第一课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2第3单元第一课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2第3单元第一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1949—1956: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953—1957:一五计划——工业化起步。

1953—1956: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2.1956——196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成就巨大,失误严重。(《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八字方针、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3.1966——1976:十年文革。国民经济受到最严重的破坏。

4.1978——至今: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探索历程

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1966-1976

知识回顾与整合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

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苏联的经济改革

互联网兴起,科技革命发展

1950—1953年朝鲜战争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知识回顾与整合民主政治制度基本建立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

独立自主步入世界舞台

70年代初开创外交新局面1949—1952年恢复经济,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1950—1952年土地改革,农民获得土地,促进了农业生产。1953—1957年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1953—1956年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1956年中共八大,是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1958年大跃进运动忽视经济规律,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影响农业生产发展。1960—1965年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并取得成就。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使经济建设遭到严重挫折。知识回顾与整合民主政治制度基本建立独立自主步入世界舞台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70年代初开创外交新局面

恢复经济、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一五计划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失误国民经济的劫难人民教育奠基

毛泽东思想发展人民教育的发展与曲折

双百方针的提出与破坏

科技发展的成就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2、措施:①、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②、新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企业。

③、合理调整工商业。④、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废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私有)

⑤、对工矿业进行民主化改革。1、背景:(1)1949年3月,召开七届二中全会。(2)建国初,中国面临严峻形势。3、结果: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4、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1953-19562、内容: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1、性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3、实践:1953年起,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国家独立富强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实质:变革生产关系实质:发展生产力为什么一五计划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历史因素:重工业基础差。现实因素:增强综合国力(国防)的需要。外部因素: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从图中可看出一五的企业分布有何特点?原因何在?地理: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离苏联近;历史:解放最早,重工业基础好。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党和政府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保障措施?(2014•天津文综•9)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程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B党和政府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保障措施?(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1)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C提供粮食、原料等。积累建设资金。加快三大改造的进行。党和政府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保障措施?①管理体制: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②资金来源: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以农业支援工业化;③经济制度:进行三大改造,建立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④人才培养:调整高校院系,发展人民教育。如何看待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积极作用:①工业和国民经济迅速发展;②工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③工业布局显著改善;④工业国际地位上升;⑤国防力量加强......消极影响:①国民经济比例失衡;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③工业化水平不高;④农村落后,城乡差别扩大......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内容与措施①农业:

组织农民,自愿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互助社—初级农业社—高级农业社)②手工业: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先实行公私合营。

(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民族资本实行和平赎买政策。请梳理近现代史上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消亡的历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艰难产生

甲午战后-1912年初步发展

1912—1919短暂春天一战后迅速萧条1927—1936较快发展

1937—1945日益萎缩

1946—1949陷入绝境1949—1952合理调整1953—1956接受改造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的标志?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由此,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得以确立。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在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社会性质: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主要矛盾:由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变为先进制度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社会阶级结构:剥削阶级基本已被消灭,社会各阶级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

1.阅读下列表格,从中得到的信息不包括

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例的比较A.我国已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转变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C.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刚刚完成 D.社会主义建设在我国全面展开C1952年

2.下图介绍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

A.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B.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C.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D.国家工作人遵纪守法介绍信兹有本校胡世厚同志因返里事去河南洛阳,携带通用粮票20斤,希沿途军警查验放行。此致敬礼(限2月5日作废)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印章)

1963年1月10日B从图1到图2的变化中可获得的正确信息有()

①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从私有制变为公有制②从农业生产合作社转变为人民公社③从小农经济过渡到农业现代化④从生产关系基本适应生产力水平到生产关系严重超越生产力水平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农民参加农业合作社剪彩人民公社万岁B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成功的探索?失误?1956年4月,发表《论十大关系》。1956年9月,召开中共八大。1960年冬,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1958年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一)成功探索:1、1956年4月发表《论十大关系》。

(1)内容:即十大矛盾。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薄一波在《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说:“苏共二十大召开之前,毛泽东就在中央领导集体的小范围内提出了‘以苏为鉴’、走中国自己的路的思想。”毛泽东“以苏为鉴”、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D(2)意义:

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

这是一次被称为“强国序曲”的会议,法国《世界报》评论:“这次代表大会似乎将成为世界共产主义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日子。”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这个党正在缓慢地,但却是相当有把握地领导着,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这次会议是指()A.中共七大

B.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八大

D.八大二次会议C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下列能体现这一成果的是()A.“以钢为纲,全面跃进”B.“把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D.“以阶级斗争为纲”B中共八大召开的历史意义。中共八大确定的历史任务。主要矛盾

经济方针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先进的社会制度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它集中体现了中共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三大改造的即将完成。A.背景B.内容C.意义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一)成功探索:2、1956年9月召开中共八大。

指导思想:内容:三年经济困难。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后果:大跃进(大办工业(土炉炼钢)、农业(放卫星))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教训: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训: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特点:①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

(指导思想)②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标志)实质:“左”倾冒进错误。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二)探索中的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不同

大跃进涉及生产力方面,

人民公社化涉及生产关系方面。

“大跃进”的发动,反映了我党不顾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地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违背了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人民公社的建立反映了我党不顾生产力的实际水平,片面地变革生产关系的“左”倾错误,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二)探索中的失误:(三)纠正错误(1960)①开始:②八字方针:③成效:纠正农村中“左”倾错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调整什么?1965年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调整国民经济中的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失调问题。Fgh十年建设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贵阳乌鲁木齐兰州包头兰新铁路包兰铁路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包头钢铁公司大庆油田大庆武汉武汉钢铁公司上海1965年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大港油田天津北京柳州黔桂铁路胜利油田东营1.下图反映的是1958~1965年全中国的粮食产量(万吨)。引起1960年后粮食产量回升的主要原因是①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③“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④完成了对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A.②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打击1956年A2、下面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其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C“八字方针”的提出促使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D.“大跃进”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D3、口号既是文化现象也是文化符号,口号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政治,它其实是穿着文化的外衣来表现政治的内涵。用口号来解读历史,别有一番历史的“味道”。据你推测,图片中的口号出现的背景是 ()A.建国初期,经济凋敝B.土地革命,国家稳定C.人民公社,信心膨胀D.改革开放,国人自信C1、原因:

“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