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测定结果常见的影响因素及结果控制_第1页
elisa测定结果常见的影响因素及结果控制_第2页
elisa测定结果常见的影响因素及结果控制_第3页
elisa测定结果常见的影响因素及结果控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lisa测定结果常见的影响因素及结果控制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一种检测技术。由于其高度敏感、特异性强、操作简单,它在各种抗包和抗包试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辅助临床诊断和生物科学研究。但ELISA测定中影响因素较多,操作过程中每个环节都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出现错误的结果。现笔者对影响实验结果的常见因素及相应的控制方法分析探讨如下:1试剂的原因1.1elisa试剂使用情况试剂的选择是保证血液检测质量的关键要素。虽然国家采用批批检定的形式对ELISA试剂严格把关,但不同厂家的试剂在使用效果上仍存在在差异。要选购知名度相对高、具有“三证”的试剂,不要用无批号的试剂,最好选用与仪器配套的试剂。更不要使用过期的试剂和混用不同批号的试剂。1.2假阴性法的后果在临床实验室,对试剂的准备一般不太注意,通常的做法是在实验时将试剂从冰箱中拿出来即用,而忽略了这种做法有可能影响后面时间不够的问题,其直接的后果是对一些弱阳性标本的检测出现假阴性。因此,在ELISA测定中试剂的准备最为关键的是,将试剂盒先从冰箱中拿出来,在室温下放置20~30min后,再进行测定,使试剂盒在使用前与室温平衡,这样做的目的能使反应微孔内的温度较快地达到所需的温度,以满足后面的测定需求。2样本的要素2.1内源性干扰因素包括类风湿因子、补体、高浓度的非特异免疫球蛋白、异嗜性抗体、某些自身抗体等。2.1.1elisa测定a型的制备方法在类风湿患者及正常人血清中,常含有较高或不同浓度的类风湿因子(RF),其一般为IgM型,亦有IgG和IgA型,具有与变性IgG产生非特异结合的特点,因为在ELISA测定中,其可与固相上包被的特异抗体IgG以及随后加入的酶标的特异抗体IgG结合,从而出现假阳性结果。避免其发生的方法有:(1)用F(ab)2替代完整的IgG。(2)标本用联有热变性IgG的固相吸附剂处理。(3)检测抗原时,可用2-巯基乙醇加入到标本稀释液中使RF降解。2.1.2抗体的假阴性在固相酶免疫测定中,来自哺乳动物的固相抗体和酶标二抗均有激活人补体系统的功能。一方面,固相抗体和酶标二抗可因其吸附及结合过程中抗体分子发生变构,使Fc段的补体C1q结合点暴露出来,使C1q成为一个中介物将二者交联起来出现假阳性结果。另一方面,固相抗体也会因为活化补体的结合,封闭抗体和抗原的表位结合能力而引起假阴性。解决的办法是:(1)用EDTA稀释标本。(2)56℃30min加热血清使C1q灭活。2.2外源性干扰因素包括标本溶血、标本被细菌污染、标本保存时间过长和标本凝固不全等。2.2.1elisa测定血清中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中含铁血红素有类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因此,在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为标志的ELISA测定中,如血清样本中血红蛋白浓度较高,则很容易在温育过程中吸附于固相,从而与后面加入的HRP底物反应显色。所以在采血时应注意手法,采集的血液勿用力振荡,严防标本溶血。2.2.2elisa检测新鲜标本菌体可能含有内源性辣根过氧化物酶,可使实验出现非特异性显色。因此,ELISA检测宜采集新鲜标本,如不能当时测定,5d之内应4℃保存,1周后检测应低温冻存;同时,收集标本采用无菌试管,可防止标本的污染。2.2.3聚体的假阳性标本在冰箱中保存过久,血清中IgG可聚合成多聚体,AFP可形成二聚体,在用间接法测定中会导致本底过深,甚至造成假阳性。冰冻保存的标本反复冻融产生机械剪切力对标本中的蛋白等分子有破坏作用,可引起假阴性结果。因此,ELISA检测尽量采用新鲜标本,长时冻存的样本避免反复融冻。2.2.4样品的固定装置3操作中的要素3.1加酶带试剂量不确定孵育前加样时间过长,酶试剂加出孔外,使用滴瓶滴加试剂时,滴加的角度不同和挤压的力度不同,致使滴加的试剂量不准,都可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确。控制方法:(1)实验样本过多时,可分批次操作,以减少实验时间延长造成的误差;(2)加酶试剂后,用吸水纸吸干孔外试剂;(3)作定量试验时,使用加样器加注试剂,并经常校正其准确性,此外,要做到一份样本一个移液头,防止交叉污染。3.2温育温度和温室温育是ELISA测定最为关键、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步骤。最为常见的温育温度有37℃和室温,其次是43℃和2~8℃。目前国内售ELISA试剂盒温育时间为37℃,30min~1h,进口ELISA试剂盒则通常为37℃,1~2h能有较完全的结合。3.2.2外周血孔显色法“边缘效应”是在使用96孔板的ELISA测定中,外周孔显色较中心孔深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为96孔板周围孔与中心孔在温育中的热力学梯度造成的,因此在温育时尽量采用水浴。3.3抽吸不完全,清洗不规范ELISA测定的洗板一般有两种方式,即手工和洗板机洗板。采用手工洗板,孔与孔之间液体易交叉,采用半自动洗板机时,洗液量不足导致洗板不彻底,洗板针堵塞导致抽吸不完全,洗板不畅导致清洗效果差。控制方法:(1)手工洗板时,拍板时要垂直,避免交叉污染,用力不能过猛,防止抗原抗体复合物脱离;(2)洗板机洗板时应经常检查冲洗头是否通畅,若被杂物堵塞时可用注射器针头挑出;(3)为了洗涤效果好,实验室可采用机器与人工洗涤相结合的方法,在机器洗涤后再进行人工洗板1~2次,或适当增加洗板的次数,有资料报道洗板7次能达到理想的洗涤效果。3.4邻苯二胺opd为底物的试剂市售ELISA试剂盒中,如以四甲基联苯胺(TMB)为底物,则提供的底物为A和B两瓶应用液;如以邻苯二胺(OPD)为底物,则试剂盒提供邻苯二胺片剂或粉剂。显色反应条件为37℃或室温反应15~30min。以邻苯二胺(OPD)为底物的试剂,要临用前30min配制且必须避光。以四甲基联苯胺(TMB)为底物的试剂则不需避光,但A、B液应尽量避免接触金属器械。3.5elisa法读取结果要在15~30min内完成,定性测定用肉眼判读试验结果时,反应板应水平距离白色背景10~15cm;定量测定时用酶标仪读取结果,酶标仪不应置于阳光或强光照射下,需先预热15~30min再进行测试。综上所述,尽管ELISA法操作简单,但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也较多。故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要加强质量管理,认真避免或减少影响因素,力求结果准确,为疾病的诊断和科研提供可靠的依据。凝固不全的血清中含有部分纤维蛋白原,可使结果呈假阳性。解决的方法有:(1)于采血管中加入适当的抗凝剂;(2)将采集后的血液放在架子上再放入37℃水浴中1h,待充分凝固后再离心分离血清。3.2.1孔内温度出现构想一般根据试剂盒的说明书选择温育的时间、温度。加完样本和(或)试剂后将微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