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2、现将13.92g的MnO2与150g36.5%盐酸(盐酸足量)共热,向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若不考HCl的挥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AgCl沉淀为0.86mol B.转移电子数0.64NAC.被氧化的HCl为0.32mol D.产生Cl23.584L3、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是()A.Cu(Fe)----加稀硫酸,蒸馏;B.CO2(SO2)----氢氧化钠溶液,洗气。C.NaCl溶液(碘)----酒精,萃取、分液;D.KNO3溶液(KCl)----降温结晶,过滤;4、在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K+、、、Na+ B.Na+、Ba2+、、HCO3−C.、Fe2+、K+、Cl- D.、K+、Mg2+、Cl-5、下列化合物的类别完全正确的是()A.Na2CO3、碱、电解质 B.MgO、金属氧化物、非电解质C.H2SO4、酸、电解质 D.CO2、酸性氧化物、电解质6、“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该消毒液无色,有漂白作用。它的有效成分是A.氯化钠 B.高锰酸钾 C.次氯酸钠 D.硫酸钠7、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化学家GerhardErtl,以表彰他对固体表面化学研究过程中的重大发现.使CO、NOx等在铂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转变成无毒气体,以减少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的排放,正是此项研究的重要应用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CO在铂表面被氧化生成CO2,铂起催化作用B.汽车尾气中NOx在铂表面发生反应的产物是N2C.CO在铂表面可能和O2、NOx反应D.NOx、CO、CO2均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8、运输汽油的车上,贴有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A. B. C. D.9、下列实验目的能够实现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3.23gNaCl固体 B.用50mL量筒量取30.12mL水C.向小试管中加入100mL稀盐酸 D.用胶头滴管取约1mL溶液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氧原子的摩尔质量为16 B.1molO2的质量为32gC.1molO的的质量为16g/mol D.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11、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下列反应中水的作用相同的是①铁和水蒸气反应②过氧化钠和水反应③氯气和水反应④二氧化氮和水反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2、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的溶液80mL,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5mol·L-1 B.6.25mol·L-1C.7mol·L-1 D.6.75mol·L-113、下列体系中,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MnO4-、K+、C1-、SO42-B.使酚酞变红的溶液:K+、Na+、NO3-、Cl-C.滴加KSCN显红色的溶液:NH4+、K+、Cl-、OH-D.0.1mol·L-1NaHCO3溶液:Na+、Ba2+、NO3-、OH-14、下列现象或事实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浓硝酸和新制氯水都用棕色试剂瓶保存B.Cl2和SO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C.常温下铁和金都不溶于浓硝酸D.漂白粉和亚硫酸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15、下列四项都能导电,其中一项与其他三项导电原理不同的是()A.氯化钠熔融导电 B.液态汞导电 C.H2SO4溶液导电 D.熔融状态的KOH导电16、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Ag2S+2H2O,其中H2S是A.氧化剂B.还原剂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已知A是一种金属,B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且焰色反应呈黄色;D、F相遇会产生白烟。A、B、C、D、E、F间有如图变化关系:(1)A的名称是___;D的化学式是___。(2)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3)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18、已知A为应用广泛的金属单质、B溶液呈浅绿色、C溶液焰色反应呈紫色、C溶液可使酚酞溶液呈红色,各物质有如图所示的相互转化:试回答:(1)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向G溶液中加入A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一般由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以及尾气吸收装置组成。以Cl2的实验室制法为例(见下图):(1)反应原理:用强氧化剂(如KMnO4、K2Cr2O7、KClO3、MnO2等)氧化浓盐酸。MnO2+4HCl(浓)MnCl2+Cl2↑+2H2O(2)制备装置类型:固体+液体气体(3)净化方法:用___________________除去HCl,再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4)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__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5)尾气吸收:用强碱溶液(如NaOH溶液)吸收,不用Ca(OH)2溶液吸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验满方法: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靠近盛Cl2的试剂瓶口,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已集满;或将湿润的_________________靠近盛Cl2的试剂瓶口,观察到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则证明已集满。20、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及加热仪器已略)。(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固体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则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依次放入_______。abcdⅠ干燥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Ⅱ碱石灰硅胶浓硫酸无水氯化钙Ⅲ湿润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21、科学家发现,食用虾类等水生甲壳类动物的同时服用维生素C容易中毒。这是因为对人体无害的价砷类化合物在维生素C的作用下,能够转化为有毒的价的含砷化合物。通过以上信息填空:①维生素C具有______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②3mol+5价砷完全转化为价砷,共转移______个电子。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题分析】

A.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火焰会进入灯内,引起危险事故,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故A错误;B.天平只能读到小数点后面一位,不会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两位,故B错误;C.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超过其体积的三分之一,否则加热可能沸腾溅出,影响实验结果,并且试管要和桌面成45°角倾斜,故C正确;D.量取9.5mL的液体应该用10mL的量筒,用100mL的量筒会导致误差太大,故D错误;故选C。2、C【解题分析】

n(MnO2)=13.92g÷87g/mol=0.16mol,n(HCl)=150g×36.5%/36.5g·mol-1=1.5mol。A.根据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可知0.16mol二氧化锰可以得到0.16mol氯气,则根据氯原子守恒可知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1.5mol-0.16mol×2=1.18mol,所以可以得到氯化银沉淀的物质的量是1.18mol,故A错误;B.得到1分子氯气转移2个电子,则生成0.16mol氯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32mol,即转移电子数0.32NA,故B错误;C.根据氯原子守恒可知生成0.16mol氯气,被氧化的氯化氢是0.32mol,故C正确;D.状态未知不能计算氯气的体积,故D错误;故答案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根据方程式进行的有关计算,注意利用原子守恒计算反应的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以及被氧化的氯化氢的物质的量。3、D【解题分析】

A.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而铜不溶于稀硫酸,可用过滤法分离,故A错误;

B.CO2和SO2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故B错误;

C.酒精与水混溶,不能用作萃取剂,应用苯或四氯化碳萃取,故C错误;

D.KNO3和K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可用结晶法分离,故D正确;

故选D。4、D【解题分析】

A.在酸性溶液中CO不能大量存在,故A错误;B.HCO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存在,故B错误;C.在酸性溶液中NO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Fe2+,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离子组、K+、Mg2+、Cl-彼此间不发生离子反应,且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答案为D。【题目点拨】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本题难点是选项C,不能忽视酸性溶液中NO3-的氧化性,能氧化Fe2+。5、C【解题分析】

A.Na2CO3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是电解质,属于盐类,A选项错误;B.MgO在熔融状态能导电,属于金属氧化物,属于电解质,B选项错误;C.H2SO4为二元强酸,是电解质,C选项正确;D.CO2溶于水并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能够导电,但不是本身导电,因此CO2属于非电解质,D选项错误;答案选C。6、C【解题分析】

氯化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没有漂白性,高锰酸钾溶液呈紫红色,次氯酸钠溶液无色、有漂白作用,“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答案选C。【题目点拨】若没有记住该知识点也可以从选项进行分析,漂白的原理分氧化性漂白、化合性漂白以及吸附性漂白,氧化性漂白针对各种强氧化剂,化合性漂白针对,而吸附性漂白针对活性炭。氯化钠和硫酸钠无氧化性,因此不能作漂白剂,高锰酸钾虽有氧化性,但与题干说明的无色相悖,因此只能选次氯酸钠。7、D【解题分析】

CO、NOx等在铂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转变成无毒气体,应生成N2和CO2,涉及反应的方程式为2xCO+2NOxxN2+2xCO2,反应中铂起到催化剂的作用。【题目详解】A.根据信息“使CO、NOx等在铂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转变成两种无毒气体”,可以得出CO在铂表面被氧化生成CO2,故A正确;B.由题给信息可知汽车尾气中NOx在铂表面反应转化为N2,故B正确;C.CO、NOx是在铂表面生成CO2和N2,可说明在铂催化作用下,CO在铂表面可与O2、NOx反应,故C正确;D.CO2虽然能引起温室效应,但它是一种无毒的气体,不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故D错误;故选D。8、B【解题分析】

汽油属于易燃品,车上应该贴上易燃液体的标志。【题目详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A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液体标志,故B正确;C.图中所示标志是自燃品标志,故C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氧化剂标志,故D错误。故答案选B。9、D【解题分析】

A、托盘天平的准确度为0.1g,无法称取3.23gNaCl固体,故A错误;B、因量筒的准确度为0.1mL,无法量取30.12mL水,故B错误;C、小试管的容积有限,不能盛装100mL稀盐酸,故C错误;D.胶头滴管一般是20滴1mL,一滴0.05mL,故D正确;故选D。【点晴】本题是考查中学化学中常用仪器在使用中读数的问题,要熟悉不同仪器的精确度不同并熟练掌握,根据化学常用仪器的精确度,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广泛pH试纸精确到整数,滴定管精确度为0.01mL,否则数据不合理。10、B【解题分析】

A.氧原子的摩尔质量为16g/mol,故A错误;B.1molO2的质量为32g,故B正确;C.1molO的的质量为16g,故C错误;D.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物质体积约为22.4L,故D错误。故选B。11、C【解题分析】

①铁和水蒸气反应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水为氧化剂;②过氧化钠和水反应中,只有过氧化钠中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③氯气和水反应中,只有Cl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④二氧化氮和水反应3NO2+H2O=2HNO3+NO中,只有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水的作用相同的是②③④,故选C。【题目点拨】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解答本题主要是看H2O中的H和O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变化情况是否相同,易错点为②,要注意H2O中的O元素化合价不变。12、B【解题分析】

设14%KOH溶液的质量为m,根据溶质质量不变列方程计算溶液的质量,进而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根据c=计算。【题目详解】设14%KOH溶液的质量为m,则:m×14%=(m−100g)×28%,解得m=200g,m(KOH)=200g×14%=28g,n(KOH)==0.5mol,c(KOH)==6.25mol/L,答案选B。【题目点拨】蒸发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是解题的关键。13、B【解题分析】

A.MnO4-显紫色,不满足无色条件,故A错误;B.使酚酞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碱性溶液中四种离子可以共存,故B正确;C.滴加KSCN显红色的溶液中存在Fe3+,Fe3+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HCO3-、OH-之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根和水,碳酸根和钡离子生成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答案为B。【题目点拨】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等。14、A【解题分析】

A.浓硝酸见光易分解,须存放在棕色瓶中;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会分解,应盛放在棕色瓶中,能用同一原理解释,故A选;B.Cl2和SO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理不同。Cl2的漂白原理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有很强的氧化性,将品红氧化成无色的物质,使品红溶液褪色;SO2的漂白原理是:SO2与水化合成H2SO3,H2SO3与品红发生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使品红溶液褪色;原理不同,故B不选;C.铁与浓硝酸常温下发生钝化,不溶于浓硝酸;金性质稳定,不溶于浓硝酸;原理不同,故C不选;D.漂白粉中次氯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生成盐酸和氧气而变质;亚硫酸钠露置在空气中会被氧化而变质;原理不同,故D不选;正确答案是A。【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即可,注意二氧化硫、次氯酸漂白性的区别,题目难度不大。15、B【解题分析】

A.氯化钠熔融导电,是由Na+和Cl-定向移动传导的;B.液态汞导电,是由电子的定向移动传导的;C.H2SO4溶液导电,是由H+和SO42-定向移动传导的;D.熔融状态的KOH导电,是由K+和OH-传导的。综合以上分析,A、C、D中物质的导电,都属于离子导电,而B中物质导电,是电子导电。故选B。16、D【解题分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分析,判断氧化剂、还原剂。【题目详解】4Ag+2H2S+O2===2Ag2S+2H2O反应中,Ag元素从0价升高到+1价,故Ag做还原剂,O2中O元素从0价降低到-2价,故O2做氧化剂,H2S中的H元素和S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故H2S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故D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金属单质大多数情况下都做还原剂,O2是常见氧化剂,再判断H2S中各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从而可以快速作出正确判断。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钠NH3NaOH+NH4ClNaCl+NH3↑+H2O2Na+2H2O=2NaOH+H2↑【解题分析】

B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且焰色反应呈黄色,可知B溶液中含有钠元素,A是金属,和水反应生成B和E,可知A是钠,B是NaOH溶液,E是氢气。氢气和氯气点燃生成HCl,NaOH溶液和固体C在加热下生成气体D,则D为NH3,氨气和HCl化合生成NH4Cl,能看到白烟,所以C为NH4Cl。【题目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A是金属钠,B是NaOH,E是H2,C是NH4Cl,D是NH3,F是HCl。(1)A的名称是钠;D的化学式是NH3。(2)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OH+NH4ClNaCl+NH3↑+H2O。(3)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H2O=2NaOH+H2↑。【题目点拨】根据特征颜色和特殊实验现象可以快速找到无机推断题的突破口,如B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溶液中有钠元素;D、F相遇会产生白烟通常是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的反应。18、FeCl2、KCl4Fe(OH)2+O2+2H2O=4Fe(OH)32Fe3++Fe=3Fe2+【解题分析】A为应用广泛的金属单质、B溶液呈浅绿色,则A为铁,B为氯化亚铁;C溶液焰色反应呈紫色、C溶液可使酚酞溶液呈红色,说明C中含有钾元素,且溶液显碱性,则C为氢氧化钾。根据框图,D为氯化钾溶液,E为氢氧化亚铁,F为氢氧化铁,G为氯化铁,H为氯化银。(1)根据上述分析,B为氯化亚铁,D为氯化钾溶液,故答案为FeCl2;KCl;(2)由氢氧化亚铁转变成氢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故答案为4Fe(OH)2+O2+2H2O=4Fe(OH)3;(3)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故答案为2Fe3++Fe=3Fe2+。点睛:正确推断出题中物质是解题的关键,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少量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本题的突破口为“B溶液呈浅绿色”以及框图中“”可以判断题目与铁的化合物有关。19、饱和食盐水向上排空气Ca(OH)2溶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