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堂探究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_第1页
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堂探究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_第2页
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堂探究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堂探究探究点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史料导入列宁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化进行得太快了,他公开提出同资本主义妥协,这是一个战略退却。……在新经济政策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着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农民可以自由地出卖他们的农产品。——[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互动探究(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时期“社会主义化进行得太快了”的经济表现。(2)根据史料,指出苏俄(联)“同资本主义妥协”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行该妥协的主要原因。提示:(1)表现: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分配制;大中小企业一律国有;实行义务劳动制等。(2)措施:固定的粮食税,余粮可以买卖;恢复自由贸易;部分企业私营等。原因: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名师精讲“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不同(1)就两者实施的目的来看,前者主要是为了集中力量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以巩固苏维埃政权;后者则是为了恢复发展生产,并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2)就两者的内容来看,前者取消商品和货币,按照共产主义原则分配产品;后者则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经济。(3)就两者取得的成效来看,前者在集中力量战胜国内外敌人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它在战后的继续实施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后者则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为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基础。(4)就两者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中的地位来看,前者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后者则是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例题1】瞿秋白在1921年旅俄日记中写道:“一友人告诉我,俄国现在无物不集中,消费者都是以团体为单位,个人名义很难领到需要物品。……消费者凭劳动券领取,劳动券以工作高下为标准分为几等,每等可得若干,十日以前在消费公报登载。”这段材料显示了苏俄()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情况B.实行新经济政策带来的新变化C.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场景D.扩大政治“公开性”的尝试解题指导:把握时间1921年以及材料中的“消费者凭劳动券领取”可知此时苏俄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分配方式,故选A项。答案:A探究点二“斯大林模式”史料导入1928年……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目的在于迅速实现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计划”或者说政府机关掌握国家全部经济生活的中央计划,成为此后苏联经济的显著特点……在苏联,“计划社会”的思想部分来自恩格斯所阐述过的社会主义学说,部分地来自战争的经验,甚至更多地来自一种不可抗拒的压力,即如何应付在提高国家生产水平中出现的连续而长期的问题。——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互动探究(1)根据史料,指出1928年以后苏联经济的显著特点。(2)根据史料,说明苏联建立“计划社会”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提示:(1)特点: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原因:受社会主义理论的影响;战争时期的经验;解决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影响:开辟了一种新的现代化道路,使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实行了工业化;但其弊端导致苏联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伤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例题2】苏联在实施“斯大林模式”时,实行了居民证制度。只给城镇居民发放居民证,农民没有居民证。没有居民证和其他有关证明文件,苏联公民是不能异地流动的。这一制度实施的主要目的是()A.服务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B.强化城市政权便于镇压反革命C.实行劳动力的计划管理D.杜绝城乡人口的流动解题指导:只给城镇居民发放居民证,农民没有居民证,这意味着农民不能异地流动。苏联对农民严格管理,结合“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由此可以分析出主要目的是A项。当时反革命已经被镇压,故B项不正确;“城镇居民发放居民证,农民没有居民证”不能体现实行劳动力的计划管理,故C项不正确。D项不是主要目的。答案:A名师精讲全面认识“斯大林模式”(1)含义:“斯大林模式”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所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这一体制因形成于斯大林执政时期,因此被称为“斯大林模式”。(2)形成原因:“斯大林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①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②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于集中的重要客观因素。③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④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以及理论指导上的失误等。(3)特征:这种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在政治方面的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和法制。(4)影响:它同当时苏联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基本适应的,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大规模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时期发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