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诗四首-课件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30、诗四首-课件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30、诗四首-课件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30、诗四首-课件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30、诗四首-课件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0、诗四首归园田居(三)-------陶渊明使至塞上-----------王维渡荆门送别----------李白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1/53

读技巧1、把握感情基调,2、要按音节节奏和意义节奏来读,3、语速要迟缓。第一把金钥匙2/53第二把金钥匙品技巧先了解每句诗字面意思,然后进行想象和联想,体会所表现意义。3/53背技巧句首一个词,脑中一幅画。第三把金钥匙4/53归田园居(其三)陶渊明5/53诗歌朗诵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归园田居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huìhèzhǎng6/53

荒秽(huì):杂草丛生。带月:顶着月亮。荷(hè)锄:扛着锄头。

道狭(xiá):道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沾(zhān):沾湿。但使:只要让。愿无违(wéi):不违反自己意愿。7/53第一层:写劳动情况带着以下问题朗诵:问:这首诗记是哪个季节劳动生活情况?问:诗人到田间去干什么?干了多长时间?(从“种豆”“草盛”“夕露”能够判定,时间当是农历三四月间即春末夏初。)(从“晨兴”到“带月荷锄归”,能够看出他干了一整天。)8/5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思索:“草盛豆苗稀”一句表明了什么?

这是本诗第一层,交代了劳动

,以及

。地点劳动收获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前1句表达了农家生活

,“带月荷锄归”一句,展现了一幅漂亮“

图”。优美月色描写表现出作者

,反而

。艰辛月下归耕不认为苦享受这劳作乐趣内容点析9/53第二层:以抒情为主带着以下问题朗诵:问:第五句中“道”是指什么?为何开头不提,到这里才说它狭而多草木?问:为何要着重写夕露沾衣?诗人归途,紧承上句中“归”字。为了引出夕露沾衣一句,表明诗人在穿行草木,致使衣为露所湿。借夕露沾衣作衬托,抒写诗人归田愿望。10/53精彩赏析

请找出诗中写景和写情诗句,并说说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妙处。这一句将劳动生活感受和山村静谧夜景融合在白描般图画中,表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满足。

“但使愿无违”“愿”详细指什么?这里“愿”详细指要按照自己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11/53总结

陶渊明《归园田居》共五首,内容包含:农村生活风貌、诗人和乡邻交往、诗人出游,这一首专写诗人劳动。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热爱和终生隐居意愿。语言自然朴实。以下是这组诗另外几个“镜头”: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其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其二)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邻居)(其五)12/53归恋厌弃田园:土地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烟狗鸡官场:尘网樊笼幽雅恬适板书设计13/53

《归园田居》用语平淡自然,朴素随口而出,“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之语不见丝毫修饰,平淡口语和醇美诗意友好地统一起来。写作特色14/53使至塞上——王维15/53读出字音,读出节奏。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歌朗诵16/53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朝著名诗人。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著有《王右丞集》。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涵养作家,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他诗歌展现丰富多彩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17/53历史背景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发兵进攻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737年春,可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番军。王维奉使出塞宣慰,并在灯西节度使幕兼为判官。本扁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迁。这道诗作于赴边途中。18/53使至塞上(结构思绪)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写使者进入边塞)19/53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激愤和抑郁。与首句“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以“蓬”“雁”自比暗写内心郁愤)20/53精彩赏析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21/53一“征”一“归”,一“出”一“入”,组成了鲜明对比,既是写景,也是叙事,以“蓬”自喻,暗示自己在朝廷受到排挤,仕途不顺苦闷心情。以“雁”自喻,抒发了远离故乡异地飘泊愁绪,情感复杂。揣摩语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22/53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名句)抓住沙漠中经典景物进行刻画,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塞外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但准确地描绘沙漠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叙事写景入画中,幽微难言内心情.(描绘沙漠中经典景物“孤烟”“落日”)23/53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日圆。构图美:线条美:色彩美: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长河奔流纵是烟,横是河,圆是落日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空间阔大——层次丰富——鲜明优美

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名句。”24/53

你是怎样了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个名句?

抓住沙漠中经典景物进行刻画,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塞外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但准确地描绘沙漠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叙事写景入画中,幽微难言内心情。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品读赏析25/53尾联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来到边关看见骑兵,骑兵说将领还在前线。(写诗人抵达边塞所见情景)26/53渡荆门送别

李白27/53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诗歌现存九百九十多首,豪迈奔放,别具一格。尽管李白有诗歌也隐含着人生如梦、纵酒狂欢颓丧情绪,但不满于社会和政治黑暗,追求心身自由和解放昂扬向上精神是他诗篇主旋律。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诗人之一,与杜甫并称“李杜”,对后代诗歌创作产生过深远影响

。28/5329/53诗歌朗诵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30/53介绍创作情况李白青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度过,把蜀地看成自己故乡,所以他有不少诗篇反应出对蜀中生活思念之情。这一次从三峡出蜀,面对江汉平原,眼界大开,心旷神怡,不由得即景抒情,写下了这首广为传诵五言律诗。31/53首联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渡远:远渡。楚国:楚地。平野:平原。大荒:辽阔无际原野。诗歌从乘舟远游写起,第一、二句点题:诗人远离四川,乘船沿江游览楚地。(叙送别缘起)

32/53颔联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绘山势,流水,原野)颈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写水中映月画于天边云霞图)33/53尾联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抒深沉思乡之情)诗人抒发了爱祖国、爱自然、爱故乡深挚感情。在这一描写中,表现了初离蜀地诗人对故乡深深依恋。34/53【诗文解释】

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伴随低平(叙事)原野地出现逐步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原野中奔流。月亮在水中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写景,想象,比喻)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我还是怜爱故乡水,流过万里送我行舟远行。(抒情,拟人)

35/53精彩赏析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展现了一幅怎样景象?衬托出诗人怎样心境?这也正是诗人开阔胸怀、开朗心境和蓬勃朝气形象写照。

诗人采取正面描写,展现出映入眼帘雄阔景象:沧茫起伏群山,伴随船行不停消失,眼前出现了辽阔无垠平原。一泻千里江水,流入辽阔无边荒原,滚滚东流。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36/53

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诗中是怎样以时空变换来描绘江天美景?“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描绘近景,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倒影,如同天上飞下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日间仰视所见,描绘远景,仰视天空,变幻无穷云彩在日光下结成了海市蜃楼般奇景。景观壮阔,远近景结合;给人空间感和流动感。颈联采取衬托手法,以水中月明如镜反衬江水平静,以天上云彩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辽阔、天空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飞”“结”是用拟人手法。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37/53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作者在5岁那年便随父亲到四川,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所以常称四川为“故乡”。长江水自蜀东流而下,所以作者称它为“故乡水”。作者即使难以掩饰自己见到楚地美景兴奋和激动,但也忘不了曾经养育过自己故乡。首次离别故乡,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对这种情感并不说破,掉笔从对方写来,利用拟人手法,赋予了江水以人浓厚感情,说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依不舌送我到楚地,愈觉情味无穷。“仍怜”二字饱含游子思乡之情。38/53中心思想

全诗经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描绘,反应了诗人开阔胸怀和奋发进取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无限眷恋、思念之情。39/53写作特色全诗运古诗浑壮豪放气势于声调格律之中,首联叙事、颔联、颈连写景,尾联抒情,时空辽阔,写景有灵动之感,情韵悠长。40/53登岳阳楼宋·陈与义41/5342/53作者简介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自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著名诗人。他诗歌创作能够金兵入侵中原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风明快,极少用典,以《墨梅》诗受到徽宗赏识。南迁之后,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同遭遇,转学杜甫。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诗人之一。著有《

简斋集》。43/53

陈与义身处两宋之交这么一个国事多艰、时局动荡时代。该诗写于“靖康之变”第三年。此时诗人正处于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苦涩生活中。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本课所选就是其中一首。写作背景44/53诗歌朗诵登岳阳楼

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jīngxǐyǐ读准字音,读出节奏:45/53“诗眼”悲46/53登岳阳楼

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注释:酒店或茶馆幌子迟缓瓜分徘徊靠着高处登楼47/53“洞庭之东江水西”这句诗写什么?怎么写?写岳阳楼之所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