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今年大学毕业生课件_第1页
赠与今年大学毕业生课件_第2页
赠与今年大学毕业生课件_第3页
赠与今年大学毕业生课件_第4页
赠与今年大学毕业生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胡适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胡适

一、教学目的1.理解作者对大学生毕业后“堕落”的分析。2.把握作者“三个方子”的精神实质。3.使学习者在问题意识、业余兴趣、保持信心三方面均有所悟。一、教学目的1.理解作者对大学生毕业后“堕落”的分析。二、教学要点1.作者提出“三种防身的药方”的具体内涵及其解释。2.“三种防身的药方”所隐涵的价值观念。3.平和、真诚、娓娓叙来的文章风格。二、教学要点1.作者提出“三种防身的药方”的具体内涵及其解胡适生平胡适原名嗣穈(méi),学名洪骍(xīng),参加“庚款”留学考试时改名胡适,字适之。1891年2月17日生于上海,安徽人。1962年2月24日于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任上逝世,享年72岁。胡适生平胡适原名嗣穈(méi),学名洪骍(xīng),参5岁开蒙,在老家私塾受过九年旧式教育。1910年夏赴美留学,先入康乃尔大学习农科,后转入文科;

1915年进哥伦比亚大学,追随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学习哲学。5岁开蒙,在老家私塾受过九年旧式教育。1917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古代中国逻辑方法之进化》。胡适一生被授予了36个荣誉博士的头衔。1917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古代中国逻辑方法之进化》。三十六个博士头衔1927年3月,37岁的胡适由英国赴美国,向母校哥伦比亚大学补交了博士论文(著作)《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100册,完成了哲学博士学位手续,得到了第一顶博士帽。胡适的第二顶博士帽,是1935年1月5日,香港大学授予胡适的法学名誉博士学位。1936年8月,哈佛大学授予胡适名誉文学博士学位。是为胡适的第三顶博士帽。同年,美国南加州大学授予的名誉文学博士学位,是为胡适的第四顶博士帽。1939年,哥伦比亚大学的名誉法学博士;芝加哥大学的名誉法学博士。1940年,美国8所大学分别授予胡适8个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41年,胡适在美国被授予博士学位有5个,在加拿大被授有2个。前者全是名誉法学博士,分别为:加利福尼亚大学、森林湖学院、狄克森学院、佛蒙特州的密特勃雷大学、密达伯瑞学院;后者是麦吉尔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和多伦多大学(名誉法学博士)。1942年是胡适拿博士帽的第二个“高峰年”,达10个之多,都是美国大学授予的。其中两个是名誉文学博士:达脱茅斯学院、纽约州立大学;其它8个是名誉法学博士,分别是:俄亥俄州州立大学、罗切斯特大学、奥白林学院、威斯康辛大学、妥尔陀大学、东北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第纳逊大学。最后的5顶是:美国柏克纳尔大学授予的名誉文学博士(1943年),英国牛津大学授予的名誉法学博士(1945年11月赴伦敦以中国首席代表身份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美国柯鲁开特大学授予的名誉文学博士(1949年),美国克莱蒙研究所授予的名誉文学博士(1950年),美国夏威夷大学授予的名誉人文学博士(1959年)。三十六个博士头衔1927年3月,37岁的胡适由英国赴美国,向1917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回安徽绩溪与江冬秀结婚。1938年任中华民国驻美国大使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1946年7月回到北平,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1957年11月任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2月24日于中央研究院开酒会时心脏病猝发病逝于台湾台北县南港镇(今台北市南港区)1917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回安徽绩溪与江冬历任:1917年(26岁)北京大学教授、1919年(28岁)北大代理教务长、1922年(31岁)北大教务长、1928年4月至1933年中国公学校长、1932年(41岁)北大文学院院长、天主教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1938年(47岁)中华民国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1946年(55岁)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亚图书馆馆长、1957年(66岁)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位于台北县南港镇(今台北市南港区))院长等职。胡适还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历任:1917年(26岁)北京大学教授、1919年(28岁)情感世界情感世界发妻江冬秀发妻江冬秀赠与今年大学毕业生课件1924年,胡适和曹诚英的关系日趋明朗,在沪杭求学及谋生的亲友大都知道这事。胡适在这年春天,开始向江冬秀提出离婚,江冬秀不听则已,一听勃然大怒。她从厨房中拿把菜刀,说:“离婚可以,我先把两个孩子杀掉。我同你生的孩子不要了。”当下吓得胡适面如土色。江冬秀也不避亲近的人。一次,石原皋在场,江冬秀说起此事,想及自己十多年的等待,忍受种种流言蜚语,真是越想越气,越说越怒,随手抓了把裁纸刀要向胡适掷去。多亏石原皋劝住,才未酿成家庭血案。

1924年,胡适和曹诚英的关系日趋明朗,在沪杭求学及谋生的亲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蝴蝶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蝴蝶>背后胡适十几岁时就与江冬秀订了婚,但到美国之后,邂逅了才情超逸的韦莲司并为之倾倒,两人的半世情缘从此启幕,现在已不是秘密了。这首诗写于1916年,正是胡适回国的前夕,这首《蝴蝶》其实是一曲中西合璧的现代“梁祝”。本来“双双飞上天”翩翩翻飞的两只蝴蝶,因胡适母亲催胡适回家成亲,不得不“忽飞还”一个,剩下韦莲司一个人孤苦伶仃,望穿秋水,也真“怪可怜”

—韦莲司一生未嫁<蝴蝶>背后胡适十几岁时就与江冬秀订了婚,但到美国之后,邂逅韦莲司写的情书

没想到,我会如此爱你……胡适……我崇拜你超过所有的男人……”

“我整好了我们那个小得可怜的床……我想念你的身体,更想念你在此的点点滴滴.我中有你,这个我,渴望你中有我……

韦莲司写的情书没想到,我会如此爱你……胡适……我崇和小表妹曹佩声烟霞山月的神仙生活和小表妹曹佩声烟霞山月的神仙生活曹佩声曹佩声陈衡哲(1890-1976),笔名莎菲。1914年考取清华留美学额后赴美,分获学士、硕士学位。1920年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讲授西洋史;她是我国新文化运动中最早的女学者、作家、诗人,也是我国第一位女教授,有"一代才女"之称。陈衡哲(1890-1976),笔名莎菲。1914年考取清华留

陆小曼陆小曼妻子:江冬秀。由胡适其母包办。在当时自由恋爱风气兴起后,胡适并未像其他青年一样毁掉婚约,而是继续维持,对此,胡在后来的日记中写道:“假如我那时忍心毁约,使这几个人终身痛苦,我良心上的责备,必然比什么痛苦都难受。”1917年成婚。长子:胡祖望(1919-2005),旅居美国。女儿:胡素斐,早夭。次子:胡思杜(1921-1957),留在中国大陆,1954年被迫与胡适断绝父子关系,但仍被斗争,后于1957年反右中自杀身亡家庭妻子:江冬秀。由胡适其母包办。在当时自由恋爱风气兴起后,胡适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引发了文学革命。倡导“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起了决定性作用。白话诗创作——《尝试集》

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引发了文学革命。胡适和新文化运动胡适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同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为新文学形式作出初步设想。胡适和新文化运动胡适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文学改良刍议》一、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二、不做无病呻吟的文字;三、不用典;四、不用套语烂调;五、不重对偶,文须废骈,诗须废律;六、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七、不模仿古人;八、不避俗话和俗字。《文学改良刍议》一、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胡适和五四运动

在五四文学革命中首举义旗的是胡适。早在1915年9月17日,他在《送梅觐庄往哈佛大学诗》中率先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神州文学久枯馁,百年未有健者起。新潮之来不可止,文学革命其时矣。”1916年4月12日,他又创作了《沁园者·誓诗》:“文章革命何疑!且准备搴旗作健儿。要空前千古,下开百世,收他臭腐,还我神奇。为大中华,造新文学,此业吾曹欲让谁?”1917年初,他正式在《新青年》2卷5号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成为了中国新文化运动最初“发难的信号”(郑振铎语)。毛泽东回忆五四时期他的思想变迁时说:“我特别爱好胡适、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模范

胡适和五四运动在五四文学革命中首举义旗的是胡适。早现代中国学术的奠基人“中国的文艺复兴”的倡导者之一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现代中国学术的奠基人“中国的文艺复兴”的倡导者之一开风气的学术成就

中国文学史研究。白话小说考证。撰写《白话文学史》。研究《水经注》。

开风气的学术成就中国文学史研究。胡适老年胡适老年胡适墓志铭这是胡适先生的墓,生於中华民国纪元前二十一年,卒於中华民国五十一年。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裏安息了!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胡适墓志铭这是胡适先生的墓,生於中华民国纪元前二十一年,卒於《中国哲学史大纲》《尝试集》《胡适文存》《胡适文存二集》《胡适文存三集》《胡适自传》《戴东赢的哲学》《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选》《胡适论学近著》《四十自述》《胡适日记》《我的母亲》著作推荐《中国哲学史大纲》《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本文是胡适于1936年对北京大学毕业生的讲演。

作者由衷地对新一届毕业学生作出的临别赠言,又是对着全国的学子提出希望。《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本文是胡适于1936年对北京大学毕业感人之处:不说空洞教条。平易关切,不含私欲,其情也真。设身处地从大学生所想出发,其言也信。感人之处:平易、亲切是胡适一贯的风格:

白话文电报

“胡说”

平易、亲切是胡适一贯的风格:大学毕业后,危机在哪里?步入社会之后,人何以会“堕落”?抛弃求知欲望抛弃理想人生的追求

大学毕业后,危机在哪里?步入社会之后,人何以会“堕落”?如何防止“堕落”?要寻问题。要培养业余兴趣。要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