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学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科中医学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中医学的历史沿革一、中医学的起源在距今约一百多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在自己的国土上生活、劳动着。原始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渐学会缝制衣服,从原始人赤身露体发展到以兽皮、树皮充当衣服,标志着人类卫生保健文明的开始。火的使用和人工取火,推动了人类由生食走向熟食,使人体易于消化,减少了肠胃病的发生。正如《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上七十毒”,生动地反映我们祖先发现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的过程。第一章导论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先秦两汉时期,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生物科学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哲学、文学和史学等方面产生了不少名著形成奠定了基础。在阴阳五行哲学思想指导下,以天人合一的系统整体观,运用朴素辩证的概括,形成了中医学的概念、规律、病因、病机等基本理论结构,初步建立了中医学的科学理论体系。
※1、四大名著:《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原书各九卷,每卷九篇。《内经》的内容十分丰富,它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素问》包括有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疗法原则以及针灸等。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2、《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作者及成书年代不详,传说为战国越人(扁鹊)所作,大约成书于西汗时期。全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论述了脏腑、经络、脉学、腧穴、针法等内容。该书内容简要,辨析精微,对经络、命门、三焦的论述,则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补充了《内经》的不足,是继《内经》之后的又一部中医经典著作。
3、《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经宋代林亿等整理后,分为《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两书。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以及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利)等。此书理、法、方、药齐备,确立了辩证论治法则,具体指导临床实践。为我国临证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难经》原名《
4、《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成书年代说法不一,全书共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功效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为君,主养命以应于,一般来说,是毒性小或无毒的,多属补养类药物;中品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有的有毒,有的无毒,多属补养而兼有攻治疾病作用的药物;下品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大多是除寒热,破积聚等攻治疾病的药物,其中有毒的居多,不可久服。这是中国药物学中最早、最原始的药物分类方法。书中还概括地论述了药物的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药物学。4、《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成书年
中医的养生学说,是中医学预防医学思想的体现,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及病后调整、防病复发,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一)未病先防1、调摄精神中医学早在两千年前就注意到调摄精神,并作为摄生要素而提出《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如恼怒太过则伤肝,思虑太过则伤脾等,均说明情志异常对人体脏腑功能的影响。故认为应尽量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绪变动,才能保持人体的身心健康。现今,心身医学在国际上崛起,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说明精神心理因素的调摄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已为国际医学界所重视。三、中医学的预防医学思想及措施中医的养生学说,是中医学预防医学思想的体现,
2、锻炼健身锻炼健身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的“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的健身运动,就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法。汉代华佗吸收前人“导引”的精化,模仿虎、鹿、熊、猿、鸟等动物的动作,创造了“五禽戏”。经不断演变为太极拳、迪斯克、气功等多种健身方法,不仅对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有良好效果,而且对某些慢性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2、锻炼健身锻炼健身是增强体质、
3、预防疾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之,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这段经文体现了中医学深刻的预防医学思想内涵,强调在疾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要去治疗它,不要等到病已成才服药,如同口渴了才去挖井,这不是太晚了吗?宋明时代(大约11世纪)即开始应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16世纪的《种痘新书》,先后流传到欧亚各国,成为“人工免疫法”的先驱,比英国18世纪末用牛痘接种法还要早几百年。3、预防疾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二)既病防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此段经文说明古人早已应及早进行治疗,如不及时治疗,病邪就可能逐步深入,使治疗困难。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对内伤疾病也要重视其传变规律,如:“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即对肝病实证的治疗,除治肝的本身以外,还要注意调治脾胃,防止肝病传脾,导致脾病。(二)既病防变四、中医方药学及针灸
(一)本草和方剂1、本草A、公元前的《山海经》中记载有100多种植物、动物和矿物药物。
B、秦汉时代(公元1~2世纪)有最早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共载药物365种,内有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其中麻黄治喘,常山治疟,黄连治疗痢,大黄通便,当归调经,水银治皮肤病等。C、南朝刘宋时期炮灸药物的方法有很大发展,雷学攴总结这方面在经验,撰成《炮炙论》一书,共三卷,载药三百种。
四、中医方药学及针灸
D、唐代《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发的药典,比纽伦堡药典颁发早883年。值得称颂的是明代李时珍对药物进行了全面整理和考证,前后用了26年,阅读800多种古籍,奔走各地,虚心求教,亲自登山采药,辨别真伪,以科学态度认真总结了16世纪前我国人民丰富的用药经验和药物学知识,完成了著名的《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约190万字。载药1892种,绘图1000多幅,收录方剂11096首。书中将药物作了科学分类,分为十六纲,六十类,是中古时代最完备的分类系统,比现代植物分类家奠基人林奈氏还早157年。李时珍因此被公认为是世界伟大的科学家之一。D、唐代《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
2、方剂方剂形成的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已发现将单味药组成复方用于治病的作用。
A、《内经》中即已记载有13方,成为方剂之始;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记载113方。
B、《金匮要略》中记载262方。
C、至明代的《普济方》,竟收方达61739首。方剂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逐步成熟和发展,它在临床辩证论治中,是理、法、方、药融于一体的重要环节。
2、方剂
(二)针灸针灸起源于砭石,针灸术的起始约在新石器时代。A、春秋战国时期的《内经》,其中尤以《灵枢》所载针灸理论更为丰富而系统,为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B、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把经络理论与针灸临床密切结合,明确了经络与腧穴的关系,对全身腧穴的分布进行了整理排列,确定了穴位349个,同时详细介绍了针灸方法、宣忌和常见病的治疗。《针灸甲乙经》在针灸学的发展史上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影响很大。(二)针灸
C、宋代王唯一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创建了有经络路线和穴位名称的针灸铜人,为针灸教学开辟了新途径。
D、明代是针灸学极为发展的时代,杨继洲汇集历代针灸著作,并结合自己的丰富经验,写成了《针灸大成》,三百多年来一直是针灸学的重要参考书。自从20世纪50年代后把针灸作为一种麻醉镇痛方法以来,激起了中外医学界对针灸疗法的兴趣,而针灸原理的研究热潮已把中国的神经生物学和痛觉生理研究推向了世界前沿,其成果又促进了针灸疗法在全世界的推广作用。
C、宋代王唯一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创建了有
(一)内科学古称(疾医)内科是中医临床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辩证论治的基础上,隋唐以来,对内科疾病的认识不断提高,诊治经验不断丰富。
A、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多种内科疾病的病因、证候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成为世界最早的病理学专著。
B、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记载了消渴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为后世提供了治疗该病的宝贵经验。
※C、宋、金、元时期,学术争鸣,学派蜂起,有力地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其中,中医内科学长足的进步,医学家创立新理论,寻找新疗法,使用新方药,取得了很大成绩,后世称为“金元四大家”。五、临床医学分科的发展(一)内科学古称(疾医)五、临床医学分科的金元时期四大学派学派主张学说代表人物寒凉派病因多火热(如:现代的传染病)主张用降火法治疗→用寒凉药物。刘完素攻下派病因多外邪所致,认为治病应着重祛邪,主张用汗法(指感冒),吐法、下法(指中毒)。张子和补脾派认为人的消化系统(指脾、胃)易患病。主张补益脾胃是治病之要。李东恒滋阴派认为病理变化基本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主张治疗上着重滋阴。朱丹溪金元时期四大学派学派主张学说代表人物寒凉派病因多火热(如:现
D、明末,吴又可提出传染病的病因新见解:“戾气”是特殊的致病因素,传染途径多从口鼻而入。这是中医学对病因学说的突破,极大地启发了后人。
E、清代,以叶天士、吴鞠通为代表的温病学家,对外感温热病进行了深入探讨,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创立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辩证学说。
F、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内科学的理论和临床研究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如近年来,对肝脏、脾脏的研究,以及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通过全国性协作,在中风、冠心病、糖尿病、上消化道出血、萎缩性胃炎、病毒性肝炎、肾功能衰竭等方面的中医药治疗及机理研究,也都有了可喜的苗头。D、明末,吴又可提出传染病的病因新见解:“戾
(二)外科学古称(疡科)外科的出现约在4~5世纪之间,直到清末,逐步发展成熟。
A、早在一千七百年前的汉代,著名医家华佗创立了“麻沸散”,在进行各种刀伤手术中有于全身麻醉。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外科麻醉。
B、晋代,有了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本书载方140余首,总结了许多治疗金疱痈疽、疮疖、皮肤病的经验。
C、隋代的《诸病源候论》、唐代的《千金要方》都收载了很多外科学内容,如治疗瘿瘤、丹毒、疔疮、痈疽、痔瘘、虫蛇兽咬伤及多种皮肤病的方药。(二)外科学古称(疡科)
D、宋代、元代外科发展较快,著作颇丰。。
E、明代外科有了很大发展,尤以陈实功的《外科正宗》成就最大。
F、到了清代,《医宗金鉴》总结了前人经验,对外科、伤科的诊断、用药、手法都有很系统的说明,具有很大的实用性。
G、新中国成立后,中医中药在治疗痈、疮、疔、毒,结扎或注射治疗内痔,切开或挂线治疗肛瘘,辩证治疗脱疽,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小夹板固定治疗前臂骨折。D、宋代、元代外科发展较快,著作颇丰。。
(三)妇科学古称(女科)
A、在《内经》时代就有了许多妇科病的记载,如不孕、不月。
B、到汉代张仲景著的《伤寒杂病论》中,专设妇科疾病妊娠、产后、杂病三篇。
C、唐代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妇产科专著《经效产宝》。
D、宋代陈自明著的《妇人良方》。
E、明代王肯堂著的《妇科证治准绳》及武之望的《济阴纲目》。
F、清代《傅青主女科》问世,主张治疗妇女病以培补气血、调理脾胃为主,对后世医家很有影响。
G、新中国成立后,妇科医学取得了很大难产、中医中药治疗宫颈癌等方面都取得卓越成绩。(三)妇科学古称(女科)
(四)儿科学古称(哑科)
A、战国时期已有了儿科医生出现。
B、西汉初期问世的《颅囟经》是中医儿科第一部专著。
C、北宋时期,儿科名医钱乙著的《小儿药证直诀》,提出儿科疾病以五脏为纲的辩证方法,对水痘、麻疹等几种发疹性传染病有相当的认识,并具有丰富的鉴别经验。
D、元代曹世荣著《活幼心书》,对小儿惊风、抽搐的辩证治疗有独到之处。
E、明清两代儿科有了较大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如《幼幼集成》、《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等,对惊风、发热、呕吐、等儿科常见病都有很多独特见解。
(四)儿科学古称(哑科)
F、新中国成立后,儿科飞速发展,过去儿科四大证——痘、痧、惊、疳,其中(天花)被消灭,痧(麻疹)被控制,惊(破伤风)发病率大大下降,疳(疳积)亦少见。中医在治疗小儿急、慢性传染病和常见病取得了满意效果,如流行性乙型脑炎、菌痢、百日咳、猩红热、秋季腹泻等。(五)眼科学
A、在殷商时代就有关于眼科史料的甲骨文记录。《荀子》书中记载有舜帝患瞳症,这是世界上瞳孔异常的最早记录。《史记·扁鹊列传》有“扁鹊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可以说扁鹊是我国最早的五官科医生。F、新中国成立后,儿科飞速发展,过去儿科
B、《黄帝内经》中记有目盲、目下肿等15种眼。
C、汉代《神农本草经》书中载有眼科药物70种。《诸病源候论》有目疾诸候38论。
D、唐代《秘传眼科龙术论》是我国第一部眼科专著。
E、宋代太医局设九科,将眼科从五官科中分出来成为专科。
F、元明两代,倪维德著的《原机启微》,书中按病分类,它的出现,使我国眼科有了较为系统的理论著作。《论治准绳》、《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目经大成》等。B、《黄帝内经》中记有目盲、目下肿等15种※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A、整体观念B、恒动观念C、辩证论治一、整体观念
※
(一)整体观念的含义整体是指统一性、完整性和相互联系性。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与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二)整体观念的主要内容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具体体现三个方面:(1)就形体结构而言,人体是由若干脏腑器官所组成。这些脏腑器官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相互关联的,每一个脏腑器官都是有机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A、整体观念
(2)就生命基本物质而言,组成各脏腑器官并维持其正常生理机能活动的基本物质都是精、气、血、津液,这些物质分布并运行全身,以维持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3)就机能活动而言,形体结构和生命基本物质的统一性,决定了机能活动的统一性,各种不同的机能活动互根互用、相互协调、密切联系。机体整体统一性的形成:A、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的作用实现的。B、五脏是构成整个人体的五个系统,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表里相联、上下沟通、密切联系、协调共济、井然有序的统一整体。(2)就生命基本物质而言,组成各脏腑器官并维持其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大自然存在的阳光、空气、水、生物圈等,构成了人类生存、繁衍的最佳环境。自然界的变化,必须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这就是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
A、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四季气候的更替变化使人表现出规律性生理适应过程。
B、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昼夜晨昏的变化,对人体生理也有不同影响,而人体也要与之相适应。《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类生活在
C、地区方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各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等也都存在差异。
①如南方的气候较热,而多潮湿,故人体的腠理较疏松。②北方的气候较寒冷,而多干燥,故人体的腠理较致密。一旦易地而居,环境突然改变,初期多感不太适应。人的适应能力是有限的,而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旦外界的变化过分剧烈,或由于个体本身适应及调节能力偏弱,不能对自然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就会发为某种疾病。C、地区方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各地区的气候、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也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命活动,不仅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且也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A、一般来说,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力的社会支持,融洽的人际关系,可使人精神振奋,勇于进取,有利于身心健康。
B、而不利的社会环境,可使人精神压抑,或紧张、恐惧,从而影响身心健康。人体必须进行自我调节,与之相适应,才能维持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平衡和协调,这就是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人生活在自然环二、恒动观念※(一)恒动观念的含义恒动,即不停顿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意。中医理论认为:一切物质,包括整个自然界,都处于永恒而无休止的运动之中,“动而不息”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及其固有属性。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包括生命活动、健康、疾病等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因此,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这称之为恒动观念。(二)恒动观念的主要内容
二、恒动观念1、生理上的恒动观人体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都处于永恒无休止的运动中。如生、长、壮、老、已是生命活动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了“动”。欲维持健康,就要经常锻炼身体,即“生命在于运动”之本意。2、病理上的恒动观中医学以“动”的观念,从病因作用于机体到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对整个疾病的全过程进行动态观察。
A、如外感表寒证未及时治疗,则可入里化热,转成里热证。
B、实证日久可转为虚证。
C、旧病未愈又添新疾,新病又往往引动旧病等。1、生理上的恒动观人体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都处于永3、疾病防治的恒动观疾病过程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
A、一切病理变化,都是阴阳矛盾运动失去平衡协调,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
B、治病必求其本,治疗应以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的动态平衡为基本原则,体现了运用对立统一的运动观点指导临床治疗的特点。
C、中医学主张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思想,运用运动的观点去处理健康和疾病的矛盾,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偏盛偏衰而使之处于生理活动的动态平衡。3、疾病防治的恒动观疾病过程是一※三、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是中医临床的诊疗特点,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辨证的关键是“辨”。所谓“辨”,即审辨、甄别的意思。所谓“证”,即“证候”、“证据”之意。
A、辨证是将望、闻、问、切等诊法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发展阶段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因而,辨证过程就是对疾病病情作出正确的全面分析、推理、判断、诊断的过程。※三、辨证论治
B、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辨证是确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二者密切相连,不可分割。
C、辨证论治还强调人、病、证三者的关系:①强调个体差异;②侧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③重视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的辨证关系。
D、抓住主要矛盾,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选择最佳治疗方案,这就是辨证论治的实质与精髓。B、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第三节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特点认知过程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察觉,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等心理活动。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主要特征。认知与思维密切相关。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理性认识的方法学,它借助于语言、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认知与思维形式反映人体的本质联系及其规律性。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的特点,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第三节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特点认知过程是对客一、司外揣内
司外揣内是指通过观察外在表象,以揣测分析其内在变化的方法,又称作“以表知里”。人体的内外是一个整体,相互间通过脏腑经络相连。“有诸内,必形诸外”,内在的变化,可通过某种方式在外部表现出来;如心主动脉,其华在面;肝开窍于目等这些藏象学说的理论都是借助对外在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以推测和判断内在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以此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一、司外揣内二、注重整体研究
整体研究是在整体观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中医学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时,注重从整体上、从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上来认识。它既注重人体解剖组织结构、内在脏腑器官的客观存在,更重视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功能联系,又强调人体自身内部以及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统一和谐。二、注重整体研究三、援物比类
援物比类,又称“取象比类”,是运用形象思维,根据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方面的相似或类同,从而认为两者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类同,并由此推测被研究对象某些性状特点的认知方法。《素问·示从容论》说:“援物比类,化之冥冥”、“不引比类,是知不明也”。表明它是中医学常用的认知与思维方法。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三、援物比类
A、“木”相类的肝及其功能活动归属于木。
B、“火”相类的心及其功能活动归属火。
C、以此类推脾归属于土。D、肺归属于金。E、肾归属于水。从而形成了人体的肝、心、脾、肺、肾五大生理病理系统。如用“釜底抽薪法”治疗火热上炎。A、“木”相类的肝及其功能活动归属于木。四、心法和顿悟
心法,是指在研究过程中,对某些问题殚(dan)心思忖(cun),反复琢磨,终于心领神悟,获得独到见解的一种认知方法。顿悟,原系佛教用语,它与逐渐理解相对而言,指对某问题苦思冥想突然独有所悟,一下子进入明澈的境界,它与通常所说的“灵感”相通,在中医学早期著作中有“慧然独悟”、“昭然独明”。用心法与顿悟等非逻辑思维方法,探究医学,深察人体奥秘,阐发新观点、新见解,作出创造和发明。因此,心法与顿是衡量医家创造性思维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心法与顿悟虽属非逻辑性思维,一是具备非逻辑思维的能力和技巧;二是要具备广博和深渊的知识,并立足事实,对有关问题有锲而不舍的,追究深思的精神。四、心法和顿悟五、试探和反证
试探,是指对复杂的对象先作一番考察,尝试性地提出初步设想,采取一些措施,然后根据实践结果,再作适当调整,以决定下一步措施的一种逐步接近的认知方法。反证,是指从结果来追溯或推测原因并加以证实的一种逆向的认知方法。试探是事先采取一定措施,以引起反应;反证则无此环节,此为其异。试探与反证这两种认知方法在中医学都被广泛应用。如汉·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其中“少与小承气汤”便有试探之意。中医认识病因的“审证求因”法是典型的反证法。它通过对症状和体征的审辩甄别,从结果出发去追索反推出病因。反证法是依据“输出结果”来推测“输入信息”。它与“司外揣内”法有类似之处。五、试探和反证第四节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中西医学却是在东方与西方不同地域、相异的文化背景下发生、发展和成熟起来的,在认知方法、理论体系、诊疗体系的基本属性和特征方面具有很大差异。一、中医学与西医学基本属性及特征的比较(一)归纳与分析
中医采用的认知方法是司外揣内、归纳演绎,在阴阳五行理论指导下,对所观察到的人体生理与病理现象在进行横向的取象比类之后判定基本质,形成中医学特有的理论范畴。西医采取的认知方法则是深入的纵向分析、直接探讨生理与病理现象的原因和机制,采用科学属性的语言进行描述和分析,建立现代医学的逻辑概念体系。
第四节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中西医学却是在(二)宏观与微观
中医学的整本观念决定了其认识人体生理与病理的宏观性。中医学着眼于宏观上把握生理与病理现象的性质及变化,从人体自身、自然环境、生活条件和社会状况等因素综合探讨健康与疾病的规律。任何发生在局部的病理现明,也被看作是整体的病理反映在局部的表现。西医则偏重于从微观入手,对医学现象不断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从物化的角度去把握人体生理与病理的现象和实质。(二)宏观与微观(三)抽象与具体由于中医学司处揣内、演绎推理的认知方法,再加上阴阳五行等哲学概念和范畴融入其理论体系,因而中医学富有抽象性,与西医概念和术语直观、直接、具体的描述形成鲜明的对照。(四)功能与结构中医强调的是脏腑的功能是否正常、气血的运行是否调和、阴阳是否平衡,反映中医病理本质的“证”“功能态”;而西医的理论则可以说是建立在结构的基础之上,依赖于肉眼观察所见或借助仪器设备的观察与检测。即使理论及功能也是以结构为基础的功能,并且使结构与功能相统一。(三)抽象与具体(五)辨证与辨病中医辩证就是分析病变的原因、了解病变的机制、弄清病变的部位、判断机体的正气与病邪的盛衰关系,某种性质的“证”因此中医的辩证过程就是中医的诊断过程;辩证是中医治疗的基础和前提,而“证”就是中医治疗的靶标。西医的诊断单元则是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都是以疾病为基础,因为西医疾病诊断的确立反映了病变的基本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治疗方法和措施,预示了病变的发展趋势和预后,因此,西医病名的认定极为重要,而中医的疾病名称多来自某一症状或体征,对治疗不具决定性作用。因此可以说,中医的诊断是辩证,西医的诊断则是辩病。(五)辨证与辨病二、中医学与西医学各自的优势及互补(一)中医学的优势传统中医药学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1.医哲交融的整体观念医哲交融的整体观念应是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应当保持和发扬。2.安全有效的自然疗法中医药疗法的主要特点是安全,其次为有效,其经过反复的实践检验证实疗效可靠;最后是简便和廉价,中医药疗法具有显著的性价比生效价比优势。3.同中求异的个性化治部中医学辨证施治的治疗精神、三因制宜的治疗原则,决定了中医学具有追求个体化治疗的特征。西医学由于自身的学科特点。如:优势:对急症、危症、重症等及急救,对肿瘤的治疗如化疗、放疗等等。4.治与养的有机结合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和养生保健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医学预防与治疗相统一的特点与现代医学重视和强调“预防为主”的观点不谋而合。二、中医学与西医学各自的优势及互补(二)中西医学的互补性1.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结合起来进行诊治,这二种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认识病病本质和治疗规律的诊治方法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使医生在制定诊疗计划时能整体与局部兼顾、宏观和微观并调,治疗措施更具针对性和选择性。2.西医善于祛病,中医长于治中调理。当前,随着治疗观念由“治病”到“治病人”的转化,医学目标更强调集中在病人的整体状况,使病人延年益寿、享受生活。中医药在提高机体抵抗力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有显著优势。3.急则西治为主,缓则中调见长。中医治疗历来强调标本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西医治疗急症更具快速取效。4.单靶点取效与多因素协调。西药的成分与结构清楚,作用机理明确,常对患病机体的某单一靶点显著的干预作用;而中药处方中分子结构清楚或不清楚的众多化学部分,则是通过多环节、多靶点、多途径的协调而发挥综合的治疗作用。在科学技术高速度发展的今天,人类在空间领域能够上天入地,在人体内可以移植器官。(二)中西医学的互补性第五节中西医结合研究的进展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研究与应用西医辨病的长处在于不断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延伸或增强医务工作者感知患者的病理变化能力,从而使诊断明确或早期诊断逐渐成为可能;中医辨证的长处在于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获得病人的整体机能状态变化,也就是把握机体偏离正常的状态;从而在整体观念上反映了疾病的本质。第五节中西医结合研究的进展二、热毒证与清热解毒法的研究热毒证相当于感染性疾病,主要采用清热解毒方药治疗,清热解毒方药抗感染不仅有祛邪功效,还有扶正作用(如增强免疫功能、保护机体组织细胞等)。三、血瘀证与活血化瘀法的研究瘀血是中医学的重要病理概念,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中医认为血液不能在血脉内正常运行就是瘀血;由瘀血产生的证候称为血瘀证;以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或方剂治疗血瘀证称为活血瘀法。血瘀证存在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微循环、凝血与纤溶系统、免疫系统、细胞因子平衡等多方面的紊乱,逐步阐明了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二、热毒证与清热解毒法的研究四、急腹症与通里攻下法的研究
急腹症是普外科的常见疾病,传统西医认为大多数急腹症需要紧急手术治疗,并且风险大、病死率高。以吴威中院士为首的科技工作者,深谙(ān)中医学“六腑以通为用”之真谛,对以中医通里攻下法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急腹症进行了系列研究。五、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言道,“世间莫过砒霜毒”,可是砒霜却是中医“以毒攻毒”的猛药。确定砒霜为主药、三氧化二砷(shēn)为有效成分,以之治疗白血病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果。陈竺院士与张亭教授携手合作,阐明了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主要作用机制在于诱导白血病细胞的凋亡。四、急腹症与通里攻下法的研究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思想第一节元气论一、元气的主要内容(一)气的基本概念元气,即原气。是产生和构成世界万物的原始物质。(二)气的基本特征
1.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气是天地万物之本原。在气的作用下,出现了天地,并化生万物。因而认为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思想2.气是运动不息的物质。鉴于自然界风、云等“气”的原型活泼多动、变幻无常的特性,古人认为气是相当活跃、生机勃发、运动不息的,由气所构成的整个自然界也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之中。3.气是感应现象的中介。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质,按其性质可分成不同的“类”。同类物质之间存在着“类同则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的关系。古代哲学称这种关系为“感应”,意指事物间能彼此感受到相互的变化,从而作出相应的反应。(三)气化和形所转化所谓气化,泛指气的作用所产生的变化。气化主要涉及形气转化,概指有形之物转化为无形之气;无形之气转化为有形之物,以及形与形,即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所谓“化”,是指气的渐进、缓和、不明显的运动、致使发生量的多少的改变,即“量变”。所谓“变”,是指气的较为激进、剧烈、明显的运动,致使发生质的根本性的改变,即“质变”。2.气是运动不息的物质。鉴于自然界风、云等二、元气论对中医学的影响它对中医学的影响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说明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元气论认为万物的本原为气,人作为万物之一也是由气凝聚而成。气维持着生活活动的体过程,气一旦离散,生命也就随之终止。人的生命始于气聚,终于气散。生命活动,包括人的感觉、思维、情志等精神心理现象,也都是由气的运动所产生。体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到了沟通内外、协调功能、畅达气机、推动血运、布散精微、排泄废物等作用,通过气的运动、人体生长发育,充满了生命活力;随着气的运动的衰弱,人渐渐衰退趋老;气的运动停止则导致生命终止。二、元气论对中医学的影响(二)说明人体的整体和联系性气作为基本物质,不仅构成了人体各个有形的组织器官,还弥散于躯体各组织器官之间,周流不息,无所不至。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局部病变可以影响至整体,整体病变也可以反映在局部;本脏病变可以影响至他脏,他脏病奕也可波及于本脏;而外在的某些变化,也常常是内在脏腑机能活动的反映。人和自然界的万物既有着物质上的同一性,又时刻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使得人和自然界密切相关。呈现出统一性和整体性。(二)说明人体的整体和联系性(三)说明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过程气运行于全身,是机体能量的来源,推动激发着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气还具有抗御外邪入侵、控制液态物质无故流失的功能。机体的物质代谢全过程以及所有的机能活动,都可视为是气的运动所产生的变化,是气作用的结果。“气者,人之根本也”。体内之气充沛,运动协调正常,则机能活动健全,体温正常,抗病能力强,整个机体协调旺盛,处于健康状态。如若气有虚实之变,或运物失常,致使整体或部分脏腑机能活动亢奋或减弱,则均易为邪气所侵而罹病。(三)说明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过程第四节中医学的发展与展望
一、中医学发展现状(一)中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历来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极为重视。A、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制定了包括“团结中西医。B、1958年毛泽东同志在卫生部党组关于“西学中”班的总结报告上:“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第四节中医学的发展与展望一、中医学发展现状C、在1982年颁布的宪法中,将“发展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正式载入宪法总纲第二十一条,传统医药的发展有了法律的保证。D、1986年,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加强了对全国中医药事业的全面领导。E、1996年由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在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中明确强调“中西医并重”。C、在1982年颁布的宪法中,将“发展现代医
1、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从业队伍的壮大新中国成立后:A、每个省都成立了中医学院/中医药大学,数以万计的中医被分配国家医疗、教学、科研机构工作。B、对几十万在职中医师进行培训。C、全国还陆续办起了一些中医医院。县中医院、病床、中医药人员。D、全国已有中医药大学(学院)30所,城市以上研究机构57所,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使中医药人员队伍进一步得到壮大,还掌握了大量现代科学研究技术,具备国际交流的能力,为新世纪中医药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在础。1、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从业队伍的壮大新
2、中西结合的成就在中西医结合队伍的建设方面:从1956年开始,全国各地普遍开办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培养了一批热爱中医,学习中医,掌握中、西医两套本领的医生,成为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的骨干,已成为我国卫生工作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中国大陆医学有三种:①中医;②西医;③中西医结合。科研:A、现代医学科学手段,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方面,如对藏象学说中“肾”、“肝”及“脾”的研究,证的本质研究,特别是“阴虚证”、“阳虚证”、“血瘀证”的研究,脉诊的研究,经络及气功的研究等均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2、中西结合的成就B、在临床研究工作中,如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溃疡病急性穿孔、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胆道蛔虫症、胆道结石及泌尿系统结石、宫外孕等急腹症,以及抗疟中药“青蒿素”研究的成功,均是中西医结合的硕果。
C、针刺麻醉的创造,在麻醉学发展史上写下了新的篇章。目前我国应用针刺麻醉不仅可以进行:①一般小手术。②也适用于开颅。③心内直视手术。④腹腔复杂手术。⑤股骨颈三刃钉内固定术等。全国已做各种针麻手术约在200万例以上,有些手术的优良率达80%~90%。B、在临床研究工作中,如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二)中医药走向世界中医药对世界医学的影响:
A、早在16世纪《种痘新书》就被世界医学界誉为“人工免疫法”。
B、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译成多种文体流传国外,由于中医药事业的辉煌成绩,更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重视。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数度出现了国际性“中医热”、“针灸热”和“中药热”,说明中医学在国际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美国全国中医学会、法国中医、针灸协会中。
(二)中医药走向世界
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已注意建立医学术团体。
A、法国是西方最早研究针灸的国家,在17世纪就出版了有关中医书籍,并使用针灸治病,其后,陆续成立了全国性针灸组织10余个。
B、还有“国际针灸学会”、“国际耳针协会”以及“国际疼痛研究协会”(研究针刺镇痛)。
C、日本的的中医药学术团体则更多,仅针灸学术团体就有20多个,针灸师10余万人。D、在加拿大、韩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中医药的影响很大。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已注意建立医学术E、到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上已有近三分之二的人口接受过包括中药、针灸、气功、按摩等方法治病防病,其中以发达国家较为明显。日本又以15~20年时间和33亿美元为代价,围绕中医的奥秘制定了“人体新领域研究计划”。韩国学者在中药方剂的实验研究方面,除了进行一般的镇痛、镇静、解热、镇痉和抗炎等中枢神经系统药理作用研究外,还尝试对方剂做有效成分的化学提取。法国太空研究中心的生命科学部,国内共有18家中医研究机构。不断壮大的国际中医药研究队伍和不断提高的科研水平,必将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前进的步伐。
E、到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上已有近三分F、自1975年受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委托,开始在北京、上海、南京举办国际针灸培训班,为世界各国培养针灸人地。培养针灸医师5000余人。有些国家如日本、法国、韩国、新加坡等也在创办自己的中医教育。(中医学的存在→在于其疗效,中医学的发展→在于其科研)。F、自1975年受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二、中医学的展望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它在现代科学发展的进程中所体现的科学价值,不仅为医学家、科学家及广大群众所重视,同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的关注和信赖,它必将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医学现代化是中医发展的趋势。现代化是世界各领域、各学科发展的主导方向,因而中医学要发展也必将走现代化道路。在继承、发扬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具有科学内涵和水平的中医学。二、中医学的展望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应当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和发展中医学理论;中医学又属于传统科学范畴,必须充分认识中医学的科学价值,以提高中医学术水平和防治疾病能力为核心,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既要继承中医学的特色优势,又要勇于创新,使中医学大放异彩,走向世界,实现现代化,为全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应当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因此,它属于古代的哲学范畴。阴阳五行学说自引用于医学领域后,逐渐成为解释人类生命的起源、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思想武器,并用以分析、归纳疾病的本质与类型,从而成为指导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第一节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运用阴阳对立统一关系来研究、解释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及其消长变化规律的学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也就是说,阴阳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道理,是许多事物的纲领,是事物变化的由来,是事物生长、消亡的根本,是事物无穷变化的内部原因所在。第一节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运用阴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或同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凡是光明、温暖的事物或现象,便归属于阳;凡是黑暗、寒冷的事物或现象便归属于阴。“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者,有名而无形”。为阳,夜为阴;春夏为阳,秋冬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等。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二)阴阳的基本特征阴阳的基本特征,是确定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依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说明人们经常接触到的、相互对立的水与火,最具有阴和阳的基本特征。如水性寒凉、下行、湿润和阴暗,火性温热、升腾、燥热和光亮。故水属阴,火属阳。把所有“向日”和与“火”的特性相类似的事物或现象统归于“阳”的范畴,把所有“背日”和与“水”的特性相类似的事物或现象统归于“阴”的范畴。总之,阴和阳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都属于“阳”;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都属于“阴”。(二)阴阳的基本特征自然界和人体的阴阳属性归类表自然界和人体的阴阳属性归类表(三)阴阳的普遍性和相关性、相对性和可分性1、阴阳的普遍性是对物质世界每两种相关事物或现象以及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运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分类归纳。A、对天地而言,天为阳,地为阴;B、对热和冷而言,热为阳,冷为阴。C、对性别而言,男为阳,女为阴;对动静而言,动为阳,静为阳等等。一切相关事物或现象根据其各自属性均可用阴阳以统之,这就是阴阳的普遍性。2、阴阳的相关性一定要在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的范畴之内。A、天为阳,地为阴,是以天地而言的;B、男为阳,女为阴,是以性别而言的;C、上为阳,下为阴,是以方位而言,如此等等。均具有相关性。(三)阴阳的普遍性和相关性、相对性和可分性3、阴阳的相对性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明显的相对性。这种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不变的,随着特定条件(时间、地点、对象)的变更,也就是说在比较的条件变更后,认知的概念上可以相互转化,即原来认为属阴的,它可转属为阳;原本属阳的,又可转属为阴。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指出:“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3、阴阳的相对性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4、阴阳的可分性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无限可分的特点。即是说无论属阴还是属阳的事物或现象,随着划分的范围或条件的变更,各自可以再分阴阳,永无止境,以至无穷。这就是哲学上“一分为二”的观点。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述:“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亦体现在人体脏腑之中,如五脏藏精气属阴,六腑传化物属阳;而五脏之中,心肺在膈上属阳,肝、脾、肾在膈下属阴;这就是中医学中所说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阴,阳中有阳”、“阴阳之中再分阴阳”的观点。4、阴阳的可分性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
※(四)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体现在阴阳之间存在着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四个方面的关系。1、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对立制约是指自然界的一切相关事物和现象,其阴阳两个方面都存在着相互斗争和相互抑制的关系。阴阳对立制约的观点:A、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在特定的条件下,均存在着截然相反的两种属性,其属性的双方是相互对立的、相互排斥的。如上与下、动与静、升与降、出与入、昼与夜、明与暗,以及寒与热、水与火等,这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阴阳对立的特性。※(四)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B、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双方,大多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特性,即对立的双方具有相互牵制和约束的关系。C、在阴阳异常时还表现为阴阳的任何一方太过或不足,均可引起对方的减弱或亢盛。太过者使对方减弱;不足者,又可导致对方的相对亢盛。“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B、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双方,大多存在着
2、阴阳的互根互用是指相互到对立的事物或现象之间,始终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关系。阴阳互根互用的观点:阴或阳的任何一方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阴不可无阳,阳不可无阴。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为用。上属阳,下属阴,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无所谓上;左为阳,右为阴,没有左,就无所谓右,没有右,也就无所谓左等等。对人体而言,如就气血而言,气为阳,血为阴,气能生血,血能养气,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二者缺一不可。“孤阴不生,独阳不长”。2、阴阳的互根互用是指相互到对3、阴阳的消长平衡指相关事物或现象矛盾对立的双方,始终存在于减弱或增强的运动变化之中。消和长,它们均为数量上的变化。阴阳的学说认为阴和阳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运动,对立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暂时的,两者无时不在运动变化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或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其运动的结果有三个:A、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表现为阳强阴弱或阴强阳弱;
B、二是阴阳皆消或阴阳皆长,表现为阴阳皆弱或阴阳皆强;
C、阴阳处于暂时的动态平衡。3、阴阳的消长平衡指相关事物或现象
4、阴阳的相互转化事物或现象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各自相反方向变化的运动形式。它主要是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的质变为渐变形式:
A、四季中的寒暑交替;
B、昼夜中的阴阳转化为突变形式,高热至极可以突然出现虚脱,四肢冰凉,由阳证急剧转化为阴证。4、阴阳的相互转化事物或现象对立的双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渗透于中医学的各个方面,指导着历代医学家的理论思维和诊疗实践。(一)用阴阳归属人体组织结构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人生有形,不离阴阳”:A、人体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就背腹而言,背部为阳,腹部为阴;就四肢而言,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B、就内脏而言,六腑为阳,五脏为阴,就五脏本身而言,心、肺居于胸腔,故为阳,肝、脾、肾居于腹腔,故为阴。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二)用阴阳概括生理功能人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对立的双方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协调平衡的结果。“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属阴的物质居于体内,是属阳的功能的镇守者;而属阳的功能表现于外,是属阴的物质的护卫者。物质属阴,功能属阳,物质是功能的基础,没有物质的摄入就没有生理功能;而另一方面生理活动既消耗物质和能量,又有助于物质的摄入、化生和能量的贮藏。再以气血生理为例,气属阳,血属阴。气具有生血、行血和统摄血等功能,气的功能:气为血源,血为气母,正常能确保血的化生和运行正常;而血又具有载气和养气等功能,血的功能正常也有助于气的化生和充分发挥其功能效应。(二)用阴阳概括生理功能
(三)用阴阳说明病理变化人体内阴阳之间的消长平衡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若失去了这种平衡关系,就必然导致发病,所谓“阴阳乖戾,疾病乃起”,即指阴阳失衡是一切疾病发生的基本机理。常见的阴阳失衡有:1、阴阳偏胜阴或阳的一方偏于亢奋的病理状态。“阳性则热,阴胜则寒”。阳胜,多指阳邪偏胜,故表现为一派阳热亢盛的临床症状;例1,语声高亢洪亮、言多而躁动等为阳,阴胜,多指阴邪偏胜,故表现为一派阴寒至盛的临床症状。例2,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等为阴。(三)用阴阳说明病理变化
2、阴阳偏衰阴或阳的某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阳虚则外寒”,是因为阳虚,温煦功能低下,不能制约阴寒即出现的虚寒征象;“阴虚则内热”,是由于阴虚,无力制约阳热而出现的虚热征象。★应当指出的是,阳胜则热的“热”,以及阴胜则寒的“寒”与阳虚则寒的“寒”虽同为“热”和“寒”之象,却有着“实”和“虚”的本质差异。前者属于亢奋、有余的病理状态,后者属于虚弱、不足的病理状态。2、阴阳偏衰阴或阳的某一方低于正常水3、阴阳互损阴阳互损其意有二:A、阴阳偏胜伤及对方。当阳热偏胜时,易伤津耗液,即为“阳损及阴”,表现为“阳胜则阴病”。B、人体内正气(阴阳二气)的任何一方出现了虚损不足,招致对方受损伤的病理现象。4、阴阳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原先性质属于阳的病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阴证;原先性质属于阴的病证,也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阳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阴证;原先性质属于阴的病证,也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阳证。“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如外感阳热之邪,高热至极,突然出现四肢冰凉之虚脱证,此即由阳证转为阴证征象。3、阴阳互损阴阳互损其意有二:A、阴
(四)用阴阳来指导疾病诊断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根本机理在于阴阳失调。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在辨证中,八纲辨证是最基本的辨证方法。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以阴阳为总纲,其他六者则隶属于阴和阳。如表、实、热三纲属于阳;里、虚、寒三纲属于阴。
(四)用阴阳来指导疾病诊断
(五)用阴阳来指导疾病的治疗1、确定治疗原则(1)阴或阳的一方偏胜、亢奋,尚未损及对方时,此为实证,当损其有余,用泻法治之。宜用寒凉药物抑制其亢奋之阳,清泻其热,此即“热者寒之”之意。“阴胜则寒”,必用“寒者热之”之法。例:(2)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衰或阴阳俱损时,此即虚证,应补其不足。(3)阴病治阳、阳病治阴:若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即“阴虚内热”治宜补阳以制阴。(五)用阴阳来指导疾病的治疗2、归纳药物性能(1)归纳药性:即将药物分为寒、热、温、凉四性,又称“四气”。其中寒、凉属于阴;温、热属于阳。一般属凉性或寒性药物,能减轻或消除疾病的热象,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药物,能减轻或消除疾病的寒象。(2)分析五味:五味是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咸味涌泻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因此,辛、甘、淡味属阳;酸、苦、咸味属阴,根据药物的性味,归属药物阴阳属性,可以更好地运用疾病的治疗之中。2、归纳药物性能第二节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战国至两汉时期很有影响的哲学思想。它认为物质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要素组成的,五要素之间,又存在相生、相克、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维系和推动着客观世界的生存和发展。如《尚书·洪范》曰:“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这一学说渗入中医学,成为中医学家认识生命的主要方法之一。第二节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战国至两汉时期很有一、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一是指行列、次序;二是指运动变化。(二)五行的特性通过长期观察,发现木、火、土、金、水各有其自身的特性,并以此类比各种事物的特点,最早《尚书·洪范》就指出“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爱稼穑”。
一、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A、木的特性:“木曰曲直”。所谓“曲直”,是以树干曲曲直直地向上、向外伸长舒展的生长资态,来形容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的事物及现象。B、火的特性:“火曰炎上”。所谓“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升腾、向上的特征。因此,凡具有温热、升腾等特性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火”。C、土的特性:“土爱稼穑”。“稼”指播种,“穑”指收获。所谓“稼穑”,指土地可供人们播种和收获农作物。延伸而言,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特性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土”。A、木的特性:“木曰曲直”。所谓“曲直”,是D、金的特性:“金曰从革”。“从革”本意颇为费解,令人认为有“变革”之意。引申为肃杀、潜降、收敛等。凡具有这类特性的事物或现象,皆可归属于“金”。
E、水的特性:“水曰润下”,所谓“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静藏等特性和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水”。(三)事物的五行归类有两种情况:1、直接归类(取象比类法)2、间接推演(推演络绎法)
D、金的特性:“金曰从革”。“从革”本意颇
事物五行属性归类表事物五行属性归类表
※(四)五行的生克关系五行学说不仅用于归类推演自然界万物,更重要的是以相生、相克等关系来探索和阐释自然世界各种事物或现象之间和每一事物或现象内部对立统一的互相联系和自然调控机制,这部分内容是五行学说的精华所在。
※1、五行相生其中之一,便是相生关系。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资生、促进和助长作用。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五行相生的规律和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中医学-2011中医第一章、第二章—吉大一院课件
※2、五行相克事物之间的另一种基本关系就是五行的相克,所谓“相克”,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抑制、约束、削弱等作用。五行相克的规律和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3、五行制化制,是制约、克制的意思;化,是生化、变化的意思。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具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的生克协调配合关系。因此,只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才能维持和促进事物的相对协调和发展变化。如以木为例,水生木,木生火,而水又能克火,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标准建筑安装项目设计协议范本版B版
- 2024专项施工协议补充协议格式要求一
- 二零二四年度房屋买卖合同房屋详情与交易规定3篇
- 2024年度教育培训与课程研发承包合同3篇
- 2024年度企业广告投放与宣传合同
- 2024年土地种植承包协议范本
- 2024年度软件开发项目工程师劳务合同3篇
- 2024年度停车场工程监理合同3篇
- 2024年度面包砖品牌授权使用合同3篇
- 2024版房地产销售合同的付款方式与交房条件3篇
- 《计算机装配调试员》大纲
-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汇总复习过程
- 工程质量三检制度检查表
- QC课题提高检查井周边压实度
- 交接班流程图
- LNG事故案例手册
- 工程项目节能减排策划案(共61页)
- 《管理沟通》PPT课件(完整版)
- 新代CNC_PLC开发工具操作手册V2.1(简)
- 浅析科学研究方法论在管理研究中的运用
- 芝麻油芝麻酱质量管理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