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中华文化概说-网上作业答案全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a0cf56999c60775517bed35f0b8f833/4a0cf56999c60775517bed35f0b8f8331.gif)
![电大中华文化概说-网上作业答案全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a0cf56999c60775517bed35f0b8f833/4a0cf56999c60775517bed35f0b8f8332.gif)
![电大中华文化概说-网上作业答案全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a0cf56999c60775517bed35f0b8f833/4a0cf56999c60775517bed35f0b8f8333.gif)
![电大中华文化概说-网上作业答案全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a0cf56999c60775517bed35f0b8f833/4a0cf56999c60775517bed35f0b8f8334.gif)
![电大中华文化概说-网上作业答案全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a0cf56999c60775517bed35f0b8f833/4a0cf56999c60775517bed35f0b8f83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文化史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以整词出现,较早见于(C)A.夏初B.商初C.周初D.秦朝2.“中国”的初义是(A)A.中央之城B.中等国家C.国境之内D.中原地带3.印度称中国为“支那”,意思是(B)A.秦人B.文物之国C.丝绸之国D.汉人4.一个朝代自称“中国”,始于(D)A.秦朝B.唐朝C.宋朝D.元朝5.“中华”一词较早出现于(D)A.周朝B.秦朝C.汉朝D.魏晋南北朝6.提出“中华”一词乃“文化之族名。……华之所以为华,以文化言可决之也”的是(B)A.孙中山B.杨度C.章太炎D.梁启超7.广义“文化”的底层部分是(C)A.制度文化B.行为文化C.器物文化D.观念文化8.吸收易学、思孟学成果,采用中国人习惯的修行方式的佛教宗派是(D)A.华严宗B.天台宗C.密宗D.禅宗9.中国文化史的“一统帝国文化探索、定格期”是指(B)A.春秋战国B.秦汉C.魏晋南北朝D.唐朝10.疑古辩伪的思想发端于(B)A.魏晋B.唐宋C.明清D.近代11.有“人文初祖”美誉的是(D)A.伏羲B.神农C.炎帝D.黄帝12.关于中国文明起源,较科学的说法是(A)A.本土、多元B.西来C.以黄河流域为中心D.以长江流域为中心13.我国文献所知最早的确切年代是(C)A.公元前1250年B.公元前1046年C.公元前841年D.公元前771年14.哪种文字的造字法已显示出汉字形声化的趋向(B)A.甲骨文B.金文C.钟鼎文D.玉石铭文15.夏商周三代文化各有不同,其中商代属于(D)A.尊礼文化B.尊命文化C.尊天文化D.尊神文化16.公元前800年到前200年间,是人类文化的“轴心时代”,这一时代也可称为(B)A.黄金时代B.元典时代C.旧石器时代D.新石器时代17.把春秋战国时代称为“中国思想之能动时代”的学者是(D)A.雅斯贝尔斯B.顾炎武C.王夫之D.王国维18.放言“天之将大任于斯人也”的诸子是(C)A.老子B.孔子C.孟子D.墨子19.指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是(A)A.孔子B.孟子C.墨子D.荀子20.重视血亲人伦、追求现世事功的学派是(C)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21.在几何学、光学、力学等领域多有卓见的学派是(B)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22.被鲁迅先生赞为“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之能先也”的著作是(D)A.《论语》B.《孟子》C.《老子》D.《庄子》23.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典是(A)A.子产铸“刑书”B.《管子》C.《商君书》D.《韩非子》24.东周时期的文化精神是(C)A.重鬼尚巫B.尊天敬德C.重民轻神D.道法自然25.春秋时,周王室名存实亡,周的礼乐文化保留完好的仅有(B)A.齐国B.鲁国C.楚国D.卫国26.稷下学宫位于(A)A.齐国B.鲁国C.赵国D.魏国27.法家文化策源地是(D)A.齐鲁B.秦国C.楚国D.三晋28.秦文化最鲜明的文化特色是(A)A.功利主义B.慷慨悲歌C.尊重传统D.长于玄思29.“离骚”的意思是(C)A.遭遇动乱B.远离牢骚C.远离忧愁D.遭遇忧患30.小篆的创制者是(B)A.商鞅B.李斯C.韩非D.张仪31.《大风歌》的作者是(A)A.刘邦B.项羽C.汉武帝D.戚夫人32.道教形成于(B)A.秦代B.汉代C.三国D.东晋33.有“汉代孔子”之称的是(D)A.贾谊B.卫绾C.公孙弘D.董仲舒34.遍注古今群经,综汇今古文经学,集两汉经学之大成的是(C)A.许慎B.刘歆C.郑玄D.马融35.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是(B)A.东牛寺B.白马寺C.永宁寺D.华严寺36.隋唐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是(C)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世袭制37.被尊为“书圣”的书法家是(D)A.颜真卿B.王献之C.柳公权D.王羲之38.既是唐朝由盛转衰,又是整个中国文化史转捩点的事件是(A)A.安史之乱B.贞观之治C.开元之治D.科举取士39.弃用布帛,完全用钱币作一般等价物始于(D)A.汉代B.隋代C.唐代D.宋代40.唐中叶的文化领军人物是(B)A.王通B.韩愈C.李翱D.邵雍41.其学派被称为“关学”的理学学者是(C)A.韩愈B.邵雍C.张载D.朱熹42.开创五代文人词的晚唐词人是(A)A.温庭筠B.韦庄C.李煜D.柳永43.被苏轼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C)A.李白B.杜甫C.王维D.李商隐44.《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D)A.马远B.马麟C.李公麟D.张择端45.元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象征人物是(A)A.马可·波罗B.伊本·贝图达C.札马鲁丁D.也黑迭儿46.元杂剧中帝王的俗称是(C)A.孤B.孛老C.驾D.邦老47.中国历史上使用最久的历法是(D)A.太初历B.大衍历C.统天历D.授时历48.现存搜罗最博、规模最大的类书是(B)A.《太平御览》B.《古今图书集成》C.《永乐大典》D.《四库全书》49.朴学的开山大师是(B)A.惠栋B.顾炎武C.戴震D.段玉裁50.明确区分“国家”与“天下”两个概念的启蒙思想家是(D)A.王夫之B.黄宗羲C.梁启超D.顾炎武51.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先导人物是(A)A.徐光启B.黄宗羲C.李之藻D.顾宪成52.正式实行“一口通商”的“闭关锁国”政策是在(C)A.康熙年间B.雍正年间C.乾隆年间D.嘉庆年间53.明清小说又称(D)A.神异小说B.传奇小说C.世情小说D.章回小说54.明清时期的“三大政”是指(B)A.杭州B.苏州C.扬州D.淮安E.武昌43.清人范锴所称“天下四大名镇”包括(ABDE)A.景德镇B.汉口镇C.枫桥镇D.朱仙镇E.佛山镇44.明代中晚期市民文学的理论表现是(AE)A.童心说B.良知说C.天理说D.心性说E.性灵说45.明代小说“四大奇书”包括(BCDE)A.《红楼梦》B.《水浒传》C.《金瓶梅》D.《西游记》E.《三国演义》46.清代学风由乾嘉的古典主义“纯学术”转向道咸的功利主义“致用之学”,主要原因是(ABCDE)A.西方殖民者入侵B.阶级矛盾激化C.统治者对意识形态控制松弛D.士人数量过剩E.汉学遭到攻击47.“中体西用”论的严重缺陷是(CD)A.颠倒经济与伦理的序列关系B.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C.仍存“华夷”等级秩序、文化中心主义心理定势D.回避现实冲突,停留在一种经验论的理论水平上E.认为西学只是“奇技淫巧”48.精神旨趣一致,均高扬科学与民主旗帜的是(BD)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E.洋务运动49.以下属于鲁迅创作的小说是(ABCDE)A.《狂人日记》B.《风波》C.《药》D.《伤逝》E.《阿Q正传》50.针对汉字、汉语改革而提出的主张有(ABCDE)A.废除汉字B.废除汉语,改用世界语C.改用拼音D.汉字简化E.推广普通话三、是非题1.“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与“四方”对称。(√)2.古人心目中世界的形态为“天圆地方”。(√)3.今日中国国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4.印度人以为恒河居大地中央,称之为“中国”。(√)5.“族”原义众多,引申为民族。(×)6.“民族”作为整词出现,始于日本。(√)7.华夏先民建国黄河中游,自认中央,且又文化发达,故称“中华”。(×)8.“文化”是“人文化成”、“文治教化”的省称。(√)9.“文化”构成整词,始于日本人对译西洋术语时。(×)10.文学、革命、社会、经济、自由等词,均由游学东洋的中国学人逆输入中国。(√)11.宗法制孕育于夏朝,定型于西周。(×)12.“四大文明古国”包括埃及、印度、中国和希腊。(×)13.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国范围内普遍出现了文字、青铜器、宫殿、祭坛等,跨入文明门槛。(√)14.佛教本“不敬王者”、“不事父母”,传入中国后逐步演变为敬事君长、倡言孝道。(√)15.天文历法知识的萌生,晚于农业的发明。(×)16.按照儒家的说法,尧、舜、禹三代是“大道之行”的“小康”时代。(×)17.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主体是生产工具。(×) 18.相对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而言,中国文化中的人文传统具有早熟的特点。(√)19.西周的礼乐制度,其中的“乐”指的就是歌、舞。(×)20.孔子学说其要旨在“仁”与“义”。(×)21.法家是组织严密,最富于宗教性质的学派。(×)22.阴阳家对中国逻辑思想的发展有特殊贡献。(×)23.孔子创制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24.疑古辨伪思潮发端于唐宋。(√)25.汉代蔚为大观的文学样式是楚辞。(×)26.“焚书”是李斯的建议。(√)27.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8.以“经”专指儒家经典,是在汉文帝时。(×)29.长城分布在今天的16个省区,其中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最长。(√)30.海上丝绸之路较陆上丝绸之路起源更早、延续时间更长、通往的地区更广。(√)31.很长一段时间内,学佛者与崇道者都称为道士、道人。(√)32.道教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借以生长的大本营。(√)33.《汉书》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34.《周髀算经》列有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246道应用题。(×)35.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36.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是经学。(×)37.北魏人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保存至今最早的完整农书。(√)38.魏晋南北朝胡、汉一体化的表现是胡文化的“汉化”。(×)39.玄奘创立了佛教最重要的宗派“唯识宗”。(√)40.自秦汉至明清,曾有几度政治清明、邦泰民安、国力昌盛,最为人称道者,一为西汉初期的“文景之治”,一为唐太宗贞观年间的“贞观之治”。(√)41.所谓“帖经”,就是抄写经文。(×)42.王维曾说:“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43.宋代“瓦舍”就是旅馆。(×)44.“说话”是宋代民间艺术中最有影响力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45.宋代武官待遇、地位比文官高。(×)46.元代的儒生地位不如娼妓。(√)47.《西厢记》的作者是关汉卿。(×)48.隋唐之际出现了历史上最早的印刷术——活字印刷。(×)49.《太平御览》初名《文献大成》。(√)50.纪昀是《四库全书》的总纂官。(√)51.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沿袭千余年的丞相制。(√)52.“崇祯历法”即沿用至今的阴历。(×)53.郑和曾七下西洋,抵达20多个国家,历时28年。(×)54.明清小说以诗词为标题。(√)55.清代小说有四大流派:《聊斋志异》为代表的讽刺派,《红楼梦》为代表的人情派,《儒林外史》为代表的拟古派,《三侠五义》为代表的侠义派。(×)56.洋务又叫夷务。(√)57.陈独秀主张拥护“德先生”与“赛先生”,“德先生”指科学,“赛先生”指民主。(×)58.未简化之前的汉字,平均笔划在11-12画之间。(√)59.清末民初就有激进的知识分子主张废除汉字。(√)60.目前,通用汉字的总量约为7000多个,常用汉字约为3000多个。(×)是非题1“崇祯历法”即沿用至今的阴历。(×)2“焚书”是李斯的建议。(√)3“旧石器”与“新石器”的区分,主要在于先民使用石器工具的多少。(×)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曹操诗《观沧海》。(×)5“民族”作为整词出现,始于日本。(×)6“说话”是宋代民间艺术中最有影响力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7“四大文明古国”包括埃及、印度、中国和希腊。(×)8“文化”构成整词,始于日本人对译西洋术语时。(×)9“文化”是“人文化成”、“文治教化”的省称。(√)10“执干戚舞”表现的是庆贺农业丰收的场景。(×)11“中”指居中之旗,“国”指执戈捍卫之城(√)12“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与“四方”对称。(√)13“中国人种西来说”、“中国文明西源论”缺乏人类学依据。(√)14“族”原义众多,引申为民族。(×)15《风波》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孔乙己》控诉了科举制对士人的戕害。(×)16《汉书》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7《诗经·大雅·民劳》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其中的“中国”指的是京师。(√)18《太平御览》初名《文献大成》。(×)19《西厢记》的作者是关汉卿。(×)20《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21《周髀算经》列有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246道应用题。(×)22按照儒家的说法,尧、舜、禹三代是“大道之行”的“小康”时代。(×)23北魏人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保存至今最早的完整农书。(√)24长城分布在今天的16个省区,其中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最长。(√)25长于幻想玄思是齐鲁文化的显著特色(√)26陈独秀主张拥护“德先生”与“赛先生”,“德先生”指科学,“赛先生”指民主。(×)27楚国、秦国盛产纵横家。(×)28道教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借以生长的大本营。(√)29地理环境直接决定文化的走势。(×)30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31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2二进位制得自《周易》的启示。(√)33法国革命以后的欧洲和19世纪的美洲的考试制度和文官制度,参考了中国的科举制等文物典章。(√)34法家是组织严密,最富于宗教性质的学派。(×)35佛教本“不敬王者”、“不事父母”,传入中国后逐步演变为敬事君长、倡言孝道。(√)36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国范围内普遍出现了文字、青铜器、宫殿、祭坛等,跨入文明门槛。(√)37古人心目中世界的形态为“天圆地方”。(√)38鬼神崇拜兴起,源于对血亲先辈的敬仰。(√)39海上丝绸之路较陆上丝绸之路起源更早、延续时间更长、通往的地区更广。(√)40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短促的统一王朝。(×)41汉代蔚为大观的文学样式是楚辞。(×)42很长一段时间内,学佛者与崇道者都称为道士、道人。(√)43华夏先民建国黄河中游,自认中央,且又文化发达,故称“中华”。(×)44黄宗羲提出设学校监督朝政的设想。(√)45纪昀是《四库全书》的总纂官。(√)46阶级分化明显,国家体系完整,是文明初现的决定性标志(√)47今日中国国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48科举考试的最高层次“殿试”,在理论上是由皇帝直接考选士人,使士大夫成为“天子门生”。(√)49孔子创制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50孔子学说其要旨在“仁”与“义”。(×)51李渔《闲情偶记》说“辟草昧而致文明”,其中“文明”一词是指精神的光明。(×)52鲁迅小说《孔乙己》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53名教的伦理规范和礼仪程式全然围绕“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展开。(√)54明清小说以诗词为标题。(√)55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沿袭千余年的丞相制。(√)56墨家是殷商以降巫史文化的承袭者。(×)57目前,通用汉字的总量约为7000多个,常用汉字约为3000多个。(×)58青铜的熔点、硬度均高于纯铜。(×)59清代小说有四大流派:《聊斋志异》为代表的讽刺派,《红楼梦》为代表的人情派,《儒林外史》为代表的拟古派,《三侠五义》为代表的侠义派。(×)60清代小说有四大派:《聊斋志异》为代表的讽刺派,《红楼梦》为代表。。。(×)61清末民初就有激进的知识分子主张废除汉字。(√)62人类的出现早于文化的产生。(×)63儒、释、道在魏晋时期形成三教鼎立、并行不悖的局面。(×)64商周两代王室都有祝人,就是负责接待的官员。(×)65世界文明史上,紧随轴心时代之后的帝国阶段,大都是产生并利用宗教的时代。(√)66书院初兴于唐,原为民间士子藏书之所。(√)67宋代“瓦舍”就是旅馆。(×)68宋代武官待遇、地位比文官高。(×)69隋唐之际出现了历史上最早的印刷术——活字印刷。(×)70所谓“帖经”,就是抄写经文。(×)71所谓文人俗词,是指词的创作者为文人,多写世间爱恨情愁,大胆运用民间流行的长调甚至俚语。(√)72唐中叶以降的文化转折,决定了近一千年来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和大体走向。(√)73天文历法知识的萌生,晚于农业的发明。(×)74王维曾说:“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75未简化之前的汉字,平均笔划在11-12画之间。(√)76魏晋南北朝胡、汉一体化的表现是胡文化的“汉化”。(×)77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是经学。(×)78文学、革命、社会、经济、自由等词,均由游学东洋的中国学人逆输入中国。(√)79巫觋是知识分子的前驱。(√)80西周的礼乐制度,其中的“乐”指的就是歌、舞。(×)81系统的科举制度设于唐朝,以分科举士而得名。(×)82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主体是生产工具。(×)83先秦称铜为“美金”,称铁为“恶金”。(√)84相对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而言,中国文化中的人文传统具有早熟的特点。(√)85玄奘创立了佛教最重要的宗派“唯识宗”。(√)86洋务又叫夷务。(√)87疑古辨伪思潮发端于唐宋。(√)88以“经”专指儒家经典,是在汉文帝时。(×)89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居留28年之久。(√)90阴阳家对中国逻辑思想的发展有特殊贡献。(×)91印度人以为恒河居大地中央,称之为“中国”。(√)92元代的儒生地位不如娼妓。(√)93元代中医的科目在唐代4科、宋代9科的基础上,发展为15科。(×)94元杂剧剧本一般分为5折。(×)95原始绘画艺术中的岩画,一般北方重宗教意义,南方重写实。(×)96郑和曾七下西洋,抵达20多个国家,历时28年。(×)97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与现代意义上的民主观念相同(×)98中国近代文化是西方文化的移植。(×)99中国青铜时代可能起始于距今4000年前的二里头文化时期(√)100中国人种不是外来的而是独立起源的。(√)101中国文化属于“突破性文化”。(×)102自秦汉至明清,曾有几度政治清明、邦泰民安、国力昌盛,最为人称道者,一为西汉初期的“文景之治”,一为唐太宗贞观年间的“贞观之治”。(√)103宗法制孕育于夏朝,定型于西周。(×)《中华文化概说》2015.6期末机考复习参考答案(排序)单选题B1、把春秋战国时代称为“中国思想之能动时代”的学者是——王国维2、被鲁迅先生赞为“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之能先也”的著作是——《庄子》3、被苏轼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王维4、被尊为“书圣”的书法家是——王羲之5、遍注古今群经,综汇今古文经学,集两汉经学之大成的是——郑玄6、帛书《老子》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C7、春秋时,周王室名存实亡,周的礼乐文化保留完好的仅有——鲁国8、开创五代文人词的晚唐词人是——温庭筠9、曾设计宇宙演化过程的《太极图》,并以《太极图说》进行诠释的人是——周敦颐D10、《大风歌》的作者是——刘邦11、道教的基木信仰是——道12、道教形成于——汉代13、东周时期的文化精神是——重民轻神F14、法家文化策源地是——三晋15、放言“天之将大任于斯人也”的诸子是——孟子G16、《古今图书集成》中“神异”、“禽虫”、“艺术”类的书籍归入——博物编17、告诫唐太宗“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著名“铮臣”是——魏征18、公元前800年到前200年间,是人类文化的“轴心时代”——元典时代19、关汉卿最具震撼力的戏曲作品是——《窦娥冤》20、关于中国文明起源,较科学的说法是——本上、多元21、广义“文化”的底层部分是——器物文化II22、《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23、汉文“中国”正式写进外交文书,首见于——中英《江宁条约》J24、“经”的本义是——编织物的纵线25、既是唐朝由盛转衰,又是整个中国文化史转挨点的事件是——安史之乱26、稷下学宫位于——齐国27、健身体操“五禽戏”的编创者是——华陀28、揭开洋务运动序幕的事件是——曾国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29、今天的中华名族是中国境内多少个名族的总称。——5630、近代外国商办报刊中最著名且历史最久的是——《申报》31、举世闻名的卢舍那大佛位于——龙门石窟K32、开创五代文人词的晚唐词人是——温庭筠33、科举制废除于——1905年34、可称为“近古文化期”的时期是——唐宋后千年间35、孔子身后,儒分为八,其中“孙氏之儒”即D苟子一派L36、“离骚”的意思是——远离忧愁M37、明清时期的“三大政”是指——漕运、盐.法、河工38、明清时期中西文化碰撞的前沿是——两广、江浙39、明清小说又称——章回小说40、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先导人物是——徐光启41、明确区分“国家”与“天下”两个概念的启蒙思想家是——顾炎武N42、哪种文字的造字法已显示出汉字形声化的趋向——金文P43、朴学的开山大师是——顾炎武Q44、《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张择端45、其学派被称为“关学”的理学学者是——张载46、弃用布帛,完全用钱币作一般等价物始十——宋代47、秦文化最鲜明的文化特色是——功利主义48、清代道咸间成就最大的经世学者是——魏源49、清乾隆24年大体奠定了中国疆域范围,约有——1260万平方公里R50、人类改变分子化学结构的第一种制作物是——陶器S、51、“世界”一词源自——《楞严经》52、商周青铜器的纹饰主要是——虚拟的动物纹53、商族的图腾“玄鸟”就是——燕子54、宋代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是——沈括55、隋唐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是——科举制T56、唐中叶的文化领军人物是——韩愈57、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是——魏源58、提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被称为“中国西学一者”的学者是.——严复59、提出“中华”一词乃“文化之族名……华之所以为华,以文化言可决之也”的是——杨度60、屠岸贾这一人物形象出自元杂剧——《赵氏孤儿》W61、“文化”的木质内涵是——自然的人化62、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63、我国文献所知最早的确切年代是——公元前841年X64、吸收易学、思孟学成果,采用中国人习惯的修行方式的佛教宗派是——禅宗65、夏商周三代文化各有不同,其中商代属于——尊神文化66、先秦重视血亲人伦、追求现世事功的学派是——儒家67、现存搜罗最博、规模最大的类书是——《古今图书集成》68、小说的开创时期是——魏晋南北朝69、小篆的创制者是——李斯70、心学是明代中后期的“显学”,盛极一时,又称——王学Y71、洋洋52万言纪传体通史是——《史记》72、一个朝代自称“中国”,始于——元朝73、疑古辩伪的思想发端于——唐宋74、印度称中国为“支那”,意思是——文物之国75、有“汉代孔子”之称的是——董仲舒76、有“人文初祖”美誉的是——黄帝77、元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象征人物是——马可·波罗78、元杂剧中帝王的俗称是——驾Z79、“中国”的初义是——中央之城80、“中国”以整词出现,较早见于——周初81、“中华”一词较早出现于——魏晋南北朝82、“中体西用”论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把经学儒术提升到至高无上位置83、在几何学、光学、力学等领域多有卓见的学派是——墨家84、在中国大陆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7000处以上85、正式实行“一口通商”的“闭关锁国”政策是在——乾隆年间86、指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是——孔子87、中国出现资木主义萌芽是在——明朝中叶后88、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是——白马寺89、中国境内开始农业栽培和家畜驯养始于——新石器时代90、中国历史上使用最久的历法是——授时历91、中国人颂扬隧人氏”,是因为他——教人用火.92、中国文化史的“一统帝国文化探索、定格期”是指——秦汉93、中国文明的“青铜时代”约相当于——夏代至春秋战国之交94、中国逐渐形成回回族,始于——元朝95、中国最早采用“计里画方”之法绘制的地图是——禹迹图96、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典是——子产铸“刑书”97、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的《国风》部分汇编了多少个地区的诗歌——15个98、重视血亲人伦、追求现世事功的学派是——儒家99、追求现世事功的学派是——儒家100、宗教最初萌动于原始人的自然崇拜和——灵物崇拜多项选择题B1、北宋瓦舍表演中,最能体现市民口味的表演形式是——说话、杂剧2、被公认为原产于中国的作物是——大豆、柑桔、荔枝、龙眼C3、城市”在宋代又叫——市井、井邑、都会、城郭、阖闺4、出土文献对中国学术史的影响包括——彻底颠覆了学史、弥补了学术史空白、纠正并丰富了对传世文献的认识、解决了许多学术史的干古疑案、部分伪书的历史价值得到新认识。5、楚文化的特点有——崇凤、拜火、尚东、尊左6、春秋战国时代出现文化多元发展的盛况,其原因——士人的崛起、原始民主的遗存、“处士横议”尚未被视为大逆不道、士人多怀“干求利禄”的热望,也易找到拥护者和实践者、士人普遍富于批判精神。7、春秋战国时代的“士”具有的新品格是——胸襟博大,以天下为己任、政治参与意识强烈、道德自律严。8、春秋战国时期不在“中国”范围之内的诸侯国是——秦国、楚国、吴国、越国D9、代表宋代科学技术突出成就的重大发明是——印刷术、火药武器、指南针10、诞生于齐鲁的巨子有——管仲、孔丘、墨翟、孟轲、孙武11、道教的文化渊源是——古代的鬼魂崇拜、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先秦两汉的道家学说、12、吸收懦、墨、阴阳五行、瀚续、佛教13、动摇西周官学根基的因素有——实行“贤贤”、土地私有化、天子权威衰减F14、佛教史上称为“法难”的几次灭佛——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李炎、后周世宗柴荣G15、构成“汉字文化圈”的要素有——汉字、儒学、律令制度、中国化佛教16、广义“文化”包括——物质、精神、制度、观念、行为H17、汉语古典词——中国、华夏、中华、文明、文化J18、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区别有——经书的文字、版本、篇目不同、学术取向不同、所俘崇的圣贤对象不同、学风不同19、进入“文明”阶段的标志有——文字的发明使用、金属工具的发明使用、城市的出现20、精神昌趣一致,均高扬科学与民主旗帜的是——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K21、考古学依据人类所使用生产工具的变革,——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22、科举制度兴盛的条件是——均川制的推行使自耕农和庶族地主得以产生、书写、印刷等技术的进步有利于考试的实施、经学人统一为考生规定了法定的经义文本、满足了山东、江南卜族获取政治地位。L23、理学又叫——新儒学、道学、宋学M24、马克思所说的“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是指——火药、指南针、印刷术25、明代工商业型的城市有——杭州、苏州、扬州、武昌、淮安26、明代小说“四大奇书”包括——《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三国演义》27、明代中晚期市民文学的理论表现是——童心说、性灵说28、明清之际对君主专制展开猛烈批判的启蒙思潮代表——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29、墨学针对儒学提出的相反主张有——兼爱、天志、节葬、非乐、明鬼30、目前所见中国正式的古文字有——甲骨文、金文、陶文、玉石铭文31、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提出绘画创作的“六法”,其中包括——气韵生动、应物象形、传移模写Q32、秦朝为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实施的文化变——度同制、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修秦律33、秦国富于文韬武略的著名“客卿”有——商鞍、白起、吕不韦、张仪、李斯。34、清代学风由乾嘉的古典主义“纯学术”转向道咸的功利主义“致用之学”,主要原因是——西方殖民者入侵、阶级矛盾激化、统治者对意识形态控制松弛、士人数量过剩、汉学遭到攻击35、清人范揩所称“天下四大名镇”包括——景德镇、汉口镇、朱仙镇、佛山镇S36、世纪中叶出版的法国《百科全书》的编纂者有——爱尔维修、卢梭、狄德罗、伏尔泰37、宋代四大书院包括——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书院、嵩阳书院38、宋杂剧在程式上可分为——杂扮、艳段、杂剧39、孙中山倡言“五族共和”说,以下哪些民族属于其所说的五族——汉族、藏族、满族T40、唐代科举制常设的科目是——明经科、进士科41、唐玄宗天宝元年诏封的道教“真人”有——南华真人庄子、冲虚真人列子、通玄真人文子、洞灵真人庚桑子42、体现宋代雅文化的重要标志是——宋诗、宋词、书院、文房清玩、文人画43、通过蒙古人和阿拉伯人先后传到西方的中国发明有——火药、瓷器、纸币、印刷术、亚麻纸W44、“文化”之“文”的引中义有——文书典籍、文章、礼乐制度、人伦秩序4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主潮是——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轻贱唐虞而笑人禹46、文化之“化”的引中义包括——教化、感染、迁善、北育、教行47、文人画经常描摹的“四君子”是指——竹、梅、兰、菊48、巫术的形式有——祈求式、接触式、诅咒式、比拟式、占卜式X49、西周的史包括——太史、内史、右史、左史。50、西周宗法制包括——立嫡之制、庙数之制、同姓不婚之制51、先秦出现的著名军事家有——吴起、孙子、孙膑52、先秦民本思想的基本内涵——肯认民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君依赖民、民制约君的君民关系提出处理君民关系的理论构架53、寻求一统思想的努力,在战国中后期已开始,代表人物是——荀子、韩非子、吕不韦Y54、殷墟甲骨文又称.——甲骨卜辞、殷墟卜辞、殷虚书契55、以下哪些产品出自中亚、西亚——蚕豆、黄瓜、大蒜、石榴、葡萄56、以下表述符合朱熹思想的是——理足宁宙本原、太极是万物之理的总和、理在气先、理就是仁义礼智、明天理,灭人欲57、以下词句属于苏轼创作的作品有——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58、以下加入白话诗创作行列的诗人有——刘半农、鲁迅、沈尹默、俞平伯、周作人59、以下来自汉译佛典的词语有——世界、现在、境界、天女撒花、对牛弹琴60、以下哪几种属于“宋四大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61、以下哪些典籍中出现过“中国”一词——《尚书·周书》、《诗经》、《左传》、《孟子》62、以下哪些民族不属于我国现存的56个民族——匈奴、党项、契丹63、以下哪几位属于“北宋五子”之一——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颐、程景64、以下元杂剧属于“忠臣烈士剧”的是——《赵氏孤儿》、《吴大塔》、《豫让吞炭》65、以下属于“五服”的是——旬、宾、荒66、以下属于汉语古典词的有——中国、华夏、中华、文明、文化67、以下属于类书的有——《太平御览》、《永乐人典》、《文思博要》、《三教珠英》68、以下属于鲁迅创作的小说——《狂人日记》、《风波》、《药》、《伤逝》、《阿Q正传》69、以下属于屈原创作的作品是——《九章》、《九歌》、《天问》70、以下属于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作品——《格萨尔王》、《阿诗玛》、《红楼梦》、《聊斋志异》、《江格尔传》71、以下属于新石器文化遗址的有——湖北京山屈家岭、甘肃临挑马家窑、香港马湾岛东湾仔、台湾台北圆山、陕西临潼姜寨72、以下属于中国境内发现的直立人有——蓝田人、北京人、元谋人73、与“四夷”对称的诸夏义的“中国”一词,其近义词有——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华74、与汉字有直接渊源关系的文字是——朝鲜谚文、日木假名、越南字喃75、元代丝织业出产的品种有——绮、罗、缕、纳失失、撒答刘欺76、元曲四大家包括——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77、元杂剧中的男主角可称为——正末、未泥、末尼Z78、“中”字的引中义有——空间的中央、文化政治的中心79、“中体西用”论的严重缺陷是——仍存“华夷”等级秩序、文化中心主义心理定势;回避现实冲突,停留在一种经验论的理论水平上80、“总谓三玄”的古代典籍是——老子、庄子、周易81、18世纪中叶出版的法国《百科全书》的编纂者有——狄德罗、卢梭、爱尔维修、伏尔泰82、在植物纤维纸出现前,中国人用过的书写材料有——龟甲、兽骨、.金石、竹木、缣帛83、战国时期的法术之士有——李惶、吴起、申不害、商秧84、战国最著名的“养士”贵族是——平原君、信陡君、春中君、孟尝君85、针对汉字、汉语改革而提出的主张有——废除汉字、废除汉语,改用世界语、改用拼音、汉字简化、推广普通话86、直接因为佛教影响而形成学术大势的中国学术是——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87、职业巫现的职司包括——祝史、预卜、医、占梦、舞雩88、中国“四大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89、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是——人文传统、伦理中心、尊君重民、中庸协和、延绵坚韧。90、中国古代城市的主要功能有——政治控制、军事攻防、神圣崇拜91、中国青铜器的特点有——铜锡合金、块范铸法、规律性的器类及组合92、中国文化的很多基本而貌都在秦汉时期固定下来,——度量衡统、户籍控制、汉族形成、教育模式、文字厘定93、中国新石器时代标志着文明初现的征象有——使用青铜器、城市出现、使用文字94、中国早期文明所独有的特征是——宗法血缘组织的连续性、文字的使用、血缘组织与地缘组织合一95、周礼的内容包括——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96、壮族是古代百越各支经长期演化而来,史称——西瓯、骆越、乌浒、僚、僮97、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土壤决定了中国文化深层次的诸多特点包括——注重经验理性、务实黯虚、重农抑商、集权专制、尊君重民98、宗法制的基本内容有——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宗庙祭祀制度99、宗法制延及后世的影响有——京法家族长盛不衰、政治权力与经济的继承,普遍遵循父系世袭原则、族权与政权结合,家国同构,君父一体。是非题A1、按照儒家的说法,尧、舜、禹三代是“大道之行”的“小康”时代。(×)B2、北魏人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保存至今最早的完整农书。(√)C3、“崇祯历法”即沿用至今的阴历。(√)4、长城分布在今天的16个省区,其中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最长。(√)5、长于幻想、玄思是齐鲁文化的显著特色。(×)6、陈独秀主张拥护“德先生”与“赛先生”,“德先生”指科学,“赛先生”指民主。(×)7、楚国、秦国盛产纵横家。(×)D8、道教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借以生长的大木营。(√)9、地理环境直接决定文化的走势。(×)10、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11、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E12、二进位制得自于《周易》的启示。(√)F13、“焚书”是李斯的建议。(√)14、《风波》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孔乙己》控诉了科举制对士人的戕害。(×)15、法国革命以后的欧洲和19世纪的美洲的考试制度和文官制度,参考了中国的科举制等文物典章。(√)16、法家是组织严密,最富于宗教性质的学派。(×)。17、佛教本“不敬王者”、“不事父母”,传入中国后逐步演变为敬事君长、倡言孝道。(√)G18、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国范围内普遍出现了文字、青铜器、宫殿、祭坛等,跨入文明门槛。(√)19、古人心目中世界的形态为“天圆地方”。(√)20、鬼神祟拜兴起,源于对血亲先辈的敬仰。(√)H21、《汉书》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2、海上丝绸之路较陆上丝绸之路起源更早,延续时间更长,通往的地区更广。(√)23、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短的统一王朝。(×)24、汉代蔚为大观的文学样式是楚辞。(×)25、很长一段时间,学佛者与崇道者都称为道士、道人。(√)26、华夏先民建国黄河中游,自认中央,且又文化发达,故称“中华”。(√)27、黄宗羲提出了设学校以监督朝政的设想。(√)J28、“旧石器”与“新石器”的区分,主要在于先民使用石器工具的多少。(×)29、纪昀是《四库全书》的总纂官。(√)30、阶级分化明显,国家体系完整,是文明初现的决定性标志。(√)31、今日中国国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K32、科举考试的最高层次“殿试”,在理论上是由皇帝直接考选士人,使士大夫成为“天子门生”。(√)33、孔子创制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34、孔子学说其要旨在“仁”与“义”。(×)L3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曹操诗《观沧海》。(×)36、李渔《闲情偶记》说“辟草昧而致文明”,其中“文明”一词是指精神的光明。(×)37、鲁迅小说《孔乙己》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M38、“民族”作为整词出现,始于日本。(×)39、名教的伦理规范和礼仪程式全然围绕“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展开。(√)40、明清小说以诗词为标题。(√)41、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沿袭干余年的物相制。(√)42、墨家是殷商以降巫史文化的承袭者。(×)是儒家43、目前,通用汉字的总量约为7000多个,常用汉字约为3000多个(×)。Q44、青铜的熔点、硬度均高于纯铜。(×)45、清代小说有四大派:《聊斋志异》为代表的讽刺派,《红楼梦》为代表。。。(×)46、清末民初就有激进的知识分子主张废除汉字。(√)R47、人类的出现早于文化的产生。(×)48、儒、释、道在魏晋时期形成三教鼎立、并行不悖的局面。(×)是隋唐时期S49、“说话”是宋代民间艺术中最有影响力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50、“四大文明古国”包括埃及、印度、中国和希腊。(×)51、《涛经·大雅·民劳》云:“民亦劳止,亦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其中的“中国”指的是京师。(√)52、商周两代王室都有祝人,就是负责接待的官员。(×)53、世界文明史上,紧随轴心时代之后的帝国阶段,都是产生并利用宗教的时代。(√)54、书院初兴于唐,原为民间士子藏书之所。(√)55、宋代“瓦舍”就是旅馆。(×)56、宋代武官待遇、地位比文官高。(×)57、隋唐之际出现了历史上最早的印刷术——活字印刷。(×)58、所谓“贴经”,就是抄写经文。(×)59、所谓文人俗词,是指词的创作者为文人,多写世间爱恨情仇,大胆运用民间流行的长调甚至哩语。(√)T60、《太平御览》初名《文献大成》。(×)61、唐中叶以降的文化转折,决定了近一千年来中国文化的基木格局和大体走向。(√)62、天文历法知识的萌生,晚于农业的发明。(×)W63、“文化”构成整词,始于日本人对译西洋术语时。(×)64、“文化”是“人文化成”、“文治教化”的省称。(√)65、王维曾说:“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66、未简化之前的汉字,平均笔划在11一12画之间。(√)67、魏晋南北朝,胡、汉一体化的表现是胡文化的“汉化”。(×)68、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是经学。(×)69、文学、革命、社会、经济、自由等词,均由游学东洋的中国学人逆输入中国。(√)70、巫岘是知识分子的前驱。(√)X71、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主体是生产工具。(×)72、西周的礼乐制度,其中的“乐”指的就是歌、舞。(×)73、《西厢记》的作者是关汉卿。(×)74、系统的科举制度始于唐朝,以分科举士而得名。(×)75、先秦称铜为“美金”,称铁为“恶金”。(√)76、相对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而言,中国文化中的人文传统具有旱熟的特点。(√)77、玄奘创立了佛教最重要的宗派“唯识宗”。(√)Y78、《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79、洋务又叫夷务。(√)80、疑古辨伪思潮发端于唐宋。(√)81、以“经”专指儒家经典,是在汉文帝时。(×).82、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居留达28年之久。(√)83、阴阳家对中国逻辑思想的发展有特殊贡献。(×)84、印度人以为恒河居大地中央,称之为“中国”。(√)85、元代的儒生,地位不如娟妓。(√)86、元代中医的科目在唐代4科、宋代9科的基础上,发展为15科。(×)87、元杂剧剧本一般分为5折。(×)88、原始绘画艺术中的岩画,一般北方重宗教意义,南方重写实(×)。Z89、“执干戚舞”表现的是庆贺农业丰收的场景。(×)90、“中”指居中之旗,“国”指执戈捍卫之城。(√)91、“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与“四方”对称。(√)92、“中国人种西来说”、“中国文明西源论”缺乏人类学依据。(√)93、“族”原义“众多”,引中为民族。(×)94、《周稗算经》列有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246道应用题。(×)95、郑和曾七下西洋,抵达20多个国家,历时28年。(×)96、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与现代意义上的民土观念相同。(×)97、中国近代文化是西方文化的移植。(×)98、中国青铜时代可能起始于距今4000年前的二里头文化时期。(√)99、中国人种不是外来的而是独立起源的。(√)100、中国文化属于“突破性文化”。(×)101、自秦汉至明清,曾有几度政治清明、邦泰民安、国力昌盛,最为人称道者,一为西汉初划的“文景之治”,一为唐太宗贞观年间的“贞观之治”。(√)102、宗法制孕育于夏朝,定型于西周。(×)多项选择题(40分)BCE动摇西周官学根基的因素有P108A.巫史文化兴盛B.土地私有化C.天子权威衰减D.从“尊神”转向“重德”E.实行“贤贤”ACE先秦民本思想的基本内涵是P131-132A.肯认民的地位和作用B.民贵君轻,二者发生冲突时,君屈从于民C.认识到君依赖民、民制约君的君民关系D.邦国决策听于民的民主观念E.提出处理君民关系的理论构架ACE以下哪些民族不属于我国现存的56个民族P14A.匈奴B.羌族C.党项D.土族E.契丹ABD通过蒙古人和阿拉伯人先后传到西方的中国发明有P298-299A.火药B.瓷器C.纸币D.印刷术E.亚麻纸BCD进入“文明”阶段的标志有P17A.有目的的劳作B.文字的发明使用C.金属工具的发明使用D.城市的出现E.火的使用BCD与汉字有直接渊源关系的文字是P32A.印度梵文B.朝鲜谚文C.日本假名D.越南字喃E.泰国泰文BCD以下属于屈原创作的作品是P140A.《九辩》B.《九章》C.《九歌》D.《天问》E.《风赋》BCD直接因为佛教影响而形成学术大势的中国学术是P37A.两汉经学B.魏晋玄学C.隋唐佛学D.宋明理学E.清代朴学BCDE以下属于新石器文化遗址的有P50A.湖北京山屈家岭B.甘肃临洮马家窑C.香港马湾岛东湾仔北D.台湾台北圆山E.陕西临潼姜寨ABCD战国时期的法术之士有A.李悝B.吴起C.申不害D.商鞅E.蔺相如BCDE春秋时期不在“中国”范围之内的诸侯国是P4A.晋国B.秦国C.楚国D.吴国E.越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木材运输时间保障合同
- 三农产品包装与储存方案设计
- 生产流程标准化与持续改进实践
- 食品饮料行业品质控制与安全保障指南
- 驾校场地出租合同
- 场调查委托合同协议书
- 冷却塔填料采购合同
- 全新搅拌桩合同
- 2025年河南货运从业资格考试模拟考试题库答案大全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口算笔算天天练
- 新版ISO22301BCM体系手册
- 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49-55项)
- 中国主要蜜源植物蜜源花期和分布知识
-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应用
- 数据中心基础知识培训-2024鲜版
-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来源与运作机制
- 金点子活动总结汇报
- 原料验收标准知识培训课件
- 江苏春节风俗 南京夫子庙、盐水鸭与昆曲
- Unit4MyfamilyStorytime(课件)人教新起点英语三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