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教师版_第1页
2023北京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教师版_第2页
2023北京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教师版_第3页
2023北京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教师版_第4页
2023北京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北京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教师版2024北京高三一模分类汇编(诗歌鉴赏)老师版

2024东城一模(待补充)

2024西城一模(待补充)

2024海淀一模(待补充)

2024朝阳一模

2024丰台一模

2024石景山一模

2024顺义一模

2024门头沟一模

2024朝阳一模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7题。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①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②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突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③。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①快哉亭:在黄州长江边,张偓佺于住处西南所建,苏轼起名为“快哉亭”。张偓佺,字怀民,时亦谪居黄州。②平山堂:位于江苏扬州,欧阳修在扬州任地方官时所建。

③兰台公子:指宋玉,宋玉曾任楚兰台令。雌雄,宋玉《风赋》谓风有大王之“雄风”与庶人之“雌风”的区分。

14.下面对词作内容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知君”两句是说快哉亭刚建好,油漆未干,一个“湿”字很传神。

B.“认得”两句奇妙借用欧阳修的诗句,来写诗人在亭中见到的景致。

C.“堪笑”三句批判宋玉竟不知道庄子著作里有关于“天籁”的说法。

D.“一点”两句暗用孟子“养吾浩然之气”的典故,来抒写豪放之情。

15.上阕“长记平山堂上”一句是虚写,回忆在平山堂上看到的情景。下列诗句没有

..运用虚写的一项是(3分)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B.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C.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D.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6.《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的两首词。请简要分析两首词在思想情感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

17.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8分)

中国古代文人有山水情怀。《归去来兮辞》中,在春天农事之余,陶渊明“寻壑”“经丘”,看到“①,②”,感受着万物复苏的春天之美;《滕王阁序》中,在深秋季节,面对“③,④”的景象,

王勃深感水色山光的变幻之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由梦境返回现实,失意感慨,认为徜徉山水,“⑤,⑥”,才是正确的人生选择;杜甫《登高》一诗中,面对西风高天、沙白鸟飞,诗人看到了“⑦,⑧”秋天开阔苍茫的山水景象。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4.(3分)C(“批判……”有误)

15.(3分)C(“巴山夜雨涨秋池”属于实写)

16.(6分)

相同点:两词都表达了贬谪境遇中苏轼的豪迈旷达的情怀。(2分)

不同点:

《念》词借古抒怀,借周瑜卓越不凡、青年功成来反衬自己壮怀难酬、老大未成的忧愤与失意。

《水》词借景抒情,借白头渔翁搏击风浪的壮伟之举,来表达自己虽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正气浩然的精神。(4分,每点2分)

17.(8分)

①木欣欣以向荣

②泉涓涓而始流

③潦水尽而寒潭清

④烟光凝而暮山紫

⑤且放白鹿青崖间

⑥须行即骑访名山

⑦无边落木萧萧下

⑧不尽长江滚滚来

2024丰台一模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16~19题。(18分)

木兰花慢游三台①

元好问②

拥岧岧双阙,龙虎气,郁峥嵘。想暮雨珠帘,秋香桂树,指顾台城。台城,为谁西望,但哀弦凄断似平生。只道江山如画,争教天地无情。

风云奔跑十年兵,惨淡入经营。问对酒当歌,曹侯墓上何用虚名。青青,故都乔木,怅西陵遗恨几时平?安得参军③健笔,为君重赋芜城。

①三台:为曹操所建,三国魏邺都胜迹。下文的“台城”即邺城故都,南北朝时邺都毁于战火。下文的“曹侯墓”“西陵”即曹操陵墓,在古邺城西北。

②元好问:金宋元初人,金亡不仕。以金朝遗民身份凭吊魏都,触目兴感,写下这首词。

③参军:诗人鲍照,曾作《芜城赋》,凭吊广陵,讽刺竟陵王叛乱导致亡国之事。1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拥岧岧”三句着力描绘了三国魏邺都的雄壮之景,极力渲染了王都之气象。

B.“只道”两句描写了眼前“江山如画”之景,为下文抒发怀古幽思设下伏笔。

C.“问对酒”两句,想到怀有建功理想的曹操,如今已成一抔黄土,不胜感慨。

D.“青青”两句描绘故都杂草丛生的荒芜,与上阕邺都的繁盛形成鲜亮的对比。

17.本词先写昔盛之景,后写今衰之景,在剧烈的对比中抒发感慨。下列怀古诗运用了这种写法的一项是(3分)

A.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宮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B.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C.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D.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照旧烟笼十里堤。(韦庄《金陵图》)

18.这首词下阕写到曹操,苏轼在《赤壁赋》第三段中也写到了曹操,二者借写曹操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

19.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本词有“但哀弦凄断似平生”句,由此可联想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词有“只道江山如画”句,古代诗人面对如画江山时,往往会生发感慨。如苏轼《念

奴娇·赤壁怀古》中“江山如画,_____________”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句。

③本词感叹“争教天地无情”。《窦娥冤》中窦娥以“地也,_____________!天也,

_____________!”句控诉了天地的无情。

三、本大题共4道小题,共18分。

16.B“只道”两句否定了壮美景观的现实存在。

17.A

18.同:二者都感叹曹操生前的辉煌业绩于今已经消逝不存,抒发了历史兴亡、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叹。(2分)

异:元词下阕,先写曹操“风云奔跑”业绩的不易,后写曹操墓西陵的荒冷,对比之下“对酒当歌”已成虚名,而“怅西陵遗恨几时平”。表面说是曹操“遗恨几时平”,倒不如说词人自身为现实而“遗恨”不平!言外寄予着词人对故国沦亡的肤浅哀思(黍离之悲)。(2分)苏轼在《前赤壁陚》第三段中也写到曹操,先曹操当年“舳舻千里”,“横槊陚诗”,可谓“一世之雄”;再发问“而今安在哉?”连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是自己,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艳羡江水的长流不息。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

一个方面(人生短暂、人生虚无)。(2分)

相同点2分,不同点4分,意思对即可。

19.①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②一时多少豪杰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③你不分好歹何为地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填对一句得1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句不得分。

2024石景山一模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①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②,海色明徂徕③。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解释:①杜二甫:即诗人杜甫。②泗水:水名。③徂徕:山名。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描写了李白在秋日于鲁郡东石门送别杜甫的情形,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B.颔联中的“何时”“重”两词表达了李白渴望来日能够再与好友相逢畅饮的心情。

C.尾联以“且尽手中杯”来结束全诗,干脆有力,布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情调。

D.全诗用语绚丽飘逸,融叙事、绘景、抒情为一体,诗情画意与深情厚谊跃然纸上。

16.“蓬”作为意象,常用作游子的代称。古诗中还有其他形容游子的意象,下列诗中

加点词不是用来指代游子的是(3分)

A.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B.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李白《赠裴十四》)

C.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白居易《答微之》)

D.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王维《伊州歌》)

17.本诗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是表达豁达情感的送别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

的手法,但该手法运用却有差别,试结合详细诗句比较其不同之处。(5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际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中写到的“水”是诗人笔下常见的描摹对象。古诗文中既有客观描绘的“水”,如王勃《滕王阁序》中以“①,②”呈现水天一色的美景;又有寄予着丰富情感的“水”,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借

“③,④”感慨世事易逝,人生苦短;辛弃疾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用“⑤,⑥”表达诗人要克服一切阻力,光复山河的坚决意志和信念。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

15.(3)D16.(3分)D

17.(5分)

答案示例:

两首诗同是借景抒乐观豁达的送别之情,但借以抒情的景物特点有所不同。李诗“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一句描绘了清澄的泗水秋波、明净的徂徕山色,诗中的山水形象隽美秀丽,明媚动人。明净秀丽的景色与真挚淳厚的友情交相辉映,诗人借此明媚之景表达了诗人与伴侣即将分别时豁达的情感。王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一句描写了宽阔三秦护卫下的长安和千里之外风烟迷漫的蜀地,送别地和目的地的地势风貌恢宏壮丽。此景雄浑阔大,为伴侣之间的分别奠定了豪迈的情感基调。

18.(6分)

①落霞与孤鹜齐飞②秋水共长天一色③世间行乐亦如此

④古来万事东流水⑤青山遮不住⑥究竟东流去

2024顺义一模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8—20题。

水调歌头·巡游黄庭坚

瑶草①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很多,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坐白石,倚玉枕,拂金徽②。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③。我为④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⑤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①瑶草:仙草。②金徽:金饰的琴徽。这里指琴。③白螺杯:用白色螺壳雕制的酒杯。④为(wéi):愿作。⑤长啸:长叹。

18.下列对作品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采纳感叹句起首,以芳草如碧带出春色,激发读者兴味,引人入胜。

B.“溪上”“桃花”等词,与首句中“武陵”应和,也带出了的感情。

C.“谪仙何处”句,清晰地表明渴望使用李白的“白螺杯”来饮酒。

D.“我为”句,采纳对比,显示出的清高和对谄媚者的不屑与轻视。

19.下列与“明月逐人归”一句所用修辞手法相同并可成为对联的一句是(2分)

A.新晴原野旷

B.白云随鹤舞

C.冰壶含雪魄

D.一天秋似水

20.这首词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样,都间接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请结合详细语句,简要说明它们是如何表现的。(6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18.C(3分)19.B(2分)

20.(6分)参考答案:桃花源是陶渊明心中的抱负境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显示出陶氏对美妙、平和、自然的抱负社会的憧憬;这首词中,写所游之地“溪上桃花很多,枝上有黄鹂”,那里可以一展浩气,可以自由拘束地“坐白石,倚玉枕,拂金徽”。正是由于陶、黄所处的现实没有这样的境界,他们才如此喜爱并在作品里讴歌这样的境界。内心对现实的怨愤,不与现实同流合污的清高志趣,正是这样表现出来的。分别答出陶、黄作品的内容,并精确     分析其思想(对美妙社会的憧憬;对现实的不满),各3分。意思对即可。

2024门头沟一模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夜起岳阳楼望月

(清)姚鼐

高楼深夜静秋空,荡荡江湖积气通。

万顷波平天四周,九霄风定月当中。

云间朱鸟①峰何处?水上苍龙②瑟未终。

便欲拂衣琼岛外,止留清啸落江东。

①朱鸟:指南岳衡山。②苍龙:指湘灵,为湘水之神。《楚辞?远游》中有记载:“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高楼深夜静秋空”描绘洞庭月夜景色,诗人登上岳阳楼感受到万籁俱寂,四周悠远

空旷,令人有天地孤独之感。

B.“九霄风定月当中”写风静无声,皓月当空,清光四溢,天水空灵一片,上下清澈,

令人幽然神远。

C.“云间”一联引用两个典故,从夜空想到朱鸟化为衡山的传奇,又从湖波中幻起湘灵

鼓瑟的想象,为全诗增加了神奇颜色。

D.第四联间接抒发感慨,表达自己要拂衣飞去、长啸升空的念头,也表明白自己辞官归

隐的愿望。

16.“洞庭天下水”,岳阳楼前烟波浩渺的八百里洞庭,常常被登楼揽胜的诗人写入诗文,成为一卷漂亮的图画。下面描写洞庭美景的诗句,其意境与本诗最相像的一项是(3分)

A.平湖一望上连天,林景千寻下洞泉。忽惊水上光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

(张说《和尹从事懋泛洞庭》)B.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C.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孤轮徐转光不定,游气濛濛隔寒镜。

(刘禹锡《洞庭秋月行》)

D.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元稹《洞庭湖》)

17.岳阳楼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一向为登临胜地。自唐宋以来,吟咏岳阳楼的名篇佳作甚多,诗圣杜甫晚年也曾写下了名垂千古的《登岳阳楼》。与姚鼐的《夜起岳阳楼望月》比较,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北宋名臣范仲淹曾在《岳阳楼记》中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成就了“文以楼生,楼以文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