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启超的社会公德思想_第1页
论梁启超的社会公德思想_第2页
论梁启超的社会公德思想_第3页
论梁启超的社会公德思想_第4页
论梁启超的社会公德思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梁启超的社会公德思想

梁启超的社会公德思想在他的所有教育思想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吸收借鉴了近代西方启蒙思想,结合中国社会现状与文化特性,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在其新民学说里,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社会公德思想。一、培育“新政”,以民为本近代以来,旧中国饱受西方列强侵略,寻找民族出路、探索救国方略是具有忧患意识的先进人士的共同愿望。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政治上频繁变革,却又不断受挫。这意味着只注重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的变革并不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道路,历史必然要求先进人士在更深层次上思考中国现代化的道路问题。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深入到现代化的心理层面,呼唤改造传统国民性,以培育新国民、铸造新国魂,实现人的观念和意识的现代化。梁启超的新民学说和社会公德思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梁启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皇权高度集中,社会结构呈现出“垂直型”特点,国民群体没有形成,彼此之间主要依靠家族血缘进行沟通交流。既缺乏“自治”的近代品性,又缺乏现代国家意识和社会凝聚力。所以,培育“新民”势在必行。第一,国民素质是国家强盛的关键。梁启超认为:国民素质高低决定这个国家的强与弱、盛与衰、兴与亡。地域广阔没用!英雄神仙也没用!只有培育“新民”,才是提高国民素质唯一的途径。他说,“国也者积民而成。国之有民,犹身之有四肢、五脏、筋脉、血轮也。未有四肢已断,五脏已瘵,筋脉已伤,血轮已涸,而身犹能存者”,国民不强而弱,必导致国家不强而亡。他强调指出,“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103因此,他认为培育“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第二,国民素质是决定国家政治的关键。国民与政府的关系,犹如“细胞”之于“器官”一样,没有良好的细胞,就没有良好的器官。同样,没有良好的国民,就不会有优秀的官吏和良好的政府。他说,政府何自成?官吏何自出?斯岂非来自民间者耶?某甲某乙者,非国民之一耶?久矣夫聚群盲不能成一离娄,聚群聋不能成一师旷,聚群怯不能成一乌获,以若是之民,得若是之政府官吏,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此,国家的强盛,不能仅依靠明君清官,而要依靠国民力量,发挥其聪明才智。他的结论是“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103第三,国民素质是振兴民族精神的关键。国民的整体面貌决定一个民族的精神。近代中国遇到的外敌决不是一两个“英雄人物”,而是面对具有近代民族主义背景下的帝国主义扩张势力。中西之间的激烈较量,既是各自民族力量的展示,更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其中,国民素质则是民族精神的凝聚和凸显。中华民族遇到的外敌是“此之进取,则在久远,日扩而日大,日入而日深”,外来的威胁是长期的,抵御的任务是艰巨的,非举民族之全力不足以御敌。因此,梁启超指出“非立百年宏毅之远遒”,“故今日欲抵当列强之民族帝国主义,以挽浩劫而拯生灵,惟有我行我民族主义之一策,而欲实行民族主义于中国,舍新民末由。”106“然则为中国今日计,必非待一时之贤君相而可以弥乱,亦非望草野一二英雄崛起而可以图成,必其使吾四万万人之民德、民智、民力,皆可与相锊,则外自不能为患,吾何为而患之!”107梁启超痛陈国人因公德缺失而致一盘散沙的现状,认为“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109所以,他在明确了国民素质对于国家、政治以及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之后,接着阐发了社会公德思想,认为人的公德意识和水平是“新民”的核心素质,要塑造“新民”就必须提高公德水平。他强调指出:“人群之所以为群,国家之所以为国,赖此德焉以成立者也。”“知有公德,而新道德出焉,而新民出焉矣”。114梁启超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早使用私德与公德概念并较为系统地界定二者关系的思想家。他说:“人人独善其身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谓之公德”。这里,“独善其身”和“相善其群”分别成为私德和公德的第一个含义。他又说:“一私人与他私人交涉之道义,仍属于私德之范围也。”661也就是说,梁启超提出的私德和公德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层面的“独善其身”是个人对自身的关系,也即个体道德;“相善其群”是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即社会道德。第二个层面则是基于交往对象或范围的不同,将私德和公德分别视为私人生活伦理和公共生活伦理。关于公德与私德的关系,梁启超认为,私德与公德均为社会所不可或缺。“无私德则不能立”,“无公德则不能团”。660而中国存在的道德问题则是私德发达而公德缺失:“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虽然,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私德居十之九,而公德不及其一焉”。他将私德称为“旧伦理”,而旧伦理的显著特征是关注和遵循“一私人对于一私人之事也”,至多是推广到“五伦之常”,也即于家族伦理稍为完整,至于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伦理关系,则关注甚少,换句话说,人们独善其身而不关心社会公益,只知朝廷,不知国家;只认家族宗亲,不知有社会团体,表现为典型的“束身寡过主义”。然而,由于人是群体性存在和社会性存在,公德与私德相比具有价值上的优先性,即“公德者诚人类生存之基本哉。”1078不过,梁启超又说:“就析义言之,则容有私德醇美,而公德尚多未完者,断无私德浊下,而公德可以袭取者”。714他认为,私德观念容易培养,而公德意识难于树立,而且后者永远处于完善过程之中。这就为人们的社会公德培育留置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也为社会公德教育铺设了一条艰难而漫长的道路。二、理论根基—“利群”与“尚公”:社会公德的精神实质社会公德的精神实质一曰群,二曰公。关于群的观念,梁启超说:“公德者何?人群之所以为群,国家之所以为国,赖此德焉以成立者也。”109“群”即“集体”、“团体”、“群体”之意,其核心在于“益群”、“利群”,在这里,他将“群”和“己”有机打通并联接起来,突出了“群体公益”的重要性。他在考察英国、美国、法国的道德现状后发现,无论何时何地,文明的或者是野蛮的民族,道德的起源和目标都是利群,而社会公德就更是如此。认为“一己之力”要服务于“一群之利”,为了保障群体利益而发挥个人的最大力量。因为,人是“善群之动物也”,“人而不群,禽兽奚择”,在人类社会中,“必有一物焉贯注而联络之,然后群之实乃举。若此者谓之公德。”110这样,公德就成了人类得以群之的关键因素,而“群”也就成了公德的精神要素。他强调,为群体和国家尽一己之力是每一个国民立身行事的基本原则。而封建时代所尊崇的所谓德行操守,只有两种行为上的表现。一类是“明哲保身”、“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梁启超认为这是有害无益的:“彼持束身寡过主义者,以为吾虽无益于群,亦无害于群,庸讵知无益之即为害乎!”另一类“损公利已”、“自私自利”,更是贻害无穷:“彼一群之血本,能有几何?而此无穷之债客,日夜蠹蚀之而瓜分之,有消耗,无增补,何可长也?然则其群必为逋负者所拽倒,与私人之受累者同一结果,此理势之所必然矣,今吾中国所以日即衰落者,岂有他哉”。112因此,他得出结论:“道德之立,所以利群也。故因其群文野之差等,而其所适宜之道德,亦往往不同,而要之以能固其群、善其群、进其群者为归”。113梁启超认为,“利群”不仅是社会公德的精神实质,而且是衡量道德高下的重要准绳。道德有“善”“恶”之分,有“文”“野”之分,其标准亦随时代之进步而变化,随文明之程度而转移。变者在其外形,不变者在其精神,即“一群之公益而已”,“道德之精神,未有不自一群之利益而生者”。“善”“恶”之间转换以是否“利群”为唯一标准。利群者即为之善,害群者即为之恶。最后,他得出结论:“是故公德者,诸德之源也,有益于群者为善,无益于群者为恶,(无益而有害者为大恶,无害亦无益者为小恶。)此理放诸四海而准,挨诸百世而不惑也。”113梁启超认为,除了“群”之外,“公”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核心要求。“公”即“公利”、“公益”,将个人与集体与国家联系起来,将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国家利益联系起来,强调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他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下“忠君爱国”的观念,将“公”的观念建立在民众基础之上。当然,公共利益并非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作为社会所拥有的利益以及维护这些利益的条件。梁启超显然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说:“团体之公益,与个人之私利,时相抐凿而不可得兼也,则不可不牺牲个人之私利,以保持团体之公益。”1078由于个人私利与公共利益的冲突,若缺乏强有力的外在规范或制裁措施,人们不可能自愿放弃个人私利而转向公共利益。因此,要以维护公共利益而凸显自身的价值。梁启超的伦理观和政治观是相互关联的。他对“自由”这一政治概念的界说也包含着非常鲜明的伦理旨趣。他认为,以主体来划分,自由分为“团体之自由”与“个人之自由”;以性质来化分,自由分为“野蛮之自由”与“文明之自由”。在这里,他以其“尚公”的伦理取向表达了他的政治自由观。他说,“自由云者,团体之自由,非个人之自由也”,“团体自由者,个人自由之职也。人不能离团体而自生存,团体不保其自由,则将有他团焉自外而侵之、压之、夺之,则个人之自由更何有也!”131自由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社会公益。“若是乎有志之士,其必悴其形焉,困蘅其心焉,终身自栖息于不自由之天地,然后能举其所爱之群与国而自由之也明矣。”131他说道:“今世少年,莫不嚣嚣言自由矣,其言之者,固自谓有文明思想矣,曾不审夫泰西之所谓自由者,在前此之诸大问题,无一役非为团体公益计,而决非一私人之放姿桀骜者所可托以藏身也。今不用之向上以求宪法,不用之排外以伸国权,而徒以耳食一二学说之半面,取便私图,破坏公德。”130既然“群”与“公”是社会公德的精神实质,那么,培育国民的社会公德就要从“利群”和“尚公”两个方面下功夫。如何做到“利群”和“尚公”呢?梁启超认为,私德外推即为公德,换句话说,公德是私德推演的结果。按照这样的逻辑,近代中国的公德缺失,原因在于缺乏“外推”的过程。关于“推”字,他借用孟子的话说:“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714“推”也即人们常说的“推己及人”,它是指道德心理学和道德发生学上的联想互动。含有“行动”之意。私德是围绕着“纲常伦理”而展开,核心是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规范人伦的关系标准和社会的分层结构。按照梁启超的思想,以私德为基点,扩展开来,推至社会伦理与国家伦理,即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模式,推演出“利群”与“尚公”的社会公德。至于私德何以能够推出公德,梁启超说:“道德之本体一而已,但其发表于外,则公私之名立焉。”660也就是说,从本体论角度看,道德本来无所谓公私,本原是一致的,只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要处理不同层次的社会关系,才产生了私德和公德的分化。这样,梁启超唯心主义地揭示了社会公德生成的路径。三、从社会公德建设看公德的建设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梁启超首次强调私人与公人、私德与公德区分的现实意义,认为私德主要指家族伦理,公德指社会伦理和国家伦理。他向国人发出了实现道德革命、塑造新国民的呐喊,对近代启蒙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近代中国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思想启蒙和救亡图存是紧迫任务,革命斗争与政治较量成为最紧迫的时代课题,因而不可能有充分的空间和完备的考虑来改造、发展社会公德。这就造成两方面后果:一是“使思想紧紧随着时代急迫课题迅速前进,密切联系了人民生活中的重大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则“使整个思想带有浮光掠影的特征,对好些问题经常一掠而过,未能得到广泛深入的展开,未能产生比较成熟、完整、系统、深刻的思想体系,在理论领域显得肤浅、贫乏和杂乱。”475梁启超的社会公德思想也不例外。他忽视了公德形成的现实基础以及公德养成的长期性、复杂性,甚至认为私德的外推就成了公德。唯物史观认为,道德的产物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载体。在西方,自古希腊城邦时期逐渐孕育出的公德传统,是以近代工业革命的发展、自由经济的逐渐成熟和政治民主化推进的结果。脱离对一定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的研究,忽视公德赖以产生的物质载体即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研究,使梁启超的社会公德思想不可避免地落入唯心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窠臼。需要指出的是,梁启超毕竟看到了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的现实,怀着一种救国救民于水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出加强社会公德建设,以期“固吾群、善吾群、进吾群之道”。662这对于优化国民素质、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的进行,社会公德建设也迈开了前进的步伐。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此后,热爱集体、讲究卫生、提倡科学、见义勇为等公德规范逐渐被提了出来。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公德要求还被刷写在城乡的墙壁上,以提醒人们遵守。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尊重社会公德。在这里,公德规范同时也是法律要求,国家将这些社会公德规范以国家意志的形式规定下来并要求人们去遵守,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公德的建设。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规定: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尊重人,关心人,特别要注意保护儿童,尊重妇女,尊敬老人,尊敬烈军属和荣誉军人,关心帮助鳏寡孤独和残疾人。要遵守公共秩序,讲文明礼貌。要提倡人人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和资源,自觉履行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在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社会公共安全受到危害的时候,要挺身而出,英勇斗争。2001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社会公德建设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漠视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要求,例如,公交车上的让座行为与己无关,随地吐痰、大声喧哗成了生活中的常态;有些人无视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道德律令,经常在自然界面前任意挥洒主观能动性,拒绝对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环境进行道德关怀,以致形成惟我独尊的“主人情结”;而那些随意践踏绿地、张贴违法广告的现象也随处可见。在社会公德日益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重要表现的今天,我们必须认真反思公德领域里存在的问题,积极谋划我国社会公德的现代建构。社会公德的现代建构,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多种因素在内的社会改造工程。所以,我们要通过社会的全面发展来提升人们的公德意识,规范人们的公德践履。梁启超的社会公德思想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公民道德建设,尤其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公民素质的培育和公德意识塑造,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第一,以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培育公民道德与社会公德的有机载体。哈贝马斯认为,作为社会公德的客观基础和物质载体,公共领域是由自由的个人组成、通过“交往活动”形成公众意见的社会生活领域,它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其中心原则是“漫谈式地形成意志”,即由拥有自由权利的公民通过平等的、公开的、无拘束的讨论,形成公众舆论,来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在公共领域里,调节人们行为的不仅有长期以来形成的风俗习惯、道德原则,还有在公共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契约规范。现代社会中,公共领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公共生活中调整人与人间关系的社会公德也日臻完善,成为人们在社会公共领域中普遍认同的起码的道德规范。要建构一种与现代化建设相协调的、文明向上的社会公德,就必须大力培育公共领域。校园亦属于公共空间,是青年学子和教授组成的“共同体”;知识传授与学术探索成为“交往活动”的主要形式,相互启发,涵养精神,由此形成了风气、习惯、规则等精神层面东西,校园文化也随着产生。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公共利益与公共道德的培育,离不开公共领域机制的发挥。具体来讲,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强调“公”的理念,即梁启超所言“团体之公益”。只有维护师生的共同利益,校园文化的凝聚力才能彰显。二是强调“群”的理念,即“群体”、“集体”。个人之“小我”要融合于集体之“大我”,校园文化的创造力才能发挥。三是强调“公德”的理念,它是塑造集体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灵魂”。第二,通过学校德育改革,实现社会公德的理性认知。理性是德性的基础。公德行为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人的内在要求的、自觉自愿的自律性活动。这就决定了道德建设的一切措施,只有能普遍促成人自觉自愿地遵守道德规范时,才是充分有效的。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强化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大力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将现代社会具有公德意义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民众的自觉行动,使外在的强制力量逐渐内化为公民的积极认同和自觉践履,这是现代公德意识建构的重要措施。学校的德育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