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风情扑面来-庆阳市情简介PPT_第1页
黄土风情扑面来-庆阳市情简介PPT_第2页
黄土风情扑面来-庆阳市情简介PPT_第3页
黄土风情扑面来-庆阳市情简介PPT_第4页
黄土风情扑面来-庆阳市情简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土风情扑面来----庆阳市区域分析报告目录一、庆阳市位置示意图二、庆阳市现状概述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分析四、庆阳市产业结构分析五、庆阳市基本建设设施条件分析

一、概述

庆阳市——华夏大地黄土高原上一片古老雄奇的沃土。国宝级恐龙化石“环江翼龙”在此出土,黄河古象在此发现,轩辕典帝最早在此巡狩并与岐伯论医,周先祖在此“教民稼穑”开创了我国农耕文化的先河。

这里有全世界黄土层最深厚、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原面——黄志原。

这里闪耀着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之光,香包、陇绣、民间剪纸、皮影道情和陇东民歌堪称庆阳“五绝”。这里曾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宝贵的老区精神。这里物产丰饶,素有“陇东粮仓”之誉,又是长庆油田的创业基地和主产区,还是亿万吨煤炭储藏地。

庆阳市位于陇东,北靠河套,南临关中,东接陕北,西邻平凉,总面积2.7万平方千米;人口264万。自然资源

石油、煤炭资源

已探明油气总量40亿吨,占鄂尔多斯盆地的41%;煤炭预测储量2360亿吨,占全省的96%;煤层气预测储量13000多亿立方米。绿色农产品

盛产小麦、玉米、油料、荞麦、黄豆等农作物,素有“陇东粮仓”之称。红富士苹果、曹杏、黄、柑桃、白瓜子、黄花菜以及早胜牛、环县滩羊、陇东黑山羊等优质农产品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自然资源

是甘肃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全国规模最大的杏制品加工基地和白瓜子仁加工出口基地、全国品质品最优发展面积最大的黄花菜基地,是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的“中国优质苹果之乡”、“中国黄花菜之乡”、“中国小杂粮之乡”和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杏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问题1、大范围的水土流失

庆阳市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沟深坡陡,水力侵蚀严重。全市总面积27119平方千米,水土流失面积达22000平方千米,占总土地面积的81.2%。生态环境问题2、土地沙化

庆阳市环县北部沙区紧靠毛乌素沙漠南缘,地处鄂尔多斯盆地与黄土高原交汇处,沙区总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56.8%。直接威胁着37万亩农田和240个村庄。3、油区开采造成水资源污染区域基础设施现状与展望

(1)综合交通

公路:至2008年,庆阳市公路网总里程达到11430公里,等级公路占总里程的79.29%,公路密度达到14.19公里/百平方公里。规划围绕构建高等级公路、铁路、民航立体网络框架,大力改善市内外交通条件,重视为能源基地进行交通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拓展通达深度,提高运输能力。交通建设以“高速公路通县区,二级公路连基地,油路通到乡和村,主要航线达五城”为目标,完善以庆阳市区为中心,外连周边省区,内通县乡村组,层次分明、布局优化、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规划建设长庆桥—西峰—环县甜水镇甘宁界,西峰—庆城—华池—陕甘界,太白镇—庆城—镇原三岔镇—甘宁界,正宁甘陕界—正宁县城—宁县早胜—宁县县城、长庆桥—镇原县城—平凉“两纵两横”的高速公路网;建设镇原县城—三岔镇—环县毛井、县城—山城,庆城—华池林镇—延安,太白镇—华池—环县——毛井—甘宁界,镇原—西峰—合水—正宁“两纵两横”的二级公路网;规划结合村村通公路工程,建设各县城—重点镇的三级公路网与各重点镇—中心村的四级公路网,使市内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各级公路运输网络系统。规划加快运输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全市客货运输网络和农村客运服务网络,重点配套建设肖金仓储物流运输中心与各乡镇、中心村客运站。区域基础设施现状与展望(3)能源建设

庆阳市内现状能源利用主要为煤炭,根据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规划市内能源利用应坚持多能并举的方针,充分利用天然气、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按照《庆阳市天然气气化工程总体规划》,未来庆阳市内能源利用将以天然气为主,管道规划见庆阳市基础设施规划图。规划结合“一池三改”,加快农村沼气池建设,减少农村燃煤量;规划市内煤炭开发应以煤化工综合开发为主,提高煤炭开发附加值,新建、改建火电厂应尽量实施电热联产项目,努力减少市内燃煤量,以达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城乡输变电网络改造,全面完成农网改造和建设任务,提高电网供电效率与可靠性。(4)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深入实施义务教育工程,巩固“两基”教育成果,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发展高中教育,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加强成人教育,鼓励发展民办教育,重视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努力形成大众化、社会化和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到2015年,初中在校学生巩固率达到99%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包括职业学校)的比例达到80%以上,幼儿学前教育率城镇达到100%,农村达到80%以上。建成市级特教中心,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达到90%以上。积极开展创建示范学校活动,到2015年,建成省级示范高中3—5所,市级示范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分别达到20所、50所、100所、30所。不断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大力实施高中扩招、优质高中、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寄宿制学校、职业学校建设等项目,积极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到“十二五”末,全市高中、初中和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100%、95%和90%以上。区域基础设施现状与展望(5)加快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

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救助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遏制重大传染病的流行蔓延。实施乡镇卫生院“整县(区)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加大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爱国卫生体系。强化卫生“三项建设”,加快实施市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县(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业务楼建设项目,把市人民医院建设成全省一流的医院。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强医疗、医疗行业管理,增配农村卫生技术人员,改善城乡就医条件和环境,切实解决群众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到“十二五”末,全市人均寿命达到73岁,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城市达到100%、农村达到90%以上。

(6)加快广播影视事业发展

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新闻大厦。推进广播电视产业化,整合广播电视资源,建立广播、影视、网络三位一体,市县乡三级贯通的传媒体系。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2131”工程,实现有线电视传输从模拟向数字整体提升。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区域基础设施现状与展望(2)水利建设

总体目标:规划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解决城乡生产生活用水为目标,继续以安全饮水、节水灌溉、病库除险和防洪工程建设为重点,继续走三水齐抓,大中小结合的路子,坚持开源节流并重,抗旱防汛并举,创新水利管理体制,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达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规划近期基本解决城乡人畜饮水安全问题,远期提高城乡供水安全性与可靠性,彻底解决城乡人畜用水安全问题。

实施措施:

①继续突出项目带动,狠抓项目争取,通过项目建设,提高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从设施上减少水资源浪费;

②进一步加强水源地生态环境建设,增强水源涵养功能,同时积极争取区域调水项目,努力增加市内水资源可利用量;

③加强城乡饮用水源工程建设,建设大中型区域供水设施与网络,以统筹城乡用水,提高供水质量与效益;

④依据《甘肃省庆阳市水资源中长期利用规划》,配套建设先进节水的水利设施,优化水资源配置;

⑤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水资源管理体制建设,实施用水定额分价管理政策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