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适应性模拟演练语文试题(新高考Ⅰ卷)(无答案)_第1页
2022届新高考适应性模拟演练语文试题(新高考Ⅰ卷)(无答案)_第2页
2022届新高考适应性模拟演练语文试题(新高考Ⅰ卷)(无答案)_第3页
2022届新高考适应性模拟演练语文试题(新高考Ⅰ卷)(无答案)_第4页
2022届新高考适应性模拟演练语文试题(新高考Ⅰ卷)(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届新高考适应性模拟演练语文试题(新高考I卷)

一、现代文阅读(材料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梦境定理

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经常在梦中经历危机,包括战斗、被追杀、赤身裸体、跳下悬崖、溺

水等等,其实这是一种模拟行为,芬兰的认知心理学家安蒂认为,在人类的REM睡眠阶段出

现类似模拟逃跑的过程其实是一种行为遗留。进化心理学观点是,在梦中模拟逃跑是一种人类

从未消失的生存本能,做梦的时候好比在夜间,而在夜间逃跑毫无疑问是最安全的逃跑时间,

可以认为梦是一种适应进化威胁的过程,在梦境中模拟逃跑有助于我们在现实中脱离危机。

美国加州理工记忆研究所曾进行一项实验,在白天将一只小白鼠放入人造迷宫中,让它在迷

宫中呆一整天,记录下小白鼠在不同位置的神经冲动状态,到了晚上小白鼠睡眠过程中,发现

了小白鼠的神经冲动模式与白天接近,其实这是小白鼠在梦中回忆迷宫细节的过程,于是心理

学家们得出结论,动物包括人类在梦境中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我们在梦境中处理有效信息的

能力远超出白天。人类的记忆能力理论上没有限制,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大脑会对信息进行

筛选,是如何筛选的呢?在白天,你接受了大量的信息,包括新的人物形象、生活细节,显然

我们无法完整的记忆,梦境则是一个回忆整理的过程。

上个世纪90年代,心理学家米奇森提出了一个在当时极具争议的理论,人类做梦的本质是

为了快速遗忘。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多数时候,我们会很快忘记梦境内容,因为大脑会帮助你

遗忘。他认为大脑可以看做一台电脑,在白天,我们的大脑接受各种各样的数据,但是它对数

据的处理方式是固定的,到了晚上我们睡觉的时候,大脑开始接受随机数据,而白天的处理方

式不再适用,而只有通过梦境建立随机的处理方式,所以梦境具有随机信息处理功能,是大脑

的关键程序,遗忘则是正确的执行过程。

研究梦境的心理学家哈德曼在讨论情绪学习过程中,提出了一个猜想,他认为,做梦的过程

可以理解为人类大脑对一些复杂情绪进行处理的过程,而梦境确实是一个比现实更加安全的地

方,在现实不敢建立的连接都可以在梦境中实现,在我们看来梦境内容是妄想,其实是大脑具

有防御性的决定,那么是否可以借助梦境这个特性来进行绝对安全的情绪治疗,梦境是一个抉

乏压抑感,心理防御不足的场所,心理治疗也是最有效的。

材料二

梦境实践——四大梦的故事

庄生晓梦

庄子有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梦境逼真到让庄子忘记了本我,认为自己就是蝴蝶,

在梦中他极力寻找自己这个蝴蝶到底在哪。结果梦醒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子,导致一时分不清

到底自己是庄周梦见了蝴蝶,还是自己是蝴蝶梦见了庄周。

人世间真真假假,是非难辨,眼见也不一定为实。遇事沉着冷静,不盲信他人,不轻易下结

论,不评判他人的好坏。坚定自己的内心,做最真实的自己。无愧于心,方能乐得逍遥。

黄粱一梦

唐朝道士吕翁碰见一个叫卢生的人。卢生抱怨自己壮志未酬,家境惨淡。吕翁拿来自己的枕

头给他,说:“你枕着我的枕头,就能实现你的志向。”梦中卢生回家,娶妻中举,当上宰相,

经历人生大起大落、生离死别。

醒来后发现是梦,十分急切。吕翁说:“人生所经历的辉煌,不过如此啊。”卢生郁闷许久

恍然大悟:“这是先生你遏止我的欲念啊,我哪能不接受教诲啊!”磕头谢恩后离去。

人的欲望是个无底洞,辉煌也是一生,简单也是一辈子。身外之物终是浮云,与其追求外在,

不如修炼自己的内里。少做那些虚幻不实际的梦,认清自己和现实,才能让自己活得轻松,活

的自在。

江淹梦笔

江淹年轻有为,是一个有名的文学家。可是年纪大了之后,文章变得平淡无奇,甚至连连退

步。有一次,江淹在亭中午睡,一个自称郭璞的人,向他索笔,说:"文通兄,我有一支笔在

你那儿已经很久了,现在应该可以还给我了吧!”江淹听了,顺手从怀里取出一只五色笔给他。

据说自此之后,江淹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好文章了。

有时候,梦是假的,事实却是真的。不论是才华也好,人情也罢,都有用完的那一天。只有

不断充实自己,为感情注入新的基石,才能长久维护好家庭、亲戚和朋友,才能在社会中怡然

自得。

南柯一梦

唐代有个叫淳于春的人,生日那天喝得大醉,睡着了梦见两个紫衣使者请他上车,马车朝大

槐树下一个树洞驰去。洞中是“槐安国”,他娶了公主,出任太守,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

后来敌国入侵,家破人亡。淳于梦惊醒,原来是大梦一场。

人生有很多经历就像这南柯一梦一样,或空欢喜一场,或有惊无险。鲜花不会因为凋零就放

弃绽放,我们也不能害怕没有结果就不去付出。你只管努力,惊喜一定就在来的路上。

材料三

梦境赏析

《梦》----毕加索

画作简介:

创作《梦》之前,47岁的毕加索与一位长着一头金发、体态丰满、容貌美丽的17岁少女初

次相遇,从此,这位妙龄少女便成了毕加索的热恋情人和专职绘画、雕塑模特儿。在这一幅具

有立体主义风格的作品中,画家既表现了少女肉体之美,也表现了他自己对精神和肉体完美结

合的追求。

毕加索64岁时给她的生日贺信中说:“在这个世界上,与你相遇才是我生命的开始”。这

幅画作可以说是毕加索对灵与肉的最完美的体现。画面用线条勾勒女人体轮廓,并置于红色背

景之前,肢体没有做分解,只是稍稍令张的划分。色彩也极其单纯。《梦》与《镜前的女人》属

于毕加索立体派和新古典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是形象极端自由性——线条和色彩自由组合的杰

作。

用荣格的一句话来说:“无意识的集合体。”

【小题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梦境中的模拟逃跑过程是行为遗留,有助于我们在现实中脱离危机。

B.人在做梦的时候具有很强的回忆学习能力,让我们的信息筛选强度更高。

C.梦境是一个主动遗忘的过程米奇森提出的理论,指出梦境的本质是快速遗忘。

D.情绪治疗属于一种梦境幻想与现实交替的过程,此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小题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生晓梦中庄子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还是庄子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点明了

人很难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

B.黄粱一梦的故事告诉我们荣华富贵并不是长久的,美好的事物总是转眼成空,常比喻梦寐

以求之欲望落空。

C.江淹梦笔常用于比喻才思减退,如“宋玉悲秋愁闷,江淹梦笔寂寞”,相近的词语有“江

淹才尽”“梦笔生花”“江郎才尽”。

D.南柯一梦比喻世事无常,所有的荣华富贵终有一天会离我们而去,不需要执着于此,生

活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珍惜,只管努力,惊喜一定就在来的路上。

【小题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从诗的部分内容中体现全诗不能反映“梦情”的一项是()

A.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苏轼

B.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嗟。——李清照

C.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

D.故国梦重归,觉来双垂泪。——李煜

【小题4]从语文角度出发并根据材料三画作的解释,简要分析画作的含义。

【小题5】古代人常云“梦境乃吉凶之兆”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这句话。

二、现代文阅读(文学类阅读)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利剑

陈振林

秋夜,七十五岁的老将军挥起了手中的利剑。

利剑闪过一道寒光,剑刃像掀起一阵狂风,就要随着主人的命令和心情驰骋。

三十八年前,也是这样的一个秋夜,也是没有月亮的晚上,也是挥着这把利剑,将军一个人,

冲出了重重包围。那晚,将军正和兄长等着入宫参拜君王的父亲回家。夜已经深了,父亲还没

有回来,却差人送回一封信。父亲在信中说:“王急召,兄弟二人递至。”信上插了一根鸡毛,

兄弟二人知道这是特别紧急的意思。兄长建议即刻入宫,临出发时,一向听从兄长言语的将军

却停下了脚步,轻声对兄长说:“莫不是出事了?父亲似有暗示……”

兄长不听。兄弟二人分道扬镰。

正值盛年的将军冲出重围,仓皇逃离,跌跌撞撞,夜行在崎呕小道上。黎明时,他听到消息:

父兄二人在王宫内被杀。他隐隐感觉,有追兵一路尾随,随时可能追上来。

他没有忘记带上那把利剑,那是他八岁时父亲放在他手上的。那真是一把宝剑,剑鞘全身呈

古铜色,上边雕着一条龙。龙的爪子张开着,是在天飞舞的样子。可他没有工夫看这飞舞着的

龙了,只能拼命逃离。虽然被通缉,但逃离的路还算顺畅。要过江了,正愁没有船只时,即刻

就从芦苇荡里钻出来一个渔夫。肚子正饿的时候,一名少女送来了饭食。最难的是通过那道关

口,那里驻守着重兵。他急啊,居然一夜之间白了头。模样变了,关口也就过了。

一路奔走,手中的利剑一直在告诉他,一定要为父兄报仇。进入这个陌生的国,他不遗余力

地帮助陌生之国的王,让这个陌生的国变得强大。第十六个年头,将军带着陌生之国的兵士,

握着那把飞舞着龙的利剑,踏上了父兄被杀的土地。他,终于报仇了。他成为父子兄弟情深的

楷模,成为这块土地上的英雄。

他的利剑,颦助着陌生之国的王,伸向一个又一个国的国土。可他没有想到,他的利剑,终

有一天会伸向自己的脖颈。那一天,陌生之国的王更陌生了,他给七十五岁的将军送来了一把

剑。老将军知道,这是要将自己赐死的王令。可是,明明自己手中有一把利剑啊。

老将军连夜将儿子送到邻国的友人身边,只匆匆叮嘱几句,就返回家中。老将军叫来亲信,

吩咐道:"我死之后,请将我的头颅挂在城门上,我要亲眼看到敌国被攻破城门的场面……”

秋夜,七十五岁的老将军举起手中的利剑。利剑,终究挥向了自己。

几年后,有人看到一名威猛的年轻将军在战场上自由驰骋,模样像极了多年前自杀的老将军。

他的手中,紧握着一把雕刻着飞龙的利剑。人们知道,年轻将军复仇的时刻到来了,他一定能

够为自己的父亲报仇。

几年过去了,年轻的将军一心苦练自己的骑射本领。

又是几年过去了,年轻将军一心训练着军队里的兵士。

有一天,一位长者走近年轻的将军,问:“你是……他的儿子吗?”

"我是。”年轻的将军回答。

"你知道你父亲是怎样死去的吗?”长者问。

“知道。”年轻人答。

“他的利剑还在你手上呢。”长者捋了下长须说道。

“在我手上。”年轻的将军握了握手中的剑说,“当年,父亲还给了我另一把利剑。”

“哦?什么利剑?”长者来了兴趣。

年轻的将军凑近长者,轻轻地说了四个字——“不要报仇”。

文本二:

醉与痴(黎武静)

——(文章利剑卷首语)

这世上多的是醉与痴的人。刘伶醉于酒,黛玉痴于花;徐霞客醉于山水,顾恺之痴于丹

青……

专注地沉浸在对某样事物的爱里,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醉和痴暗示着专注与持久,以及单纯

而明净的心灵背景。这会让人将人生变成一串串接连不断的赏心乐事,让快乐加倍。

前人曾有高论,“人无癖不可舆交,以其无深情也”。一个人人都有小癖好的世界,是多么

值得一往情深。

有人爱记账,有人爱整理:有人喜欢饭后散步,有人喜欢晚来钩花;有人热爱用毛笔抄写古

文,有人热爱踏着单车绕城一周。大家都以热爱的姿态善待生活,在醉与痴中寻找自我。

有人爱上网,有人爱上山;有人喜欢周末游湖玩耍,有人喜欢假日闭门在家;有人执着于购

物而恋恋不舍,有人对着偶像剧泪眼婆娑难以自拔。芸芸众生,各有千秋,大千世界里有各种

各样的小美好,在等待我们发掘和热爱。有缘的人与物,总能在生命的某个转弯处相遇。

那些小小的癖好,就是我们热爱生活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太过理智的取舍像没有悬念的剧集,

只有这些小小的难舍情怀,透露着一个人内心的柔软。

醉与痴,都是有情。保持平淡生活里一份小小的痴迷与留恋,就像保有一个让人快乐的秘密。

红尘多情,如醉如痴。

(两篇文本摘自《读者》)

【小题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利剑闪过一道寒光,剑刃像掀起一阵狂风,就要随着主人的命令和心情驰骋”写

出了主人公心情的复杂性,奠定了本文悲凉的情感基调。

B.本文他急啊,居然一夜之间白了头。模样变了,关口也就过了。侧面突出了他的伤心与急

切,也表现出关口审核严谨。

C.一把利剑承载着三代人使命,一把利剑串联起三代人的情感,突出了文章中心与利剑的重

要意义。

D.本文利剑刺向他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百征沙场,势力强大,皇帝为保全自己,决心杀死

他。

【小题2】下列对文本一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利剑”为线索,串联起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情节起伏,增强读者的阅读兴

趣。

B.本文“秋夜,七十五岁的老将军挥起了手中的利剑”与“秋夜,七十五岁的老将军举起手

中的利剑。利剑,终究挥向了自己”前后呼应,起突出与强调作用,使文章感情更悲凉。

C.本文运用插叙的手法,交代了三十八年前发生的事情与他挥舞利剑的原因,又写了儿子后

事。使文章主题更加丰富多元化。

D.本文语言描写不多,可语言描写处处精准到位,一步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展示文章中

心,又使读者读来身临其境。

【小题3】文本二卷首语为什么能被称为文本一的卷首语,请简要分析。

【小题4]文本一中为什么他让儿子不要复仇,而“利剑”在文中有什么含义,请结合简要文

本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臣闻人君有必胜之道,故能并兼广大,以一其制度,则威加天下。有十二焉:一日连刑,谓

同罪保伍也;二日地禁,谓禁止行道,以网外奸也:三日全车,谓甲首相附,三五相同,以结

其联也;四日开塞,谓分地以限,各死其职而坚守也;五日分限,谓左右相禁,前后相待,垣

车为固,以逆以止也;六目号别,谓前列务进,以别其后者,不得争先登不次也;七日五章,

谓彰明行列,始卒不乱也;八日全曲,谓曲折相从,皆有分部也;九日金鼓,谓兴有功,致有

德也;十日陈车,谓接连前矛,马冒其目也;十一日死士,谓众军之中有材力者,乘于战车,

前后纵横,出奇制敌也;十二口力卒,谓经旗全曲,不麾不动也。此十二者教成,犯令不舍。

兵弱能强之,主卑能尊之,令弊能起之,民流能亲之,人众能治之,地大能守之。国车不出于

闽,组甲不出于橐,而威服天下矣。

兵有五致:为将忘家,侬1餐忘亲,指敌忘身,必死则生,急胜为下。百人被刃,陷行乱陈;

千人被刃,擒敌杀将;万人被刃,横行天下。

武王问太公望目:“吾欲少间而极用人之要。”望对目:“赏如山罚如溪太上无过其次补

过使人无得私语诸罚而请不罚者死诸赏而请不赏者死。”

伐国必因其变。示之财以观其穷,示之弊以观其病,上乖者下离,若此之类,是伐之因也。

凡兴师,必审内外之权,以计其去。兵有奇巧,粮食有余不足,校所出入之路,然后兴师

伐乱,必能入之。

地大而城小者,必先收其地:城大而地窄者,必先攻其城;地广而人寡者,则绝其呢;地狭

而人众者,则筑大理以临之。无丧其利,无夺其时,宽其政,夷其业,救其弊,则足施天下。

今战国相攻,大伐有德。自伍而两,自两而师,不一其令。率俾民心不定,徒尚骄侈,谋患

辨讼,吏究其事,累且败也。日暮路远,还有捏气;师老将贪,争掠易败。

凡将轻、垒卑、众动,可攻也。将重、垒高、众惧,可围也。凡围,必开其小利,使渐<

晅,则节吝有不食者矣。众夜击者,惊也:众避事者,离也;待人之救,期战而蹙,皆心失而

伤气也。伤气败军,曲谋败国。

(选文摘自《兵教下》)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赏如山/罚如溪/太上无/过其次/补过/使人无得私语/诸罚而请不罚者死/诸赏而请不赏者死。

B.赏如山/罚如溪/太上无过/其次补过/使人无得私语/诸罚而请不罚者死/诸赏而请不赏者死。

C.赏如山/罚如溪/太上无过/其次补过/使人无得私语/诸罚而请/不罚者死/诸赏而请/不赏死。

D.赏如山/罚如溪/太上无过/其次补过/使人无得/私语诸罚/而请不罚者死/诸赏而请/不赏死。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逾垠,逾垠是一个汉语词语,是指越境,亦作“瑜垠”,犹越境。

B.备阙,指足备于缺少,又指备其所缺以补之也。

C.大理,指土地,古代攻城时,积土为山,然后登理以观敌情。

D.夷弱,意思是削弱,本词中夷是创伤的意思,弱是弱小的意思。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中人君有十二种方法,掌握这些方法即可有此效果:人口众多而庞杂的也可以治理

好,土地广大的可以守得住,不必出兵打仗,也能威服天下。

B.本文中对军队有五条要求:受命为将要忘掉家庭,出国作战要忘掉父母,临阵杀敌要忘掉

自己,只有抱必死的决心,才可以求得生存,急于求胜,是不好的。

C.本文中凡是敌人将帅轻浮、营垒低矮、军心动摇的,就可以进攻它。将帅稳重、营垒高大、

军心恐惧的,可以围困它。

D.本文中兴兵作战,不一定研究敌我形势的变化,只要计划军队行动。敌我战备程度,粮

食多少,比较双方进出道路远近险易,然后出兵进攻,很大程度上可以顺利攻入敌境。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闻人君有必胜之道,故能并兼广大,以一其制度,则威加天下。

(2)地广而人寡者,则绝其昵;地狭而人众者,则筑大理以临之。

【小题5】结合选文,请你简要谈一谈本文中治国作战的启示。

四、诗歌鉴赏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束友

纳兰性德(清)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生若只如初见”指初相遇的时候,一切都是美好的,所有的时光,都是快乐的。即

使偶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也甘心消受,因为抱着憧憬,所以相信一切只会越来越好。

B.“何事秋风悲画扇”,扇子是夏天用来驱走炎热的,到了秋天就没人理睬了,古典诗词多

用扇子的来比喻被冷落的女性。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离相弃。又将词情从美

好的回忆一下子拽到了残酷的现实当中

C.“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二句:因为此词是模拟女性的口吻写的,所以从这

两句写出了主人公深深地自责与悔恨。

D.这首词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抒写了被丈夫抛弃的幽怨之情。词情哀怨凄婉,屈曲缠绵,

充满深深的愤怒和不满之情。

【小题2】请你简要分析“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这一句话。

五、情景默写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传

达出对人生之短暂与个体之渺小的感伤。

(2)《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两句诗是

(3)李白在《蜀道难》中,借助神话和对迂回曲折河流的描写来突出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

六、语言文字运用I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技能提升行动,重点是持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国家乡村振兴

重点帮扶地区职业技能提升工程,支持技能人才创业创新;技能强企行动,重点是全面推行

'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健

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大规模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能等级

认定;技能激励行动,重点是加大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力度,提升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和社会地

位,健全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大力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技能合作行动,

重点是做好世界技能大赛等国际赛事的参赛和办赛工作,加强技能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促进职

业资格证书国际互认。”该负责人介绍道。

为技能中国行动落实,《方案》明确要求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领导

和实施力度。同时,明确了2021—2022年推进技能中国行动的10项重点工作任务。《方案》还

提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根据各地实际,通过与省级人民政府签署部省(区、市)共建

协议等方式,推动各地打造技能省市。据了解,目前已有河北、山西、吉林、安徽、河南、湖

北、云南、西藏、新疆等9个省区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签署了技能领域的部省共建协议,

共同推进技能社会、技能强省、技工大省等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通过实施技能中国行动,

这为全面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技能保障。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实施弘扬推进加强B.实施发扬推动加强

C.开展弘扬推动增强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