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驰著.王岳川主编.20世纪西方文论研究丛书:新马克思主义文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7绪论I三个概念:马克思学: 指“从纯学术观点出发”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相对正统马克思主义而言。特点:西马与列宁主义对立。在理论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从黑格尔哲学出发解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新马克思主义:比西方马克思主义更加宽泛的概念。它在理论上的主要特点是试图“重新发现”马克思和“重新设计马克思主义。它不仅包括马克思学的学者,还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也包括一些非正统地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人。”II新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理论形态有如下特征:与“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相同,“新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一个总特征就是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文艺观、美学观“补充”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美学观。“新马克思主义”把总体作为重建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总体观念的提出是针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新马克思主义”由于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因此艺术的形式成了这种主体性的具体承担者。上篇“新马克思主义”先驱的文论第一章卢森堡:文艺应当是人民群众伟大革命实践的一部分罗莎•卢森堡(RosaLuxemberg,1871-1919)波兰、德国和共产主义运动的杰出活动家。第一节与布尔什维克的理论分歧:她与列宁有分歧:她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阶级的专政,不是一个党或一个集团的专政,这就是说,最大限度公开进行的、由人民群众最积极地、不受阻碍地参加的、实行不受限制的民主专政。”第二节作家应成为争取人类进步的自由斗士文学批评只是卢森堡从事革命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因如此,她更多地是从政治的、社会的意义上去评论文学作品。第二章葛兰西:实践理论的旗手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Gramsci,1891-1937)意大利人第一节实践哲学的倡导者:实践哲学的特点:在葛兰西看来,实践哲学主要以人的基本活动作为考察对象。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实践哲学,这并不包含对外部世界的否定。“一定人的社会以一定物的社会为前提,而人的社会只有存在物的社会才是可能的。”实践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强调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历史的辩证法。强调自身的批判性。葛兰西认为,如果一个人的世界观不是批判的,它就可能是一些相互矛盾、杂乱的观点的堆集。第二节文艺作为观念形态,属于历史的范畴观点:1针对克罗奇的唯心主义文艺观,葛兰西从社会实践出发,指出文艺作为观念形态,属于历史的范畴,是历史的事实。2葛兰西提出“民族——人民的文学”的思想。他说:“文学不能产生文学,就是说,意识形态不能创造意识形态,上层建筑除开由于惯性和惰性的结果外,无法产生上层建筑。它们的诞生,不借助于‘孤雌生殖’,而是依靠‘阳性’元素的参与,即历史、革命活动的参与;这‘阳性’元素创造‘新人’,即新的社会关系。”3在提倡“民族——人民的文学”的同时,葛兰西也严肃批评了以虚无主义的态度对待文学遗产,反对继承文学遗产中的优秀成果的错误倾向。4葛兰西谈到文学批评的标准问题。指出批评家的任务是探讨作品的艺术特征,同探讨作品的思想内容,即作品中贯穿的情感、它对生活的态度,有机地结合起来。他指出:艺术就是艺术,而不是“预先安排的”和规定的政治宣传。5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上,葛兰西指出,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具有“审美的”和“历史的”双重涵义。葛兰西强调形式与内容是有机的,内容必须要“熔铸”在艺术形式之中。6葛兰西提出“距离说”并把它运用于文学批评。第三章卢卡奇:对艺术反映现实特殊形式的探求乔治•卢卡奇(GoergLukacs,18885-1971)匈牙利人第一节艺术不是纯粹的意识形态形式I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关“意识形态”的继承卢卡奇认为,不管某个人的正确或错误的观点、理论、假说等等,它们本身都不是什么意识形态,它们只有在变成克服了社会冲突的理论或实践的工具之后,才能成为某种意识形态。II在“意识形态”理论上的创新1在强调意识形态对艺术的“持久影响”和“先导作用”的同时,卢卡奇明确指出艺术不是纯粹的意识形态形式。2卢卡奇还探讨了意识形态的非自觉性特征。承认意识形态的非自学特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在卢卡奇看来,就艺术而言,虽然它不是最纯粹的意识形态,但它确有高级意识形态的属性,然而它可能是非自觉形成的,因此艺术家不一定要对自己的产品承担责任。第二节艺术形式把人提高到人的高度在艺术生产过程中,卢卡奇一方面坚持反对反映论的原则,一方面又认为艺术形式把人提高到人的高度。他认为在艺术中,不论是在诗歌中还是在音乐中,与人相对立的是一个理想的世界,在艺术中它也是表现为一种完满的存在形式。第三节艺术不能直接改造社会改造人生艺术对现实的反映不能是教条式的。因为艺术并不能直接改造社会,或直接改造人生。艺术并不是对特定的实际社会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而是间接地、经由人们的心理情感的净化,使人更能了解人生的真相,而走向人道、走向人性的升华。第四节形式始终是具有一定内容的卢卡奇认为:审美形式始终是有一定内容的形式。卢卡奇视内容和形式之间的新和度为作家创作成败的标志。第五节不要自己欺骗自己1艺术反映和科学不同,艺术不是纯客观地表现对象,而是糅合了创作主体的主观情感。于是也就有了真实问题。卢卡奇认为:“真实是一个整体,而且这个整体是动的、发展的,是产生罪恶与美德、繁荣和不幸的一个整体。我们知道,正视这一真实,而且毫无妥协地表现它,那并不是容易的。”2与真实性相关的问题还有一个创作自由的问题。所谓创作自由,就是解除作家艺术家的思想束缚,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第四章布洛赫:为先锋艺术呐喊恩斯特•布洛赫(ErnestBloch,1885-1977)生于德国第一节我们没有信心,我们唯有希望布洛赫创造了一种“神秘主义和目的论的宇宙论”他写了《乌托邦的精神》提出“尚未”概念。他将“尚未”概念运用到心理学、逻辑学及哲学认识论上。《希望的原理》:在此书中乌托邦核心的概念希望得到了详尽的论述。布洛赫区分的两种希望:一种是主观的希望;另一种是客观的希望。第二节艺术是对白日梦的改造在布洛赫看来,艺术是对白日梦的改造,通过这种改造艺术被梦幻般地达到了完满的真实,这样,艺术必然就具有了进行幻想的本质,正是在幻想中,艺术才达到了创造同一性的完满终极状态。第三节表现主义艺术的支持布洛赫批评卢卡奇,认为1文学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发展应当允许实验,不可拘泥于典范和陈规。2其次,对现实主义的理解要从精神实质入手,这种精神实质来自于艺术与生活的对应关系,而不能只从技巧和形式去理解。布洛赫指出卢卡奇的“新古典主义”本身太高雅,而表现主义的艺术通过向民间艺术的回归体现了一种人民性。第五章布莱希特:新艺术形式的勇敢实践者贝托尔特•布莱希特(BertoltBreche,1898—1956)第一节现代戏剧应该是史诗剧布莱希特戏剧的目的是将娱乐变成教育。布莱希特的出发点是讨厌传统戏剧。他的史诗剧重视演员与角色、体验与表现、共鸣与陌生化、情感与理性、舞台与观众的辩证关系。第二节用“陌生化方法”去代替“共鸣”如果没有共鸣,艺术享受还在吗?布莱希特说:“在新的戏剧中,当观众不再陷入梦呓般的消极的听从命运安排的立场的时候,他应该采取什么立场呢?他不应该再被人从他生存的世界里引诱到艺术世界中去,受骗上当;相反,他应当带着清醒的意识被引进到生活的现实世界里来。”布莱希特将“陌生化”从形式主义的审美范畴纳入了认识范畴,这主要得益于布莱希特所处的德国文化传统。第三节现实主义是广阔的、多样的布莱希特指出现实主义是广阔的、多样的、矛盾的,现实主义也应是广阔的,而不是狭窄的。中篇法兰克福学派的文论I法兰克福学派得名于德国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在霍克海默主持下,形成了“新马克思主义”中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流派。法兰克福学派提出了社会批判理论。社会批判理论其实是一种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文化批判理论。II批判理论认为:艺术本应该是艺术家与社会保持一段距离,对现实问题进行反省和批判的手段,但今天的艺术已经成了纯粹的娱乐形式,它不可能对现实提出质疑,实际上是为资本主义的异化过程推波助澜。第六章本雅明:拯救未来时代的寓言批评瓦尔特•本雅明(WalterBenjamin,1892-1940)生于柏林,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理论家。第一节艺术是一种社会生产形式本雅明的不仅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一般原理在艺术领域的运用,他还指出:马克思主义评论文学有一个传统提法,即这部作品在与当时生产关系的联系中处于什么地位?而他想换个方式问,即这部作品在当时的生产关系中间处于什么地位,他的意思是,艺术像其它形式的生产一样,依赖于某些生产技术,这些技术是艺术生产力的一部分,是艺术生产发展的阶段。第二节以“震惊”代替“韵味”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机械复制艺术理论,并指出以电影为代表的机械复制艺术,使传统艺术的“韵味”消失,而代之以“震惊”。第三节寓言在思想的国度里如同废墟在物质的国度里第四节把艺术从统治者的垄断中解放出来第七章阿多诺:对艺术社会责任的思考西奥多•威逊格朗德•阿多诺(TheodreWisengrundAdorno,1903T969)第一节否定的辩证法1在阿多诺看来,事物都是矛盾体,他提出:“矛盾即是事物的同一性”的命题。用绝对否定代替否定之否定。消除一切对概念的崇拜。主体和客体这两个概念乃是反思的合成范畴,他们相互构成,同样通过这一构成又相互分离。所以他认为思考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是没有意义的。第二节“新音乐”要批判装饰、批判因袭第三节艺术所能做到的只是否定异化的社会阿多诺把艺术品看作是社会总体性的一个组成部分。阿多诺艺术的核心部分是“反艺术”,他认为艺术并不能做到它所要做的事物,并不能实现它想要达到的理想。艺术所能做到的只是否决或否定它在其中构成一部分的那个异化了的社会。第八章马尔库塞:艺术必须成为群众的事业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Maucuse,1898-1979)第一节人的解放就是爱欲的解放马尔库塞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进行了人道主义的解释认为《手稿》中的人道主义理论是马克思所有著作的“中心论题”。如“异化”和“人的本质”之类的用语以后也出现了。用《手稿》的人道主义去修正和改造马克思主义。对《手稿》的人道主义本身加以改造。马克思在《手稿》中所讲的异化是“劳动的异化”,而马尔库塞却把马克思提出的劳动异化解释为人的本质的异化。他指出这种异化作为一种经济事实只是“表面上的”,而实际上是一种关于“人的存在”的事实。第二节艺术具有超越现实、变革现状的社会功能1马尔库塞强调艺术的革命性在其美学形式之中,艺术具有美学的形式,就意昧着它能超越直接的现实,而超越直接的现实就是革命。2在强调形式的同时,马尔库塞又指出这种形式的自主性是有限制的。他说:“美学形式并不与内容对立,甚至也不是辩证地对立,在艺术作品中,形式变成内容,反之亦然。戏剧、小说是靠形式而成为文学作品的。”3马尔库塞还强调艺术与现实之间应相隔一段距离。第三节艺术能单独用感性来表达它的真理反对以往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将艺术认识的功能缩小为意识形态。认为艺术应该有绝对的自主性。1艺术能单独用感性来表达它的真理。2马尔库塞认为艺术的特殊使命就在于把人从异化的单向度的悲惨处境中解放出来,使人获得感性的解放。这种感性的解放,使主体能够得到审美的升华,进而促进社会的变革。马尔库塞为意识形态作为双重的定义作为虚假的意识,意识形态是被统治阶级内化了的意识。一方面表现出压抑,一方面表现出对自己的自我欺骗。作为错误的意识,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精神形象,是有意识地履行社会操纵功能。下篇英国、法国、美国“新马克思主义”文论第九章伊格尔顿:英国“新左派”的旗帜特里•伊格尔顿(TerryEagleton,1934--)是英国“新左派”文艺理论家第一节文学是意识形态的生产伊格尔顿认为说明作为生产的艺术与作为意识形态的艺术之间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批评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他认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对应关系。文学与现实的联系也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第二节文学意识形态有其相对的独立自主性伊格尔顿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并注意将这一理论用于文论研究。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六个基本范畴:一般生产方式;文学生产方式;一般意识形态;作者意识形态,美学意识形态;文本。这里,文本是前五个范畴的产物,所以它与前五个范畴并不是并列关系。第三节文本的对象不是历史而是意识形态与许多西方文论家相似,伊格尔顿关注文本,并试图建立文本科学。他的基本思路是:如果说文本的意识形态不是作者意识形态的表现,那么文学文本也不是一般意识形态的表现,而是某种意识形态的创造。第四节文学的价值判断第十章萨特:把存在的总体归还于人让一保罗•萨特(Jean--PaulSartre,1905--1980)第一节存在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改造和补充萨特说,马克思主义有一种解释人的方法,即认为人是其经济制度的产物——这是不符合我的信念的。这就是说,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分界线是划在经济决定论上。第二节写作是某种要求自由的方式萨特强调要把人的存在和人的自由作为文学艺术的核心概念来对待,指出写作是某种要求自由的方式。萨特充分肯定了文学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把握。他认为:“创作活动通过它产生或重视的有限几个对象,实际上却以完整地重新把握世界作为它努力的目标。”萨特用自由、存在界定文学的本质问题,充分肯定人的自由本性,要求作家、艺术家介入社会生活,介入人生斗争,要求文艺成为争取人的自由的工具,具有鲜明的战斗性。第三节我们必须为我们的时代写作1萨特认为写作是不唯美主义的自我欣赏,也不能是作家激情的渲泄和表达。作家写作是他作为个人在世界上的选择,一旦作家选择了写作,写作就必定介入社会,介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也是写作行为的目的。萨特的“介入”说肯定了文学所具有的社会功能2萨特还要求文学直接服务于社会政治斗争3他还从人的生存的本体要求,从人的实现自我本质的存在的最高哲学层次,论证了审美、艺术的介入社会的目的性。4萨特不仅重视作家写作时的自由心态,而且重视创作与阅读之间的关系。第十一章詹姆逊:走向辩证批评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Jameson,1934)美国批评家。他主要分析文化生产和一般生产之间的关系。其重要贡献主要集中在对四个问题的研究中:解释的政治学;对历史的描述;意义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同当代复杂的文化解释战略之间的关系。第一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扑克冰格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Module 10单元备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三年级上册
-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交通拥堵解决方案的智能化探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带表双贮气打气筒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电气工程师资格证书考试实战技巧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尖齿刀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8《灯光》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2025年中国定形摩丝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Module 6 Problems Unit1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九年级上册
- 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地质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
- 2024年战略规划咨询服务合同
- 2024年领导干部任前廉政知识考试测试题库及答案
- 《公共资源交易主体信用评价实施指南》编制说明
- 2024年度山东省国家电网招聘之管理类测试卷(含答案)
- 煤矿防突专项设计(样本)
- 绍兴银行社会招聘真题
- 《储水式电热水器的安全使用年限》
- DB1303T375-2024起重机械使用管理制度编制指南
- 路灯安装工程项目实施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 山西省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笔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