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亭集序王羲之9/11/20231兰亭集序兰亭集序王羲之8/3/20231兰亭集序兰亭地处绍兴市郊西南,春秋时越王勾践植兰于此。汉代时建有驿亭,因而得名。此亭融秀美的山水风光,雅致的园林景观,独享的书坛盛名,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极淀于一体,为我国重要名胜古迹。9/11/20232兰亭集序兰亭地处绍兴市郊西南,春秋时越王勾践植兰于此。汉代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又称王右军。东晋瑯邪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出身名门,少有美誉。7岁师从女书法家卫夫人。12岁时乃父传授笔法论,有所悟。后渡江游名山,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后人称之为“书圣”9/11/20233兰亭集序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又称王右军。东晋瑯邪临沂人
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他的书法圆转凝重,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王羲之作品的真迹已难得见,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飞白等体皆能,如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行楷《兰亭序》最具有代表性。9/11/20234兰亭集序
王羲之在书法上
《兰亭集序》,行书法帖。章法、结构、笔法很完美,是王51岁时得意之作。手稿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写得既遒媚,又飘逸,各个字势纵横变化,如花乱飞,但转左侧右,无一处相抵触,好比以线穿珠,大小参差而不失其重心,特别是「之」字写了二十多个不同的样子,达到艺术的多样与统一。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可谓妙绝。历代推为“天下行书第一”(米芾),可惜被酷爱书法的唐太宗作为殉葬品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唐太宗把临本、摹本分赐亲信大臣,也算做了一些推广普及工作。9/11/20235兰亭集序《兰亭集序》,行书法帖。章法、结构、笔法很完美,是王51岁9/11/20236兰亭集序8/3/20236兰亭集序“序”及分类
“序”也写做“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按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
书序,为书做的序言,如本文。
诗序,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如《孔雀东南飞》;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章,如《送东阳马生序》宴集序,古人饮宴,常一同赋诗,集结成册,再推举一人作序。如《兰亭集序》《滕王阁序》
9/11/20237兰亭集序“序”及分类“序”也写做“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生词注音癸丑()会稽山()修禊事()激湍()流觞()骋怀()放浪形骸()趣舍万殊()一契()嗟悼()彭殇()ɡuǐkuàijīxìtuān
shānɡchěnɡháiqǔqìjiēdàoshānɡ9/11/20238兰亭集序生词注音癸丑()会稽山()‖课文研读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第1自然段介词结构“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后置春季的末一个月一种祭礼高高的竹子都县名映衬、围绕酒杯排列旁边乐器繁盛作诗省略动词宾语举行的都9/11/20239兰亭集序‖课文研读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流觞曲水9/11/202310兰亭集序流觞曲水8/3/202310兰亭集序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和风用来放开、敞开穷尽实在自然万物值得这第2自然段9/11/202311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在这二段所表现的的情感?乐9/11/202312兰亭集序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在这二段所表现的的情感?乐8/3/2乐人贤: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景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事雅: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仰观俯察,游目骋怀时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9/11/202313兰亭集序乐人贤: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景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事雅:流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助词,引起下文取消句子独立性一俯一仰之间之于通“晤”有的人趋向不一样一时高兴的样子满足对…事情到达等到到、及过去附着因指“向之”句自然第3自然段9/11/202314兰亭集序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在这一段所表现的的情感?痛9/11/202315兰亭集序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在这一段所表现的的情感?痛8/3/2痛俯仰人生,作者为何而痛?俯仰一世,老之将至人生短暂之痛所之既倦,情随事迁世事无常之痛向之所欣,已为陈迹往事不再之痛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死难测之痛死生亦大矣岂不哉9/11/202316兰亭集序痛俯仰人生,作者为何而痛?俯仰一世,老之将至人生短暂之景雅人雅事雅信可乐也景陈人老事迁岂不痛哉怎样看待作者的感情由“乐”转“痛”的变化?9/11/202317兰亭集序景雅人雅事雅信景陈人老事迁岂怎样看待作者的感情由“乐”转“痛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符契。两半,可合在一起面对悲伤明白本来一、齐,作动词。把…看做一样(相等)未成年而死去的人无根据情趣一个个纵使这次(集会)的诗文第4自然段9/11/202318兰亭集序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在这一段所表现的的情感?悲9/11/202319兰亭集序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在这一段所表现的的情感?悲8/3/2(今之视昔)今(我)(后之视今)作者悲在何处?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悲千古同作者悲古人,悲时人,亦悲后人。——死生之大9/11/202320兰亭集序(今之视昔)作者悲在何处?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作者将心中所思所感推及人类:昔人兴感,已契我心,“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对生命的思考是人类永无止境的话题,也是人类永远无法克服的矛盾,而玄学家的所谓“一死生”、“齐彭殇”,不过是些虚妄无稽之谈。9/11/202321兰亭集序作者将心中所思所感推及人类:昔人兴感,已契我心,“后时代背景
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9/11/202322兰亭集序时代背景8/3/202322兰亭集序1、思考:作者抒写宴集后的感触,他的抒情基调是什么?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以“悲”为抒情基调。兰亭聚饮,赋诗,是乐事;但有聚就有散,聚会难而短,分散易而长。这种欢聚难常的感触已经使人情绪低落,让作者感到了痛苦;进而作者想到人生短促,所以聚散生死始终笼罩文学家的心,再加之当时混淆生死的消极观点流行一时,故作者感情转而悲伤。一、探究阅读9/11/202323兰亭集序1、思考:作者抒写宴集后的感触,他的抒情基调是什么?感情经历2、思考:怎样看待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不为玄学家们的论凋所蔽,阐明他的生死观,作者不认为生就是死,死就是生,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这是他性格旷达的表现;但他毕竟生活在国势日衰的东晋时期,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求进取,对他也不能说没有影响,因此文中出现了低沉的调子,例如以“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说死,这是难以苛求的。9/11/202324兰亭集序2、思考:怎样看待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不为
本文三个特点:1、立意高远,蕴藉深长
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9/11/202325兰亭集序本文三个特点:1、立意高远,蕴藉深长作者2、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本文仅325字,文中先记兰亭之会的概况,而后就死生问题发表议论;虽是书序,却以抒情笔调出之,淋漓满纸,美不胜收;加以文笔洗练,自然有致,更足以发人深思。9/11/202326兰亭集序2、文笔洗练,自然有致本文仅325字,文中先记兰亭之1.写景。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的16个字就将兰亭四周的景色写尽,渲染了清幽的气氛,使人心旷神怡。2.叙事。如“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记的是亭中游宴的情形,所用皆普通词汇,极少形容语,却将宴会进行中所有重要的细节都写了出来,也表现了与会人士的高雅情致。9/11/202327兰亭集序1.写景。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3.抒情。如“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这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它说出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感受:在回忆往事时,尽管感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仍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慨。又如“临文嗟悼”,也写出了许多人读古人文章时的共同体验,即在感情上跟作者发生共鸣。
作者的文笔如此洗练并非有意而为,而是句句顺乎自然,出自真情,使人觉得有无穷逸趣。有这种自然清新的风格,也是本文能够流传千古的一个重要的原因。9/11/202328兰亭集序3.抒情。如“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这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
3、多用短句,节奏简洁明快9/11/202329兰亭集序3、多用短句,节奏简洁明快8/3/202329兰亭集序文言知识归纳9/11/202330兰亭集序文言知识归纳8/3/202330兰亭集序①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觞一咏觞:喝洒。②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之人。少长咸集少:少者;长:长者。无丝竹管弦之盛盛:热闹的场面。死生亦大矣大:大事。词类活用9/11/202331兰亭集序①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觞一咏觞:喝洒。②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群贤③意动用法齐彭殇为妄作齐:形容词意动用法,把……等同。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数词意动用法,把……看做一样。9/11/202332兰亭集序③意动用法齐彭殇为妄作齐:形容词意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句式①介词结构后置: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不能喻之于怀(于怀不能喻之)亦将有感于斯文(于斯文有感)②定语后置:仰视宇宙之大(广大的宇宙)俯察品类之盛(丰富的万物)9/11/202333兰亭集序句式①介词结构后置: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中国书法圣地……绍兴兰亭……被称为中国书法圣地的“兰亭”,位在浙江省绍兴县的西南部,春秋时越王勾践植兰于此,汉代时建有驿亭,因而得名,这个古朴典雅的园子虽然不大,却为中外游人所瞩目。9/11/202334兰亭集序中国书法圣地……绍兴兰亭……被称为中国书法圣地的“兰“兰亭”两字系清康熙手迹,文革期间碑被红卫兵砸断,劫后余生,遂成残字。9/11/202335兰亭集序“兰亭”两字系清康熙手迹,文革期间碑被红卫兵砸断,劫后余生,“兰亭”景区门口的古典标志,是一颗大型印章。9/11/202336兰亭集序“兰亭”景区门口的古典标志,是一颗大型印章。8/3/2023流觞亭9/11/202337兰亭集序流觞亭8/3/202337兰亭集序“流觞亭”内部陈设,展出一些历代书法名家作品。
9/11/202338兰亭集序“流觞亭”内部陈设,展出一些历代书法名家作品。8/3/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汉语概说》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字剪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中外建筑史C》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育神经科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体育(三)》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师范大学《生物饵料培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物理专业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2024-2025学年三下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咸阳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学期期末(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宝鸡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期末大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 直播电商行业现状、问题与未来发展策略探讨
- 2023年海南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信息技术试卷试题(答案详解)
- 混凝土配合比全自动计算书
- 起重设备(行车)安全检查记录
- 配电室安全巡查记录表
- 供应商评估打分表
- 康复评定量表
- 整套监理工作流程图(38张,visio编辑)
- 应急第一响应人线上理论考试
- 四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6.眼镜的设计-浙美版
- 供货方案及时间计划安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