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在无锡国专的学术演讲_第1页
章太炎在无锡国专的学术演讲_第2页
章太炎在无锡国专的学术演讲_第3页
章太炎在无锡国专的学术演讲_第4页
章太炎在无锡国专的学术演讲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太炎在无锡国专的学术演讲

1933年,66岁的张太炎在无锡发表了一节讲座。说“不止一次”,究竟是几次?前后一共进行过几场演讲?其中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在一些相关的论著中,虽然对此都有所记述,却时有隐约未明、甚至是舛误悖谬之处。笔者经过一番钩稽考索,成此小文,或许于章太炎先生生平史、学术史的研究,不无小的助益;而于笔者自己正在进行的无锡国专的研究,也是一个必须厘清的问题。一《孝经》“有仁”“有道德教”的涵义1933年1月,以“扶微业、辅绝学”为主要宗旨的国学会在苏州成立,主要成员有李根源、陈衍、章太炎、金松岑等人;而此时,紧邻苏州的无锡,“为振起国学、修道立教而设”的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初名无锡国学专修馆,后改为无锡国文大学、无锡国学专门学院,1930年改为现名)自1920年开办以来,已进入了它的第14个年头。国学会成立后不久,便和无锡国专有了学术活动上的交流。是年3月,应无锡国专校长唐文治之邀,章太炎赴锡讲学。唐文治派国专教务主任冯振于12日专程到苏州迎接;13日,章太炎与陈衍、李根源、陈柱、蒙文通,以及章氏弟子郑梨村、诸祖耿、徐澐秋、戴镜澂等人,在冯振的陪同下,自苏州乘火车前往无锡。在上述同行人员中,陈衍是于1931年卜居苏州,并于同年被聘为无锡国专“特约讲师”,每星期五来无锡讲课,星期一回苏州;陈柱于无锡国专开办后不久即被聘为教授,1927年辞去无锡国专教职,任教于交通大学等校;这次两人也随同章太炎一起来无锡。蒙文通则是在由从上海回南京途中,过苏州拜谒章太炎,适章氏有无锡讲学之行,便邀其同往。中午十一时,章太炎一行到达无锡,先是到位于无锡前西溪的唐文治私宅午餐,下午二时,即到无锡国专大礼堂开始演讲。章太炎此次演讲的中心意旨,是“以为今日而讲国学,《孝经》、《大学》、《儒行》、《丧服》,实万流之汇归也,不但坐而言,要在起而行矣。”接下来便分别申论之:《论语》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是读《孝经》的根本意义之所在;“《孝经》文字平易,一看便了,而其要在于实行。”《礼记》中的《大学》篇,讲的是平天下的原则。“从仁义起,至平天下止,一切学问,皆包括其中。治国学者,应知其总汇在此。”掌握了《孝经》、《大学》中的要义,人之根本已立;但如果没有勇气,没有气节,则仍不能称为完人,所以要标举《礼记》中的《儒行》:“欲求国势之强,民气之尊,非提倡《儒行》不可也。”至于要讲《仪礼》中的《丧服》,则是要藉此以“辅成礼教”。总而言之,上面所说的四篇,合起来不过一万字,“以之讲诵,以之躬行,修己治人之道,大抵在是矣。”正题讲完后,章太炎于结束前又“言及满案,谓辽宁等省,在汉时实为吾国国土,余近曾详言其历史,致电颜惠庆。后闻大陆报曾转载外报,谓外人闻之,始恍然。”按“致电颜惠庆”云云,是指该年2月,章太炎和马相伯两人,“鉴于国联会议,对于否认满洲国一层,未有决议,特以中国学者之立场,以历史及掌故等言,证明东三省属中国,特联合宣言。”此宣言在2月10日的《申报》上发表时,有注云“闻即将电日内瓦颜惠庆首席代表,请向世界人士宣布”。章太炎并借此事教诲听讲学生说:“然则外人不明吾国史地犹可,而国人不知本国史地,未免说不过去。故诸生对于史地,亦须特别注意。”章太炎演讲完毕后,唐文治起立致感谢词,并预告章先生等明日上午在省立无锡师范学校大礼堂继续演讲,国专明日停课一天,诸同学于明日上午九时半,整队前往省锡师听讲(按无锡国专与省锡师仅相距数十步之遥)。随后,唐文治又请李根源演讲,李根源谦让再三之后,只是略致数语而已。这天的演讲,听讲者除了国专师生之外,还有江南中学女子部、无锡县初中的学生,以及其他各校慕名前来的教员学生,共约二百多人。第二天,无锡的一些主要报纸对此都作了详细报道。下面摘录《新无锡》报上的有关段落,以使读者领略当日的现场情景之一二:太炎先生,穿蓝绸豹皮袍,玄哔叽马褂,眼架托立克金丝镜,发花白,蓄须,惟不甚长,亦不甚多,瘪嘴。陈李诸先生则均服布衣,异常朴素。下午二时,在该校礼堂开讲。章抵礼堂时,学生咸起立鼓掌欢迎,先由校长唐蔚芝先生致词介绍,学生复鼓掌,于是章即于掌声雷动中,步上讲台,安坐藤椅内。…………按章先生为浙江余姚人,乃有清俞曲园先生之门徒,对于经学法律及释氏诸学,尤所擅长。演讲时,语音甚低,又以缺齿关系,开口微有走风,兼之绍兴国语,故坐位稍远者,颇难辨别。章先生讲话,频吸纸烟,又时饮茶,遇有人名之生冷者,辄即起立粉笔书之黑板,一次,误以纸烟当粉笔,遽向黑板上写,听者咸不觉报以一笑。当天晚上,章太炎等人即住在唐文治家中。14日上午10时,章太炎在省立无锡师范学校演讲,听讲的有省锡师、无锡国专和无锡县中三校的教员、学生共二百多人。省锡师校长陈谷岑致数语介绍后,即请章太炎登台。章太炎在演讲开始时,先综括昨天的内容,说《孝经》、《大学》、《儒行》、《丧服》四篇,“经术之归宿,不外乎是矣”;接着便转入今日演讲的话题:“经术乃是为人之基本,若论运用之法,历史更为重要。”史书的类目繁多,正史之外,有编年,有别史,有论制度之书,有述地理之书,有载奏议之书;章太炎以自己读史治学的经验,指点听讲者怎样以最集中的时间,阅读掌握其最精要的内容,说“有三年半之功程,史事已可烂熟”。再接下来,章太炎讲到读史的作用:“夫人不读经书,则不知自处之道;不读史书,则无从爱其国家”;讲到古今之人读史关注目光的不同:“昔人读史注意一代之兴亡,今日情势有异,目光亦须变换,当注意全国之兴亡,此读史之要义也。”最后,章氏提出“今日有为学之弊,不可盲从者有二端”:一为“讲哲学、讲史学,而恣为新奇之议论”,二为“今之讲古史者,喜考古史,有二十四史而不看,专在细微之处,吹毛索瘢”的“疑古史学”。同日下午三时,章太炎再一次在省锡师演讲。这次演讲的主要内容,是评述“《春秋》三传”——即《左氏传》、《谷梁传》及《公羊传》——的源流得失。这场演讲的听讲者不及上午多,其中不乏程度较低或是对所讲内容并不感兴趣、只是慕其名而来者,所以有不少人听至中途便告退席。其中有一班女生,约有数十人之多,坐未片刻,即全体转身而去。章太炎讲毕,陈谷岑又请蒙文通演讲。整个演讲活动结束后不久,章太炎一行即坐火车返回苏州。1二《章太炎演练集》的作者章太炎的这三次演讲,当时皆有弟子诸祖耿的记录稿,后来分别被加上了《国学之统宗》、《历史之重要》、《〈春秋〉三传之起源及其得失》的题目,先后刊载于《制言》第54期、55期和56期。2004年1月出版的《章太炎讲演集》(马勇编,河北人民出版社)一书收录了这三篇演讲稿;紧接着在后面又收录了三篇演讲稿,分别题为《关于经学的演讲》、《关于史学的演讲》、《关于〈春秋〉的演讲》,后三篇演讲稿的首页分别有编者的页下注云:“此为章太炎1933年5月在无锡国学专门学校的演讲,由张如愈、翁衍桢记录”、“此为章太炎1933年5月在无锡国学专门学校的演讲,由卢景纯记录”、“此为章太炎1933年5月在无锡国学专门学校的演讲,由卢景纯记录”,又在文后标明三篇演讲稿均采录自《无锡国专季刊》。给人留下的印象是:章太炎在1933年5月再次来到了无锡国专,又作了三场演讲。可是,只要将前三篇和后三篇的内容稍作比较,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国学之统宗》与《关于经学的演讲》、《历史之重要》与《关于史学的演讲》、《〈春秋〉三传之起源及其得失》与《关于〈春秋〉的演讲》,文字表述不太相同,基本内容却是完全一致的。这就使人顿生疑窦:章太炎怎么可能在时隔一两个月之后,再来无锡国专作相同内容的三场演讲呢?真实的情况应该是:章太炎于1933年3月13日和14日两天,分别在无锡国专和省立无锡师范学校作了三场演讲,当时章氏弟子和国专方面各有所记;事后章氏弟子的记录稿发表于《制言》,国专方面的记录稿则发表于1933年由无锡国专学生自治会办的《无锡国专季刊》创刊号上。章太炎演讲时“未有讲题”,事后章氏弟子和国专方面将各自的演讲记录整理稿发表时,便分别加上了不同的题目。《章太炎讲演集》的编者对此既未细察,重复收录同样的演讲内容;又因为《无锡国专季刊》的刊出时间为1933年5月,便把章太炎的演讲时间也推定为是月,那就更是错上加错了。2007年8月出版的《精读章太炎》(刘琅主编,鹭江出版社)除《〈春秋〉三传之起源及其得失》外,其余5篇全部收录,并说《关于经学的演讲》、《关于史学的演讲》、《关于〈春秋〉的演讲》3篇是章太炎“1933年5月在无锡国学专门学校的演讲”,显然是承袭了《章太炎讲演集》一书的错误。三唐文治在苏州举行儒学讲座既然章太炎1933年5月到无锡国专讲学是子虚乌有的事情,那么,是年10月再到无锡国专等校演讲,应该是他本年中的第二次无锡之行。实际上,一个一直不太为人们注意到的细节是:在章太炎这次去无锡之前,先曾由章氏国学讲习会邀请无锡国专校长唐文治到苏州演讲。唐文治的《茹经先生自订年谱》和章太炎弟子诸祖耿后来的一篇回忆文章中都提到,1933年8月,苏州国学会邀请唐文治到苏州讲学,24日到苏州,25日傍晚返回无锡。唐文治和诸祖耿在这里用的都是农历,阳历的日期则是10月13日和14日。《新无锡》上对唐文治此次在苏州讲学情况也有概述性的报道:本邑国专校长唐蔚芝先生,于前日上午赴苏讲学等情,曾纪本报。兹悉唐先生于前日抵苏时,到站欢迎者,有李根源、陈石遗、金松岑及张一麐代表徐澐秋诸君。唐氏下车后,由本地士绅名流举行公宴于胭脂桥陈宅,出席者,为章太炎、苏炳文、费仲深、李印泉、吴子深、金天翮、张一麐、郭竹书、徐澐秋等四十余人。午后二时半,唐氏至公园图书馆国学会演讲论语,听者达一百余人。馆长杨咏裳君,殷殷招待,异常忙碌。晚间由苏炳文将军设宴私邸,邀请诸老及国专教授冯振心君,欢叙一堂,畅□学术。儒将风雅,苏将军可当之无愧。昨日上午九时及下午五时,唐、章两大师又均在公园图书馆举行国学演讲,听者甚众。唐先生演讲毕,即于六时许乘车返锡云。唐文治这次苏州讲学的演讲稿,后以《苏州国学会演讲录》为题,刊于《茹经堂文集三编》卷三。《苏州国学会演讲录》分《论语大义》和《孟子大义》两部分,唐文治在演讲开头提到:“……迄乎近世,文化更不及曩时,将何以挽救之?鄙意国有文化,方可救国;苟不用孔子学说以振兴之,虽欲救国,其道无由。故惟尊孔读经,乃能救国。犹忆民国初年,英使朱尔典回国时,尝谓福建严又陵先生曰:‘中国决不至于亡国,盖国有大宝,如四书五经,诚能发扬之光大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富强可立而待。’此意与鄙见不谋而合。鄙人之所以主尊孔读经者,在救人心与救人命。”而唐文治等人创办无锡国专,其一贯揭橥的办学宗旨,正是“正人心”与“救民命”。又据当时无锡报纸报道,唐文治赴苏演讲时,面邀章太炎再次来锡讲学。于是在几天之后,便有了章太炎的第二次无锡之行。由此也可以清楚地说明,本年中章太炎的无锡讲学和唐文治的苏州讲学,其性质实际上是无锡国专和苏州国学会之间的双向学术交流活动。此外,作为一种交流学习活动,唐文治不但“请进来”,还让学生“走出去”。这就是国专学生黄汉文后来在回忆文章中所提到的:“唐先生征得太炎先生同意后,还选派高年级学生前往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听课,每周两天。太炎先生热心辅导,学生多有所获。”10月21日中午,章太炎与弟子王佩诤、诸祖耿、徐澐秋、王乘六、王颂平等人,坐火车由苏州抵锡,出站后,即赴前西溪唐文治宅中午餐、小憩。下午二时半,章太炎在无锡国专大礼堂演讲,讲题为《适宜今日之理学》。开场时,章太炎先说明本次演讲的重点和范围:“理学之范围甚大,今日讲学,当择其切于时世可以补偏救弊者而提倡之,所谓急先务也。吾今所讲,分为二目:一为国人同所需要之学,一为无锡特宜注重之学。”关于“国人同所需要之学”,章太炎着重强调:“当今之世,讲学救国,但当取其可以修己治人,不当取其谈天论性。”可见章太炎在一年中的两次无锡之行,虽然所讲内容不同,其要则皆以“修己治人”、“切于时世可以补偏救弊者”为旨归。在此标准下,章太炎在演讲中着重标举了“儒学”的“八君子”(实为九人),即“其学贵乎实习实用”的范仲淹和胡瑗,“以修己治人为学为教”的司马光、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及南宋薛季宣、叶适,近世“专心实学,不尚玄言”的顾炎武、陆桴亭,说“此八君子,若生于今日,则其事功必有可观,教化亦必有效也”。至于“无锡特宜注重之学”,章太炎说今日无锡“工厂如林,商业繁盛,非顾、高二公子之时之比,然通商之地,人心趋利,盖习俗之移人也”,和当年东林学派无锡讲学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风气已有很大的不同,“使(顾宪成、高攀龙)二公生于今日,虽户说以理学之眇论,恐亦不能化。”当年明儒陈白沙生于“通商最早”的岭南,“故白沙之教,日与弟子登涉山水,投壶赋诗,纵论古今事,不遽语及道学,而待其自悟”。章太炎认为在商业繁盛、人心趋利的无锡,“设教者当取白沙一派,亦使学子知‘吾与点也’之趣,然后可与适道。”当晚,章太炎仍住在唐文治家中,王佩诤等人则被安排住到了无锡公园饭店。第二天即10月22日上午,章太炎偕弟子一起畅游无锡名胜惠山,徘徊漪澜堂上,酌泉试茗;又到竹庐山房、云起楼、寄畅园等处游览。下午二时半,在无锡国专再次演讲,讲题为《中国人种之起源》。章氏在演讲中说,研究史学,当注重“人种之起源”。外国人尝言中国自巴比仑来,对此章氏反驳说:“中国西北为葱岭,再外为昆仑山,再外为希马拉雅山。巴比仑人,安能逾此山岭,入我中国乎?”然则号为黄帝后裔之汉族,果自何来?章太炎给出的结论是“来自西羌”,其主要论据有二:一为言语相近,汉族与西羌言语,皆为单音;二为“古之伟人多出于羌地”。2一般以为,章太炎的第二次无锡之行,只是于两天内在无锡国专作了两次演讲。实际上,他还于第三天即10月23日,到位于无锡城北社桥头的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作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