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海洋腔肠动物的生物学研究_第1页
有毒海洋腔肠动物的生物学研究_第2页
有毒海洋腔肠动物的生物学研究_第3页
有毒海洋腔肠动物的生物学研究_第4页
有毒海洋腔肠动物的生物学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毒海洋腔肠动物的生物学研究

0海洋腔肠动物毒种及分布的生物学研究腔肠动物是海底有毒生物的一个大群体。据报道,世界上已发现70多种有毒海洋昆虫,中国有50多种。笔者根据几十年来对我国海洋腔肠动物调研工作中积累的大量标本资料,并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从生物学角度对以往学者已记录的我国常见的有毒海洋腔肠动物的种类进行核定,对其中部分种类系为同种异名或在我国海域尚未发现的种类,以及若干种类的中译名一一予以订正.迄今已证实有毒的有效种类仅35种.本文着重阐述这些种类的形态特征、刺细胞结构和功能,以及种类的分布.同时综合海洋生物毒素学者、医药学者对这类动物毒液的毒理、毒性以及人类中毒症状、防治方法的有关资料,使有毒种类的生物学与毒素学两部分内容有机结合,既有利于对有毒种类及其分布的识别、防治,又可为海洋生物药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1刺细胞1.1肠动物的刺细胞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一种攻击、防卫及运动细胞,这是腔肠动物与栉水母动物的最显著区别.1.2刺丝囊的特点在水螅类由外胚层细胞分化产生,分布于表皮层中,特别是在口区、触手等部位比较密集.在钵水母及珊瑚类除了分布于体表及触手外,也有由内胚层细胞分化产生,大量的分布在消化腔的胃丝、隔膜丝上以帮助捕食.每个刺细胞里都有一个特殊的细胞器——刺丝囊(见图1G).刺丝囊是一种囊状的细胞器,囊内储存着毒液,刺丝管盘曲在囊内,刺丝尖端为刺针.只有末端开放的刺丝管才可以射出毒液伤人,遇到刺激时刺丝管可突然从囊内反转射出,能穿入人的真皮上部,引起一系列全身症状甚至死亡.1.3b、n、i刺胞分布1种腔肠动物可有1种到数种刺丝囊.各种刺细胞的分布部位和密度也各不相同.根据其释放出来的丝柄或刺丝的形态特点,可分为26种,其中螺旋囊刺胞、短柄无丝刺胞和长柄无丝刺胞等3种(见图1B、N、I)仅分布于珊瑚虫纲以外,其它刺胞分布在水螅纲(水螅水母类);分布在钵水母类的刺胞有全刺等丝刺胞、无刺等丝刺胞、等刺短端宽刺胞和异刺短端宽刺胞等4种(见图1K、L、O、P).根据其功能又可以归纳为4类:穿刺刺丝囊(见图1M、K、L),其中有1条细长中空末端开放的刺丝,当受刺激时,刺丝向外翻出,像手套的指端从内向外翻一样,就可把毒素射入捕获物或其他小动物体内将其麻醉或杀死;卷缠刺丝囊(见图1D、H、J),不注射毒液,而只缠绕被捕物;另2种粘性刺丝囊(见图1E、F),有粘捕食物和黏附运动作用.1.4刺细胞的毒性刺细胞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有毒的蛋白质、肽类、酶类和介质.每种刺细胞含有多种毒素,不同的刺细胞动物也可含有相同或相似的毒素,毒素和毒性因种而异.毒素的致命和麻痹作用是由于几种多肽所致,而其它局部作用主要是由于四胺物、5-羟色胺、组胺及组胺释放剂以及其它化合物.刺细胞的毒性表现出来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6方面:1皮肤中毒给实验动物皮肤注射霞水母刺细胞毒素,注射部位出现青紫色斑,逐渐发生皮肤坏死.加热可使毒素灭活.23血管渗透性增加某些刺细胞毒含有激肽样成分,能增加皮肤血管的通透性.3麻醉神经毒性引起心肌梗塞和心血管失灵,阻塞神经传导.42肌肉毒性口冠水母、僧帽水母毒素能直接作用于骨骼肌细胞膜,改变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52心脏毒性口冠水母刺细胞毒素可直接抑制心肌,减少冠状动脉血流量和心脏收缩幅度.6离子通道或细胞毒性僧帽水母刺细胞毒素可与红细胞膜结合,损伤细胞膜,使红细胞溶解.2有毒类型介绍介绍35种有毒种类,常见种加以附图说明[6,7,8,9,10,11,12,13].1昆虫素描水虱水虫的分布[俗名]水螅虫[形态特征]群体水螅虫,呈羽毛状,基部网状连结,在羽状分枝上有白色的水螅虫.[习性]暖水性种类,丛生于岩石、珊瑚或多毛类的栖管上,以及附着在浮筏、码头和浮标的锚链上.[分布]东海(福建三都澳以南的内湾海域)、大亚湾、台湾沿海.芽体的盘状.[俗名]“白胡子”.[形态特征]群体高25~60mm.水螅根呈网状.水螅茎上端粗,下端细,无分枝,直立,基部有环轮.茎的顶端与芽体之间有一收缢.芽体瓶状,通常具二轮触手,基部触手成丝状,25~30个;围口触手短,18~26个;生殖体位于围口触手和基部触手之间,雌性生殖体为串珠状,顶部突起,由8~12串组成,雄性生殖体为球状.[习性]暖温性低盐种类,主要分布于近岸流急低盐海域.固着生活,常附着于浮标、船底.[分布]青岛、吕泗洋、长江口、舟山、厦门沿岸、地中海、日本相模湾.两性生殖腺[形态特征]水母体高1.5mm以上,呈钟形,垂管锥状,有4条辐管和1条环管,这些管内常有大量黄藻共生.雄性生殖腺位于垂管上,其数目和位置常有变化:3或4个在主辐位.触手有1排内胚层细胞和1层很薄的外胚层,其末端有1个大刺细胞球.新释放水母的触手退化.[习性]热带性种类,浮游生活.[分布]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海区,我国主要在舟山外海、平潭外海、台湾浅滩、三亚、南海.[空间]见图2[俗名]火珊瑚[形态特征]群体分枝扁平,顶端圆钝,常愈合成板叶,略呈平行排列,而仅板叶边缘部分具分枝,其它则愈合.表面平滑,群体呈黄绿色,分枝尖端为白色.生活时呈淡黄色.[习性]分布在水深2~7m的珊瑚碎屑底上,栖息环境安静,不易受到波浪的直接冲击.[分布]西沙、台湾沿海.结构的特性[俗名]火珊瑚[形态特征]群体呈垂直板叶,往往愈合成蜂巢状.具有厚而表覆形的基底.表面平滑、多孔,珊瑚孔不具隔片,珊瑚虫呈细毛状.[习性]生长在水深8m内的波浪区.[分布]台湾沿海各地珊瑚礁、三亚、西沙、南沙.海底砂砂带竹炭规范[俗名]火珊瑚[形态特征]群体呈分枝形,分枝排列成扇形,自基部起不规则愈合成丛状.表面平滑,尖端稍膨大,圆钝.群体呈棕褐色,尖端白色.[习性]生长于水深1~10m的礁缘带及礁前带.[分布]台湾沿海各地珊瑚礁、中沙、西沙.水虫的食性[俗名]水螅虫、“鸡毛菜”.[形态特征]群体水螅虫呈羽毛状,可长至20cm高.体内因有虫黄藻共生,常呈红褐色.[习性]丛生于岩石、珊瑚或多毛类的栖管上.[分布]南海、台湾沿海岩礁海域.南沙陆架、沿海地区[俗名]水螅虫[形态特征]群体水螅体,高约20cm,分枝从干上不规则分歧,分歧末端巷曲,每小枝上有10只水螅虫.[分布]南沙陆架、台湾沿海各岩礁性海域浅水处.水群体[俗名]台湾称为单葵羽螅[形态特征]是一种丛生的水螅群体,其外型像一株小树,分枝互生于茎部,水螅体白色透明.[习性]热带性种类,底栖附着岩礁上.本种剧毒.[分布]台湾海峡、南海.水校园微结构及习性[俗名]“鸡毛菜”[形态特征]群体高7~20cm,羽毛状的分枝由互生的小枝组成,镜下可见芽鞘,无柄.在小枝上紧密相接排列成一列,内有触手.每个芽鞘上方有一个细长的中央刺细胞鞘,下方有2个短的侧刺细胞鞘,都与芽鞘连在一起.小枝基部也有一短刺细胞鞘.[习性]暖水种.栖息在沿岸浅水区潮下带、低潮时水深2~20m附着在礁石、浮标、电缆,呈集落分布,水流湍急处尤多,全年都可见到.但以夏秋季最盛,经常蜇伤潜水者.[分布]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海区.在西太平洋分布较广,我国厦门、舟山群岛皆有发现.(11)钩手水母GonionemusvertensA.Agassiz(见图12)[俗名]水母[形态特征]伞近半球形.“胃”部基部呈十字形.4个口唇稍褶叠.伞缘有50~80条触手,近触手末端有1圆形粘液盘.生殖腺呈带状皱褶,几乎占了整条辐管.辐管4条.每两条触手之间有1~2个平衡囊,囊内有19个平衡石.[习性]常附着在沿岸的马尾藻和其他海藻上,是一种习见水母.[分布]分布在我国山东烟台、浙江嵊山海域.(12)四叶小舌水母Liriopetetraphylla(见图13)[俗名]雨伞水母[形态特征]伞呈半球形,胶质厚.“胃”小.胃柄长度一般可达伞半径的3倍.4个口唇.4条辐管,每条辐管之间有1~3条,或者更多条向心管.生殖腺在辐管上,其形状和大小有很大变化.4条长的空心的主辐位缘触手,具成束刺细胞.8个内包感觉棒.[分布]这是广分布的大洋性暖水种,在我国黄海、东海和南海是常见种类.(13)僧帽水母PhysaliaphysalisLinne(见图14)[俗名]葡萄牙战舰[形态特征]浮囊体大,4~5cm.呈胞囊状,白色透明,前后端略带紫蓝色,前端尖,后端圆钝似僧帽.浮囊体背面有1个背峰和数个横隔,腹面悬垂着许多营养体、生殖体、指状体和触手组成干群.触手细长,有的可达30cm,触手上有许多刺细胞,细胞内含有极毒的毒液.[习性]为热带、亚热带种类,水漂生活.[分布]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暖海区,尤以太平洋热带—赤道区较为普遍.我国主要分布在东海、南海包括西沙群岛.(14)丝根水母RhizophysafiliformisForskal(见图15)[形态特征]干群共茎细长如线条,长30~90cm,共茎上除顶端有浮囊体外,还有营养体、触手、生殖胞.浮囊体略呈圆形,肌肉发达,囊壁由内外胚层组成,浮囊顶孔有1个圆形带红色素顶盖.触手有侧分支,有刺细胞,刺细胞是三叉型.新鲜标本营养体呈灰绿色.[习性]热带性种类,营水漂生活.[分布]东海;南海;热带太平洋地区;大西洋;地中海.22海水刺细胞的结构.小球物,5.[形态特征]伞部呈方形,外伞部有许多刺细胞疣.伞高35~120mm,伞宽30~70mm左右.触手基垫为抹刀状,长度约为高度的1/3~1/2;触手4条,其上具有许多环状排列的刺细胞.4个感觉器位于伞缘上方5~10mm处,假缘膜很发达,宽18mm,具有许多环状肌.伞部为半透明状,生殖腺、假缘膜以及触手均成乳白色或微黄色;胃、垂管和口唇呈乳白色.[习性]本种为暖水种,浮游生活.[分布]多分布于北半球的热带、温带海区,如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常模3个间辐面[形态特征]伞部呈立方形,外伞部有许多刺细胞.本种个体较大,伞高达220mm.外伞有较多的刺细胞群分布,尤其在伞顶、间辐部以及伞缘处较密集.触手4条,较粗长,空心,富伸缩性,分别长在4个间辐面的触手基垫上,基垫呈弯刀状.假缘膜很发达,宽12~25mm,约占伞高的1/6左右.垂管简单,呈瓶状,末端具有4个三角形的口唇.生殖腺呈皱褶带状,着生于间辐面的两侧.生活时伞部无色,半透明状,触手为淡红色,刺细胞群为浅褐色,生殖腺为橘黄色.[习性]本种为暖水种.[分布]分布北半球的热带、温带海区,如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我国浙江舟山、福建近岸,广东南澳.近球形生殖腺[形态特征]伞部呈圆盘状,一般伞径为7~10mm,伞顶部中央处胶质较厚.外伞无辐射沟,有斑点.8个大的近球形的纵辐位的生殖腺.16个舌状的缘瓣,在缘瓣之间有8条触手和8个感觉器相间排列.触手短,长不及伞径.本种伞部无色或稍呈褐色.缘瓣含晶体者呈黄褐色,生殖腺为黄褐色.[习性]本种为暖水种.[分布]分布于我国福建东南海域和南海西沙群岛,日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马尔代夫群岛,地中海,刚果(布)和安哥拉等.日常性行为的生活[形态特征]本种伞部呈灯罩状,伞顶平坦,在靠近伞顶1/4处有1条冠沟.伞高15~16mm,宽6~7mm,伞缘有16个卵圆形的缘瓣.有8个感觉器和8条短小触手相间排列.口柄有4个主辐位口唇.4对生殖腺呈八字形排列,在每一对生殖腺之间有3个空心大泡囊,其中2个分别悬附在每一条生殖腺上,各对生殖腺之间还有1个大泡囊,每个内伞部共有16个大泡囊.此外,在靠近环肌又有一圈小泡囊,每1/8伞缘有4个小泡囊.环状肌发达.缘瓣内有分枝的胃管.[习性]本种生活时,伞部呈绿色,生殖腺为橘黄色.游动迅速,密集成群.[分布]西沙、热带的太平洋海域以及大西洋西部热带区域.热带性水合物属[135的水/色.[形态特征]外伞表面有许多刺细胞疣.伞体宽可达65mm,伞缘有16个缘瓣.8条触手,8个感觉器,触手和感觉器相间排列.本种是一种具有很强发光能力的水母类,这是由于生殖腺具有发光蛋白酶的缘故.[习性]热带性种类.[分布]本种分布广泛,东海南部海域、南海包括西沙群岛海域,日本,菲律宾,印尼等海域.主辐与间辐位及生殖腺[形态特征]本种伞体呈半球形,伞径70~90mm,外伞表面覆盖许多小颗粒疣状突起,外观似鳞片状.感觉缘瓣和触手缘瓣近钝三角形,在两者之间还有1个长舌形的缘瓣,故每1/8伞缘有触手3条,共24条.8个感觉器位于主辐与间辐位,感觉器无眼点.口为十字形,四角具4条飘带状的口腕,口腕长轴部有沟的地方较厚,两缘形成细皱褶,其上布满白色的刺细胞.4个马蹄形的生殖下穴,位于间辐位上.没有生殖乳突.生殖腺具脑纹状皱褶,附于胃腔上.生活时,在外伞部有淡褐色的小斑点和32条淡褐色或橙黄色的放射条纹.[习性]本种为暖水种.[分布]本种广泛分布于热带、温带海域.福建近岸、香港、广东大亚湾、西沙,日本,菲律宾,印度东海岸、太平洋北部沿海等.辐位生殖腺[形态特征]伞体为扁平,直径60~100mm,外伞部有大的刺细胞疣突.有32个缘瓣.16个感觉器和16条触手相间排列.口腕的两侧缘有许多皱褶.从圆形的中央胃腔放射出32个辐射胃囊,其中16个延伸与感觉器相连,另16个与触手相连.4个间辐位生殖腺呈马蹄形.在每个生殖下穴外部大约有24~30条指状突起排列在边缘部位,突出于伞外.生活时伞部为淡紫色,在上伞部分布着许多褐色小斑点,生殖腺为赤褐色.[习性]本种为暖水性种类.[分布]东海、南海、日本、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域.伞部及口部特征[俗名]“腐蜇”、“烂头鱼宅”[形态特征]本种为大型水母,伞部扁平呈圆盘状,伞径200~300mm,外伞表面光滑,近中央的伞顶上有许多密集的刺细胞丛隆起.伞缘有16个缘瓣.8个感觉器位于8个浅凹缘瓣之间.没有眼点.内伞部纵辐位有8束U形的触手,每束触手的数目很多,分几排排列.一般较粗的触手靠近中央处,而较细的触手靠近伞缘.口呈十字形,口腕非常发达,长度超过伞部半径,两侧构成复杂的皱褶.无环管.生殖下穴有扭曲状的生殖腺,位于胃壁上.生活时,在伞部和口腕处呈乳白色或浅褐色,生殖腺为淡黄褐色,触手淡红色.[习性]本种为近海常见暖水性的大型水母.夏季常大量密集于黄海、东海各河口区水域,尤其黄海群体更密集.以个体分散漂游为主,有时聚集成群.7~9月间在我国黄渤海大量出现,常堵塞鱼网网眼,把网涨裂,严重影响渔业生产.[分布]我国的黄渤海、东海、南海,太平洋西北部海域如日本、朝鲜.形态见表1[形态特征]外伞表面光滑,没有刺细胞颗粒.胃管窦有辐隔片,故感觉胃囊和触手胃囊完全分开.延伸至缘瓣的水管呈现曲折,分枝在接近边缘处,少数分枝小管彼此连接,但不构成网状.伞径超过1400mm,最大个体可达1m,为最大型水母.生活时体色为红棕色或淡黄色.[习性]本种为冷水性种类[分布]主要分布在北冰洋,黄海南部,东海北部也有分布.伞缘及内伞特征[形态特征]伞径230mm以上,伞部表面上具有许多尖锥形的胶质突起,伞中央处的突起最长,可达20~30mm.具刺细胞.伞缘1/8处有4个缘瓣,缘瓣尖细而延长90~100mm,很像触手,这是本种形态上最突出的特征.口腕长150mm,3翼型,呈片状,有许多丝状附属物.各腕侧面各有3个“窗状”大孔洞.16条辐管均有分枝小管,与环管彼此交错相接,构成复杂的内环网状管系.有4个生殖下穴,穴内彼此相连.有生殖乳突.[习性]本种为大型暖水性食用水母,夏秋季大量出现.[分布]东海南部,南海,热带太平洋,印度洋.(11)拟叶腕水母LobonemoidesgracilisLight(见图26)[形态特征]伞体呈白色,半透明状,半球形.外伞部中央部分无突起,但四周有细长锥状突起.伞径300mm以上,为大型水母类.缘瓣为小三角形.每2个感觉器之间有4个大尖三角形缘瓣.28条辐管全部延伸到伞缘.无中央口,由间辐位上长出8条彼此分离的口腕.腕盘分为八边形,各腕末端均为3翼型,每一翼为叶片状,其上有3个“窗状”大孔洞.在各腕翼边缘又长出许多丝状附属物.4个狭长形的生殖下穴,彼此相通.无生殖乳突.[习性]本种为大型暖水性食用水母,夏秋季大量出现.[分布]东海南部,南海,菲律宾.(12)海蜇RhopilemaesculentaKishinouye(见图27)[俗名]水母、白皮子、石镜、海鱼宅等.[形态特征]本种为大型食用水母类,最大个体伞径达800mm以上,重达40余千克.外伞表面光滑,每1/8伞缘有14~20个舌状缘瓣.无触手.感觉器8个,分别位于主辐管和间辐管的末端,在每2个感觉器之间有10~20个缘瓣.环肌呈红褐色、深褐色、金黄色或乳白色.没有辐肌.在内伞间辐位上有4个肾形的凹陷的生殖下穴,穴内侧有膜隔开,不与外界相通.每个生殖下穴外侧有1个表面粗糙的乳状突起.口腕基部外侧着生8对肩板,下端为口盘,分出8条口腕.肩板外侧3翼型,各翼有许多皱褶.褶上着生许多小指状、丝状附属物和小吸口.口腕也呈3翼型,在各翼皱褶上着生许多丝状、棒状附属物,并有许多小吸口和触指.各条腕的末端有1条粗而长的棒状附属物.本种成体一般为白色、红褐色、青蓝色或淡黄色.[习性]本种为暖水性河口种类.[分布]渤海到南海北部,朝鲜,日本.(13)黄斑海蜇RhopilemahispidumVanhoeffen(见图28)[俗名]海蜇、“花蜇”、“荔枝鱼宅”.[形态特征]本种为大型食用水母,与海蜇颇为相似.两种最主要的差别是:本种外伞部表面有许多短小而坚硬的疣突,并有黄褐色小斑点.每1/8伞缘有8个长椭圆形的缘瓣.口腕上着生的棒状附属物比较短小,在末端附属物呈球形.4个生殖下穴,生殖乳突很大,为卵圆形,其表面有尖刺的突起.口腕8个,3翼型,具有许多末端膨大的槌状附属物.有8对肩板,在肩板上有许多丝状附属物.[习性]本种为热带种类.[分布]厦门港到南海北部,日本,菲律宾,马来半岛,孟加拉湾,红海,印度洋.(14)口冠海蜇StomolophusmeleagrisL.Agassiz(见图29)[俗名]沙海蜇,沙蜇,“倒牛”.[形态特征]本种为大型水母,伞径180~980mm,伞部呈半球形,外伞表面密布刺细胞疣突.缘瓣数目变化较大,通常每1/8伞缘有14个,8个感觉器,辐管16条,末端分支彼此连接成网状.内伞有发达的环肌.口腕8条,基部愈合,游离端向外展开,其末端二分叉,侧面分枝长,口腕着生许多丝状附属物.肩板2翼型,较长,向下延伸、到达或超过伞缘,肩板上也着生许多丝状附属物.4个彼此分离的生殖下穴,没有生殖乳突.[习性]本种为偏冷水性,生活时,伞部褐色,附属物呈深褐色.[分布]黄海,东海,香港,日本,大西洋沿岸,美国东部海区,墨西哥湾.3兰虎昆虫素描淡水育污水岩t[俗名]毒砂水螅[形态特征]水螅体直径约3~5mm之间,外形颇似菊珊瑚,但没有骨骼.质地如皮革,触手短小,约有32~34只,群体颜色由黄绿色到青褐色不定,体内常含砂粒.常覆盖在浅水处的礁石上.[习性]底栖固着生活.[分布]台湾沿海珊瑚礁海域.细褶图2[形态特征]海葵体的基部宽阔,固着于石块或他物上.通常体的足盘宽度略大于柱体直径.柱体短而宽,高与宽几乎相等,体壁光滑,呈深奶油色、褐色或粉红色等.柱体上端的胸壁由光滑的细褶组成,壁上有结节,结节呈蓝色或灰白色,而窝呈暗红色.结节共24个,均等的排成1环.每个结节成圆形隆起物或是分叶状或是简单的圆锥型.口盘呈圆形,呈淡紫红色或红褐色,口盘上间杂有浅灰色斑点,口周为奶油色,围口区以外为浅红色环.触手为中等长度,呈削尖状到顶端呈点状,约192个排成5轮,为12,12,24,48,96.触手呈暗褐红色、奶油色或粉红色.[习性]单独或成群的居住在垂直岩壁的阴暗处或洞穴中以避免海潮及日晒.[分布]分布在我国沿海潮间带的礁石上,红海,印度洋和太平洋等各沿海.世界各港口的繁殖生物学[俗名]石奶、海菊花、滨玫瑰、西瓜海葵.[形态特征]头部与柱体交界处有一圈颜色较深的横带,称领部.头部从领部凹陷处伸出,呈喇叭形,壁光滑透明,呈浅褐色或浅黄绿色.此区无壁孔分布.口盘位于领部的上端,呈浅绿色或浅褐色.触手位于口盘边缘,呈苍白色、奶油色、灰绿色或粉红色.排列方式随繁殖类型而异.柱体柔软,伸展时呈长圆柱形,柱体体壁光滑,呈半透明状.体壁上的壁孔排成纵行,在橘黄色纵线上的壁孔呈暗黑色.海葵体受刺激体形多变.各海葵体的柱体颜色不尽相同,有淡绿色、浅灰绿色、浅褐色、浅黄绿色、暗绿色、褐绿色、暗褐绿色和橄榄油绿色等.基部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延伸呈舌状,呈淡绿色、淡褐色或浅黄褐色.足盘用于固着于沿岸岩石和贝壳等物上,伸展时直径略大于柱体的宽度.[习性]粘附在水中物体上缓慢移动,伸缩自如,有时数千个密集群居,形成火红一片.耐饥饿,繁殖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传播性强,随船只传播到世界各港口.[分布]世界各沿海的潮间带和潮下带,欧洲北部,地中海,北美的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亚洲太平洋,印度洋沿岸.小锦鱼属genussp.[形态特征]海葵柱体上部为灰色,下部为白色.口盘与触手均呈灰色,触手多,呈瘤状,顶端呈白色放射状或扁平,收缩时脊不缩回到褶内.[习性]底栖固着生活,常与小鱼Dascyllustrimaculatus共栖,有时也与小锦鱼Amphiprionxanthurus共栖.[分布]南海包括西沙群岛,日本,澳大利亚大堡礁.a居民思想[俗名]千手海葵[形态特征]体呈圆筒状或削尖形蠕虫状,向下削尖成一点,球部不明显.体上端有口盘.体上部呈紫色,其它部分呈土黄色.触手呈紫色,分两组,一组是口触手,短小,位于口的周围.外触手位于口盘边缘,呈长丝状,约70个.体壁光滑,外胚层富有腺体细胞分泌粘液,将泥沙和外来物碎片粘合形成角质鞘管,隔膜收缩肌发达,收缩自如.[习性]此种居栖海滩高潮线泥沙中的鞘管内,属普通种.[分布]中国,澳大利亚,菲律宾,美国西太平洋和日本海域.[生长区域非海流弱势群体[俗名]石珊瑚[形态特征]群体分枝交错分布,呈灌木丛形,形态富变化.分枝呈两叉状,夹角约30°~90°,顶端尖细,珊瑚在分枝上呈纵向排列.[习性]群体形态随生长环境而异,呈淡褐色,其分布与海流强弱和沉积物的多少有关.[分布]南沙、西沙、台湾恒春半岛.根据形态特征,分为3个不配置海流、3个不营养体种见图1[俗名]软珊瑚[形态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