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身疾病的情志病因
心脏病或心理生理疾病是指身体疾病和神经病之间的疾病,其含义为狭义和广泛。狭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即使不是完全的、至少部分的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广义的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病程的转归以及治疗和预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有病理改变的一类躯体疾病,也包括由于情绪反应引起的各种症状群或生理功能障碍。众所周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医学模式发生了转变,心理因素成为现代医学病因的主流,心身疾病谱也占据了主要地位;而原来的生物因素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则居次要地位,过去被忽视的心理因素(包括中医的情志因素),再次唤起医学界的关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现在人们已经注意到情绪与人的健康和疾病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心理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引起疾病,并将这一类病因集中概括为情志病因,综观中医的文献记载和临床观察,足以证明情志因素与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防治方面存在着多重关系。1有损害的情绪因素情绪及其理论是心理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理论或者实践都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在社会心理因素和各种躯体病变之间起着联系作用的是异常的精神情感。现代研究表明,内外各种因素所诱发的适度而短暂的情绪波动并不能引发疾病,即使恶性刺激引起的一过性较为激烈的情绪波动,经过机体自我调节后也不一定伤害人体。能导致躯体病变的是超过个体生理适应能力和不胜调节的精神情感波动。中医学将这类引起心身疾病的因素概括为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情志变化,称为七情内伤。关于其致病作用,中医学主要从情绪反应的强度、持续时间的长短、情绪的性质来把握,而这三方面因素均是相对于躯体调节能力而言的。能导致心身疾病的,是那些超过个体反应能力的情志反应,如暴怒、大悲、大喜等在短时间内波动过于激烈的情志;抑郁、失志、久悲、过忧、长时间紧张和焦虑等持续时间较久的不良心境才可以成为致病因素。王冰在注释《内经》时曾经指出:肝虽在志为怒,“甚则自伤”;肺虽在志为忧,过则损也;恐而不已,则内感于肾,故伤也;脾虽在志为思,“甚则自伤”;心亦然,“虽志为喜,甚则自伤。”按照心身医学的观点,心身疾病是指那些发病和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特别是和情绪因素密切相关的,主要累及植物神经所支配的器官和组织,并导致这些器官或组织发生功能障碍及结构改变的一组疾病。目前已经明确,由于情志失调引起的心身疾病已经达到了数量多、范围广的程度,涉及到内、外、妇、儿、皮肤、五官几乎所有的临床科室。例如在现代疾病分类中,内科的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胃神经官能症;外科的胆囊炎、胆石症、手术后腹部神经症;妇产科的月经失调、更年期综合征、性功能障碍等疾病的发生都与情绪因素有关。剖析这些疾病的发生,以糖尿病为例,2004年国内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与血浆5-HT水平的降低以及ACTH、白介素-6、白介素-2受体水平的增高明显相关,而这些指标改变又和患者的血糖异常关系密切,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患者病史的询问也发现,在出现明显的糖代谢紊乱以及明显的糖尿病临床症状前,有部分患者确实存在应激的生活事件以及情感障碍的表现。这种情况同时也表明负性情感,特别是抑郁和焦虑的存在对于糖尿病来说应该被视为重要的危险因素。2异常人情与心身疾病七情内伤作为引起内伤杂病的病因之一,首先由于它能影响脏腑气机而引发或加重心身疾病。气机指气的运动,以升降出入为基本形式,它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源,作为生命特征的气化运动,通过气机升降出入体现出来。气又是不断运动的精微物质,它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止,就失去了自身维持生命活动的作用,人的生命活动也将告终。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言:“升降出入,无器不有”,“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所以气机运动正常,人体生理活动才能正常,而异常情志刺激可以扰乱脏腑正常的气机运动,从而加重心身疾病的发展变化。《素问·举痛论》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闭,闭则气环,还则下焦胀,故气下行矣。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大量的临床病例足以证明,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促进疾病的好转和痊愈,而异常的情志又往往是病情加重或恶化的重要原因。这也是作为医务工作者必须时刻注意病人情绪变化的缘由所在。现代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影响内脏器官的功能活动,主要通过情绪活动的中间环节来实现。在强烈或持续的消极情绪状态下,首先会导致人体神经系统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引发各种心身疾病。如愤怒、焦虑等消极情绪的持续作用将造成循环系统功能紊乱而出现心律不齐、高血压、冠心病等;长期处于忧愁、悲伤等状态下,可使消化道功能受累,从而导致胃、十二指肠溃疡;抑郁、惊恐等消极情绪与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荨麻疹和斑秃等皮肤病有密切关系。现代医学提到的心血管、神经、胃肠的功能紊乱,都符合中医学论述的气机失调理论。3中医的心理疗法,主要是情中医学在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医学模式的指导下,认识到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机体的生理、病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精神情志因素不仅关系到心身疾病的发生,而且影响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因此,调摄精神不仅是养生和防病的重要原则,也是治疗心身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的情志疗法,又称为“心疗”或非药物疗法,属于中医的心理疗法范畴。这种疗法内容丰富,其中包括以情胜情法、语言开导法、顺情从欲法、移情易性法、暗示解惑法、宁神静志法等等,它是不采用药物、针灸、手术等有形的治疗手段,而借助于语言、行为以及特意安排的场景等来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促进或调整机体的功能活动,从而达到治疗或康复作用的方法。下面列举一二加以说明。以情胜情法:始见于《内经》,书中载有“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的论述。它是医生在五行理论指导下,有意识地运用一种或多种情志刺激,以制约、消除患者的病态情志,从而治疗由情志失调引起的某些心身疾病的一种心理疗法。在中医学历史上擅长此法的当首推金元时期寒凉派的代表医家张从正。他在《儒门事亲·九气成疾更相为治》中曾精辟论述到“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迫遽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侮辱欺罔之言融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忘此之言夺之。”语言开导法:《灵枢·师传》曰:“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岂有不听者乎?”这段精彩的论述展示了中医又一心理疗法的实施,这种疗法被称为语言开导法。无数的临床实践表明,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心态往往对疗效产生很大影响。临床上,由于病人群体情况复杂、文化修养不同、性格气质各异,或对所患疾病的认识程度不一,因而治疗心态也有所不同。因此治疗心身疾病,必须重视对患者治疗心态的审察和调整,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积极性来配合治疗,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正如《理瀹砭文》所言:“情欲之感,非药能愈;七情之病,当以情治”。临床上在心身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多为几种情志疗法联合使用,每每收到疗效。例如对郁症患者的治疗,早期以心理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防护网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铁路蓄电池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金融云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运动保护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轻型汽车前端模块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多媒体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 2025-2030中国豪华椅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认证检验检测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西式快餐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与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蛋白酪氨酸激酶SYK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广东中山市殡仪馆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事业单位考试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
- 古法拓印(非遗课程)
- 2025年民航华北空管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仓库辣椒管理制度内容
- 足浴店卫生管理规章制度模版(3篇)
- 衡重式及重力式挡土墙自动计算表
- 广告制作投诉处理规则
- 针刺伤护理文献分享
- 《名片设计教程》课件
- 社区工作职业道德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