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宋土地制度与政策的扭曲
土地制度在历史和现在都发挥着特殊的作用,这对促进社会状况、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广义的土地制度包括了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以及土地管理权的社会经济制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土地法律制度,狭义的土地制度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制度里面对土地利用所形成的土地关系的总和,也就是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土地国家管理制度。在制度体系当中,产权制度又是最基本的制度。诺思指出:“理解制度结构的两个主要基石是国家理论和产权理论。”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不是由公有到私有的逐步转化,没有从井田到授田到屯田到均田到田制不立的延续,只是为了保证税收而划分的税基。无论哪一种“田制”,都是为了保证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而在理论上划分出的小块耕地。井田、授田、屯田还是均田这些概念,都是保证税基而进行的划分,以作为税收的基础。如果从所有制的动态发展角度上来说,而不用一成不变的固定化的标准来限定,中国古代反而是一以贯之的“私有”制。从土地管理和土地使用的角度来看,所谓的井田、均田、方田都是土地清查的历史,直到清代的“摊丁入亩”才最后放弃了清查土地的努力。本文试图以唐宋土地制度与政策的演变入手,并进一步对民众的土地占有情况、所采用的经营方式加以分析,积极提出新见,尝试用新的眼光来重新观察唐宋史乃至中国古代历史。一、杜孝宗、陈道一的土地制度与“井田制”仔细观察由唐到宋的数百年间的土地思想变迁,会发现“井田论”的反复提出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中心议题。从唐代的陆贽、杜佑、李翱、白居易,到宋代更是思想家、文人学士乃至政客都“天下之士争言复井田”卷5《田制》,136。不过,“井田论”虽是“常议”却并不“常新”,其理论依据和证明逻辑依然跳不出董仲舒和班固所建立的话语体系卷24《食货上》,1119。这种“井田”思想是所谓“土地兼并现实的反映”,还是出自一种“意识形态”的顽固在一代名臣陆贽的观念中,土地应为“王者”所有,也就是“国家”所有,换句话说,是所有者虚位的“公有制”,而非主体明确的政府所有。土地属于民众私有,不合适也不应该。开出的药方,还是简单的限田办法卷22《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715。可以看出,陆贽与王莽的解决之道十分相近卷99中《王莽传中》,4110,只不过放缓了节奏。李翱则把眼光放在了平均税赋上,办法仍然是土地公有,集中在土地管理体制方面卷3《平赋书》,14A。白居易于元和年间备考制举时和元稹“闭户累月,揣摩当代之事,构成策目七十五门”卷64《五十二议井田阡陌》,1349,提出关于井田的见解思路仍是土地公有,但是土地私有是无法扭转的现实,“自秦汉迄于圣朝,因循未迁”,跳不出土地公有理想与土地私有现实矛盾的交织。可见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赞同土地公有制的,并没有超越董仲舒、王莽的思路。杜佑历任宰臣,也主张土地公有,更要求恢复“井田制”,而且归纳了十大优点卷3《食货三》,54。其最基本的思路,是董仲舒和班固意见的重复表达。他对技术(簿书)不信任,对帝国的基层政权(群吏)也不信任卷1《食货一》,3。概因土地私有,就要明界限,有凭证,就必然需要簿书,簿书必然要有“群吏”管理。土地国有,则交易费用最低,岂不是国家的美事。公有理想和私有现实的矛盾结合,在杜佑身上表现的非常集中。至宋代,“井田论”还在不断地被学者政客提起。归根结底还是在公有土地理想与私有土地现实的矛盾中,为了保证大一统帝国的“稳定”而发出的意识形态高调。太宗皇帝就是一个典型的井田迷:“井田之制,实经国之要道。……虽井田之制不可卒复,因时创法,渐均贫富,则朕别有规制,终当行之,以安四海。”卷3《尊尧录二·太宗》,662李觏提出,农业社会里面,富国的一切举措,都以土地为基础:“民之大命,谷米也。国之所宝,租税也。”这两方面是民生国计之大用,所以必须是要不断增长的,要是“谷米不益多,租税不益增”卷16《富国策二》,137,国家的存亡就要发生危险,帝国的维系也就不牢固。怎样才能增谷米,益租税呢李觏的方法是尽地力,垦辟田。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进行制度建设:“法制不立,土田不均,”但是,“井田”再好,也无法实行。私有土地制度早已成为根本性的制度,是无法扭转的。与前人一样的思路,李觏只好又跑回到限田的路子上卷16《富国策二》,137。苏洵指出,为什么古人那么欢乐今人那么愁苦呢卷5《田制》,135是因为土地不是公有,是没有井田制而导致。既然井田之利无穷,又是天下之士的共同看法,那就应该恢复井田之制。所以出现张载的“井田可立即实行论”理学经窟`周礼,249,并要配合实行“封建”制理学经窟`月令统,297,图恢复领主分封制度,虽亦云封建“未可遽行之”。总之,古代中国处于一个封闭的地理环境中,要维持统一的国家,必然要花费巨大的经费,几乎所有的井田议论——无论他们自觉还是不自觉——都是在为大一统帝国的财政基础做考虑。只有在“公有”的条件下,才能最小化的支出统治成本,达成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优化。可是在以分散的小农民为基础的,以个体经营为主的小农经济里面,不可避免要形成私有制。因而,在土地私有的现实情况下,还是要追求土地公有,以求建立大一统帝国的财政基础,每一个提出井田论的政客、学者,都是在这个暗含前提下提出论述的。井田论者的根本目的,就是试图以“土地公有”为基础力争把统治成本降低到最小,从而保障维持帝国大一统局面所需的巨额经费。意识形态的坚持和保障大一统帝国财政基础的双重目标,导致“井田论”被反复提出,造成了土地制度与政策在“公有”的意识形态和“私有”的现实情景中的扭曲。二、“均田制”是《天圣令》的构成基础“均田制”与“田制不立”是唐宋历史上具有广泛影响的学术观点,也正是阐明了“均田制”到“田制不立”的转变,才证明了唐宋变革说的成立。不过,这是一个史料学上的严重误解。现代学术研究意义上的“均田制”研究,由日本学者发轫,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学术假说。大部分中、日学者都认为“均田制”是国家为了抑制大土地所有者的兼并,保护小农耕作而采取的一种土地分配措施。只有少部分学者认为均田制是“没有施行”或者“一纸空文”。即使是这部分学者,也没有否认“均田制”的存在,只是怀疑它是否施行以及施行的范围有多大。对唐代是否存在“均田制”这样一种制度,没有任何争议。探讨田令的文章,也是直接视田令为“均田令”,将其作为“均田制”的制度基础,并没有任何关于“均田制”本身的争论。但是,在天圣令被重新发现之后,可以明确地说,唐代只有“田令”而无“均田令”,田令就是田令,田令不是均田令,也不可能是“均田制”的制度架构基础。“均田制”不是唐代存在的一种制度,只是后人的一种解释方法,是一种学术观点而非唐人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实践。如果说“均田制”确实是历史上存在过的一种“制度”的话,那么其必然遵循“制度”所共同具有的特征。“制度提供的一系列规则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所构成。这三个部分就是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社会认可、国家规定、实施机制这三方面构成了一种制度。“均田制”要成为一种制度,其构成首先要由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田令来给予保证。《唐六典》指出:“律以正刑定罪,令以设范立制,格以禁违正邪,式以轨物程事。”卷6,185这就是说,“令”是制度体系的建立保障,“令者,尊卑贵贱之等数,国家之制度也”卷56《刑法》,1407,是国家体制和根本性制度的建立基础。因此,“田令”就是“均田制”成立的基础,如果田令不是“均田之令”,那么田制就不是“均田之制”。《天圣令》恰恰从相反的方面证实了,田令并不是均田制的构成基础。其称为“田令”而非“均田令”,明显的体现出来唐代并无“均田令”,只有“田令”。田令是土地管理的规定,名之为“均田令”,是在史料残缺情况下的误认。任何朝代都有土地制度,唐代自不例外,但是在唐代并不存在一种叫“均田制”的制度。在唐人的论述当中,没有任何把“田令”的相关规定,作为“均田之制”的基础,甚至没有提到任何有关把“均田”作为本朝制度的言论。《唐代诏敕目录》是一本大全性的总目,较为完整的反映了唐代政治社会生活中诸多重要环节,是代表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文献。全书共收录诏敕17706条,并无一条把本朝田制称之为“均田制”,甚至提到“均田”二字的时候都很少。在政务运作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历朝宰辅名臣,其传世章奏也没有提及本朝田制是所谓“均田之制”。开、天时人的论述,也没有谈论过本朝的“均田制”。名相张九龄在开元初还在探讨如何在全国来施行“均井田”卷16《策问一道》,119。政见相反的杨炎和陆贽,尽管在两税法问题上分歧极大,但在“田制”问题上却保持了一致。皇甫湜明确地说出太宗、玄宗之时“井田法非修也”,“不受田而均”卷3《制策一道》,83,也就是没有“均田制”。视宋代为“田制不立”、“不抑兼并”时代的观点,仍然是与“均田制”同一研究思路。也就是说,在中唐以后,“均田制”崩溃,土地变为“私有”,经过五代的混乱局面,到宋代延续了这个情况,所以宋代是“田制不立”的时代。在分析“田制不立”时,因为学术逻辑体系上已经完整,多数情况下只是把它作为一个不言自明的概念提出,却较少对其加以详细并具有史料学意义的分析。如果细审“田制不立”说的史料出处,一般只是引用了《宋史·食货志》的记载的一份奏章卷173《食货上一》,4163,此奏《宋史》中仅被归纳为“赋役未均,田制不立”8个字。不过,此次所上之“书”在《宋会要》中得到了详细的记载食货1之19-20,4811。仔细考察该奏章的全文,是得不出今天被学术界所认可的在“均田制”崩溃后所导致的“田制不立”这样一个结论的。因为该奏主要讲“差役赋敛之未均”,而土地兼并只是这个问题所导致的后果。差役是根据户等来判定,定户等又主要依据田产,田产多者,户等就高,被派差役的机会就多。一般非官户的农户想逃避差役,就要降低户等。如何降低只能减少所占有的田产,将田产出手。卖与何人同样的平民百姓不敢买、不能买,所以只能卖给有免役特权的“官员形势衙前将吏户”。卖地后的普通平民就转变为不能安土重迁的“浮浪、惰游”之人,对于专制国家的稳定具有极其严重的危害性。加上再有所谓“恶悻”之辈,把自己的田土登记在“佃户”名下,虽然仍由自己保持着实际控制,国家已经无法对其进行差役。这样的作弊行为,国家不能不感到极大的恐慌,所以才提出“若不禁止,则天下田畴半为形势所占”。承担差役的民户减少,国家将无人可派役,也就得不到收入。因为每派役一次,对民户都是一次巨大的伤害。可承役的民户少,相对轮到的次数就多。轮到的次数多,就破产的多。多轮下去,最终是无人可派。为了避免这样的后果,在无法要求既得利益者放弃的前提下,稍加约束则成为最优的选择。当官户不可买田的时候,民户也就无处卖田。土地交易恰又需要由政府来最后核准,是政府能严密掌控的关键环节。减少土地交易,就阻止了可承役的民户越来越少的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此奏正是宋代有“田制”的证据。而宋《国史》的作者偏把这篇奏文概括理解为“田制不立”,这肯定不是理解上的错误,说明宋人对于“田制不立”的理解与我们今天在学术史上的见解不是一回事。在宋人的理解当中,“田制”就是“限田”而已,并没有作为“制度”的特殊含义。宋人在提到“田制不立”的时候,就是限田“不行”的意思,没有暗含将其与前代的“均田制”做对比的隐前提。宋代的所谓“田制”,并不是今天在学术史意义上所理解的那样,是“均田制”之后的一种土地(分配或者管理)制度。三、小农是否能占有土地唐宋土地兼并的实质,就是土地的不停换手。更多的时候,只是权势者对丧失权势者以及“公共”的剥夺,而非“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剥夺。“兼并”,更多的是在有产者之间发生。政治斗争中失败的一方,其田产很容易就会被在政治上得势的另一方所夺取。开元年间曾任中书令的张嘉贞,在定州刺史任上,有人曾建议他要置些田产,他非常明确的表示:“吾忝历官荣,曾任国相,未死之际,岂忧饥馁若负谴责,虽富田庄,亦无用也。比见朝士广占良田,及身没后,皆为无赖子弟作酒色之资,甚无谓也。”卷99《张嘉贞传》,3092说的很明确,只要在官位上,就能衣食无忧。而一旦离开官位,就算有多少田庄也毫无用处,且子弟能否保有还是未知数。在政治斗争中丧失权力者,往往就随之失去了田产。对于新起的政治势力而言,侵渔小民不仅成本高,见效慢,而且要背负着沉重的舆论负担。相比之下,从政治失势者处下手,更方便,也更快捷。占整个社会大多数情况的是官僚之间的倾轧和争夺,而不是对升斗小民的压榨。当然这不是对升斗小民压榨的否认,但从整个社会来衡量,土地倒手的大部分,是伴随着政治斗争的失败和胜利的。宋代,更多的是官僚通过手中的权力,向公共土地下手。这样,避免了掠夺特定人的权利,而侵犯所谓“无主”或者属官的田产。哲宗时期,曾布执政,其妇兄魏泰强占公私田园,郡县不敢处理。甚至强硬到“指州门东偏官邸废址为天荒,请之”卷319《欧阳棐传》,10382。只是在欧阳棐的抵制下,才未能得逞。魏泰指近郊官邸为天荒,也是把目标投在公共土地上。如果放宽历史的背景来考察,贯穿于整个中国历史的所谓“土地兼并”,其实质就是政治上的得意者对失意者的掠夺,而越到后期,“土地兼并”者的目标,越集中于“公共”资源上。如此说来,每个朝代的“大土地所有制”都是无法衡量与证实的,既不能对“大土地所有制”进行定量分析,更无法确认它的发展终点在哪里。实际上,遍检唐宋史籍,很难发现土地在全国范围内被大规模地重新分配的证据。从根本上来说,土地的私有化与土地的自由买卖在古代中国长期存在的,国家在特殊时期的特殊情况下或许会对土地实施暂时性的调控,其作用也极其有限,加之“诸子平分”为特色的继承制度,恰如秦晖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后代比前代更集中,一个朝代内部晚期比早期更集中的倾向是不存在的。无论民间的土地占有规模怎样,都是土地私有制根本原则下的正常情况。唐宋时期的土地并没有大规模的流转,地权也没有大幅度的集中,大土地所有制更没有高度的膨胀。中国古代是小农经济的社会,小农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就是土地。因而,一个农户能占有耕作多大面积的土地,体现了农民的经营能力,也反映了农民的普通经营规模。唐代,一个普通的小农家庭,名义上差不多有百亩左右的田地。《田令》规定:“诸丁男给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杜佑亦估计:“两汉每户所垦田不过七十亩,今亦准此约计数。”卷6《赋税》,54说明在当时人心目中,每户的土地数量,是不超过100亩的。据《元和郡县志》记载,整个浙西观察使辖区,6州37县,户共313772,垦田57932顷卷25《江南道一·浙西观察使》,589,平均每户才18亩多一点。再据敦煌出土文献来看,平均每户占有土地也不多,有户已受田数可查的共有42户,从70余年间的纵向看,有田20-80亩的户数最多,中数为50亩上下。把文书材料和传世史料结合起来看,在全国范围内,唐代的小农户占有土地数量,平均在50亩上下。北方略多些,南方略少些,但是无论如何,综合判断唐代的小农占有土地数量在50亩上下,不为离谱。宋代国土面积的大幅度缩小,但小农的平均占地数量变化不大。由于宋代有详细的主客户统计,有田产者,名列主户。无田产,名列客户。衡量全国的情况看来,主户一般也就是在50亩以下。王岩叟曾经在施行保甲法的时候指出的:“保甲之法,行之累年。朝廷固已知人情之所共苦,而前日下诏,蠲疾病,汰小弱,释第五等田不及二十亩者。”卷124《上哲宗论保甲之害》,136420亩土地在行政系统的看法当中,是一个农户能否稳定生存,在制定政策是最低限的考虑基础。司马光也认为20亩是一个底线:“第五等以下,地土不及二十亩者,并许州县保明提举司,审验放免。”卷124《上哲宗乞尽罢诸处保甲》,1377也是把20亩作为划分普通农户和需要照顾的农户之间的界限,20亩以上者能正常承担国家义务。综合起来观察,唐宋小农户占有土地在50亩上下波动,以一般农户2个壮劳力并配合老人、妇女及儿童劳动力的情形看,其所占有的土地通常就是一户小农所能经营的最佳规模,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这种经营模式绝不能说全国一律,但是作为一个用来比较和衡量的“中数”,对于判断整体情况是有价值的。恰如李伯重先生曾经指出的:“宏观分析所得出的结果只会是一个平均数,而且肯定会与各种具体情况下的农户耕田数有所出入,但是这个平均数会为我们提供一个判断的参照系。”从这样一个判断系出发来看,唐宋之间小农户的土地占有平均规模是相似的,小农经济的普遍规模差别不大。土地在使用中所形成的使用方式,也就是土地所有者和土地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即土地经营方式。中国古代的土地经营方式,从秦汉到明清,如果举大而言之,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租佃经营,一种是自耕经营(包括雇工)。租佃还是自耕是根据具体时空来选择的,并不具备哪种经营方式更先进的含义。无论是政府所有的土地,还是私人所有的土地,其最主要的经营方式是租佃方式。租佃制和雇工制并没有着意识形态上的标签作用,如何选择,端赖具体时空下的当事人,是在具体的经济、文化背景以及现实条件下所作出的符合逻辑和理性的选择。虽然由于史料的限制,很多问题只能悬疑而不能确证。不过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就是并没有一个中唐的断裂过程。租佃和雇工是同时并存的,只能看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哪种方式更有利。从整体上说,由于租佃制下的定额租制是满足多方需要的一种制度,因之成为土地经营的最主要方式(不一定是最优)。由唐到宋,就是一个租佃制不断取代雇工制的过程。是不同利益群体在不断碰撞中,符合业、佃双方利益,最终得到确立的适合土地经营方式。这种选择不一定是最优选择,但却是业、佃、官三方都能接受的选择。唐宋间,雇工不断衰落而租佃逐步发达,这与唐宋经济的发展同步,因为租佃制更多的存在于比较发达的经济形态里面。四、时代区分学说的实践基础和历史意义土地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如何划分土地所有制与时代分期问题密不可分。日本学术界关于中国古代下限的论战于此展开,其关于古代下限的判定,据高明士先生的总结,有西周末、汉末、唐末五代、明末清初等四种51。而无论哪一种学说里面,由于在中唐出现“均田制”的崩溃,都是划分时代的重要标准,“均田制”问题实际上是与时代分期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是因为“唐宋变革论”观点被提出之后,其经济方面的论证较为薄弱,如何把唐和宋在经济方面区别开来,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在《中国近世史》第2章的补注中342,视“均田制”的崩溃视为六朝隋唐贵族政治崩溃的经济原因。“均田制”概念从一诞生,就是为着相应学术目的做证明而提出的,是与“所有制”关系极大的一个学术观点,是一个有着特定含义的学术概念,它就是土地分配制度,是土地所有制。这种制度是否得到了实行,关系到唐代中叶是否是中世第二过渡期的重大争论6。战后,“均田制”争论仍然是时代分区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段原则还是古代、中世、近代的三分法。而古代的下限,就又牵涉到“唐宋变革”,则再延及“均田制”的施行问题。高明士先生的总结,十分清楚指出了“均田制”施行问题的重大关涉:“均田制问题之争论,最重要即在证明究竟均田制之土地收授制度有无实行,因它的背后代表国家权力与贵族、豪族势力消长问题。若均田制确曾实行于全国,则专制帝国之皇帝权力对均田农民即可作有效之‘个别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毕业生实习自我鉴定范文合集15篇
- 外卖行业竞争策略研究-洞察分析
- 胎盘miRNA表达谱与疾病预后-洞察分析
- 铁路机车车辆市场供需分析-洞察分析
- 遗传物质重塑机制及基因置换分析-洞察分析
- 循环型金属产业链构建-洞察分析
- 网络直播演出竞争优势-洞察分析
- 艺术市场的价格波动-洞察分析
- 学生个体差异评价研究-洞察分析
- 特殊儿童注意力训练方法-洞察分析
- 建工意外险培训课件
- 三年级必读书目《格林童话》阅读测试题(附答案)
- 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挑战与机遇
- 三级(高级)电子商务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共五套)
- 社区宣传工作方案及措施
-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防恐怖、防极端、防不法侵害
- 乳业市场督导总结汇报
- 银行市场份额提升方案
- 镇海炼化线上测评试题
- 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