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湘西州公开招聘消防员模拟三笔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湖南省湘西州公开招聘消防员模拟三笔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2年湖南省湘西州公开招聘消防员模拟三笔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2年湖南省湘西州公开招聘消防员模拟三笔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2年湖南省湘西州公开招聘消防员模拟三笔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湖南省湘西州公开招聘消防员模拟三笔试卷(含答案)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保险丝常用低熔点材料制成,下面哪一种是低熔点材料?(B)

A.铜丝B.铅丝C.铁丝D.钢丝

2.重大、特别重大灾害事故灭火与应急救援的总结报告,公安消防支队应当在()日内报送公安消防总队,公安消防总队应当在()日内报送公安部消防局,具有典型意义的执勤战斗总结报告应当及时上报。(D)

A.二十,三十B.十五,二十C.十,二十D.十,十五

3.任何盛装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或系统在必要时或动火前都必须(C)。

A.用氧气置换彻底B.用空气置换彻底C.清除干净或用惰性气体置换彻底

4.(C)的应急能力,是全部应急管理的基础。

A.政府B.专业指挥机构C.基层D.民间应急救援组织

5.地下有限空间救援,(A)、埋压、溺水、坠落、砸伤等易导致救援人员伤亡。

A.中毒B.透水C.蛇虫叮咬D.挖掘机误操作

6.救援舟艇作业中,导致救援人员溺水伤亡的主要原因是舟艇动力不匹配、(B)、紧急避险不当、舟艇乘员超载等。

A.指挥员未遂行指挥B.安全员未遂行观察C.个人防护不到位D.指战员出现痉挛或失温

7.应急预案的层次可分为综合预案、(B)、现场预案。

A.单位预案B.专项预案C.个体预案D.安全预案

8.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是(C)。

A.物质的理化性质及其数量B.危险物质的数量C.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9.氢气瓶的规定涂色为(A)。

A.淡绿B.淡黄C.紫色D.黑色

10.(D)是指架设绳桥系统营救水域遇险人员的方法。

A.岸基救助法B.入水救助法C.船艇救助法D.绳桥救助法E.载运救助法F.接力救助法

11.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烟囱等,在城市一般建设地区应(C)

A.可计可不计入建筑控制高度B.应计入建筑控制高度C.不计入建筑控制高度D.随意计入建筑控制高度

12.支撑是指利用方木、板材、(B)等,对营救通道和不稳定建筑构件进行支护加固的一种救援技术。

A.起重气垫B.重型支撑套具C.混凝土砌块D.液压顶杆

13.如果安全绳索受到冲撞、砸、刮、尖锐物切割等情况时要(D),立即更换新的绳索。

A.继续使用B.坚持使用C.小心使用D.停止使用

14.火场需要照明的部位不正确的(C)。

A.疏散路线B.作战区域C.装备器材储存区域D.被困人员可能所处的区域

15.(B)是指容易燃烧,通过摩擦引燃或助燃的固体。

A.可燃固体B.易燃固体C.自燃固体D.危险固体

16.室内火灾蔓延的途径多,不包括(B)。

A.内墙门、间隔墙、楼板孔洞B.厨房、卫生间C.闷顶、外墙窗口D.穿越楼板、墙壁的管道和缝隙

17.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由(C)造成。

A.地裂缝B.灾后疫情C.建筑物倒塌D.飓风

18.消防工作应当坚持(C)的原则。

A.防火安全责任制

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

D.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19.氯气(B)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A.无色B.黄绿C.蓝色D.白色

20.消防救援队伍按照(A)的架构模式。

A.局—总队—支队—大队—站B.局—总队—支队—大队—中队C.总队—支队—大队—站D.局—总队—支队—站

二、多选题(10题)21.常见的爆炸品物有(ABCD)。

A.三硝甲苯(TNT)B.硝酸铵C.硝化甘油D.黑火药

22.地下有限空间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可通过(AB)等方式查明现场情况。

A.询问知情人或工程技术人员B.查阅地下有限空间工程技术资料C.外部观察D.仪器侦检

23.消防救援队伍涉疫勤务主要是指承担(AC)等方面的处置任务。

A.病员转移B.医废转运C.地物消杀D.转运防疫物资

24.地下有限空间救援“五个严禁”是指(ABCD)。

A.严禁没有实战经验的干部担任现场指挥员(长)。

B.严禁情况不明冒险下井作业。

C.严禁非专业队员下井作业。

D.严禁防护措施不到位下井作业。

E.严禁没有预备紧急干预小组展开救援作业。

25.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有关企业签订协议,保障(ABD)的生产、供给。

A.应急救援物资B.生活必需品C.消防车D.应急处置装备

26.煤气中毒的预防与急救,正确的做法是(BCD)。

A.家中生火取暖时门窗紧闭

B.平时要经常开窗换气

C.严重煤气中毒者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D.呼吸心跳停止时做人工呼吸和胸外按摩

27.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ABCD)。

A.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B.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C.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D.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28.地下有限空间救援,侦检阶段可利用(ABC)等手段探测被困人员所处的位置和状态

A.测距仪B.搜救犬C.热成像仪D.生命探测仪

29.家里发生大火时,错误的做法是(AC)

A.赶紧收拾家里值钱的东西,尽量带走,减少损失

B.不贪恋财物,立即逃生,并迅速报火警

C.坚守家中灭火,不逃生

D.及时切断电源

30.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ABCD)。

A.特别重大B.重大C.较大D.一般

三、单选题(20题)31.硫酸、硝酸等酸类腐蚀物品遇密集射水,会立即沸腾,使酸液四处飞溅。所以发烟硫酸、氯磺酸、浓硝酸等发生火灾后宜用(B)扑救。

A.干粉、化学、一般灭火器B.雾状水、干沙土、二氧化碳C.干沙土、二氧化碳D.以上都是

32.易燃气体是指20℃和101.3kPa条件下,与空气的混合物按体积分数占(C)或更少时可点燃。

A.15%B.14%C.13%D.12%

33.车辆人员坠水救援时,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D)。

A.迅即利用救援舟艇搜救水面待救人员

B.现场指挥员对水域状况进行评估研判

C.对落水车辆进行准确定位和打捞

D.对落水者身份进行辨识

34.单层、多层工业与民用建筑、人防工程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在安全出口和疏散走道上设置的应急照明,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A)min。

A.30B.60C.20

35.(C)具体负责作战和训练中的安全监督工作。

A.灭火救援指挥员B.军政首长C.安全员D.观察员

36.施救5楼被困人员,不宜使用的装备器材是(C)。

A.救生绳B.15米金属拉梯与挂钩梯联用C.救生气垫D.举高消防车

37.对溺水者实施心肺复苏急救,胸外按压时,按压深度应达到胸腔深度的1/3,约为(D)厘米。

A.2~3B.3~4C.4~5D.5~6

38.我国水旱灾害常见的类型有洪水、山洪、(C)等。

A.干旱B.旱灾C.暴雨D.雪灾

39._______是利用可燃气体同氧气混合燃烧所产生火焰分割材料的热切割。(

C

)

A.气焊B.电焊C.气割

40.当液化气罐内的气量不足时,应(B)。

A.放在热水中加热B.换气C.把气罐横放D.摇晃

41.分割是将大面积燃烧区域分割成若干个区域,分别部署力量逐个消灭的战法,下列不适用于分割战术的是(D)

A.大面积易燃建筑密集区、露天堆场或森林、草原火灾时

B.多层建筑或高大的生产装置发生火灾时

C.大面积易燃液体流淌火

D.建(构)筑物或物体内部燃烧时

42.根据我国《降水量等级》(GB/T28592—2012),日降雨量50~99.9毫米为(A)。

A.暴雨B.较大暴雨C.大暴雨D.特大暴雨

43.下井作业过程中,出现救援人员中毒、受伤、失联等险情时,(D)应第一时间展开紧急救援作业。

A.管理指挥组B.安全侦检组C.救援作业组D.紧急干预组

44.公安消防队扑救火灾(C)。

A.只收灭火器材药剂耗损费用B.收取所有费用C.不收取任何费用

45.高层建筑人员疏散非常困难的原因不包括(B)。

A.烟雾扩散影响B.客运电梯拥挤C.疏散距离影响D.人员拥挤影响

46.当发生火灾时,正确的安全疏散主要有3个方向,向下可以跑到地面,向上可以爬到屋顶,还可以(B)

A.躲到角落里B.向外逃到阳台C.钻到阁楼,大厨等处避难D.走电梯及时离开

47.利用低洼地区分蓄超过河道安全泄量的超额洪水的地区是(C)。

A.行洪区B.分洪区C.蓄洪区D.滞洪区

48.遭受突发事件单位处理不当的方式是(C)。

A.营救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

B.控制危险源、表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

C.坐等上级指示

D.其他防止扩大的措施,向县级政府报告

49.天然气为无色无味的易燃气体,其83%~99%的成分为(A)。天然气液态相对密度(水=1)约为0.45,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扩大600倍,爆炸极限为5%~14%。遇火源、热源有着火爆炸危险,与氯气、次氯酸、液氧等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吸入高浓度的天然气能造成人窒息死亡。

A.甲烷B.乙烷C.丙烷D.丁烷

50.预防与应急准备,是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必须立足于(A)的原则。

A.预防为主B.控制为主C.处理为主D.消除为主

参考答案

1.B

2.D

3.C

4.C

5.A

6.B

7.B

8.C

9.A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