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武术教育的思考_第1页
全球化背景下武术教育的思考_第2页
全球化背景下武术教育的思考_第3页
全球化背景下武术教育的思考_第4页
全球化背景下武术教育的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球化背景下武术教育的思考

全球化时代不仅改变了武术教育的现实水平,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武术教育和培训发展的视角,改变了武术教育和培训在现代方式中的道路和趋势。因此,全球化时代的言说语境是武术教育发展的安身立命之所。武术教育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它必须将自己发展之根深植于自己时代的“土壤”之中,在于它总是能够不断地根据时代本质,及时解答自己的时代问题,科学拓展自己的当代视野,总体把握自己的时代方向,从而充分地适应自己的时代。因此,本文基于此,以弘扬武术文化为鹄的,根据全球化境域的价值取向,审视当代中国武术教育发展的问题域,以期为解读、规划当下武术教育和武术文化发展提供思路。1“全球化”的本质:普遍性、特殊与多元21世纪,人类社会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是全球化。“全球化是人类文明冲突的过程,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单一化与多样化、整合与破碎、一体化与分裂化的统一。”英国学者罗伯特森认为,“我们可以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把全球化当作包含着特殊性的普遍化和普遍性的特殊化的双重过程。”全球化,一方面给各个领域发展带来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挑战。1.1武术教育发展的机遇1.1.1武术教育是武术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当下中国人之所以不能在全球化语境中公正地审视各种武技文化所蕴涵的普遍价值,原因就在于对中国武术的过分关注。武术文化是一种创造性的存在,通过武术教育传播武术文化是武术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全球化既为武术教育走向世界提供了充分的技术等条件,也给武术文化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与融合提供了机遇。事实证明:一个民族文化只有走向世界,才会为世人所共享,才会得到更大的发展,才会更具有民族的生命力。1.1.2保持战略一致,配合进行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种外来武技文化会对武术文化和价值观造成强烈冲击。1942年秋,特纳在美国对外文化工作的政策纲要的备忘录指出:“对外文化工作必须根据国家的需要,同政治、经济、外交政策保持一致,配合进行。”当前各种外来武技文化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身体活动方式而已,而是一种文化的渗透,一种新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的熏陶,是一种文化的侵吞,长期的结果必然是中华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的淡漠。密特朗认为,“一个失去自己语言的民族,谁也不会理睬它。”因此,武术界有识之士开始关注这种文化渗透,并提倡与献策加强中华民族武术文化教育,消除各种外来武技文化对武术文化的吞噬。1.2武术教育的发展与挑战1.2.1武术在当代的重要性和作为文化身份的自我肯定和弘扬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属性,这是毫不动摇的一个信念。中国武术从诞生之日起就蕴涵着暴力的因子。在冷兵器时代,武术技击功能居于主导地位。在历朝历代更替中,统治阶级腐化堕落,人民的生活开始恶化,社会是民不聊生、治安极不稳定,人身的安全得不到政府保证条件下,社会习武之风盛行。人们想通过学习这种暴力手段,增强自己护家护体技能。新兴阶级往往把武术作为一种号召人们反对和推翻旧王朝的手段。一旦这些新兴的阶级夺取政权成功,他们深知武术这种暴力手段的潜在威胁,于是开始禁武。但是随着冷兵器时代结束,社会法制日趋完备,武术技击功能逐渐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武术要继续生存、发展,就不得不重新审视其技击功能,实现价值功能转轨。当下全球化时代,由于国家的法律日益健全,人们生存安全可以得到保证,不需要个人再像冷兵器时代那样成为“武林高手”。人们更多的是需要面对由于过去追求经济发展,利用高科技手段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而带来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人们开始把关注自身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灌输到日常生活意识之中。身体健康将是当今时代的生活主题。同时,面对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武术承担着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可见,随着时代变迁,武术功能不断变化。然而,武术功能定位将直接影响到武术教育的发展定位。如何审视、定位武术功能,这是一个重要的时代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将关系到武术教育思想如何转换的问题,也势必将影响到武术教育的未来发展路向。毫无疑问,这是对全球化时代武术教育发展的一个严重的挑战。1.2.2武术教育应该是有吸引力、无政府政策的传播反思武术教育可以看出,尽管武术以博大精深著称,但是教学内容庞杂,给人一种复杂、难学的感觉,使人敬而远之;有一定的教学程序,但是随意性太大;在考核上虽然有段位制,但是实践中却是有名无实,“有制度不依”,未落到实处。所以,今天的武术教育陷入尴尬局面。反观外来武技,他们的教学内容均具有简单、易学、易记等特点;在考核标准上,使学习者容易产生类似中国“跳一跳,摘桃子”的成就感;教学程序上,他们有系列的严格要求,给人一种规范化感觉;在教学服装上,从教师到学生都有一套漂亮的服装,给人一种肃然起敬之感。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信息化科学技术将为各国所共享。因此,从历史角度看,科学技术对武术教育的渗透已不可避免。这如同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发生影响一样,科学技术对武术教育的渗透,极大地改变了武术教育传播的形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大范围和远距离的武术教育传播成为可能,可以使武术文化传播至世界的各个角落。媒介化的文化将打破武术教育的传统非媒介文化的封闭,使更多的人经由媒介接受武术教育成为可能。武术教育不应再沿袭过去那种“太极十年不出门”的传统教法,积极吸收外来武技的先进办学经验和管理理念,改革武术教育内容,创新武术教学方法,把武术和外来武技有机整合,作为有中国特色的武术教育体系组成部分,增强民族内在的文化张力,提高武术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而不再抱着“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旧习心态,使武术教育之路愈走愈窄,进入死胡同。可以说,武术教育媒介应转变是一个武术教育时代信念。但是,当下一个横亘在我们面前不容回避的、影响武术教育传播进程的问题是:到底该如何转变武术教育媒介?这一问题成为发展武术教育不得不给予解答的时代问题。这对于武术教育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1.2.3武术教育者的素质和角色要求全球化时代,科学技术革新,电脑和互联网技术普及,人际关系也不同于农耕社会,这些均给武术教育者提出了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全球化对武术教育者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科学素质、创新能力、学术水平和科学精神,成为一个武术教师的基本要求。而武术教师仍然停留在过去旧的教学模式上。二是对教师的地位和任务有了新的要求。教育的信息化和科学化对教学提出了高标准,电脑等一些高科技技术应用于教学领域,教师要学会认知和运用这些高科技的设施。三是全球化对师生之间的关系,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师生之间不再是过去那种师徒如父子的关系,而更多的情况下是朋友关系,教师是引导者。2武术教育要坚持国际化和民族化汤一介先生认为,“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在受到外来文化的挑战时,不仅不会拒绝外来文化,而是欢迎它,以便使自身文化更快更健康地发展。”因此,当今的中国武术教育只有面对现实,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趋势,坚持武术教育的国际化和民族化两条腿走路,站在武术教育民族化的基础上,传承民族优秀武术文化;同时迈出国际化步伐,使武术文化借助全球化“东风”得到弘扬。2.1武术教育国际化的意义“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今天,要清醒地认识到武术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时代的必然产物和趋势,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历史潮流的大势所趋。我们应主动地迎接它、适应它,而不是消极抵制它。“没有相互的交流,不可能有文化的多元化。”2.1.1大力开展武术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接受心理,树立正确的武术教育观思路决定出路。要敢于树立把中国武术教育推向全球的观念,做到深入了解世界上不同国家的文化状况,人民的接受心理,做到“知己知彼”,有针对性地派出我国武术专家、学者等去国外推广武术教育。同时,在一些具有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的高校成批次地扩大招收外国留学生,对其进行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等不同学历的武术专业人才培养,使这些外国留学生将来成为武术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生力军。2.1.2开设武术课程,了解世界人民的文化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要从繁荣中华民族文化的目的出发,把武术教育当作中国武术全球化进程的助推器,使武术最终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成为与奥林匹克分庭抗礼的体育运动,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坐标。现在苏州大学韩国大真学院,就对韩国的学生开设中国武术课程,请武术教师给他们上课,对他们进行中国武术文化的熏陶。杜勒斯的话也许能给我们留下无穷的回味:“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他们采取的方法思考问题。”2.1.3武术学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要立足文化特点,充分发挥武术学科的优势,提高文化内涵在教材选编中,围绕建设与历史传统相承接、与世界文明相贯通的先进国际武术教育核心,注重武术的品位,突出教材的含金量,强调武术本体,立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教育的前沿,发扬武术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武技文化的有益营养,发掘武术内涵,博采众长。在武术教育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增强中国武术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繁荣武术教育国际化事业。2.1.4文化自信是文化合作的纽带日本前首相竹下登认为,“国际社会的多样性文化是为各国人民所享有的具有普遍价值的共同财富,通过文化相互交流培养起来的对异质文化的宽容心有助于开放的国际社会、国际合作与国际和平的构筑,并且多样性的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还能给国际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文化的相互交流和碰撞能够丰富文化的内涵。”武术教育不能固步自封,只有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世界,在广泛的跨文化交流中加强武术文化教育的民族性建设,培元固本,才能抵御外来的文化侵袭。2.1.5加强国际合作办学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加快,中国在利用外资合作办学上已取得可喜的成果。一些城市的独资和合资办学开始出现,诸如苏州新加坡国际外语学校、苏州大学的韩国大真学院等。这些均给武术教育国际合作办学提供借鉴。中国武术教育既可以利用华侨的力量,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走出国门办学;又可以引进资金,在国内办学,开创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武术教育之路。鲁迅曾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2.2武术教育的民族化武术教育的国际化和民族化是武术教育的一体两翼,缺一不可。武术教育民族化是武术教育国际化的根基,离开了这个根基,国际化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同水往低处流的物理现象一样,文化的交流和撞击也有这种由高向低的特点。”要清醒地认识到,如今武术之所以在世界上迅速发展,就是由于武术现阶段在文化的交流中处于高处。因此,要想武术在世界文化交流或撞击中保持自己的高位,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的灿烂武术文化,激发民族奋发向上的豪情,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提高我国在世界的威望,就必须重视武术教育的民族化发展。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揭示,有机体之所以能够有组织地处于生命力活跃状态,是由于系统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这种与环境交换的系统是开放的系统。世界武技文化尽管形式多样,但它们都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智慧结晶,本质上是相通的,因而可以相互借鉴、交流和融合。我们走武术教育民族化道路时,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对待世界上其他武技文化,积极地吸收其优良的办学模式、教学经验等,使武术教育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在世界武技文化中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凡是武术教育发展比较好的时期,都能比较好地处理两者之间关系;凡是武术教育发展不好的时期,则不能很好地处理两者关系。武术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张岱年说:“民族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民族精神发扬充盛之时,民族文化就发展前进;当民族精神衰微不振之时,文化也就处在停滞状态之中”。因此,武术教育在走民族化道路时,应注意以下方面。2.2.1武术教育民族化,为武术大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可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工业化、现代化过程的加速,必然会造成一种世界通行的工业文化和大众文化,使西方的价值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认可,从而打破过去以精英文化为主导的文化格局。大众文化将以潮水般的势头,冲击着精英文化,在全球流行。西方大众文化的冲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形式与内容完全地模仿西方大众文化。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武术教育民族化的过程中,要扬弃武术文化自身的价值观同时,学习和吸收外来武技文化的某些价值观,借以弥补自身不足,提升武术文化品味。加强以武术的中华民族性为主体的文化选择,学习和吸收外来武技文化优秀成果,树立中国武术教育的科学化、大众化根本教育理念。2.2.2在传播促进武术教学改革,吸收外来武技文化的先进教学理念,开创武术教育理念与方法的综合创新。在农耕社会,师徒传承是中国武术教育传播的基本方式,言传身教是中国武术教育的基本手段。如今的时代已不同于昨天,我们应在继承与发展中国武术教育的优良传统基础上,改变武术教育陈旧的观念,同时对外来武技教育理念与方法持“批判吸收”态度,厘清其精华与糟粕,以免犯“买椟还珠”的错误,创新崭新、融合中外武技教育的先进理念与方法为一体的、具有说服力、感召力和渗透力的中华民族武术教育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2.2.3“扬弃武术文化”的科学要义在于能够选用“扬”武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不但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也具有民族文化的糟粕成分。我们既不应全盘地肯定武术文化,也不应全盘地否定武术文化。而应辩证地看待武术文化,既要看到其内涵的优秀部分,也要洞悉其糟粕部分。因此,组织一批专家、学者,对武术文化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扬弃”,“扬”其符合时代要求和国家发展形势的部分,“弃”其与时代背离、不符合国情的部分。在现有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下,编写适合武术民族文化教育的蓝本,规范与强化传统文化教育。3武术文化交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