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湖北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6篇_第1页
2006年湖北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6篇_第2页
2006年湖北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6篇_第3页
2006年湖北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6篇_第4页
2006年湖北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6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2006年湖北省记叙文阅读6篇你在谁的伞下李钢⑴某个雷雨之夜我赶路回家,没带雨具,前面几步远的距离,一位姑娘持伞而行,那伞宛若一朵无雨的云。⑵雷雨交加,街上行人稀少,那姑娘不时地回头望我,目光带着疑惑甚至惊恐,很显然,我的存在使她有后顾之忧。这虽让人心寒,但也不能怪她,因此情此景颇像一些虽不高明却足以令人紧张的小说情节了:深夜,一条汉子尾随一个年轻的女郎,在雨中。⑶君子坦荡荡,为了她的安宁,我加速走到她前面去。我只担心在经过她身边时,她别吓得尖叫起来。电闪雷鸣之际再加上女人的尖叫声,会搞得这城市神经错乱的。⑷我把背影留给她,这样便显得更纯洁些。我哼着小调,步伐坚定从容,并竭力装出好人的样子——大概世界上再没有比好人假装好人更加狼狈的事了。⑸雨至滂沱,我已浑身湿透,忽然发现她竟跟了上来,走在我身边,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她有意无意地向我靠拢,慢慢地又将伞举到了我的头顶。雨被截住了,拍着伞。⑹我给了她安全感,她给我信任和帮助。转眼之间,我们成为一柄伞下的同路人。在城市,这是很动人的一刻。人与人的心灵原是可以相通的,凭借着雨夜,伞是小小的道具。⑺起初我挺拘谨,东张西望,有做坏事的心情,见四周一片茫茫,也就释然了。我接过伞来举着,路过自己的住所也未停下,像个真正的保镖一样,把她护送到家门口。她要我带走伞,我谢绝了,尔后我们像朋友似地道别。⑻故事本可以到此为止,然而时隔数日,我在街头再次遇见那姑娘,互相一愣,犹豫了一瞬,又像陌生人一般擦肩而过,连招呼也未打。这是白天,没有雨,街上人涌如潮。⑼这个破坏性的结果无疑令人失望。我为此假设过多种结果,反过来看看,唯有它真实得不可动摇。因为它绝对符合现代城市的性格。⑽在日趋冷漠的城市里,人们习惯了隔膜与生疏,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挨得很近也无法连成陆地,孤独感使人对沟通和交流产生抗体,再没有什么比陌生更让人熟悉。想一想,人真可算作一种自相矛盾的生物。人类创造出现代文明来掩埋自身的情感,同时,又渴望着人性能够破土抽芽。城市实在是司芬克斯一般的怪物,人建造了它,住在里面,它却把人变成难以解开的谜。⑾今夜又是雨夜,乱雨敲窗,不知此刻路上的行人,谁又在谁的伞下?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1~7段故事内容。(3分)15.雨夜,我走在年轻女郎的后面,让她感到了,后来,“我把背影留给她”,这时,她的表现是。她这样做是因为。(3分)16.用“~~~~~”在文中标示出“这个破坏性的结果”所指代的内容。(3分)17.作者认为这个“结果”“破坏”了什么?请你设想一个不是“破坏性”的结果。(3分)18.说说第⑼段中“现代城市的性格”在文中的含义。(3分)“现代城市的性格”的含义是。19.第⑻段中作者说“故事本可以到此为止”,想想看,故事真的到此为止,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会有不同吗?请简要分析。(3分)20.下面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夜又是雨夜,乱雨敲窗,不知此刻路上的行人,谁又在谁的伞下?”作者以此问结尾,流露出对城市人们之间多些沟通与交流,多些友好互助的期盼。B.文章以记叙为主,在叙事的基础上,发表议论,表达作者对现代城市性格的思索,对日趋冷漠的现代城市的不满。C.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全文主旨虽然是在议论部分点明的,但前面的叙事中已多处留有伏笔。如“这虽让人心寒”“在城市,这是很动人的一刻”等。D.文章叙事具体生动,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来刻画人物,取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14.雨夜“我”送陌生女郎回家。(意近即可)15.惊恐、害怕、恐惧、不安等意近词语都可跟上来,将伞举到了我的头顶“我”给了她安全感,她就给“我”信任和帮助(或“她”信任“我”)16.从“时隔数日”到“连招呼也未打”17.破坏了人类生活中友好、互助、热情、信任等美好的东西示例:微笑点头,或相互打声招呼,女郎表示谢意等18.冷漠,人们习惯了隔膜与生疏,没有什么比陌生更让人熟悉的。19.会有不同。若故事只到此为止,则文章重在歌颂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互助。加上“破坏性”结果,则文章重在表达作者对日趋冷漠的现代城市的不满。20.D(2006年湖北随州中考试题)父亲的自行车余杰①有人说,十岁的小孩子崇拜父亲,二十岁的青年人鄙视父亲,四十岁的中年人怜悯父亲。然而,对我来说,这个世界上父亲是惟一值得一辈子崇拜的人。②父亲是建筑师,工地上所有的工人都怕他,沙子与水泥的比例有一点差错也会招来父亲的痛斥。然而,父亲在家里永远是慈爱的,他的好脾气甚至超过了母亲。在县城里,父亲的自行车众人皆知,每天早晚,他风雨无阻地骑着吱吱嘎嘎的破车接送我和弟弟上下学。那时,我和弟弟总手拉着手跑出校门,一眼就看见站在破自行车旁,穿着旧蓝色中山服焦急地张望着的父亲。一路上,两个小家伙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而父亲一直能一心两用,一边乐滋滋地听着,一边小心翼翼地避过路上数不清的坑坑洼洼。等到我上了初中,父亲的车上便少了一个孩子;等到弟弟也上了初中,父亲便省去了一天两趟的奔波。可父亲似乎有些怅然若失,儿子毕竟一天天长大了。③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兴奋得睡不着觉。半夜里听见客厅里有动静,起床看,原来是父亲,他正在台灯下翻看一本发黄的相簿。看见我,父亲微微一笑,指着一张打篮球的照片说:“这是我刚上大学时照的!”照片上,父亲生龙活虎,眼睛炯炯有神,好一个英俊的小伙子!此刻,站在父亲身后的我却蓦然发现,父亲的脑后已有好些白发了。父亲一出世便失去了自己的父亲,惨痛的经历使他深刻地意识到父亲对儿子的重要性。因此,在他的生活里,除了工作便是妻儿,他不吸烟不喝酒,不钓鱼不养花,在办公室与家的两点一线间,生活得有滋有味。辅导儿子的学习是他最大的乐趣,每天的家庭作业父亲都要一道道地检查,认认真真地签上家长意见,每次家长会上他都被老师称赞为“最称职的家长”。母亲还告诉我一件往事:我刚一岁的时候,一次急病差点夺去了我的小命。远在千里之外矿区工作的父亲接到电报时,末班车已开走了,他跋山涉水徒步走了一夜的山路,然后冒险攀上一列运煤的火车,再搭乘老乡的拖拉机,终于在第二天傍晚奇迹般地赶回了小城。满脸汗水和灰土的父亲把已经转危为安的我抱在怀里,几滴泪水落到我的脸上,我哇哇地哭了。“那些山路,全是悬崖绝壁,想起来也有些后怕。”许多年后,父亲这样淡淡地提了一句。④父亲是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与父亲在一起,沉默的时候居多,我却能感觉出自己那与父亲息息相通的心跳。离家后收到父亲的第一封信,信里有一句似乎很伤感的话:“还记得那辆破自行车吗?你走了以后,我到后院杂物堆里去找,却锈成一堆废铁了。”我想了许久,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给父亲回信:“爸,别担心,那辆车每天晚上都在我的梦里出现呢。我坐在后面,弟弟坐在前面,您把车轮蹬得飞快……”(16分)(选自《语林》2005年8月)16.文章以“父亲的自行车”为标题,那么父亲的自行车在全文中起何作用?(3分)17.请概括写出全文表现父亲“称职”且体现父爱的几件具体事例。(3分)18.联系语境,品味下边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那些山路,全是悬崖绝壁,想起来也有些后怕。”许多年后,父亲这样淡淡地提了一句。19.第③段文字所写材料都没有围绕父亲的自行车来写,这是否脱离了全文的中心?请探究并简述理由。(4分)20.文章结尾处写到“我”收到父亲的来信后,“想了许久”才回信,“我”此时想了些什么?请续写出“我”回信的一部分内容(50字左右)。(3分)爸,别担心,那辆车每天晚上都在我的梦里出现呢。我坐在后面,弟弟坐在前面,您把车轮蹬得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6.是全文的线索,也是“我”和父亲感情发展的纽带。(3分。扣住“线索”和“纽带”两个要点来答。答出一个要点得2分,答出两个要点得3分。)17.①风雨无阻地接送儿子上下学;②认真辅导儿子的学习;③不远千里赶回来看望生病的儿子。(3分。意对即可。)18.“淡淡地”从语气的角度表现了父亲是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或表现了父亲不张扬、不夸饰、不表功的性格特点),反映了父亲对儿子朴素而深沉的爱。(或:淡淡的语气,浓浓的父爱。)(3分。前一个要点1分,后一个要点2分。意对即可。)19.示例:父亲的自行车只是全文的线索,并不是全文的中心。全文中心是“父亲是惟一值得我一辈子崇拜的人”,而第③段所写几个内容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我”崇拜父亲的原因,所以该段并没有脱离全文的中心。(4分。扣住自行车是全文的线索得2分,扣住本段围绕中心选材得2分。无固定答案,言之有理即可。)20.本题旨在考察学生对父亲的思念、崇敬、感恩之情。开放性题,无固定答案,只要符合“我”的心理和全文感情基调即可。(3分)(2006年湖北仙桃中考试题)书橱贾大山冯老师退休了,念他执教三十余年,又是高级教师,领导上在他60岁寿辰的时候,给他解决了一套房子,二楼,三居室。冯老师原来住在一条偏僻的小胡同里,一个小独院,三间旧屋;是他的祖业老宅。儿子结婚前,他和老伴儿住东屋,一明两暗,儿子住西屋;儿子结婚时,两间东屋让给了儿子,自己去住西屋。校长、局长每次看望他,都说他的房子太小了,他却总是笑着说:“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不小不小。”冯老师在旧屋住时,大家都可怜他的房屋过于狭窄。迁入新居后,就更可怜了,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个立柜,一张床,三间屋子空空荡荡,看不见什么东西。孩子们看着不像话,都劝他做几件家具。两个女儿让他做个尺寸大一些的写字台,再做几个书橱;儿媳妇希望他做一对沙发,一张席梦思床,一套时兴的组合柜。儿子迷着两个歌星,不操这份心,只说父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冯老师想做几个书橱。他一辈子没有别的嗜好,吃穿也不讲求,就喜欢买书。文、史、哲,儒、释、道,诸子百家,唐诗宋词,见书就买。他说财帛是身外之物,惟有把书读在肚子里,才能终生受用不尽,大则用以济世,小则可以修身。他爱书如命,家中一切东西,都可外借,惟有藏书一概不借----他有一套心爱的书,共十册,忘了是谁借去一册,至今未还,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便想此人是谁,苦苦想了两年。藏书不借,又不断买,日积月累便有了可观的数量。只是这么多年,由于房子太小,也委屈了那些先哲时贤,桌上桌下,床头柜顶,全是书!太平街的张木匠听说冯老师要做书橱,主动找上门来,一定要揽这宗活儿。他一再表示,价格优惠,质量第一,尺寸式样,全听冯老师的。冯老师根据屋子大小,经过一番精心设计,决定做四个书橱。每橱高1.9米,宽0.95米,上面是四层书架,下面设暗橱,紫檀色,大开月环拉手,扇子上“起线”,暗橱上“起鼓”,腿上饰以空雕花沿儿----不用亮油,一定要用大漆。冯老师要做仿古书橱,张木匠的兴致更高了。张木匠是祖传的手艺,曾经在一个京剧团里做过几年布景道具,专爱琢磨古色古香的东西,冯老师也算是地方名流,在他那里也正好露一露自己的手艺。可是,正要下料,冯老师让人捎来口信儿,不做了。张木匠若有所失,当天黑夜去找冯老师。冯老师不在新居,正在旧屋整理书。张木匠声音柔柔的,近于乞求。他说冯老师,料都下好了(其实没下料),怎么又不做了呢?做吧,质量、价格包你满意……冯老师摇摇头,笑了笑,朝东屋一指,没有言语。张木匠走到院里,东屋里开着收录机,正放一支流行歌曲。歌星的嗓音很低,小两口儿说话的嗓音也很低:“你真的支持咱爹做书橱?”“做就做,不做就不做。”“做书橱干吗用?”“放书呗。”“他有什么书?”“有佛教、道教的书……”,“迷信!”“还有马列的书……”“极‘左’!”媳妇儿说,“咱爹死了,他做的书橱归谁?”“自然是归咱们。”“咱们要那玩意儿干吗用?”“你问过多少遍了?”儿子好像不耐烦了,“盛碗!”冯老师不做书橱了,也不藏书了。青少年们向他借书,他都乐于借给,并且一再嘱咐不用还了。青少年们感到奇怪,他便笑着念一首打油诗:老夫藏下几本书,哪个喜欢哪个读。但愿身前散干净,免得书橱变碗橱。(选自2003年6月18日《读书时报》)6、这篇小小说围绕“书橱”共写了哪几件事?答:。7、这篇小小说围绕“书橱”所写的几个人物,他们对“书橱”各有什么态度?答:。8、冯老师一生爱书如命,家中什么东西都可外借,唯有书一概不借。在他放弃做书橱后,为什么青少年们向他借书,他却乐于借给,并且一再嘱咐不用还?答:。9、冯老师认为:“财帛是身外之物,惟有把书读在肚子里,才能终生受用不尽,大则用以济世,小则可以修身。”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答:。10、冯老师迁入新居后,屋子里空空荡荡,孩子们都劝他做几件家具。两个女儿让他做个尺寸大一些的写字台,再做几个书橱;儿媳希望他做一对沙发,一张席梦思床,一套时兴的组合柜。女儿、儿媳心里各自想的是什么?答:。11、你认为冯老师放弃做书橱这件事对还是不对?请陈述你的理由?答:。【参考答案】6、(3分)自己想做书橱;自己设计仿古书橱;自己放弃做书橱。说明:对一点给1分。7、(3分)冯老师要做“书橱”,用之于藏书;张木匠乐做“书橱”,冯老师是当地社会名流;儿子儿媳暗地里反对做“书橱”,是因为觉得藏书无用。说明:对一点给1分。第3点若答“儿子无所谓,儿媳暗地里反对”也可给分。8、(3分)他要做的书橱在他死后儿子儿媳要用来“盛碗”,他所藏之书家中无后继之人;借给青少年,是他给藏书找到了可继之人。说明:大意正确即可给3分。9、(3分)读先哲时贤的书对自己是有益处的:既可以服务于社会,又可以提高自己的品德和修养。说明:大意正确即可给3分。10、(3分)女儿:父亲一生爱书,做一张写字台和几个书橱可以满足他的心愿;儿媳:添制家具家里显得阔气、舒适,才像一个家。说明:第一问2分,第二问1分。11、(3分)对。放弃做书橱不等于不藏书,加上可以把书散借给青少年们,发挥的作用更大。不对。放弃做书橱实际上是在与他的儿子儿媳赌气,应该做他儿子儿媳的工作,让他们懂得藏书和读书的重要。说明:第一问对或不对给1分,理由2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2006年湖北恩施中考试题)你的容量有多大周海亮十年前的夏天,我一个人去昆嵛山区旅游。晚上,宿在山下的一个旅店里。天热得让人睡不着,只好搬了马扎到院子里乘凉。那晚有淡淡的月光,我发现不远处的一棵柳树下,正坐着一位微胖的中年人,穿着大汗衫,倚着树干,嘴里好像还哼着什么小调。一个人呆了一会儿,觉得有些无聊,便走过去,跟中年人搭讪。对方自我介绍后,我吃了一惊。因为他的名字我早有耳闻,是一位很有名气的教育理论家,并且,我以前曾零零散散地读过他的一些书。想不到,今夜竟能在这里遇见。和他聊了很多。一开始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后来就开始向他讨教,并向他倾诉我的苦闷。这时天突然变了,下起雨来。可是我却意犹未尽,于是随他去了他的房间,接着聊。“你刚才说你很苦闷?”他问。“是的。”我说,“我正在跟一位很有名气的美术教师学画,可是我总觉得自己进步太慢。并且我最担心的是,他在短时间内,不会把所有的东西全都传教给我。”“你的基础怎么样?”他继续问,“我是说,就算他明天就把他的所有都传授给你,你能全部装得下吗?”“这……”我有些没有信心。见我支支吾吾,他拿出两个瓶子,一大一小。他把大瓶装满水,然后把两个瓶子都递给我。“现在,你把大瓶的水全部倒进小瓶里试试。”他说。当然不可能全部倒进去。当小瓶灌满水后,大瓶里剩下的水就再也灌不进去了。“你的薄弱的基础,不成熟的思想,以及你的年龄,决定了你现在的容量----就像这个小瓶。”他说,“而你那位老师的容量,就像这个大瓶。就算现在他把他的东西全都倒给你,你能装得下吗?……不过不要紧,你会慢慢地进步的。随着你基础的积累、思维的成熟、年龄的增长,你的容量就会越来越大,那时候,只要你努力,自然会把老师的东西全部拥为己有。并且,你的进步肯定会越来越快。”我记住了他的话。回去后不再急躁,牢牢地打着基础,一点一点地锻炼着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果然,进步比想像中要快很多。可是两年后,问题又来了。我发现自己再一次陷入到一种毫无方向的焦虑之中,好像,我再一次开始停滞不前。于是,我拿着他留给我的地址,再一次找到他。听了我的诉说后,他再一次拿出一大一小两个瓶子。不同的是,这次他把小瓶灌满了水。他再一次把两个瓶子同时递给我,“现在,你把小瓶里的水全部倒进大瓶。”就照他说的做。当然,小瓶的水全倒入大瓶后,大瓶里也不过只有半瓶水。“现在,你已经达到这只大瓶的容量了。”他说,“而你的那位老师,相比之下,可能是那个小瓶的容量。就算把他的所有东西都倒给你,你也不会满的。”“那怎么办?”我问,“难道我再也不能进步了吗?”“那倒不一定。”他说。接着他再一次取出一个小瓶,灌满水,然后让我倒进大瓶。当然,这次大瓶被灌满了。可是我不解,这是什么意思呢?他仿佛看出了我的困惑,“你很想把自己这只‘大瓶’灌满是吧?那么,你只能再寻一只或者几只这样的‘小瓶’。也就是说,你必须继续拜师。显然,你现在的这位老师,已经满足不了你日渐增长的容量了。----当然,你永远别想把自己这只瓶子彻底装满。因为你必须不断增加自己的容量。一旦你的容量固定下来,那么,你就再也装不下任何东西,当然,也就不可能有进步了。”他的话,再一次让我顿悟。回去后,照他的话去做,果然,再一次进步神速。后来我的作品多次在市里得奖,并最终在一个独资企业做了一名成功的服装设计师。我想,这与这位教育理论家的点拨,肯定是分不开的。当然,我还要感谢所有教过我的老师。没有他们,我的这个瓶子,不管是大是小,也永远是空的。(原载《做人与处世》2006年第1期)6、“你的容量有多大”中“容量”指的是什么?文中“我”的容量是如何增大的?7、文中的教育理论家第一次为什么要分别用“小瓶”和“大瓶”来比喻“我”和老师的容量;第二次为什么又反过来分别用“小瓶”和“大瓶”来比喻老师和“我”的容量。在“我”与老师之间“大瓶”与“小瓶”位置转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8、小说写了“我”与教育理论家相隔两年的两次交往。第一次是偶然相遇倾吐“我”的苦闷,第二次是专程拜访表达“我”的焦虑。请说说“我”苦闷什么?两年后又焦虑什么?9、“我”经由苦闷、焦虑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服装设计师,“我”成功的原因主要有哪三个方面?10、“想不到,今夜竟能在这里遇见。”中“竟能”表现了“我”的一种什么情态?与“竟”相呼应的是哪两句话?11、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对“永远别想把自己这只瓶子彻底装满”这句话的理解。【参考答案】6、(3分)吸收、容纳知识的胸襟;不急不躁,牢牢地打基础,一点一点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说明: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7、(3分)第一次用小瓶比喻“我”的容量,是因为“我”基础薄弱,思想不成熟,年龄小;用大瓶比喻老师的容量,是因为老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第二次用大瓶比喻“我”的容量,是因为“我”不断增长的知识需要实现了对老师的超越;用“小瓶”比喻老师的容量,是因为一个老师的知识始终是有限的。不断增长的知识需要促使自己在不断地增加自己的容量。说明:一问1分。8、(3分)苦闷:“我”跟一位很有名气的美术教师学画,总觉得自己进步太慢;“我”最担心的是,他在短时间内不会把所有的东西全都传教给“我”。焦虑:美术教师的知识容量满足不了“我”日渐增长的知识容量,发现自己好像再一次开始停滞不前。说明:第一问2分,第二问1分。9、(3分)知不足,虚心求教;教育理论家的点拨;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容量。说明:三个方面一个1分。10、(3分)意外相遇,幸运相逢。果然,进步比想像中要快很多。果然,再一次进步神速。说明: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11、(3分)要点:必须不断增加自己的容量;一旦自己的容量固定下来,就可能再也装不下任何东西,也就不可能取得新的进步。说明:第一个要点1分,第二个2分。(2006年湖北恩施中考试题)姐姐孩提的时候,我就深深地爱着姐姐。严冬的日子,爹娘都上工去了,你拿着木槌,走向那静静的小河边。天正下着雪,河里早结了冰,你用木槌敲开了冰窟窿。凛冽的寒风吹裂了你那白皙的脸,刺骨的冷水冻肿了你那纤瘦的小手。那河边的木槌似一支古老而深远的歌,“冬冬”撞击我幼小的心窝。那小河边大青石旁的小姑娘,可是你―――我亲爱的姐姐?酷暑的日子里,天像下了火,可爹娘不让我下河,因为我是家里的“独苗儿”哟。爹娘上工时,你看着我。鸭子怎能圈在栏里?终于我奈不住我的苦苦哀求,才答应我早去早归,我像冲出笼子的鸟儿,一口气飞出小院,跳进那快乐的小河中…..直到天黑,你摇醒了在古槐树下熟睡的我。我揉着惺忪的眼睛一看,星星在眨着眼睛看着我呢!爹娘连叫了几声“我的儿”,便很很扯住呢那两根小辫子,骂你贪玩不顾我。那为了找弟弟喊哑了嗓子的山妹子,可是呢――我亲爱的姐姐?你牵着我的手,从童年的门槛跨出去,又推开了少年的大门…爹娘狠心将我俩抛弃的那一年,我正上初一。五月的麦子黄又黄,家中只有你一人忙。我几次要退学回家,你只含着泪花摇了摇头:“家里有阿姐,你安心上学….”那天早上鸡未叫,你背着亲手烙的煎饼,赶到八里远的学校。“都是姐姐不好,竟叫你吃不饱…”我一时竟无语凝噎。母亲一样的人哟可是你――我亲爱的姐姐?如今,我更深深地爱着我那亲爱的姐姐!23你是怎样理解第3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2分)24本文采用第人称的角度叙述,其作用是(3分)25文中对姐姐的称呼有什么变化?其用意是什么?(3分)26读完全文,你觉得文中的姐姐具有哪些优良的品质?(2分)27本文在写作上很有特色,请你自选角度(如结构、内容、情感等)提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探究的问题不能是上面题目已经涉及过了的),并写出你探究的结论。(4分)问题结论【参考答案】23我想出去玩,我不想失去自由。24便于直抒胸臆,给人一种亲切感。25称呼由小姑娘到山妹子再到母亲一样的人26勤劳、善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27示例文章每节后面都有可是你――我亲爱的姐姐它在每一节中突出的侧重点是什么?它们分别突出的是:对姐姐有深刻的印象;对姐姐的热爱;对姐姐的感激。(2006年湖北天门中考试题)胸像王鼎钧①如果安放在纪念馆的胸像忽然说话,定是你永生难忘的经验。回忆起来,那天的事几乎就是如此。②夏季常有这样的好天气,气温35度,浮云蔽日,海风习习,扛个木架摆在路旁做小生意的人都出来了。有个中国人占了一小段地方,架起他替丘吉尔画的像,他替玛丽莲•梦露西的像,打开一把椅子。你如果坐上他的椅子,他就替你画一张,使你感觉足以与丘翁玛姊并列。③起初,我没有看见那画家,也没有看见丘吉尔和梦露,我的注意全被一尊胸像吸住。他的两臂,在我们的T型汗衫所及的地方截去。大腿,除去和臀部相连的部位,也就所余无几了。他大概是在一次大手术后变成这般模样。但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