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3-2024学年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开学摸底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1.孔子提出“有教无类”,老子追求返璞归真,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韩非子强调“法”“术”“势”。上述思想()A.是社会转型的反映 B.均得到不同诸侯国重视
C.具有明显人文精神 D.发展成为传统主流思相2.西汉初年沿承秦制,严厉限制关中地区与关东地区的人员、马匹等往来,出入其间必须持有官府发给的“传”来作为通行凭证。这些措施旨在()A.控制关东经济 B.保障边境安宁 C.解决王国问题 D.增强中央威权3.南朝的宋朝秘阁藏书1.5万余卷齐朝藏书1.8万余卷,南朝统治者还多次下诏向民间征书;北魏孝文帝也曾诏“求天下遗书,秘阁所无、有裨益时用者加以优赏”。南北朝竞相下诏征书旨在()A.彰显华夏正统地位 B.保护中华文化典籍 C.促进民族交流交融 D.吸取外族优秀文化4.安史之乱后,韩愈、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主张摒并华而不实的骈文而写平易的散文,借此昌明儒家之道。北宋更重视文以载道的理念。唐宋古文运动()A.促成了唐宋文学领域的繁荣 B.折射出唐宋严重的社会危机
C.反映了经济繁盛的时代风貌 D.表明以文治国传统由来已久5.如图为13-18世纪我国北部农牧过渡带变迁图。对图中农牧过渡带变迁解释最合理的是()
A.缘于治边理念调整 B.体现了疆域变化 C.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D.决定于国力强弱6.1907年,张之洞通过多种渠道提出“先开国会,后布宪法”,认为宪法不能“钦定”,并对朝廷的“预备立宪”明确提出不同意见,认为“立宪实行,愈速愈妙:预备两字,实在误国”。据此可知,张之洞()A.主张取消君主制度 B.认同立宪派政治主张
C.坚持中体西用理念 D.具有一定的宪政意识7.毛泽东指出:因为敌人的封锁苏区的手工业生产衰落了,但因为广大群众需要,我们即有广泛的市场。应该首先为着自给,有计划地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某些工业,并有计划地组织对外贸易。该论述()A.旨在强调根据地面临的困难 B.动员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
C.丰富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内涵 D.争取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8.《晋察冀边区统一累进税税则》规定实行统一累进税。统一累进税是直接税,即直接向财产所有人和收入所得人征税。“累进”的含义是依据贫富等级按不同比例征税(有免征点,最高累进率为20%)。这一举措()A.保障了抗日战争的军费开支 B.利于解决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财政困难
C.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D.旨在合理分配抗日根据地各阶层负担9.如图为1952到1956年参加农业合作社的户数及户数占总农户的百分比的统计图。据如图可推知,当时()
A.土地改革的任务已全面完成 B.国民经济恢复效果明显
C.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D.基本实现“耕者有其田”10.1978年,我国财政支出的85.6%用于国有部门并主要围绕城市生产建设领域,2006年,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高达33.52%。这反映出我国()A.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B.财政税源和财政支出的多样化
C.公有制比重进一步下降 D.注重协调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11.亚历山大在东方被征服各地建立起几十座城市,既是统治当地居民的军事据点,也是经济活动中心。许多随军而来的奴隶主在这些城市里开设手工作坊,经营工商业,与当地居民进行贸易活动。许多随军学者沿途搜集资料,采集动植物标本。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亚历山大东征()A.积极性远大于消极性 B.客观上利于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
C.缓和了东西方的矛盾 D.深刻影响了东方历史的发展进程12.在13世纪巴黎《行业手册》列举的100个行会中,有86个行会均有妇女在工作,妇女工作具有重要性。但同时法国的法律条文又规定:“在很多情况下,若男子伤害妻子,可以免受惩罚。”据此可知()A.技术进步打破性别歧视 B.经济地位影响了家庭地位
C.思想观念变革的艰难性 D.经济发展未推动思想变迁13.事实上,制宪会议的多数代表并不真心欣赏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他们反对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为此,联邦宪法采用了在统一体制内对政府权力进行两向分割的做法。据此可知,美国对政府权力“纵向分割”旨在()A.建立一个有效有限的联邦政府 B.强化各部门之间的权力制衡
C.极力防止出现个人的专制独裁 D.扩大行政权以应对现实需要14.苏俄《和平法令》宣布:“如果某个民族被强制留在别国版图之内,如果违反这个族的愿望……那么合并这个民族的行为就是兼并,即侵占和暴力行为”。几乎同时美国总统威尔逊也提出:每个民族有权选择生活其中的国家;世界上的小国同样有享有大国所期望并坚持的对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尊重等。这些思想()A.维护了战后世界的长久和平 B.导致世界殖民体系迅速崩溃
C.彰显民族自决成为共同追求 D.推动了世界政治伦理的进步15.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等西方大国提出了“利益边疆”的概念。利益边疆没有确的地域指向性,主要涉及经济边疆、政治和意识形态边疆、文化和信息边疆等。这一理论()A.反映了强权政治和世界霸权主义 B.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C.客观上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催生出单极世界格局16.如图展示了1985-2018年部分国家发明人才流动规模。据图可知()
A.发明人才流动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B.发明人才的流动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C.发明人才流动数量的减少意味着国际分工的弱化
D.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促使发明人才流动占主导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0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侨批兴起于19世纪上半叶,是海外华侨华人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和领取包裹的凭证,是一种“信款合一”的家书。
侨批1本日报竞载,谓小吕宋华侨自演戏至今,巳捐助革命军十万,至下等之人亦捐五元,甚然赞叹。中国人近来之爱国心大明也。——1911年10月菲律宾华侨林书晏给黄开物的批信侨批2今者,愚欲与卿相商一事最利便于卿,何也?放足是也!放足之益实有数层,行路免艰难也;出外舟车免畏怯也:操作得自由也。有此三利而无一害,卿何妨而不为?——1914年菲律宾华侨黄开物给妻子林氏批信侨批3迳复者,顷代收到抗大捐款国币贰佰元,当遵命转交该校当局。先生等关怀祖国抗战人才之养成,爱国热忱殊堪钦敬!(抗大:抗日军政大学)——1939年周恩来回复泰国华侨苏君谦捐款批信侨批4近闻塘山春耕久早,农田受阻,将来早稻绝望,以致米价如此突涨猛进,各处灾民叫苦连天,饥荒来临,实吾潮之不幸也……幸得俺乡侨,募国币120万元之左右,惟该项汇至汕头商号,然后领取更为妥善。——1946年马来西亚华侨蔡得松给祖父母批信侨批5家乡自解放后,在毛主席领导下,封建势力已告清除,资产阶级已经被打倒,不论交通、水利等要旨,凡属国计民生者,莫不落力改建,海外华侨多阅报章,每得佳讯,除少数顽固分子外,莫不额手称庆,跃跃思归。
——1951年泰国华侨刘潮俊给父母的批信(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侨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中的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侨在历史研究方面的价值,并任选材料中的一件华侨简述其历史研究价值。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陈胜占领陈后,“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自立为王,号为张楚。”——《史记•陈涉世家》项王欲自王,先王诸将相。谓曰:“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诸将皆曰:“善。”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史记•项羽本纪》“大王起细微,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史记•高祖本纪》“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成例相沿……于是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立功以取将相,此气运为之也。”——(清)赵翼《廿二史札记》从上述材料中提炼出一个主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实准确,说明需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9.普通的面包折射出人类不平凡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古代,人们都叫埃及人“吃面包的人”。面包不仅仅是埃及人的主食,还是观念层面的衡量标准和计量单位。“面包个数”象征着财富,全国遍布的烤炉实质上等同于铸币厂。烤炉里烘烤的面包,最终变成了现实世界中的货币。埃及人还在墓室的墙壁上绘制了许多不同形状的面包,有的像墨西哥农民的草编帽,有的像小金字塔,甚至还能看到神牛、哈托尔女神、丰饶女神的形象。——摘编自(德)H.E.雅各布《了不起的面包》材料二:19世纪中叶以前,面包生产一直由中世纪的手工技术主导,费时费力。商家在制作面包时或混入明矶作为增白剂,或为了增加面包重量在原料中混入土豆,或干脆块斤少两。为了应对以上问题,发明家约翰•道格利希在19世纪50年代发明了全自动轻盈面包机,创办了轻盈面包公司,生产成品纯净、大小一致、无需发酵的轻盈面包,成为近代英国面包工业化生产的关键尝试,也是科学家探索无酵母胀发手段的重要成果。——摘编自朱联璧《19世纪中后期英国面包生产的工业化尝试》材料三:1937年,麦当劳兄弟在加利福尼亚经营了一家汽车餐厅。1943年,他们转向主要销售用两片面包做成的汉堡包,并对经营方式进行了重大改革,采用自助式用餐,使用纸质餐具,并提供快速服务。这种独特的经营方式大获成功。接着,麦当劳兄弟又开始建立连锁店,并亲自设计了金拱门的招牌。到20世纪80年代初,麦当劳已在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6000多家分店。仅1985年一年就发展海外分店597家,平均每15小时就开一家分店。
——摘编自马若寒《克罗克和他的麦当劳餐饮帝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包在古埃及的功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英国面包生产工业化尝试的背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麦当劳经营模式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春秋时期私学的产生,“兼爱”“非攻”“尚贤”等体现了当时列国纷争的社会状况,“法”“术”“势”等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综上,这些思想都是社会转型在思想领域的反映,A项正确;
结合所学可知,儒家、法家等思想较受诸侯国重视,这些思想并非都得重视,排除B项;
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核心,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C项;
儒家发展成为传统主流思想,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答案】D【解析】A.材料措施针对关中和关东地区,因此A项片面;
B.关中不是边疆,B项错误,排除;
C.材料措施与王国无关,排除;
D.根据“严厉限制关中地区与关东地区的人员、马匹等往来,出入其间必须持有官府发给的‘传’来作为通行凭证”分析可知,材料中西汉政府加强了对关中与关东地区人员、马匹流动的限制,意在加强中央的权威,D正确。
故选:D。
本题侧重于考查西汉的建立,解题关键信息是“严厉限制关中地区与关东地区的人员、马匹等往来,出入其间必须持有官府发给的‘传’来作为通行凭证”。
本题侧重于考查西汉的建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3.【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及所学知识,南北朝时期政权并立,政局动荡,典籍大量散失,竞相下诏征书是为了借鉴学习传统中原王朝的治国方略,彰显政权的合法性,彰显自己的华夏正统地位,A项正确;
保护中华文化典籍不是南北朝统治者的主要目的,排除B项;
促进民族交流交融不是南北朝统治者的主要目的,排除C项;
吸取外族优秀文化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魏晋南北朝的政权并立,结合南北朝的时代特征并根据设问要求从根本目的的角度分析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魏晋南北朝的政权并立,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4.【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一直到宋初,社会动荡不安,社会信仰缺失。因此一些士人提倡古文运动,来昌明儒家之道,这有利于重新确立社会信仰。因此古文运动的兴起折射出唐宋严重的社会危机,故B项正确;
古文运动和文学繁荣没有直接联系,故A项错误;
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社会动荡不安,不利于经济繁荣,故C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治国思想,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佛教、道教、儒学的发展,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结合安史之乱的影响和唐宋时期古文运动的目的和作用分析。
本题考查唐宋时期的儒学复兴,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我国北部农牧过渡带变迁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农牧过渡带分布在内蒙古东部和河北、山西、陕西北部及甘肃南部地区,这一地带为我国半湿润与半干旱和半干旱与干旱地区的过渡带,年平均降水量大约在200至400毫米之间,属于旱作和草原牧区的过渡地区,故农牧过渡带变迁受气候变化的影响,C项正确;
农牧过渡带与治边理念调整无关,且明、清统治者在治边思想上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其核心理念和基本点是一致的,排除A项;
疆域未出现明显变化,排除B项;
农牧过渡带变迁与国力强弱无关,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6.【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立宪实行,愈速愈妙”可知,张之洞认为宪政实行越快越好,这说明他具有一定的宪政意识,故D项正确;
张之洞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不主张取消君主制,故A项错误;
张之洞认为“预备立宪”是“误国”,说明他不完全认同立宪派政治主张,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张之洞坚持中体西用理念的信息,故C项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解题的关键信息是“立宪实行,愈速愈妙”。
本题考查清末“预备立宪”的相关知识,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7.【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苏区在国民党的打压之下,手工业应该先自给,然后在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某些工业,并有计划地组织对外贸易。可知这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在苏区的经济政策,也就丰富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内涵,故C项正确;
材料重点说的是用怎样的方法区解决困难不是旨在强调根据地面临的困难,排除A项;
动员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
争取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国共十年对峙,依据材料“有计划地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某些工业,并有计划地组织对外贸易”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国共十年对峙,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难度适中。8.【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统一累进税是直接税,即直接向财产所有人和收入所得人征税……依据贫富等级按不同比例征税”并结合所学可知,统一累进税是解决财政收入的一个税收类型,实行统一累进税有利于解决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财政困难,B项正确;
材料的做法有利于保障军费开支,但是否保障了不能判断,排除A项;
全面抗日战争时期不涉及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排除C项;
“合理分配抗日根据地各阶层负担”并非这一举措的最终目的,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建设,依据材料“统一累进税是直接税,即直接向财产所有人和收入所得人征税”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建设情况,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难度适中。9.【答案】C【解析】A.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任务全面完成,故A项错误;
B.材料指的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与国民经济恢复无关,故B项错误;
C.根据材料中的图示信息可知,参加农业合作社的户数占比越来越多,结合所学,1953年至1956年进行了三大改造,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故C项正确;
D.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后基本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了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以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0.【答案】D【解析】据材料“1978年,我国财政支出的85.6%用于国有部门并主要围绕城市生产建设领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高达33.52%”,可知,1978年时,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城市生产建设,到2006年时,更加注重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说明注重协调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D项正确;
仅从财政支出,无法判定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并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20世纪初初步建立,排除A项;
材料内容主要反映出我国注重协调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无法得出财政税源的信息,排除B项;
材料突出的是财政支出的变化,并未提及公有制比重的变化,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了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1.【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许多随军而来的奴隶主在这些城市里开设手工作坊,经营工商业,与当地居民进行贸易活动。许多随军学者沿途搜集资料,采集动植物标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东征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故B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比较亚历山大东征积极和消极影响,无法判定积极性远大于消极性,故A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亚历山大东征对文明交流的影响,没有提及缓和矛盾的信息,故C项错误;
材料描述的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流,D项只是强调对东方的影响,不符合题意,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许多随军而来的奴隶主在这些城市里开设手工作坊,经营工商业,与当地居民进行贸易活动。许多随军学者沿途搜集资料,采集动植物标本”,从东西方文明交流角度作答。
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的能力。1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3世纪的法国巴黎,女性已经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当中,但是法律条文对于女性的保护尚未完善,这说明当时法律制定较为滞后,也意味着思想观念变革具有艰难性,C项正确;
材料提到的行会中有女性参与,但并不能证明这些行会实现了技术突破,排除A项;
“若男子伤害妻子,可以免受惩罚”,意味着法律意义上,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排除B项;
D项表述绝对,而且与唯物史观的基本主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符,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了中世纪欧洲,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中世纪欧洲,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3.【答案】A【解析】A.根据材料“联邦宪法采用了在统一体制内对政府权力进行两向分割的做法”及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政府之所以对权力进行分割实行三权分立体制,是为了建立一个有效的政府,同时对权力进行限制,因此A项正确;
B.强化各部门之间的权力制衡是方式,不是目的,排除;
C.极力防止出现个人的专制独裁只是其中一个目的,还为了防止“暴民政治”,排除;
D.材料强调分权,因此不能看出行政权的扩大,排除。
故选:A。
本题侧重于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解题关键信息是“他们反对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联邦宪法采用了在统一体制内对政府权力进行两向分割的做法”。
本题侧重于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14.【答案】D【解析】据材料那么合并这个民族的行为就是兼并,即侵占和暴力行为”,“每个民族有权选择生活其中的国家”可知,苏俄和美国都主张尊重民族的民族行为,有利于推动世界政治伦理的进步,D项正确;
战后世界并没有长久和平,排除A项;
世界殖民体系迅速崩溃是在二战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
材料强调的是尊重部分民族的民族行为,无法得出民族自决成为共同追求,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15.【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80年代,西方大国提出“利益边疆”的概念,其虽不强调地域指向性,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大国在经济、意识形态等领域划分势力范围,反映了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A项正确;
材料未说明其他国家的态度,各国共识无从得出,排除B项;
这一概念体现的是西方大国划分势力范围,并不阻碍各国相互交往,与经济全球化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
各大国构筑自身“利益边疆”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多极化发展,而不是单极世界格局,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美国霸权主义,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美国霸权主义,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16.【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85—2018年部分国家发明人才流动规模”可知,1985年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演变,世界主要国家的发明人才的流入和流出规模不断增加,促进了发明人才的世界性流动,B项正确;
根据材料显示,发明人才流动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排除A项;
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发明人才流动数量的减少是否意味着国际分工的弱化,排除C项;
材料中描述的是发明人才的流动情况,没有对比,无法说明发明人才流动占主导,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17.【答案】【小题1】贡献:资助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贡献;推动国内思想解放,有利于反封建斗争;资助国内抗战事业,为反侵略斗争做出贡献;募集资金帮助稳定国内物价保障民生;积极参与新中国建设,为新中国建设做出贡献;有利于促进社会变迁。【小题2】价值:可以作为研究近现代华侨对于国内民族民主革命和新中国建设方面的重要史料;可以用来研究近现代华侨的爱国主义精神;是研究近现代中国华侨历史的重要史料。
侨批1的历史研究价值:此侨批反映的是1911年菲律宾华侨资助辛亥革命的史实。对于我们从海外华侨的角度更加全面地认识辛亥革命极有帮助。另外,此侨批还可以用来帮助我们认识海外华侨的爱国主义情怀,能够从侧面反映出国内挽救民族危亡思潮的影响,对于我们了解当时国内的思想动态有一定的帮助。
侨批2的历史研究价值:此侨批反映的是黄开物劝妻子放足的史实。对于我们了解当时华侨的思想解放情况以及反封建斗争均有一定帮助。另外,也可以帮我们了解当时国内的思想状况,从侧面认识民国早期的社会风俗变迁等情况。
侨批3的历史研究价值:此侨批记录了泰国华侨苏君谦向抗日军政大学捐款的史实。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海外华侨对于抗战的贡献,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实施情况,中国共产党与海外华侨的关系等。
侨批4的历史研究价值:此侨批反映了1946年马来西亚华侨募资助家乡度过米荒的史实。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广东等地的农业和物价情况,以及民生困境等,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海外华侨深厚的家国情怀。
侨批5的历史研究价值:此侨批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泰国华侨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新中国成立早期海外华侨对新中国的态度,进而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影响等。同时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帮助我们了解新中国各项事业建设,面临的国际形势等情况。【解析】本题考查华侨第一问要结合华侨的特征来解答;第二问要结合华侨的影响来解答。
本题考查华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18.【答案】本题为观点说明类论述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中对陈胜、刘邦等历史事件的描述,可以看出政治体制上的一些变化,即世卿世禄到白衣公卿。因此可以提出主题:世卿世禄到白衣公卿——先秦到秦汉的政治变局。
说明:首先根据材料内容,描述陈胜、刘邦等人以白衣身份称王称帝、为将为相的史实,得出这一时期政治变局,即由贵族政治向平民政治的转变。具体而言:由材料可知,陈胜、刘邦均出身寒微,但都为诛灭暴秦立下大功,因此得以称王称帝;刘邦的臣子中,也“多亡命无赖之徒”,却因灭秦有功而为将为相。这种现象反映出了秦汉之际中国政治的一种重大变化趋势——有功即可为将相,打破了先秦时期世卿世禄的政治格局,体现出由贵族政治向平民政治转变的历史趋势。然后根据所学知识,阐述先秦贵族政治形成的原因、逐渐瓦解的原因以及秦汉时期平民政治出现的背景。具体如下:由于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长期存在和深远影响,先秦时期形成了世卿世禄的政治格局。贵族依靠血缘上的优势,在政治等各方面都享有世袭特权,形成了比较典型的贵族政治局面,出身寒微的平民百姓基本无法进入政治体制之内获取一官半职。然而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封制逐步瓦解,礼崩乐坏的背景之下,各诸侯国为生存起见,逐步实行军功爵制,有军功者即可为官。同时实行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大量选拔人才担任郡县官员,这就给出身寒微的平民提供了晋身的阶梯,也逐步打破了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局面,中国历史出现了平民政治的发展趋势。至秦汉之际,虽然分封制依然有较大影响(项羽分封诸将,刘邦分封诸王)但是以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宣言为代表,刘邦君臣多出身布衣的白衣公卿局面为标志,贵族政治已难以继续主导政治格局。汉朝建立后实行的察举制、征辟制等选官制度,更是给了大量出身寒微的平民参政的机会,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平民政治的历史趋势。最后对论证进行总结,得出结论:综上所述,秦汉时期出现了明显的平民政治的历史趋势,体现了当时的政治变局。当然历史发展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急腹症护理课件
- 钻具租赁合同模板(2篇)
- 阅读馆合伙人合同(2篇)
- 认识平行 课件
- 输尿管超声课件
- 幼儿园小班音乐《大树妈妈》教案
- 西京学院《网页设计与制作》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谈话活动第5章
- 西京学院《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中学教研活动组织指导》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30年中国汽车凸轮轴行业需求状况及未来发展策略研究报告版
- 2024年企业合并协议与合同
- 天津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无答案)
- 2024年居间服务合同:新能源项目开发与合作
- 养老院膳食营养保障方案
-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数学面试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 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 2024年中国酱香型习酒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合同外增加工程量情况说明(1020字)
- 智能护理:人工智能助力的医疗创新
- 23版概论第八章 科学发展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