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 作业_第1页
2024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 作业_第2页
2024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 作业_第3页
2024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 作业_第4页
2024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 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基础达标]1.(2023·江西南昌高三月考)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标志重捕法适合用来调查兔子、田鼠和蚜虫等动物的种群密度B.某种植物成群、成簇、成块地密集分布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C.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都能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D.遭受严重火灾后的森林恢复原状所需时间长,属于初生演替解析:选C。蚜虫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一般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错误;某种植物成群、成簇、成块地密集分布属于种群的集群分布,不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B错误;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都能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C正确;遭受严重火灾后的森林恢复原状所需时间长,但是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属于次生演替,D错误。2.(2023·江西赣州摸底考试)草原的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长爪沙鼠是主要的草原鼠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草原上长爪沙鼠的种群密度是该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长爪沙鼠表现出集群分布的现象,体现了种群的空间特征C.草原上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D.农田和草原均以草本植物为主,因此群落的物种组成相同解析:选D。农田和草原均以草本植物为主,但由于环境条件和人为干扰的程度不同,生物种类不同,因此群落的物种组成不相同,D错误。3.(2023·东北三省三校模考)榕树只能依靠体型很小的榕小蜂进入花序为之传粉,而榕小蜂也只能在其花序中产卵,并以榕树花序为其幼体唯一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榕树和榕小蜂之间的关系属于种群水平研究的问题B.两者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C.榕小蜂数量下降,会导致榕树数量上升D.高低错落的榕树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解析:选B。榕树和榕小蜂之间的关系属于种间关系,是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A错误;两者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榕树和榕小蜂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共同进化的结果,B正确;榕树只能依靠体型很小的榕小蜂进入花序为之传粉,榕小蜂数量下降,会导致榕树数量下降,C错误;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榕树构成一个种群,不是群落,高低错落的榕树并未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D错误。4.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植物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化,是植物器官在地上不同高度和地下不同深度的空间垂直配置。如图为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下列关于植物群落分层现象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群落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都有垂直分层现象B.分层现象都是通过植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C.地上分层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D.地下分层是植物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及养分的一种生态适应解析:选B。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群落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都有垂直分层现象,A正确;群落的垂直分层是各种群之间及种群与无机环境间相互作用的结果,B错误;决定地上分层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温度等,地上分层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C正确;决定地下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养分等,地下分层是植物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及养分的一种生态适应,D正确。5.顶极群落是指生物群落经过一系列演替,最后所产生的保持相对稳定的群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恶劣地区无法演替到顶极群落B.演替到顶极群落的过程中稳定性逐步降低C.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生物量增加速率小于顶极群落D.顶极群落中各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趋于平衡解析:选D。环境恶劣地区也会形成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顶极群落,A错误;在演替到顶极群落的过程中,通常物种丰富度逐步增加,稳定性逐步升高,B错误;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生物量不断增多,而顶极群落的生物量保持稳定,C错误;演替到顶极群落后,各主要种群的数量趋于稳定,因此各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也趋于平衡,D正确。6.(2023·河南重点中学期初联考)某池塘中甲、乙两种具有捕食关系的鱼类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捕食者,乙为被捕食者B.甲、乙之间的捕食关系仅对捕食者有利C.两种鱼之间只有捕食关系,没有竞争关系D.甲、乙两种群相互影响,使种群数量呈现波动现象解析:选D。被捕食者数量先增加先减少,捕食者数量后增加后减少,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相互影响,使种群数量呈现波动现象,图中甲为被捕食者,乙为捕食者,A错误,D正确;甲、乙之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B错误;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也可能因争夺生存空间等而存在竞争关系,C错误。7.(2023·黑龙江哈尔滨高三月考)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校园花坛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土层物种数个体总数0~5cm11795~10cm45010~15cm313A.表中数据可采用目测估计法统计得出B.不同土层中小动物的分布与光照和温度无关C.花坛0~5cm土层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最高D.土层中的小动物类群不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解析:选C。题表中的数据有个体总数的具体值,因此可推测,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中兴趣小组采用了记名计算法来统计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A错误;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暗、趋湿和避高温的特性,据此可推测不同土层中小动物的分布与光照和温度有关,B错误;由表中数据可知,花坛0~5cm土层中小动物物种数最大,丰富度最高,C正确;任何生物群落中的生物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土层中的小动物类群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D错误。8.(2023·河南郑州模拟)下图是某森林在被大火完全烧毁前后(b为发生火灾的时间),草本、灌木和乔木植物体内贮存的能量(Pn)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整个演替过程中,各种群的数量一般呈“S”型增长B.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的斑块镶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C.由于b时该森林被大火完全烧毁,因此图示演替属于初生演替D.可以用样方法调查某种乔木的种群密度解析:选C。b时该森林被大火完全烧毁,原有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所以火灾后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错误。9.(2023·山东枣庄一模)下图是某河流中生物甲与生物乙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河流中生物甲的全部个体总和称为__________,其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2)曲线1在第1~3周时,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呈__________型增长。(3)曲线2在第2周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__________,第3~7周时甲种群的数量变化是__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波动”)。(4)河流中的甲、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__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是互利共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同一时间内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称为种群。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2)由题图曲线可知,曲线1在第1~3周时,种群数量不断增长,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该曲线的增长趋势说明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3)由题图曲线可知,曲线2在第2周时,甲种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数量逐渐增多,所以此时其年龄组成类型是增长型,第3~7周时甲种群的数量变化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4)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种群数量应呈同步性变化,由题图曲线可知,有生物乙时生物甲的种群数量比无生物乙时少,说明生物甲与生物乙之间不可能是互利共生关系。答案:(1)种群种群密度(2)大于“S”(3)增长型波动(4)不可能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呈同步性变化,而根据曲线1、2可知,有生物乙时生物甲的数量比无生物乙时少,因而甲、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不可能为互利共生[素养提升]10.(2023·百师联盟开学联考)群落的结构广义上包括群落的物种组成、种群的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在垂直方向的配置状态,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水平结构是指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或配置格局;而群落的时间结构是指群落结构在时间上的分化或配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春季乔木、灌木开始萌动;秋末植物干枯,草本层消失,这不属于群落结构的范畴B.竞争、捕食等种间关系,以及人为干扰,在生物群落结构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C.当生物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时,群落的物种组成、空间结构相对稳定D.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结构会发生相应变化解析:选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群落的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等,故春季乔木、灌木开始萌动;秋末植物干枯,草本层消失,这属于群落结构的范畴,A错误。11.群落中有一部分植物能在自然条件下无性繁殖,属于克隆植物。克隆植物能通过分株之间的连接物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了克隆植物的环境适应能力,这种现象叫生理整合。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的初期会出现克隆植物的原因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B.克隆植物和非克隆植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群落演替中后期克隆植物占据优势地位C.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可能降低D.克隆植物的应用可以增强人工恢复植物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解析:选A。由题意可知,克隆植物的无性繁殖依赖于自然条件,群落演替的初期土壤环境正在形成,不会出现克隆植物,A错误。12.(2023·江西南昌模拟)生态学家对我国某高山群落演替的过程进行了研究,该地区分布着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等多种植被类型,不同海拔高度植被类型不同。下图为甲、乙两个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甲、乙两个群落在演替过程中都具有大量物种被替代的特点B.第5年至25年的变化说明群落乙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甲弱C.30年后群落乙物种丰富度达到最高,各种群密度达到最大D.不同海拔高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解析:选B。从题图中可以看出,乙群落在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时物种丰富度高于初始丰富度,并没有出现大量物种被替代的现象,A错误;图中曲线乙下降幅度大于曲线甲,说明群落乙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甲弱,B正确;30年后群落乙物种丰富度达到最高,但各种群密度不一定达到最大,C错误;不同海拔高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水平结构特征,D错误。13.(2021·河北选择考)烟粉虱为害会造成番茄减产。研究者对番茄单作、番茄玫瑰邻作(番茄田与玫瑰田间隔1m)模式下番茄田中不同发育阶段的烟粉虱及其天敌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种植番茄植株不同部位成虫数量(头/叶)若虫(头/叶)天敌昆虫多样性指数模式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番茄单作22.73.20.816.51.2番茄玫瑰邻作1.40.20.11.82.2A.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的年龄结构改变B.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中成虫的空间分布类型改变C.由单作转为邻作,群落的水平结构改变D.玫瑰吸引天敌防治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解析:选B。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成虫在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的分布比例未发生明显改变,其空间分布类型未发生改变,B错误。14.(2023·江西上饶期末)下图表示某一农场自1850年第一次使用化肥后100年中物种丰富度变化的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1850年~1950年间,该农场种群类型数量和各种群密度均不断降低B.1875年比1850年植物种类增多,群落结构趋于简单C.1950年时,农场中的生物群落的分层现象比1875年明显D.图中信息反映出人类的干扰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解析:选D。由题图中数据可知,100年间种群类型数量不断减少,但是并不能据此得出所有的种群密度都降低,A错误;1875年植物种类比1850年少,群落结构趋于简单,B错误;1950年,由于群落结构比较简单,分层现象相对不明显,C错误;100年间,人类的活动改变了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正确。15.(2023·山东青岛高三期初测试)某林场由于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北方沙漠的风沙可以肆无忌惮地刮入附近城市。自1962年开始,该林场三代建设者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林场由荒原变为林海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演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演替过程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动物群体也具有垂直分层现象。(2)林海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在________水平上进行研究获得的。该林海的土壤中生活着硝化细菌和霉菌,其中霉菌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荒原变林海的过程中,林场建设者施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可降低虫害的发生率,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樟子松在此林区广泛分布,其常见病虫害之一为松梢螟。林场建设者在防治松梢螟的问题上,提出了两种方案:方案一是喷洒高效农药;方案二是放养松梢螟的天敌长距茧蜂。请对上述两种方案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