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成人高等考试《大学语文》(专升本)预测试卷2_第1页
2021年成人高等考试《大学语文》(专升本)预测试卷2_第2页
2021年成人高等考试《大学语文》(专升本)预测试卷2_第3页
2021年成人高等考试《大学语文》(专升本)预测试卷2_第4页
2021年成人高等考试《大学语文》(专升本)预测试卷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门槛》主要运用了()【答案】D【解析】《门槛》是一篇充满象征意蕴的散文诗,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如“门槛”象征着革命征途上的艰难困苦等。A.对比手法B.欲扬先抑手法C.比喻手法D.象征手法2.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自称()【答案】C【解析】辛弃疾是历城(令山东济南)人,但因为金人南犯,宋朝统治者腐败无能无力抵抗,不得不在江南过着离乡背井的漂泊生活,故他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自称“江南游子”。A.刘郎B.季鹰C.江南游子D.桓温3.《短歌行》(其一)的主旨是()【答案】D【解析】《短歌行》(其一)是曹操在宴会上为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和人生感慨而作,表达了他渴求贤才、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A.感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C.感慨功业未成,忧从中来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4.《西厢记》是一部()【答案】A【解析】《西厢记》是元代剧作家王实甫的作品,是一部元杂剧。A.元杂剧B.明杂剧C.说唱文学D.传奇5.《大同》出自《礼记》,下面对其陈述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B项中“三礼”应是《礼记》、《仪礼》、《周礼》。C项中《礼记》的成书年代应是西汉中期。D项中,《礼记》的内容不仅包括先秦时代的礼仪制度,还涉及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几乎包罗万象。A.《礼记》是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一B.《礼记》中的《仪礼》、《周礼》、《周官》合称“三礼”C.《礼记》成书是在春秋时代D.《礼记》的内容主要涉及了上古三代的礼仪制度6.“贻笑大方”这个成语出自于()【答案】C【解析】“贻笑大方”这个成语出自《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指让内行人笑话。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A.《郑伯克段于鄢》B.《寡人之于国也》C.《秋水》(节选)D.《五代史伶官传序》7.《张中丞传后叙》主要采用____的写法来补记许远的事迹()【答案】A【解析】记叙文一般应是以描写叙述为主体,兼有议论。本文虽是记叙文,但写法却与众不同,是叙述与议论并重。作者这样写是因为在叙写中要为许远辩诬,自然形成了这一特点。A.夹叙夹议B.议论C.叙述D.描写8.曹操的《短歌行》(其一)是一首()【答案】C【解析】曹操的诗今存二十余首,全是乐府诗,而且擅长以乐府古题写时事。《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曲调名,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这里是曹操按旧题写新内容。A.新乐府B.律诗C.乐府旧题D.绝句9.“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成语源自()【答案】C【解析】暂无解析A.《庄子》B.《韩非子》C.《孟子》D.《论语》10.下列各句中,“数”字作“计算”义解的是()【答案】A【解析】暂无解析A.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B.成败之数,视此而已C.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D.数罟不入洿池1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的作者是()【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A.柳永B.李清照C.苏轼D.李煜12.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达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这一目标的主要措施是()【答案】C【解析】暂无解析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13.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句是()【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A.东面而望,不见水端(面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B.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用礼来规定君臣的名分,用礼来加深父子的亲情,用礼使兄弟和睦,用礼来使夫妻和睦)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生下来只有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D.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盘庚为了抱怨的人改变它的气度)14.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论证方法是()【答案】A【解析】暂无解析A.归纳法B.演绎法C.比较法D.比喻法15.《李将军列传》选自()【答案】C【解析】暂无解析A.《国语》B.《战国策》C.《史记》D.《左传》16.柳永的词集是()【答案】A【解析】暂无解析A.《乐章集》B.《漱玉词》C.《淮海词》D.《珠玉集》17.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先说驱逐客卿是“藉寇兵而赍盗粮”,后说驱逐客卿是“损民以益仇”,这两者在论证方法上的不同是()【答案】A【解析】暂无解析A.前者是类比法,后者是归纳法B.前者是类比法,后者是对比法C.前者是对比法,后者是归纳法D.前者是对比法,后者是演绎法18.培根《论学问》中采用最多的两种修辞手法是()【答案】B【解析】暂无解析A.排比和对偶B.排比和比喻C.比喻和对偶D.比喻和比拟19.“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诗句中所用的修辞格是()【答案】B【解析】暂无解析A.比喻B.夸张C.比拟D.排比20.下列成语出于庄子《秋水》的是()【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A.贻笑大方、分崩离析B.望洋兴叹、祸起萧墙C.分崩离析、祸起萧墙D.望洋兴叹、贻笑大方问答题(共7题,共7分)21.阅读《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答案】【解析】1.第一层,从开始到“非有能蚤而蕃之也。”写郭橐驼善种树效果好的原因;第二层,从“他植者则不然”到最后。写他植者不善种树的原因。2.郭橐驼善种树的原因: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3.对比手法。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1.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并阐析层意。2.郭橐驼善种树的原因是什么?3.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2.阅读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答案】【解析】1.检:约束、制止。涂:通“途”,道路。发:开仓放粮。罪:归罪。2.实行王道首先要端正态度,从自身找原因,不要推卸责任,寻找客观原因。3.类比论证。“刺人而杀之”,很明显,责任在人。把杀人的责任推给兵器,是极其荒谬的,是任何人都不能接受的。那么,治国不善致人饿死,责任也在人,而不能把责任推给“岁”。喻体: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本体: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其比喻意义在于指出治国不善致使百姓饿死,责任在人,不能把责任推给年景不好。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检:____涂:____发:____罪:____2.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析这段话的论证方法。分析其中的比喻句,说明其比喻意义。23.阅读《蜀相》,然后回答问题。【答案】【解析】1.“自”“空”二字互文见义,是写碧草映阶,春光空自美好;黄鹂隔叶,啼声空自悦耳。弦外之音是表现诗人惆怅感慨:祠堂虽然春意盎然;但先哲已逝,时过境迁,如今遭逢乱世,再无孔明那样的济世英杰。2.后四句由写景转入叙事并借以抒情。颈联写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同时又流露出对当今统治者不能像刘备那样求贤若渴的不满。尾联一面惋惜孔明壮志未酬身先死,表达追思之意,同时借前贤功业事迹以自勉,愿尽忠报效国家。3.全诗抒发了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对他“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之情,表现了对世无英才的慨叹,也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所向往的君臣济世、清平政治的理想,表明了报国无门的忧思。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说说本诗颔联中的“自”“空”二字的含义。2.分析本诗颈联、尾联的思想含义。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4.阅读《麦琪的礼物》中的一段文字,【答案】【解析】1.小说的主人公德拉和吉姆。2.因为他们都是将自己最心爱的东西牺牲掉而给对方送上了圣诞礼物,实际上是向对方送上了一颗最真诚的心,两人之间的爱是任何金钱都买不到的。3.小说所赞扬的主要是下层穷苦的小人物之间的真挚爱情和善良心地。我的拙笔在这里告诉了诸位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那两个住在一间公寓里的笨孩子,极不聪明地为了对方牺牲了他们一家最宝贵的东西。但是,让我们对目前一般聪明人说最后一句话,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在一切授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无论在什么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他们就是麦琪。1.文中所说的两个“笨孩子”指的是谁?2.作者为什么说“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3.从这里可以看出小说赞扬的主要是什么?25.阅读《箱子岩》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答案】【解析】1.这两段文字是沈从文第一次去箱子岩的见闻。2.这两段文字主要写了大端阳节箱子岩龙船的美丽、赛龙船场面的热闹这两个方面。3.赛龙船火爆场面的描写凸显了湘西人民具有一种勃勃的生命力量,这对全文所要表现的主题起了铺垫和暗示作用。……那一天正是五月十五,河中人过大端阳节。箱子岩洞窟中最美丽的三只龙船,早被乡下人拖出浮在水面上。船只狭而长,船舷描绘有朱红线条,全船坐满了青年桨手,头腰各缠红布。鼓声起处,船便如一支没羽箭,在平静无波的长潭中来去如飞。河身大约一里路宽,两岸皆有人看船,大声呐喊助兴。且有好事者,从后山爬到悬岩顶上去,把“铺地锦”百子边炮从高岩上抛下,尽边炮在半空中爆裂,形成一团团五彩碎纸云尘……1.这两段文字是沈从文第几次去箱子岩的见闻?2.这两段文字主要描写了哪两个方面?3.这两段文字的描写与全文的中心思想有何关系?26.阅读《门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