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20年)解读_第1页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20年)解读_第2页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20年)解读_第3页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20年)解读_第4页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20年)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20年)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总体建议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48(12):1000-1038.推荐意见推荐类别证据级别通过多学科合作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ⅠA通过医患沟通确定适当的干预策略ⅠB评估与患者健康相关的社会相关因素,保证心血管病预防干预措施能够执行ⅠB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48(12):1000-1038.推荐意见推荐证据总体风险评估是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决策的基础ⅠBA、对18~75岁的成人,推荐采用基于我国人群长期队列研究建立的“中国成人心血管病一级预防风险评估流程”进行风险评估和危险分层:糖尿病(年龄≥40岁)或LDL‐C≥4.9mmol/L[或总胆固醇(TC)≥7.2mmol/L]或慢性肾脏病(CKD)3/4期直接列为高危;B、不符合上述高危条件者评估ASCVD和总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C、<55岁且10年风险为中危者应关注其心血管病余生风险ⅠB对10年风险为中危的个体,应考虑结合风险增强因素决定干预措施IIaB中国成人心血管病一级预防风险评估流程中国心血管病指南更新了风险评估工具将帮助临床筛查高危患者,及时进行预防风险评估CVD预防前提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48(12):1000-1038.合理膳食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48(12):1000-1038.推荐意见推荐证据强调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坚果、全谷物和鱼类的摄入以减少心血管病风险ⅠB限制过高胆固醇摄入有助于降低ASCVD风险IIaB用不饱和脂肪代替饱和脂肪有助于降低ASCVD风险IIaB应避免摄入反式脂肪(酸),以减少ASCVD风险IIIB限制过多钠摄入(每日食盐不超过5g)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风险IIaB碳水化合物摄入供给每日能量的50%~55%,有助于降低ASCVD风险IIaB合理膳食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48(12):1000-1038.名称主要食物来源举例饱和脂肪动物脂肪(牛油、猪油、黄油等)及部分植物脂肪(椰子油、棕榈油等)不饱和脂肪橄榄油、菜籽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茶油、红花籽油等植物油及鱼油反式脂肪氢化植物油(人造黄油、人造奶油、咖啡伴侣等及精炼植物油等)碳水化合物糖类,水稻、小麦、玉米、燕麦、高粱等谷物,西瓜、香蕉、葡萄等水果,干果类,干豆类及胡萝卜、番薯等根茎蔬菜类蛋白质肉、蛋、奶和豆类身体运动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48(12):1000-1038.推荐意见推荐证据成人每周应进行至少150min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或75min高强度身体活动(或等效的中等强度与高强度身体活动组合),以降低心血管病风险ⅠB对于因疾病或身体状态等无法达到上述推荐活动量的成人,低于推荐量的中等或高强度身体活动也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风险IIaB减少静态生活方式可能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风险IIaB控制体重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48(12):1000-1038.推荐意见推荐证据超重和肥胖者,推荐采用限制热量摄入、增加身体活动等综合管理措施减轻并维持体重,以降低心血管病风险ⅠB戒烟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48(12):1000-1038.推荐意见推荐证据成人及青少年应禁止吸烟,以减少心血管病及死亡风险IIIB成人及青少年应避免二手烟暴露,以降低心血管病风险IIIB吸烟者应尽早戒烟,以降低心血管病及死亡风险IIIB避免饮酒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48(12):1000-1038.推荐意见推荐证据避免饮酒,以减少心血管病及死亡风险IIIB保持健康睡眠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48(12):1000-1038.推荐意见推荐证据保持健康睡眠,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风险IIaB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48(12):1000-1038.推荐意见推荐证据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风险IB血压管理——生活方式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48(12):1000-1038.推荐意见推荐证据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坚果、全谷类和鱼类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ⅠA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逐步降至<5gⅠB控制体重,使BMI<24kg/m2;腰围<90/85cm(男性/女性)ⅠB成人每周应进行至少150min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或75min高强度身体活动(或等效的中等强度与高强度身体活动组合)ⅠB避免饮酒有助于降低血压IIIB血压管理——降压药物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48(12):1000-1038.推荐意见推荐证据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根据高血压患者的总体风险决定给予降压药物,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和死亡总风险ⅠA血压超过140/90mmHg的心血管病高危患者,应启动降压药物治疗ⅠA血压超过140/90mmHg的心血管病低、中危患者,应考虑启动降压药物治疗IIaA血压130~139/85~89mmHg且合并糖尿病和/或CKD3/4期的高危患者,可考虑启动降压药物治疗IIbC一般高血压患者的最佳血压目标为<130/80mmHg,基本血压目标值为<140/90mmHgIA糖尿病患者的降压目标为<130/80mmHgIA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目标可考虑为<140/90mmHg(虚弱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目标需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做个体化判断)IIb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均可作为降压治疗的初始选择IA血脂管理靶点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48(12):1000-1038.推荐意见推荐证据采取空腹状态下静脉血检测血脂ⅠCTC应作为评估ASCVD风险的指标ⅠCHDL‐C应作为评估ASCVD风险的指标ICLDL‐C应作为评估ASCVD风险的指标和降脂治疗靶点ICTG应作为风险增强因素用于部分患者ASCVD风险评估IC非HDL‐C作为ASCVD风险评估指标和干预靶点,特别是合并高TG、糖尿病、肥胖及LDL‐C极低的极高危患者,可以替代LDL‐CICApoB100作为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颗粒的可靠检测指标,在合并高TG、糖尿病、肥胖及LDL‐C极低患者中作为ASCVD风险预测和干预指标优于非HDL‐C,可替代LDL‐CIC成人一生中应考虑至少测定1次Lp(a)以筛查极高水平人群,Lp(a)>430nmol/L(180mg/dl)的患者ASCVD风险相当于FH杂合子IIaC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人群应检测Lp(a),中危人群应检测Lp(a),作为风险增强因素IIaCASCVD指临床明确诊断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稳定性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等血脂管理目标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48(12):1000-1038.推荐意见推荐证据糖尿病合并ASCVD高风险的患者LDL‐C目标为<1.8mmol/L(70mg/dl)或较基线下降>50%;非HDL‐C目标为<2.6mmol/L(100mg/dl)ⅠC非糖尿病的ASCVD高危患者LDL‐C目标为<2.6mmol/L(100mg/dl);非HDL‐C目标为<3.4mmol/L(130mg/dl)ⅠCASCVD中危患者LDL‐C目标为<2.6mmol/L(100mg/dl),非HDL‐C目标为<3.4mmol/L(130mg/dl)ICASCVD低危患者LDL‐C目标为<3.4mmol/L(130mg/dl),非HDL‐C目标为<4.2mmol/L(160mg/dl)IC注:糖尿病合并ASCVD高风险的患者指年龄≥40岁的糖尿病患者,或20~39岁患有糖尿病且ASCVD总体风险为高危者血脂管理-饮食控制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48(12):1000-1038.推荐意见推荐证据应考虑采用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替代饱和脂肪酸(动物油、棕榈油等)以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IIaA避免摄入反式脂肪(氢化植物油等)IIIAASCVD中低危人群应考虑限制食物胆固醇摄入(<300mg/d)IIaBASCVD高危人群或合并高TC血症患者应考虑限制胆固醇摄入(<200mg/d)IIaB血脂管理——药物治疗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48(12):1000-1038.推荐意见推荐证据所有ASCVD中高危人群均需生活方式干预ⅠB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作为降脂达标的起始治疗ⅠA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LDL‐C不能达标者联合依折麦布治疗IBLDL‐C>4.9mmol/L且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a的患者,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联合依折麦布不能达标者,应考虑联合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9(PCSK9)单克隆抗体治疗IIaB不能耐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ASCVD中高危患者应考虑使用依折麦布进行治疗IIaC不能耐受他汀类药物的ASCVD高危患者可考虑使用PCSK9单克隆抗体进行治疗IIbC非透析CKD患者应该考虑使用中等强度他汀或他汀类药物联合依折麦布进行治疗IIaB不建议持续透析的CKD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预防ASCVDIIIA注:a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及肥胖血脂管理——药物治疗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48(12):1000-1038.低强度(LDL‐C降低幅度<30%)中等强度(LDL‐C降低幅度30%~49%)高强度(LDL‐C降低幅度50%~60%)超高强度(LDL‐C降低幅度>60%)辛伐他汀10mg普伐他汀10~20mg洛伐他汀10~20mg氟伐他汀40mg匹伐他汀1mg血脂康1.2g依折麦布10mg阿托伐他汀10~20mg瑞舒伐他汀5~10mg辛伐他汀20~40mg普伐他汀40mg洛伐他汀40mg氟伐他汀缓释片80mg匹伐他汀2~4mg辛伐他汀10mg+依折麦布普伐他汀20mg+依折麦布洛伐他汀20mg+依折麦布氟伐他汀40mg+依折麦布匹伐他汀1mg+依折麦布血脂康1.2g+依折麦布阿托伐他汀40~80mg瑞舒伐他汀20mg辛伐他汀20~40mg+依折麦布普伐他汀40mg+依折麦布洛伐他汀40mg+依折麦布氟伐他汀80mg+依折麦布匹伐他汀2~4mg+依折麦布阿托伐他汀10~20mg+依折麦布瑞舒伐他汀5~10mg+依折麦布PCSK9单克隆抗体阿托伐他汀40~80mg+依折麦布瑞舒伐他汀20mg+依折麦布中等剂量他汀+PCSK9单克隆抗体依折麦布+PCSK9单克隆抗体TG管理与ASCVD一级预防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48(12):1000-1038.推荐意见推荐证据ASCVD后如TG>高危人群接受中等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2.3mmol/L,应考虑给予大剂量二十碳五烯酸乙酯(IPE)(2g,每日2次)进一步降低ASCVD风险IIaBASCVD高危人群接受中等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如TG>2.3mmol/L,可以考虑给予非诺贝特进一步降低ASCVD风险IIbB2型糖尿病管理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48(12):1000-1038.推荐意见推荐证据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建议采用有益心血管健康的饮食模式,改善血糖、控制体重及其他ASCVD危险因素ⅠA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每周应进行至少150min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或75min高强度身体活动,改善血糖、控制体重及其他ASCVD危险因素ⅠA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启动生活方式干预并启用二甲双胍作为一线治疗以改善血糖控制及降低心血管病风险II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