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朝的灭亡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明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然而,种种社会矛盾,使它逐步走向衰亡。明朝是如何衰败的?又是怎样被农民起义推翻的?引入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1.政治腐败
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日益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如明神宗在位48年,竟然有20年不上朝与大臣见面,不批奏疏,致使不少机构瘫痪,政事乏力。当时皇室内部又勾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更是结党营私,争权夺利。相关史事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还四出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像木匠一样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于是,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2.社会动荡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明《流民图》(局部)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1.起义原因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当时除了原有的征税,还加派了对辽东作战的“辽响”、训练军队的“练响”和镇压人民起义的“剿响”,合称“三响”),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摧征如故。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纷纷发动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军的主力军。人物扫描李自成出身于陕西米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给地主放羊,长大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民起义后,他投奔起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后来他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2.李自成起义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起义军英勇作战,纵横于河南、湖广等10余省。1643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2.李自成起义接着,李自成挥师北上,直抵北京。1644年4月,百万大军在李自成的统一指挥下,对北京城发起猛烈进攻,不到两天就攻进城内,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材料研读当时流行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幕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1.满洲的兴起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率军与明朝交战,接连取胜,使明朝的北部受到严重威胁。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继续进攻明朝。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2.清兵入关明朝灭亡以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机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知识拓展
八旗制度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建立了八旗制度,把所属人员编为八个旗,将生产、行政、军事三种功能结合在一起,实行“兵民合一”,军政一体,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大大提高了战斗力,推动了满族社会经济发展。清朝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以后,旗人享有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许多特权。直到清朝后期,旗人还享有官俸,但他们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勇猛善战,而是养尊处优,败落无能。后来,人们还把享有特权而又不务正业的人称为“八旗子弟”。课后活动1.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的情形: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陕西通志》卷八六
当时受灾的农民处在什么样的状况下?√课后活动2.下列各项,哪些与明朝灭亡有直接的关系,请在□内画√。□朝政腐败,宦官擅权□土地兼并严重□朝廷征派苛捐杂税□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第14课明朝的统治
一、明朝的建立: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明太祖坐像》明代宫廷画家所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朱元璋头上戴有乌纱折上巾,身穿饰有团龙的龙袍,腰上系着蟒带,脚上穿着皂靴。看上去也许算不上美男子,但很是威仪伟岸。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
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
。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觉寺,云游四方,增长见闻。二十五岁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
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改名应天,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称吴王。他陆续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并在吴元年(1367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派遣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其后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明朝形势图(1433年)二、朱元璋强化皇权(一)政治方面: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1.在地方:
2.在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分散兵权,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利统归兵部,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废行中书省,设“三司”,直属中央。朱元璋还先后分封诸子为王,监控地方,巩固皇室。(二)司法方面:设立厂卫特务机构。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锦衣卫,保护皇帝,镇压官民。明成祖设立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锦衣卫木印锦衣卫是明代内廷侍卫侦察机关,始建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专门从事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是皇帝的侍卫与耳目与明王朝相伴始终。明初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以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分典刑狱。称三法司,让其互相制约,如遇重大要案由三法司会审结案。这枚木印是三法司会同刻置的。明代实行特务统治,建立厂卫制度以强化专制独裁统治,锦衣卫就是厂卫特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锦衣卫原本只是皇帝亲军侍卫,初名仪鸾司,是替皇帝掌理仪仗的机构。朱元璋时(1382年),改称“锦衣卫亲军指挥使司”,设指挥使一人。卫属机构有南、北镇抚司,其中北镇抚司专理“诏狱”(奉皇帝命令查办的案件)。锦衣卫审讯犯人往往采用严刑逼供,设有酷刑十八种,结果许多常被屈打成招,造成无数冤狱,锦衣卫因此被人称为“冤窖”。三、科举考试的变化(八股取士)1.原因:
2.范围:
3.要求(文体格式):4.危害:八股文内容生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称之为八股文。考试题目来自于“四书”“五经”。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明朝提倡尊孔崇儒。“四书”“五经”朱熹和《四书集注》八股文范文八股文,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八股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的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旧时科举,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四副对子平仄对仗,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每篇文章包括从起股到束股四个部分。南京江南贡院的科举考场在南京有一处为了科举而形成的景点,名叫江南贡院,具体位置是在秦淮区夫子庙学宫东侧,又被称为南京贡院、建康贡院,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南京江南贡院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江南贡院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在这里考中“举人”的读书人才有做官资格,踏上仕途之路。贡院门口有唐伯虎的雕像,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他就是在这里参加考试并位居榜首的。江南贡院夫子庙地区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它的规模、占地居中国各省贡院之冠,创建了中国古代科举考场之最,仅仅是明清时期全国就有半数以上官员出自江南贡院,所以它被誉为“中国古代官员的摇篮”。江南贡院江南贡院始建于南宋年间,经过历代的修缮和扩建,在明清的时候达到了鼎盛,据说,在这时期可以接纳2万多名考生同时考试,但是到了清朝光绪年间的时候废除了科举制度,江南贡院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江南贡院贡院内复原了考试场景,其中号舍密集狭窄,在整个考试期间,考生不仅要在这一米见方的小隔间里奋笔疾书,就连吃饭睡觉大小号都不能迈出一步江南贡院魁星廊是考生祭拜魁星后进入考场的通道,通道越走越高,寓意着“人往高处走”,也被称为“青云直上廊”。江南贡院一朝欣得意,联步上京华。百年之前,考生们在皇榜上看到自己的名字时,想必是欣喜若狂的。江南贡院虽然它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从贡院走出了很多著名的人物。比如: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施耐庵、翁同和、张謇、陈独秀等皆出自于此,金陵文化之昌盛可以想见。四、经济的发展1.农业的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明朝还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苏州是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青花瓷,造型多样,花纹优美。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明永乐青花人物扁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扁壶又称抱月瓶,其型制仿自中东,但装饰纹却为中国式样,山水风景画的绘法为传统水墨形式,只是人物为外邦异族。明代永乐开始,青花瓷器装饰摆脱了元代繁复细密手法,注重留白的视觉效果,白地青花更显其清丽风格,世称明代官窑“永乐人少”,此为永乐官窑中无论釉色、绘画都极为精妙的一幅山水人物图画。
明永乐青花缠枝花卉纹双系扁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明永乐青花缠枝花纹扁壶,壶纹饰精美,式样别致,是当时受西亚金属器皿的影响而烧制的新器型。古代商业晋商提到商帮,想必所有人首屈一指的,自然是名头响当当,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晋商,作为我国三大商帮之首,晋商的崛起和繁荣都跟大清王朝捆绑在一起,巅峰时相当于大清的财务部,这一点电视剧《乔家大院》将那段往事讲述得明明白白,在世界范围内被拿来与闻名世界的意大利商人相比较;而晋商衰落后,山西成为了我国最为贫困的省份之一。晋商贸易路线徽商徽商,得名于古地名徽州,我国历史上的三大商帮之一,因为在我国商品经济历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朱元璋拿下南京之后,因为缺乏资金运作,而在这个时候,徽州商人雪中送炭,给予朱元璋大量帮助,为大明王朝的建立出工出力,而明朝建立后,徽商自然也得到了很多实际利益。成化年间,徽商相继打入盐业领域,一向以经营盐业为主的晋商和其它商帮因此受到严重打击,于是徽商以经营盐业为中心,雄飞于中国商界。徽商故里P67想一想,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答:权力的分散与制衡。通过分散中央和地方的权力,防止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从而加强了皇权。
P68材料研读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
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朱元璋下达这条“祖训”的目的何在?
答:为告诫后代,不得设立丞相。目的是防止朝臣专权,以加强皇权,巩固统治。P69想一想,朱元璋废除丞相,强化皇权,这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答:利:克服了朝臣权力过大的弊端,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形成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弊:皇权高度集中,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没有独立性;不能广泛吸纳建议,容易形成专权,出现偏颇决策,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邮轮度假套餐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艺术设计版权交易平台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铁路货物运单运输合同
- 光敏剂绿色生产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虚拟货币保险服务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社会责任投资基金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餐厅转让标准合同范本
- 2025陶瓷釉面砖施工合同
- 2025农业灌溉项目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国泳池躺椅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4年国开建筑工程估价实训报告
- DB11T 2103.1-2023 社会单位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第1部分:通则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经济法学》(第三版)电子教案
- 4B Chapter 4 A visit to Shanghai 课件(新思维小学英语)
- 大学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说课稿
- Starter Unit2 单词英汉互译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投资资金合同协议书
- 股权转让确认函
- 徐州2024年江苏徐州睢宁县招聘教师306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国军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