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模拟题05_第1页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模拟题05_第2页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模拟题05_第3页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模拟题05_第4页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模拟题0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4分)(共4题;共24分)1.诗文填空。(1)深林人不知,________

。(2)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

。(3)__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4)双兔傍地走,________

。(5)《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而引发浓浓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6)《木兰诗》中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画线字注音。(1)夏天是一个燃烧的季节。狗吐着舌头,蝉________(fán

zào)地鸣叫,柏油马路被晒得软软的,鱼浮出水面来换气。(2)他们在台上一唱一和,配合得十分________

(mò

qì),博得观众阵阵掌声。(3)窗外是亘古________

不变的苍茫夜色,灯火明亮的大桥有川流不息的车辆,这座城市看上去永远没有悲伤。(4)聪明的人时常清除内心的污秽________

,就如同工匠清理银矿中的杂质。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B.

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

C.

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D.

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4.综合性学习。

爱国主义是。种崇高而神圣的情感,为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一系列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1)开展“爱国事迹颂扬会“时,某同学搜集到了以下材料,请你用一句概括其主要内容。

2016年3月24日上午11点,一名穿着老军装的老人,骑着摩托车车出现在湘潭东方红广场,引来不少市民侧目。摩托车上插着几面红旗,老人李天银一身红军战士的装扮,面庞黢黑、清瘦,头发一尺多长。因为热爱祖国,两年半前,他骑着一辆摩托车踏上了红色宣传之旅,一路上风餐露宿,靠路人接济走完了全国大部分城部市。(2)举行“爱国主义朗诵会”时,一位同学刚朗诵完《黄河颂》,另一位同学接着要朗诵《老山界》。如果你是主持人,请拟写一段串词。二、阅读与鉴赏(46分)(共4题;共46分)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②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③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④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⑤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节选)(1)①句照应《木兰诗》前文的“________,________";②~③句可用后面的“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2)写木兰的征途和战地生活时,诗中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表现了木兰怎样的思想感情?(3)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

)A.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

B.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战争政策的否定

C.古代人民要求男女平等的愿望

D.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古代人民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抗议6.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颌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平?”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念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道之。【乙】楚有养由基①者,善射。去柳叶子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有一人过曰:“善射,可教射也矣。”养由某回:以毕日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

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②,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已善息,少焉③气力倦,弓

拨矢钩④,一发不中,前功尽矣。“【注释】①养由基:人名,楚将,善射,②支左屈有:伸直左臂持弓。弯曲右臂引弓持箭,是一种正确的射箭法。③少焉:一会儿。④弓拨矢钩:弓拉不开,箭歪斜。拨:不正。钩;弯曲。(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①尝射于家圃________

②释担而立________③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④笑而遣之________⑤子乃曰可教射________(2)下列各组画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钱覆其口

以我酌油知之

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百发百中

C.睨之久而不去

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

D.公亦以此自矜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②人皆日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4)这两则短文中养由基与陈康肃公有什么相同之处?(5)这两则短文分别讲了什么道理?7.名著阅读(1)小说《骆驼祥子》中祥子三次买车的结果是:第一次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

;第三次

________

。(2)有人说:假如曹先生能及时回京,虎妞不死,小福子不死,祥子就不会走向堕落。你同意吗?请结合小说谈谈自己的理解感受。8.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于先生

①于先生的眼睛很亮,但他喜欢眯着。于先生给我们上课时,曾对他的眯眼习惯做过解释。于先生从前是公社的公安员①,公安员要经常“凝视”生活,他就顺理成章地养成了这个不好也不坏的习惯。“写文章也是这样,要‘凝视’生活!”于先生凝视着我们,开始了他的作文课。

②于先生是我初中时候的语文老师。于先生教我们写作,常常要我们在文章的末段用抒情手法。“啊——”于先生把头往后一仰,胸脯挺起,两臂像扇子一样张开——却又停住了,然后改变一个姿势,俯身在讲台上,竖了一根手指(往往是右手的食指,因为用红笔批作文,他的食指往往是红的)在嘴前,于先生悄声道:“抒情,是的——抒情是味精,要使文章有韵味,一定要抒情。”于先生教我们写作,他自己也写,于先生的文章发表得很多。于先生一发表文章,总要拿到班上读给我们听。于先生要读自己的文章,神色有点诡秘,又有点羞涩。于先生的稿费领到不少,我听我们班一位姓黄的同学说(黄同学是教工子弟,家住于先生隔壁),于先生一领稿费,就要他老婆炒个鸡蛋给他补脑子。所以每次于先生一掏他的上衣口袋找稿子,我心里就想,今晚于先生肯定又有炒鸡蛋吃了。于先生读他自己的文章时,我们静悄悄的,但快到末段时,全班同学都会不约而同地把头往后一仰,就像一片稻穗被风吹了一下,齐声发出了一声“啊——”。为什么知道于先生要念末段了呢?因为于先生在念末段前,总会稍稍停顿一下,清一清嗓子再念。后来我们和于先生之间渐渐有了默契,于先生读末段前的那十几秒时间,于先生用来清嗓子,而我们则用来酝酿发“啊”声的情绪。“啊——”我们喊一声,于先生笑了起来。

③于先生教作文教出了名气,十年前,于先生的一批弟子曾经获得了华东六省一市及县、校、年段等各种各样的学生作文竞赛奖。于先生把我们从初一带到初三,我们班学习园地里,总是贴满了作文奖状和一页页在风中哗哗作响的范文。于先生的弟子可以冠“于家军”的美名。我虽不是“于家军”中的人,但我当年是真心为“于家军”感到骄傲的。于先生也曾表扬过我的作文。我记得是一篇《学校的一天》,开头我这样写景:“校园操场边有一排合欢树,它们大概是因为‘合欢’,才紧紧地长在一起吧?”于先生在这句话下面给打了一条醒目的波浪线,还把文章拿到班上读给大家听。于先生的红色波浪线太迷人了,后来我当了语文老师,在给学生批改作文时,我最爱用又最吝啬用的评点符号,也就是这种红色波浪线。

④于先生的弟子中最出色的应该算那位姓赵的女生,她是我们那一代少年中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于先生还宠爱过一位姓潘的山区孩子,潘同学性格内向,喜欢玩手指,常常十指叉在一起捏得满手嘎吱嘎吱响。赵同学后来考上了复旦大学,潘同学后来好像落第,此后杳无音讯。我不知道当年于先生的作文弟子们,是否还记得于先生那时的眯眼动作,感叹词“啊”,以及那些激动人心的红色波浪线。

⑤至于于先生,我是前日刚刚遇上的。人胖了些,穿一套漂亮的西装,还是喜欢凝视人,而且让我快乐的,是他还记得我。我问于先生的近况,他告诉我,在台湾街买了店面,做水暖设备的生意。我替于先生高兴。于先生有了钱,这是好事。【注】①公社的公安员:公安员负责公社的治安和调解工作。(1)第①段“写文章也是这样,要‘凝视生活!”一句中“凝视”可用________

这一词语来替代。(2)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3)如何理解第③段的画线句“我最爱用又最吝啬用的评点符号,也就是这种红色波浪线”?(4)于先生留给作者印象最深的三个习惯是什么?(5)下面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着重描写了于先生独具特色的教学,引起作者对于先生的好感,体现他对先生的喜爱之情。

B.第②节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于先生上课充满热情。

C.第④节介绍于先生两个学生的不同人生结局,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作者对潘同学最终落第的无限伤感。

D.文章语言在自然质朴中不乏轻松幽默,很好地刻画了于先生的性格特点,读来令人回味无穷。(6)于先生是一位怎样的老师?三、写作(50分)(共1题;共50分)9.请以“难忘那的眼神”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请你从“期盼“慈爱“坚毅“失望”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④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⑤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4分)1.(1)明月来相照

(2)凭君传语报平安

(3)草树知春不久归

(4)安能辨我是雄雌

(5)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6)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2.(1)烦躁

(2)默契

(3)gèn

(4)wū

huì3.C4.(1)老人为传播爱国思想,骑摩托踏上红色宣传之路。

(2)一曲《黄河颂》写尽了诗人对黄河的挚爱之情,接下来要朗诵的《老山界》则是闪耀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名篇,让我们跟随陆定一的脚步,重走长征路,感受革命先辈的情怀。二、阅读与鉴赏(46分)5.(1)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写征途,渲染悲凉气氛,借以烘托木兰思念亲人的感情;写战地生活,渲染紧张森严的气氛,借以烘托木兰的豪情壮志。

(3)A6.(1)曾经;放下;怎么;打发;竟然

(2)B

(3)①慢慢的用勺舀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中穿过去,而钱一点儿也没有沾湿。②别人都说我射得好,你竟说可以教我射箭,你为什么不来替我射那柳叶呢?

(4)养由基与陈康肃公的箭术都很高超,但两人也都很骄傲自满。

(5)甲文:阐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应该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不可自傲。乙文:适可而止,取得成功后应当善于休息调养,否则将前功尽弃。7.(1)被十几个大兵抢了车;钱被孙侦探骗去了;为下葬虎妞而卖了车

(2)不同意。《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代表的是祥子这一类生活在社会底层受迫害的人,即使这一个祥子凭借如此的巧合未堕落,只要现实未改变他终究不幸,更何况一定会有其他祥子一类的人堕落下去,这是大多数那个时代的“祥子”的命运。祥子代表的是祥子这一类生活在社会底层受迫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