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浙教版科学八下第四章 阶段性测试(十二)阶段性测试(十二)范围:植物与土壤(4.3~4.4)_第1页
【解析】浙教版科学八下第四章 阶段性测试(十二)阶段性测试(十二)范围:植物与土壤(4.3~4.4)_第2页
【解析】浙教版科学八下第四章 阶段性测试(十二)阶段性测试(十二)范围:植物与土壤(4.3~4.4)_第3页
【解析】浙教版科学八下第四章 阶段性测试(十二)阶段性测试(十二)范围:植物与土壤(4.3~4.4)_第4页
【解析】浙教版科学八下第四章 阶段性测试(十二)阶段性测试(十二)范围:植物与土壤(4.3~4.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解析】浙教版科学八下第四章阶段性测试(十二)阶段性测试(十二)[范围:植物与土壤(4.3~4.4)]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四章阶段性测试(十二)阶段性测试(十二)[范围:植物与土壤(4.3~4.4)]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给植物打针输液(如图所示)是近年来植物施肥和防治病虫害的常见方法。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作施肥的输液液体主要成分是水分、有机物

B.用作施肥的输液液体主要成分是水分、无机盐

C.该过程不伤害天敌,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D.该方法操作简便,肥料利用率高

2.分别从干旱地区和潮湿地区挖一棵大小差不多的白菜,比较它们的根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比生长在潮湿地区的根系更发达

B.生长在潮湿地区的比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根系更发达

C.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是须根系,生长在潮湿地区的是直根系

D.生长在潮湿地区的是须根系,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是直根系

3.“滩涂能种菜,海水能灌溉。”这是米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曼托夫勒的预言,如今在沿海滩涂上已逐渐变成现实。盐碱地上的植物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主要原因是()

A.根尖细胞吸收能力强B.根毛细胞液浓度大

C.根毛细胞呼吸旺盛D.根尖中根毛数目多

4.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相同的枝条,将乙的叶片全部摘除后,再将甲、乙同时插入两个装有红色溶液的烧杯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B.乙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C.两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一样快

D.两枝条内都只是韧皮部被染成红色

5.将一马铃薯切削成如图所示的形状,然后放在一小容器中,分别加入1、2两种液体,过一会儿后,其液面发生图示的变化,则关于1、2两种液体的说法最有可能是()

A.1、2都是清水B.1、2都是盐水

C.1是清水,2是盐水D.1是盐水,2是清水

6.几位同学在探究“水分进人植物体内的途径”时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根和茎的导管是连接贯通的

B.输导水分的导管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位于韧皮部中

C.根尖的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因此扩大了吸收面积

D.根吸收的水分,经过茎运输到叶,大部分是以气体状态散发出去的

7.下列关于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运输的

B.水分和无机盐被根尖吸收后会进人根部导管

C.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

D.树皮里所有的筛管都是上下相通的

8.有诗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中蕴含了科学道理:落在地上的“红”(花瓣)通过微生物分解,产生的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等物质重新被植物吸收。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落“红”的植物属于被子植物

B.花瓣中的有机物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来的

C.植物如果缺乏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就会出现病症

D.无机盐能被根毛区细胞吸收并通过导管运输

9.某研究小组设计了“氮是植物生长必需的矿物质元素"的四组实验,其中最恰当的对照实验组合是()

A.(1)和(2)B.(3)和(4)C.(2)和(3)D.(1)和(4)

10.如图,如果树木枝条的树皮被环剥一圈,会形成树瘤。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树瘤位于环剥处的下方

B.树瘤的形成与有机物的积累有关

C.有机物是通过导管运输的

D.树皮包括木质部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1.洋葱被称为“蔬菜皇后”,其营养成分丰富,对癌症、心血管疾病等有预防作用。如图为洋葱根尖的结构及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③表示某些生理过程,a、b、c表示某些区域。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洋葱根的生长主要依赖区和区。(均填字母)

(2)③表示过程,它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各自具有了不同功能,从而形成组织。

(3)a区内有了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该结构属于组织。

12.如图所示,剪取生命活动旺盛的一根新鲜月季枝条。取两只烧杯,A内盛有20%的红色氯化钠溶液,B内盛有红色水溶液(红色物质对生命无害)。将月季枝条基部纵向剖开,分别插人两只烧杯内的溶液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位于烧杯内的枝条上的叶片红色明显,生长正常。

(2)位于烧杯内的枝条上的叶片红色不明显,且出现萎蔫现象,原因是

13.如图为小麦根尖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根尖结构中,具有保护作用的是[]。

(2)细胞始终保持分裂能力的部位是[]。

(3)根尖伸长最快的部位是[]。

(4)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5)移栽植物的时候,最容易把纤细的和折断,这样会降低根的功能。移栽植物时,要尽量多带。

三、实验探究题(除标注外,每空3分,共22分)

14.小明常常看到妈妈将做菜后留下的蛋壳倒扣在花盆中,妈妈认为蛋壳中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蛋壳真能促进植物生长吗?小明为了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Ⅰ.首先选取发育状况相同的3株健壮吊兰幼苗,分别栽入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花盆中(甲和乙中装洗净的细沙,丙中装普通的土壤)。

Ⅱ.甲盆中不放蛋壳,乙、丙盆中放等量的蛋壳,其他管理条件都相同。

Ⅲ.一段时间后,吊兰生长状况发生了变化。小明将变化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植件实验前质量/g实验后质量/g生长情况

甲4148植株弱小、叶色变黄

乙4171植株较健壮、叶色较绿

丙4199植株健壮、叶色浓绿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比较甲、乙两盆植株的生长情况,可以得出结论:。

(2)请仿照下图中的甲,将表格中的其他数据以直方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3)实验后,小明对丙盆吊兰呵护有加。由于浇水过勤,吊兰烂根死亡,这主要是因为土壤中水分太多,导致(填字母)。

A.土壤中营养成分过少,造成根细胞死亡

B.土壤中氧气过少,根无法进行正常呼吸

C.根吸收了过多水分,造成细胞破裂

D.根部细菌大量繁殖,损伤了植物的根

15.某科学兴趣小组在研究植物营养元素缺乏症的实验中,先配制了4种营养液:A.标准营养液,B.缺氮营养液,C.缺磷营养液,D.缺钾营养液。将4种营养液装入12只大小一样的三角烧瓶内,每种营养液装3瓶,并注明标记。然后将12株大小一样、生长旺盛的玉米幼苗分别栽种在12只三角烧瓶中。瓶子都放在阳光充足、温暖的地方,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状况,如图所示。

(1)配制标准营养液的目的是。

(2)这个实验中为了减小观察测量的,设置了重复组,每组3株。

(3)在B、C、D三组的9只三角烧瓶中分别添加氮、磷、钾营养元素,观察植物是否恢复正常生长状态(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添加该元素后,若能恢复正常生长,说明该种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这种添加元素的做法,目的是。

(4)在这个实验中,只有无机盐的种类是自变量,植物生长状况是因变量,其他还应控制哪些变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解析】【分析】树干从里往外由树髓、木质部、形成层、韧皮部、保护层死细胞组成.这几部分构造中,木质部是死细胞,其中的导管承担了向上传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并且所传导的无机盐浓度可以很高。

【解答】给植物打针输液就是在枝干上用针由上向下刺45度的斜孔至木质部,提供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因此在大树移栽、弱树复壮、古树名木复壮、树木急救等方面均采用此方法进行输液.该过程不易污染环境,保护了天敌和人畜安全,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且该方法操作简便,肥料利用率高,而有机物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故选A。

2.【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

【解答】根系在生长过程中,根向水多的地方生长,使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旱地区土壤表层的水分少,根据根的向水性,根向土壤深处(水分较多)生长,可以吸收到土壤深处的水分;

潮湿土壤中,土壤表层的水分也较多,根据根的向水性,根在土壤浅层生长也能吸收到足够的水分,所以潮湿处的根系分布范围较小。

故选A。

3.【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当外界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浓度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据此解答。

【解答】盐碱地上的植物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主要原因是根毛细胞液浓度大。

故选B。

4.【答案】A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解答】A.甲枝条带有叶片,蒸腾作用促进水分的运输,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A正确;

B.乙枝条没有叶片,水分运输慢,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慢,B错误;

C.两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不一样,C错误;

D.水分是由木质部内的导管运输的,被染成红色的是木质部,不是韧皮部,D错误;

故选A

5.【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解析】【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当外界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浓度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解答】将马铃薯切削成图中所示形状后,在马铃薯内凹处加入1液体,在小容器中加入2液体,一段时间后,马铃著内凹处的液体液面上升,容器中的液面下降。说明1液体从马铃薯细胞中得到了水,马铃著吸收了容器中的液体。由马铃薯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可知,1液体的浓度高于马铃著细胞液的浓度,1是盐水,2液体的浓度低于马铃著细胞液的浓度,2是清水,符合要求的选项是D。

故选D。

6.【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茎的运输作用;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解析】【分析】“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是根→茎→叶,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和熟记茎的结构。

【解答】A:根和茎的导管是连接贯通的,A正确;

B:输导水分的导管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位于木质部中,B错误;

C:根尖的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因此扩大了吸收面积,C正确;

D:根吸收的水分,经过茎运输到叶,大部分是以气体状态散发出去的,D正确;

故选B。

7.【答案】D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韧皮纤维(有韧性)。木质部包括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木纤维(坚硬)。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髓位于茎的上都,具有贮藏营养的功能。

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木本植物茎的组成,区分导管和筛管。

【解答】A: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运输的,A正确;

B:水分和无机盐被根尖吸收后会进人根部导管,B正确;

C: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C正确;

D:树皮里只有韧皮部的筛管是上下相通的,D错误;

故选D。

8.【答案】B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解析】【分析】被子植物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等的植物类群,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

【解答】A、只有被子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落“红”指花瓣,所以落“红”的植物属于被子植物,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所以花瓣中的有机物不是从土壤中吸收来的,B错误,符合题意;

C、植物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如果缺乏会出现病症,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植物的根部成熟区(根毛区)有大量的根毛,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答案】A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解析】【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N是必须矿质元素,实验的自变量是营养液中是否含有N元素,因变量是植物的生长状况,其他属于无关变量。

【解答】A.(1)和(2)只有一个自变量,且完全营养液中的植物能正常生长,缺N的营养液中的不能正常生长,A正确。

B.(3)和(4)植物生长不仅仅需要N元素,还需要其他矿质元素,该实验的对照组与实验组都不能正常生长,因此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错误。

C.(2)和(3)该实验中含有2个自变量,一个是否含有N元素,一个是蒸馏水,C错误。

D.(1)和(4)该实验中含有3个自变量,一个是否含有N元素,一个是蒸馏水,另一个是完全培养液,D错误。

故选A。

10.【答案】B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木本植物的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其中韧皮部中有筛管,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其它器官如根。

【解答】将果树的枝条进行环剥,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剥口处不能再向下运输,在环剥处上方积聚起来形成节瘤,可见,有机物的运输方向是叶→茎→根。

故选B。

11.【答案】(1)b;c

(2)细胞分化

(3)输导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1)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上都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

(3)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4)图中①表示细胞生长、②表示细胞分裂、③表示细胞分化,a是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

【解答】(1)洋葱根的生长主要依赖b区和c区。

(2)③表示细胞分化过程,它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各自具有了不同功能,从而形成组织。

(3)a区内有了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该结构属于输导组织。

12.【答案】(1)B

(2)A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外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细胞失水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而植物体失水或吸水与土壤溶液的浓度有关,分析作答。

【解答】(1)剪去生命活动旺盛的一根新鲜月季枝条,取两只烧杯,A杯内盛有30%的红色氯化钠溶液,B杯内盛有红色水溶液(红色物质对植物无害),尽管植物能进行蒸腾作用,但由于A杯中溶液的浓度高,B杯中盛有红色溶液浓度,且红色物质对植物无害,所以将月季枝条基部纵剖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的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位于B烧杯内的枝条上的叶片红色明显,生长正常;

(2)位于A烧杯内的枝条上的叶片红色不明显,叶片由于细胞液因溶质质量分数小于外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而失水出现姜焉现象。

13.【答案】(1)A;根冠

(2)B;分生区

(3)C;伸长区

(4)D;根毛区

(5)幼根;根毛;吸水;土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根尖的结构特点,可结合根尖的结构图分析解答,明确带土移栽利于保护幼根和根毛.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成熟区。

【解答】(1)在根尖结构中,具有保护作用的是[A]根冠。

(2)细胞始终保持分裂能力的部位是[B]分生区。

(3)根尖伸长最快的部位是[C]伸长区。

(4)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D]根毛区。

(5)移栽植物的时候,最容易把纤细的幼根和根毛折断,这样会降低根的吸水功能。移栽植物时,要尽量多带土。

14.【答案】(1)蛋壳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

(2)解:如图所示:

(3)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解答】(1)根据探究“蛋壳能促进植物生长吗?”那么设计对照实验中除了蛋壳以外,其他条件如湿度、温度等都应当相同.也就是说只有蛋壳是不同的,蛋壳有无就是这个对照实验的惟一变量。因此比较甲、乙两盆植株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出结论:蛋壳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2)据表中数据绘图如下:

(3)实验后,小明对丙盆吊兰呵护有加。由于浇水过勤,吊兰烂根死亡,这主要是因为土壤中水分太多,导致土壤中氧气过少,根无法进行正常呼吸。故选B。

15.【答案】(1)作为对照

(2)误差

(3)判断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无机盐种类

(4)还应控制光照、温度、浇水量、植物幼苗实验前的生长状况等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解析】【分析】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结合题干信息分析解答。

【解答】(1)配制标准营养液的目的是作为对照

(2)这个实验中为了减小观察测量的误差,设置了重复组,每组3株。

(3)在B、C、D三组的9只三角烧瓶中分别添加氮、磷、钾营养元素,观察植物是否恢复正常生长状态(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添加该元素后,若能恢复正常生长,说明该种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这种添加元素的做法,目的是判断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无机盐种类。

(4)在这个实验中,只有无机盐的种类是自变量,植物生长状况是因变量,其他还应控制光照、温度、浇水量、植物幼苗实验前的生长状况等。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自动生成1/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四章阶段性测试(十二)阶段性测试(十二)[范围:植物与土壤(4.3~4.4)]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给植物打针输液(如图所示)是近年来植物施肥和防治病虫害的常见方法。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作施肥的输液液体主要成分是水分、有机物

B.用作施肥的输液液体主要成分是水分、无机盐

C.该过程不伤害天敌,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D.该方法操作简便,肥料利用率高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解析】【分析】树干从里往外由树髓、木质部、形成层、韧皮部、保护层死细胞组成.这几部分构造中,木质部是死细胞,其中的导管承担了向上传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并且所传导的无机盐浓度可以很高。

【解答】给植物打针输液就是在枝干上用针由上向下刺45度的斜孔至木质部,提供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因此在大树移栽、弱树复壮、古树名木复壮、树木急救等方面均采用此方法进行输液.该过程不易污染环境,保护了天敌和人畜安全,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且该方法操作简便,肥料利用率高,而有机物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故选A。

2.分别从干旱地区和潮湿地区挖一棵大小差不多的白菜,比较它们的根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比生长在潮湿地区的根系更发达

B.生长在潮湿地区的比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根系更发达

C.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是须根系,生长在潮湿地区的是直根系

D.生长在潮湿地区的是须根系,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是直根系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

【解答】根系在生长过程中,根向水多的地方生长,使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旱地区土壤表层的水分少,根据根的向水性,根向土壤深处(水分较多)生长,可以吸收到土壤深处的水分;

潮湿土壤中,土壤表层的水分也较多,根据根的向水性,根在土壤浅层生长也能吸收到足够的水分,所以潮湿处的根系分布范围较小。

故选A。

3.“滩涂能种菜,海水能灌溉。”这是米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曼托夫勒的预言,如今在沿海滩涂上已逐渐变成现实。盐碱地上的植物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主要原因是()

A.根尖细胞吸收能力强B.根毛细胞液浓度大

C.根毛细胞呼吸旺盛D.根尖中根毛数目多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当外界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浓度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据此解答。

【解答】盐碱地上的植物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主要原因是根毛细胞液浓度大。

故选B。

4.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相同的枝条,将乙的叶片全部摘除后,再将甲、乙同时插入两个装有红色溶液的烧杯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B.乙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C.两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一样快

D.两枝条内都只是韧皮部被染成红色

【答案】A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解答】A.甲枝条带有叶片,蒸腾作用促进水分的运输,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A正确;

B.乙枝条没有叶片,水分运输慢,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慢,B错误;

C.两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不一样,C错误;

D.水分是由木质部内的导管运输的,被染成红色的是木质部,不是韧皮部,D错误;

故选A

5.将一马铃薯切削成如图所示的形状,然后放在一小容器中,分别加入1、2两种液体,过一会儿后,其液面发生图示的变化,则关于1、2两种液体的说法最有可能是()

A.1、2都是清水B.1、2都是盐水

C.1是清水,2是盐水D.1是盐水,2是清水

【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解析】【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当外界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浓度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解答】将马铃薯切削成图中所示形状后,在马铃薯内凹处加入1液体,在小容器中加入2液体,一段时间后,马铃著内凹处的液体液面上升,容器中的液面下降。说明1液体从马铃薯细胞中得到了水,马铃著吸收了容器中的液体。由马铃薯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可知,1液体的浓度高于马铃著细胞液的浓度,1是盐水,2液体的浓度低于马铃著细胞液的浓度,2是清水,符合要求的选项是D。

故选D。

6.几位同学在探究“水分进人植物体内的途径”时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根和茎的导管是连接贯通的

B.输导水分的导管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位于韧皮部中

C.根尖的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因此扩大了吸收面积

D.根吸收的水分,经过茎运输到叶,大部分是以气体状态散发出去的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茎的运输作用;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解析】【分析】“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是根→茎→叶,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和熟记茎的结构。

【解答】A:根和茎的导管是连接贯通的,A正确;

B:输导水分的导管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位于木质部中,B错误;

C:根尖的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因此扩大了吸收面积,C正确;

D:根吸收的水分,经过茎运输到叶,大部分是以气体状态散发出去的,D正确;

故选B。

7.下列关于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运输的

B.水分和无机盐被根尖吸收后会进人根部导管

C.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

D.树皮里所有的筛管都是上下相通的

【答案】D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韧皮纤维(有韧性)。木质部包括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木纤维(坚硬)。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髓位于茎的上都,具有贮藏营养的功能。

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木本植物茎的组成,区分导管和筛管。

【解答】A: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运输的,A正确;

B:水分和无机盐被根尖吸收后会进人根部导管,B正确;

C: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C正确;

D:树皮里只有韧皮部的筛管是上下相通的,D错误;

故选D。

8.有诗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中蕴含了科学道理:落在地上的“红”(花瓣)通过微生物分解,产生的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等物质重新被植物吸收。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落“红”的植物属于被子植物

B.花瓣中的有机物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来的

C.植物如果缺乏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就会出现病症

D.无机盐能被根毛区细胞吸收并通过导管运输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解析】【分析】被子植物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等的植物类群,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

【解答】A、只有被子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落“红”指花瓣,所以落“红”的植物属于被子植物,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所以花瓣中的有机物不是从土壤中吸收来的,B错误,符合题意;

C、植物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如果缺乏会出现病症,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植物的根部成熟区(根毛区)有大量的根毛,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某研究小组设计了“氮是植物生长必需的矿物质元素"的四组实验,其中最恰当的对照实验组合是()

A.(1)和(2)B.(3)和(4)C.(2)和(3)D.(1)和(4)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解析】【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N是必须矿质元素,实验的自变量是营养液中是否含有N元素,因变量是植物的生长状况,其他属于无关变量。

【解答】A.(1)和(2)只有一个自变量,且完全营养液中的植物能正常生长,缺N的营养液中的不能正常生长,A正确。

B.(3)和(4)植物生长不仅仅需要N元素,还需要其他矿质元素,该实验的对照组与实验组都不能正常生长,因此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错误。

C.(2)和(3)该实验中含有2个自变量,一个是否含有N元素,一个是蒸馏水,C错误。

D.(1)和(4)该实验中含有3个自变量,一个是否含有N元素,一个是蒸馏水,另一个是完全培养液,D错误。

故选A。

10.如图,如果树木枝条的树皮被环剥一圈,会形成树瘤。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树瘤位于环剥处的下方

B.树瘤的形成与有机物的积累有关

C.有机物是通过导管运输的

D.树皮包括木质部

【答案】B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木本植物的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其中韧皮部中有筛管,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其它器官如根。

【解答】将果树的枝条进行环剥,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剥口处不能再向下运输,在环剥处上方积聚起来形成节瘤,可见,有机物的运输方向是叶→茎→根。

故选B。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1.洋葱被称为“蔬菜皇后”,其营养成分丰富,对癌症、心血管疾病等有预防作用。如图为洋葱根尖的结构及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③表示某些生理过程,a、b、c表示某些区域。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洋葱根的生长主要依赖区和区。(均填字母)

(2)③表示过程,它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各自具有了不同功能,从而形成组织。

(3)a区内有了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该结构属于组织。

【答案】(1)b;c

(2)细胞分化

(3)输导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1)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上都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

(3)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4)图中①表示细胞生长、②表示细胞分裂、③表示细胞分化,a是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

【解答】(1)洋葱根的生长主要依赖b区和c区。

(2)③表示细胞分化过程,它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各自具有了不同功能,从而形成组织。

(3)a区内有了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该结构属于输导组织。

12.如图所示,剪取生命活动旺盛的一根新鲜月季枝条。取两只烧杯,A内盛有20%的红色氯化钠溶液,B内盛有红色水溶液(红色物质对生命无害)。将月季枝条基部纵向剖开,分别插人两只烧杯内的溶液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位于烧杯内的枝条上的叶片红色明显,生长正常。

(2)位于烧杯内的枝条上的叶片红色不明显,且出现萎蔫现象,原因是

【答案】(1)B

(2)A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外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细胞失水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而植物体失水或吸水与土壤溶液的浓度有关,分析作答。

【解答】(1)剪去生命活动旺盛的一根新鲜月季枝条,取两只烧杯,A杯内盛有30%的红色氯化钠溶液,B杯内盛有红色水溶液(红色物质对植物无害),尽管植物能进行蒸腾作用,但由于A杯中溶液的浓度高,B杯中盛有红色溶液浓度,且红色物质对植物无害,所以将月季枝条基部纵剖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的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位于B烧杯内的枝条上的叶片红色明显,生长正常;

(2)位于A烧杯内的枝条上的叶片红色不明显,叶片由于细胞液因溶质质量分数小于外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而失水出现姜焉现象。

13.如图为小麦根尖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根尖结构中,具有保护作用的是[]。

(2)细胞始终保持分裂能力的部位是[]。

(3)根尖伸长最快的部位是[]。

(4)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5)移栽植物的时候,最容易把纤细的和折断,这样会降低根的功能。移栽植物时,要尽量多带。

【答案】(1)A;根冠

(2)B;分生区

(3)C;伸长区

(4)D;根毛区

(5)幼根;根毛;吸水;土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根尖的结构特点,可结合根尖的结构图分析解答,明确带土移栽利于保护幼根和根毛.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成熟区。

【解答】(1)在根尖结构中,具有保护作用的是[A]根冠。

(2)细胞始终保持分裂能力的部位是[B]分生区。

(3)根尖伸长最快的部位是[C]伸长区。

(4)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D]根毛区。

(5)移栽植物的时候,最容易把纤细的幼根和根毛折断,这样会降低根的吸水功能。移栽植物时,要尽量多带土。

三、实验探究题(除标注外,每空3分,共22分)

14.小明常常看到妈妈将做菜后留下的蛋壳倒扣在花盆中,妈妈认为蛋壳中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蛋壳真能促进植物生长吗?小明为了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Ⅰ.首先选取发育状况相同的3株健壮吊兰幼苗,分别栽入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花盆中(甲和乙中装洗净的细沙,丙中装普通的土壤)。

Ⅱ.甲盆中不放蛋壳,乙、丙盆中放等量的蛋壳,其他管理条件都相同。

Ⅲ.一段时间后,吊兰生长状况发生了变化。小明将变化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植件实验前质量/g实验后质量/g生长情况

甲4148植株弱小、叶色变黄

乙4171植株较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