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达夫《中医眼科六经法要》学术思想与张仲景《伤寒论》学术渊源的探讨
中医美学是在《龙树眼论》、《银海精髓》、《秘传龙木论》、《目经大成》和《视障论》等专业书籍出版后,成为一门领先的学科。由于眼睛属于视觉器官,它不仅是人体中最微妙、最复杂的部分,也是人体中最重要的传感器。因此,它有许多独特的地方,但也是人体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医眼科学理论是在中医内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论理论还是临床的治疗,都不能脱离内科,因此要想学好中医眼科,首先要熟读《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再循序以究眼科专著,则势如破竹,否则杆隔难通,见理狭隘,临证处方呆板。《中医眼科六经法要》是著名眼科专家陈达夫教授在《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基础上,集数十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结合眼科辨证的特点创立和发展起来的独具特色的眼科学术理论。全书以六经为宗旨,贯穿传统的眼科五轮八廓理论,它根据眼与六经的关系,采用分经论治的方式概括了各种眼病的诊断和治疗,揭示了眼科分经辨证施治的规律。经络辨证对眼科临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经络运行气血,架起眼与脏腑沟通的桥梁,通过经络的不断输送气血,才维持了眼的视觉功能。《灵枢·口问篇》曰:“目者,宗脉之所聚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之睛。”这充分说明眼与脏腑之间,依靠经络的连接贯通,保持着有机的联系,同时也说明十二经所生的病,几乎都会有眼病。眼科六经辨证,就是按疾病的症象与脏腑经络的内在联系,把目病分为太阳目病、阳明目病、少阳目病、太阴目病、少阴目病、厥阴目病,从而据证论治。1“三阴经病”内涵足太阳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下项挟脊抵腰至足,行于人体之背部,故太阳经受邪,则见头项强、腰脊痛,目暴病,眉头胀痛,白睛血丝从上而下等症;足阳明经起于鼻根,过目内眦,行目眶下,入齿环唇,循喉咙,从缺盆下行经胸腹至足,行于人体之前面,故阳明经受邪,则见鼻干,腹满疼痛,目眶痛或前额胀痛,或下睑外翻,或白睛血丝由下而上等症;若见目上眶痛胀,则辨为太阳阳明合病;足少阳经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入耳中,并从缺盆下行胸胁至足,行于人体侧面,故少阳经受邪,可见耳聋目赤,胸胁苦满,太阳穴胀痛或两侧头痛,小眼角痛,或白睛血丝由外走向内等症。三阴经病属里证,三阴经在胸与脏腑相连,在体内循行,如太阴病的腹胀满,头痛如裹;少阴病的咽干、咽喉肿痛,心烦,但欲寐,头痛如锥;厥阴病的巅顶头痛,心中热痛,头痛如劈等症。2眼睛六经的辩证法概述它由眼部所表现的六经证型,结合《伤寒论》各经之提纲而构成。2.1桂枝汤指数法凡目暴病,白珠红赤,大眦内震廓血丝较多,或从上而下者特甚,鼻鸣或不鸣,微恶风,或顶巅脑项痛,或半边头肿痛,太阳伤风也,法当温散,宜桂枝汤。2.2阳明眼病的素描气轮血丝满布,乾廓坤廓尤多,羞明、流泪、额前痛、目眶痛,兼恶风寒,项背强,微汗出,主以桂枝加葛根汤。2.3小柴胡汤主两额角或太阳穴胀痛,或口苦咽干,目赤羞明,锐眦兑廓血丝较甚,脉弦细或沉紧者,少阳伤寒也,若系中风,则两耳气闭,胸胁不快,均以小柴胡汤主之。2.4太阴目病规划头痛如压,四肢烦疼,肉轮浮肿而软,气轮血丝细碎,或乾坤二廓血丝较多,桂枝汤主之。2.5少阴病纲头痛如锥,或表或里,都能如此,不畏光,无眵,假如患者突然目赤,坎离二廓血丝较多,宜用桂枝加附子汤。2.6亚硝泮疾病头如斧劈,虚与寒痛,仅在顶巅,而风轮起灰白色翳膜,白珠红赤梗痛,兼手足时冷复热,当归四逆汤主之。3治理准眼,区分自然与中医的关系眼能视万物、察秋毫、辨形状、别颜色,有赖于经络不断输送的脏腑气血濡养,而经络中病,运输通道受阻,即发生相应眼病。故而借六经传变规律来说明眼病的变化,将眼的局部症状与整个机体联系起来,而不能孤立地就眼论眼。眼与脏腑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体用的关系,体是基础,用是作用、应用,没有体,用不可能发生,这是辨证法。六经传变的思维是按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来具体分析解决,六经传变方式在眼部亦可分为:循经传、越经传、或本经自病、直中、合病五种类型,无论是哪种传变方式,在分析病情时陈老都注意各阶段中病因的作用、机体的反应,既观察眼的局部变化,也推论到脏腑经络的整体变化,正如他在1954年撰写《眼科直述》中所指出:“目病是经脏先病,有诸内始形诸外,故当详审病形,参之外象;视其禀赋,诊其脉搏,庶几无误。”这正是陈氏中医眼科理论的独到之处。4气调治,治泻阴,两病共从,病理面为没有病《灵枢·海论》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六经证候的产生,是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映,六经病症的临床表现,均以经络、脏腑病变为其病理基础,眼依赖经络与脏腑保持有机的联系。因此不可忽视脏腑辨证,在脏腑辨证的基础上突出六经辨证,因举经可以概括脏腑,而举脏腑则不能概括经络。5中医瞳气辨治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的基本纲领,也是张仲景《伤寒论》重要辨证施治方法之一,《医林绳墨》曾说:“仲景治伤寒,着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然究其大要,无出乎表里虚实阴阳寒热,八者而已。”陈达夫的《中医眼科六经法要》,同样也以八纲辨证贯穿于始终。总体来说,三阳目病主表,三阴目病主里;三阳之中太阳目病为表,阳明目病为里,少阳目病为半表半里;三阳症目病多属实,三阴症目病多属虚;三阳症目病多属热,三阴症目病多属寒,但亦有三阴症目病属实、属热者,具体条文陈老已做释义。6纬线与纬线不同《伤寒论》是以六经为经,以杂病为纬;《中医眼科六经法要》则是以经方为经,时方为纬。眼科杂病列入纬线来探讨,特别是三阴里虚目病,多列入纬线中,但仍不脱离六经诊目。在列入经线者,多用经方;列入纬线者,多用时方,或陈老自创方。7评分经法论治法《中医眼科六经法要》继承了中医内科和中医眼科的精髓,更增添了新的内容。它是在《伤寒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仅沿袭了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理论、方法,还将眼部的五轮、八廓学说贯穿于各目病中,同时在六经辨证中,结合眼的视觉异常及内眼组织结构来辨。7.1眼结构与工艺五轮学说源于《灵枢·大惑论》,以《太平圣惠方·眼论》记载为最早,经后世医家逐渐发展形成。眼为五脏六腑之精华所在,将眼的解剖结构由外向内分为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瞳神五部分,分别称之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分别内属于脾、心、肺、肝、肾五脏,它将眼的局部与脏腑联系起来,以便解释眼的解剖、生理、病理,它是中医眼科的特色理论。陈老在《中医眼科六经法要》中,将五轮列入每一经辨证的总纲中,使六经辨证与五轮学说有机地结合起来。7.2陈老八廓辨证的临床应用八廓是两眼白睛上的四正四隅八方,分别以八卦命名,反映眼与脏腑经络的联系。居于八廓的经脉,在一般情况下是隐伏不显的,只有当相应脏腑的病变反映到廓上时,其经络才显露征象。因此,八廓上的血丝,是目病分经辨证的重要依据。在现存医籍中,《三因极——病证方论·眼叙论》最早记载了八廓学说,以后《银海精微》、《医宗金鉴》、《审视瑶函》都有记载,但未提及临床应用,使之成为一个无用的学说。陈老以临床实践为主要依据,博采众长,将廓在白睛上四正四隅八个方位重新给予定位,即近内眦部为震,近外眦部为兑,正上方为离,正下方为坎,内上方为巽,内下方为艮,外上方为坤,外下方为乾。在配廓问题上,陈老认为既然五轮属五脏,八廓属六腑,配廓就只能配腑而不能配脏,因而他配八廓,全按六腑外加包络与命门,即乾配大肠,坎配膀胱,艮配包络,震配命门,巽配胆,离配小肠,坤配胃,兑配三焦,开创了八廓配位及临床实际应用的先河。陈老在《中医眼科六经法要》中,将八廓列入每一经辨证的总纲中,使六经辨证与八廓学说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但八廓辨证必须具备如下条件,才能作为分经辨证的依据。一是正居廓位;二是从白睛边际伸向风轮;三是特别粗大或显的一缕。7.3见花飞,见少阴心经眼能明视万物,需五脏六腑精气的充养,而视觉异常,乃脏腑病气外露的表现。根据五脏主五色的道理,可将眼前见黑花飞舞,辨属足少阴肾经;见红色花飞,辨属手少阴心经;见白光闪动,辨属手太阴肺经;若见黄色花飞,辨属足太阴脾;见青花飞舞,辨属足厥阴肝;而见透明微小圈点飞动者,辨属肾阳不足,肾水上泛等。例如“五轮与常人无异,眼前常见红光旋转,累月经年,偏不失明者,方主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加丹参丹皮方”。在现代医学检查无任何阳性体征的情况下,陈老认为“此症属手少阴心经的阴虚内热实证,因为心色为赤,遇有热邪而逼其本色外现”。7.4内眼结构与病分析早在1962年陈老在《中西医串通眼珠内容观察论》一文中,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知识相结合,建立了内眼结构与六经相属的学说,《中医眼科六经法要》应用了此理论对内眼病变部位进行分经辨证。例如玻璃体属手太阴肺经,故症见玻璃体液化,病属手太阴肺经气阴两亏。又因黄斑属脾,视网膜、视神经属肝,眼内的一切色素属足少阴肾经,故脉络膜、视网膜、视神经及黄斑区病变,当属三阴目病。8临床上有症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学校教职工合同范本
- 2024年节能型泵及环保用泵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公寓租赁合同
- 2025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土地征收补偿协议
- 2024年电子涂料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表面处理机械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短期用工合同范本 管理资料
- 2025企业间借款合同法律关系
- 2025煤炭采购合同范本
- 2025成都房屋租赁合同范本AA
- 2025年中国氢气传感器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幼儿园亲子采摘活动策划方案四篇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浮力》第4节 跨学科实践制作微型密度计 教案
- 2025方大特钢科技股份限公司招聘59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全国清华版信息技术小学一年级下册新授课 第12课 在网上交流信息 说课稿
- 综合管理部门车辆安全生产职责模版(2篇)
- 办公楼拆除施工方案
- 桥梁路基施工安全
- 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方案
- 管理学实证研究应用模板
-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团体标准解读与实践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