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运算律教学目标:=1\*GB1⒈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和乘法运算律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会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GB1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的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根据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灵活地使用各种运算定律,体验运算律的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3\*GB1⒊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会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教学难点:正确地运用加法、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课时划分:5课时课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56——58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GB1⒈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的结合律,并初步感知加装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2\*GB1⒉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学生答感,干干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水平。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的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的结合律。教学难点:运算律的概括。教学准备:情境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出示课本第56页的情境图:(1)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2)从你获得的信息中,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参加跳绳活动的有多少人?”“参加活动的女生有多少人?”“参加活动的男女生共有多少人?”……(3)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好多有关加法的运算,在加法运算中还有一些规律性呢,你想知道吗?板书课题:运算律二、探索新知=1\*GB1⒈探索加法交换律(1)提问:要求跳绳的人有多少人,应如何列式?(学生列式,指名做法不同的两人板演)(2)比较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说明:这两个算式算出的都是跳绳的有多少人,结果相同,因此可以用等号连接.板书:28+17=17+28(3)出示计算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比较它们的结果,在圆圈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38+12○12+38420+30○30+420123+235○235+123(4)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以上几组算式.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让学生用语言说一说这一规律)指出:这个规律可以用字母或符号来表示.板书:a+b=b+a(5)指出:这一规律叫加法交换律。我们学过的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来验算加法,就是应用了加法交换律.2、探索加法结合律:(1)提出第二个问题:“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提问:怎样求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列式,指名不同列式方法的两名学生板演)(2)请同学们比较这两个算的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说明:这两个算式求出的都是一共有多少人,结果相同,因此可以用等号连接。板书:(28+17)+23=28+(17+23)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这两个算式中三个加数分别相同,加数的位置也相同,但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不同)(3)出示:计算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比较它们的结果,填上合的符号(30+10)+50○30+(10+50)(27+23)+47○27+(23+47)讨论:这三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从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这个规律可以怎样表示?板书:(a+b)+c=a+(b+c)(4)指出:这一规律我们叫它加法的结合律。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吗?三、综合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每个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先同桌说说,再指名交流。注意最后一个等式应用了两个运算律,既运用了交换律又运用了结合律。2、第2题。让学生先填一填,再说一说各是怎样想的?运用了加法的哪条运算律。3、第4题(1)让学生一组题一组题地计算。(2)组织全班共同订正。(3)比较:为什么每组两题的得数相同?每组中哪道题的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觉得简便?4、第5题学生独立练习,思考:这种形式的练习有什么作用?四、拓展练习1、计算:11+101+1001-32、计算1+3+5+7+9+11+13+15+17+19五、总结延伸: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两条运算律?你能说出它们的字母表达式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的意思吗?作业设计1、“想想做做”第3、4题。2、弹性题:水上乐园有甲乙两种快艇,甲种快艇每艘可乘6人,每艘租金为80元;乙种快艇每艘可乘10人,每艘租金为100元。一个团队有54人,怎样租快艇最省钱?租金最少要多少?板书设计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28+17=17+28(28+17)+23=28+(17+23)a+b=b+a(a+b)+c=a+(b+c)
课题:应用加法运算律简便计算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59-60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发历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简便计算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运用加法运算律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难点:反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75+25=186+14+=560+140=81+119=157+200=258+100=336+300=400+278=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条运算定律,还记得是哪两条吗?各是什么意思?用字母怎样表示?板书字母表达式。3、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学习运用加法的运算进行简便计算。二、探索新知1、课件出示例题从题目中你获得哪些信息?求什么问题?请列综合算式解答。指名学生汇报,老师板书不同的列式方法。比一比:你认为哪种解法简便?这样算简便在哪里?提问:三个数相加,为什么要先算54+46?要改变顺序,先算54+46可以吗?怎么办?(地后两个数的前后加上括号)这里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小结:刚才的三个数连加,按顺序计算比较麻烦,应用加法结合律,先把后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再用这个整百的数与第一个数相加,使计算简便。2、试一试(1)出示69+75+2578+(47+22)用简便方法计算,写出计算过程。(2)学生计算,教师巡视,对困难生进行指导。(3)指名板演,集体订正。提问:两道题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第一题运用了加法结合律,第二题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分律。)`请同学们说说每步用了什么定律,并板书.(重点是第二题)78+(47+22)=(78+22)+47=100+47=147(4)小结:从刚才的例子中我们知道,在加法计算中,两个数能凑成整百数,一般用加法运算律,先进行计算,使计算简便.三、综合练习1、完成书第59页上的想想做做第一题。(先让学生独立列式,再指名口答,让不同看法的学生发表意见)2、用简便方法计算:(1)42+83+58(36+85)+115254+121+46+79(2)203+188267+3041003+89第一组题,集中练习,指名板演。第二组题,先组织学生讨论:203+188怎样算简便?教师板书:203+188=(200+3)+188=(200+188)+3提问:这里应用了什么律?=388+3=391说明:熟练的同学第一步可以省去不写。学生练习:267+3041003+893、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独立填表,看谁填得又对又快。指名汇报,说计算方法,集体订正。4、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列式解答后,指名汇报说理,集体订正。5、完成第6题。(1)各自填表(2)从左往右看,第一个加数,第二个加数与和的变化情况,你发现了什么?从左往右看,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变化情况,你发现了什么?四、拓展提高简便计算:103+104+105+96+97+95五、总结延伸: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惑?作业设计:1、想想做做第2、3题2、弹性题:简便计算:103+104+105+96+97+95板书设计:简便计算29+46+5478+(47+22)=29+(46+54)――加法结合律=78+22+47――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9+100=100+47=129=147203+188=(200+188)+3――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388+3=391
课题: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相关简便计算(1)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61-62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1-4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2、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的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的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使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难点: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和加法的结合律,什么是加法交换律,什么是加法结合律?如何用字母来表示。2、乘法也有类似的运算规律吗?今天我就来研究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二、教学新课1、大胆猜想。师:猜一猜乘法有哪些运算规律?2、探究乘法交换律。课件出示例题图仔细观察图,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提问:如何求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列式,教师板书不同的解法。(2)小组讨论:这两种解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出示3×5=()×(),请同学们把等式填写完整。(3)你能照样子再说出几组这样的等式吗?指名说说,相应板书。请同学们依次计算出结果,验证看能否用等号连接。观察这些等式,你有什么发现?(4)根据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归纳出: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5)说明:这就是乘法交换律指出:乘法交换律也可以用字母表示,如果用a、b表示两个因数,怎样表示乘法交换律?我们曾经用交换因数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来验算,这实际上是应用了乘法的交换律(6)练习:计算,并用乘法交换律来验算。12×173、探究乘法结合律。出示例题,学生读题。(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不同列式的同学板演,并说说每种解题的思路。讨论:这两种解题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将两个算式写一个算式。板书:(23×5)×6=23×(5×6)比较: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三个乘数都一样,位置也一样,不同点是运算顺序不一样)(2)你能根据这个乘法算式再写出几个算式吗?指名说说,教师相应板书出式子。指名说说是根据什么特征来写出这些等式的。分别计算,验证这些算式能否用等号连接。(3)仔细观察这些式子,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归纳: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指出:这就是乘法结合律(4)如果用字母来a、b、c来表示这个三个因数,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吗?板书:(a×b)×c=a×(b×c)4、完成试一试(指名板演,集中练习后讲评)提问: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指名说一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注意:第3小题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做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再比较。提问:每组中的两个算式,哪一道计算比较简便,它有什么特点?3、做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抢答计算结果,问:你为什么做得这么快?四、拓展提高工地运来5车水泥,每车20袋,每袋50千克,一共运来水泥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计算)五、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作业设计:1、想想做做第4题。2、弹性题:简算下列各题125×37×825×21×4125×32×25板书设计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相关简便计算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3×5=5×3(23×5)×6=23×(5×6)23×15×25×37×2=37×(5×2)(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3×(15×2)乘法结合律=5×2×37乘法交换律=37×10(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3×30=10×37=370=690=370课题: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计算(2)课型: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63页想想做做5-10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提高计算正确率。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简便计算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应用定律简便计算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定律使计算简便。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什么叫乘法交换律?用字母如何表示?2、什么叫乘法结合律?用字母如何表示?3、揭示课题:利用乘法运算定律简便计算。二、基础练习1、提问:我们学习的乘法交换律在我们学习中有什么应用?(乘法验算时,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看乘积变不变)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指名板演。2、提问:我们学习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还可以为我们的学习带来哪些方便呢?(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23×15×2125×7×8(2)指名说说每题用了什么运算律?为什么要先将这两个数相乘?小结:几个数相乘,可以应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将相乘得整十整百的两个数先乘。三、综合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8题(1)出示:25×2445×1236×1525×4×645×2×69×(4×15)分别算一算,并说一说每组中的哪题比较简便。(2)比较每组中的两题,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当两数相乘时,不能很快口算出结果时,我们可以将一个因数看成是另外两个因数相乘的形式,(注意:把一个数分成两个数后,一定要有两个数的积是整十或整百的数才简便)再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3)练习:A、在框里填上适当的数35×18=35×(□×□)16×15=16×(□×□)45×12=45×(□×□)18×25=18×(□×□)125×32=125×(□×□)25×24=□×□×□B、用简便方法计算45×1828×2525×12125×32×25做后说说你是怎样想的?4、完成想想做做第10题。学生读题后独立解答。提问:在计算这样的实际问题时,能不能也用到简便方法呢?5、完成第7题(1)学生填表。(2)观察:当a为100时,b的变休会给积带来怎样的变化?四、拓展提高1、判断(1)18×12×5=18×(12×5)这应用了乘法的结合律。(2)25×(9×4)=(25×4)×9,这是应用了乘法交换律。2、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内填上适当的数(1)125×7×8=(□×□)×7(2)45×25×□=45×(25×4)(3)35×(2×x)=(□×□)×x(4)45×16=45×(□×□)=(□×□)×□3、用简便方法计算69×25×424×25125×25×3269×10×125×84、一盒铅笔25支,买了这样的铅笔16盒,应付多少元?五、总结延伸学习完今天的课,你还有什么疑惑?作业设计:完成想想做做第9题。弹性题:为迎接青少年宫游泳比赛,金凌昊在一个泳道长50米的游泳池中,一口气游了7个来回,他一共游了多少米?板书设计: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计算(2)25×24=25×4×6课题:练习七课型: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64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法乘法的一些简便计算的方法,能合理灵活的进行计算。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加法乘法的一些简便计算的方法,能合理灵活的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应用运算定律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完成练习七第1题)2、提问:什么是加法交换律?什么是加法结合律?分别用字母怎样表示?什么是乘法交换律?什么是乘法结合律?分别用字母怎样表示?二、基础练习1、出示:下列各题,怎样算简便?893+549+107235+456+2444×13×153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 二手房产买卖合同
- 2025年4个兄弟分家协议书模板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分数的初步认识 ︳西师大版
- 2025年固始县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协议
- 2025年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
- 2025年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5云南省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
- 健身中心链家居间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中小企业担保合同解除协议书
- 2025年度文化创意产品采购合同甲方责任与市场推广
- 2025造价咨询工作计划范本
- 关于谷爱凌的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行业商业模式创新规划分析报告
- 妇幼健康信息平台共享数据集应用规范第1部分孕产妇保健
- 《学写文学短评》课件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 《中药的性能》课件
- 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规则培训
- GB/T 44569.1-2024土工合成材料内部节点强度的测定第1部分:土工格室
- 2024年基金应知应会考试题库
- 《传承非遗手艺》 教案 2024-2025学年湘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2024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